科学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本科学校的一门课程

  • 中文名: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 外文名:Optoelectronic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 专业代码:080705
  •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或工学学士一级学科:工学
  • 修学年限:四年
  •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介绍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是教育部在2012年9月下发文件将原属于电子信息科学类的光信息科学与技术、光电子技术科学专业与原属于电气信息类的信息显示与光电技术、光电信息工程、光电子材料与器件五个专业统一修订后而成的。该专业培养具有现代科学意识、理论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创新能力强,可从事光学工程、光通信、图像与信息处理等技术领域的科学研究,以及相关领域的产品设计与制造、科技开发与应用、运行管理等工作,能够适应当代信息化社会高速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社会与经济发展需要,具有道德文化素养、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掌握必备的数学、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和相应专业知识,具备良好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专业能力和一定的创新创业能力,身心健康,可从事电子信息及相关领域中系统、设备和器件的研究、设计、开发、制造、应用、维护、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本专业主要学习光学、机械学、电子学及计算机科学基础理论及专业知识,了解光电信息技术的前沿理论,把握当代光电信息技术的发展动态,具有研究开发新系统、新技术的能力,接受现代光电信息技术的应用训练,掌握光电信息领域中光电仪器的设计及制造方法,具有在光电信息工程及相关领域从事科研、教学、开发的基本能力。

    知识技能

    1.掌握数学、物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

    3.了解相近专业的一般原理和知识;

    4.熟悉国家信息产业政策及国内外有关知识产权的法律法规;

    5.了解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动态,以及信息产业发展状况;

    6.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实验设计,创造实验条件,归纳、整理、分析实验结果,撰写论文,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

    培养方向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类专业的培养方向主要涉及以下技术领域:

    (1)光学/光电仪器—作为视觉功能的延伸(图像视觉的延伸)的工具。它包括光学/光电仪器的结构设计,光学镜头与系统设计及其工艺等,各种专用光学仪器;如军用光学仪器,测量光学仪器,天文光学仪器,物理光学仪器等。

    (2) 光子学技术—利用光子原理或光电相互作用原理的器件。它包括各种激光器,光电器件及红外探测器,光电成像器件,红外与夜视技术,超高速摄影,光阀,发光光源,短波及X射线光学等。

    (3) 信息光学技术—主要研究光信息的产生、传输、处理及图像显示技术。它包括光信息及图像处理术,图像及模式自动识别,全息术,自适应光学技术,光传输及通信技术,光学遥感技术,目标及传输特征数据库、光计算术等。

    (4) 光学技术及工程—主要研究光能应用、光加工及有关工程。它包括光武器工程,激光加工(工业),激光核聚变,照明工程,光学材料、薄膜、工艺、特殊光器件,光刻技术(用于微电子技术),微机械中的微光学技术。

    (5)光电交叉学科—主要研究光与物质的作用、新型光电材料、生物医学光学、视光学、能量学科与光电学科的交叉、环境学科与光电学科的交叉、海洋学科与光电学科的交叉等等。

    主干学科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的知识体系包括通识类知识、学科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实践性教学等。课程设置应支持培养目标的达成,课程体系应支持各项毕业要求的有效达成。

    通识教育类学分占总学分的40%左右。主要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和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学分、数学和自然科学课程学分、经济管理课程学分、外语课程学分、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学分、创新创业课程学分和体育课程学分。各高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学分。

    专业教育类学分占总学分的50%左右,其中学科基础及专业类课程约占总学分的30%。

    综合教育类学分占总学分的10%左右。主要包括:心理与健康教育、学术科技与创业活动、文体活动、跨专业选修课、社会实践及自选活动等。

    总学分中,实践与实训教学学分(含课程实验折合学分)所占比例应不低于25%。各高校可根据具体专业的特点进行确定,专业类实践环节应能体现电子信息领域进行产品开发和设计、技术改造与创新创业、工程设计和分析、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的培养。

    需要学习电路原理、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通信原理、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微机原理及应用、单片机、软件技术基础、物理光学、应用光学、信息光学、光电光电信息工程、信息处理基础、光电检测技术、近代光学量测技术、传感器原理、激光技术、光纤通信、光电子学、数字图像处理等。

    一级学科:光学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

    核心知识领域:本专业核心知识领域由光电信息基础类知识、光电信息技术和工程类知识、光电子技术类知识组成。光电信息基础类知识领域包括物理、光学和光学技术、电子与信息技术等核心基础知识;光电信息技术和工程类知识领域包括光电信息技术、光电仪器原理和光电检测技术、光纤与光通信技术、光电传感与系统等知识;光电子技术类知识领域包括光电子技术、激光原理、光电子材料与器件等知识。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工程光学及实验(136学时)、光电检测技术及系统(48学时)、光纤技术(48学时)、光电图像处理(48学时)、光电信息综合实验(4周)、光电信息物理基础(48学时)、通信原理(48学时)、激光原理(32学时)、信息光学(32学时)、光学系统CAD(48学时)、光电传感器应用技术(32学时)、量子光学基础(32学时)。

    示例二(方向一为偏重经典光学,方向二为偏重现代光学):工程光学及光学基础实验(184学时)、激光技术及应用(48学时)、光学测量(48学时)、光电信息导论(英语授课)(40学时)、光电检测技术(48学时)、光电系统设计(3周)、薄膜光学(方向一)(32学时)、光度与色度学(方向一)(48学时)、光纤技术与应用(方向一)(48学时)、像质评价技术(方向一)(32学时)、光学CAD课程设计(方向一)(3周)、传感器原理(方向二)(48学时)、光纤通信理论基础(方向二)(48学时)、信息物理基础(方向二)(48学时)、现代成像技术(方向二)(32学时)、光电传感器设计实验(方向二)(1周)、傅里叶光学(48学时)、光学零件工艺学(4周)、实用图像处理方法及软件(48学时)、视频技术基础(48学时)、微机接口技术(32学时)、微机接口技术实验(32学时)、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48学时)。

    示例三:仪器零件设计(56学时)、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48学时)、误差理论与仪器精度(学时)(40学时)、仪器制造工艺学(32学时)、工程光学及实验(144学时)、光电检测技术(56学时)、数字图像处理(48学时)、光学测量(48学时)、激光原理及应用(40学时)、仪器光学概论(48学时)、光学设计及CAD(48学时)、光学仪器总体设计概论(48学时)、光学零件加工技术(48学时)、薄膜光学与技术(32学时)、微纳制造技术(学时)、光通信技术基础(32学时)、光电子技术及器件(32学时)、光学信息处理技术(32学时)、干涉测试技术(32学时)、傅里叶光学(32学时)。

    适合岗位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毕业后在科研院所、相关公司、企业从事产品研发、质量管理工作的光电子和光信息专业的工程技术人员;中等专业学校、技校、高等职业学校教师;各相关企事业单位技术及管理人员和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公务员及继续攻读硕士学位。毕业生主要担任相关企、事业单位从事光电仪器、精密仪器的设计、制造,光学零件的加工、镀膜、刻划,以及生产组织、经营等工作;也可在高校、科研单位、部队从事教学、科研工作光学工程等工作。

    毕业生可在光学、光电子学、激光技术、光通信技术、光信息处理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等领域从事教学、科学研究、产品研发、生产技术管理等工作。

    就业前景

    前景概述

    光电信息技术是由光学、光电子、微电子等技术结合而成的多学科综合技术,涉及光信息的辐射、传输、探测以及光电信息的转换、存储、处理与显示等众多的内容。光电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的各行各业。近年来,随着光电信息技术产业的迅速发展,对从业人员和人才的需求逐年增多,因而对光电信息技术基本知识的需求量也在增加。光电信息技术以其极快的响应速度、极宽的频宽、极大的信息容量以及极高的信息效率和分辨率推动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从而使光电信息产业在市场的份额逐年增加。在技术发达国家,与光电信息技术相关产业的产值已占国民经济总产值的一半以上,从业人员逐年增多,竞争力也越来越强。

    开设院校

    上海理工大学、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河北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浙江工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长江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天津大学、天津工业大学、长春理工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中北大学、宁波大学、中南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四川大学、西南科技大学、中国海洋大学、滨州学院、合肥工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安徽大学、安徽工业大学、阜阳师范大学、江西理工大学、安徽师范大学、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安徽工程大学、淮北师范大学、南京大学、江苏科技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南京理工大学、江南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南京邮电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桂林理工大学、河南理工大学、中国计量大学、河南科技大学、河南师范大学、黄河科技学院、三峡大学、华侨大学、南京理工大学紫金学院、沧州交通学院、重庆大学、重庆理工大学、重庆师范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湖北工业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厦门理工学院、长春电子科技学院、西安邮电大学、西安工程大学、天津理工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农业大学、深圳大学、汕头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州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广东技术师范大学、西安工业大学、西安工商学院、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常熟理工学院、上海第二工业大学、上海电力大学、上海理工大学、南昌大学、南昌航空大学、暨南大学、南昌理工学院、大连海事大学、云南大学、常州工学院、云南师范大学、云南大学、昆明理工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山东建筑大学、济南大学、齐齐哈尔大学、湖南科技大学、长沙大学、湖北科技学院、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湖南理工学院、华东交通大学、山西大同大学、大连大学、大连民族大学、江苏师范大学、湖州师范学院、集美大学、湖北工程学院新技术学院、湘潭大学、福建江夏学院、西安石油大学、皖西学院、东莞理工学院、嘉应学院、韶关学院、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理工大学、江苏海洋大学、宜春学院、闽南理工学院、苏州大学、西南石油大学、湖北民族大学、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安徽科技学院,东北石油大学、太原科技大学、贵州大学、中南民族大学和西安航空学院等。

    院校排名

    2013-2014年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排名

    排序

    学校名称

    水平

    开此专业学校数

    1

    电子科技大学

    5★

    153

    2

    东南大学

    5★

    153

    3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5★

    153

    4

    北京邮电大学

    5★

    153

    5

    南开大学

    5★

    153

    展开表格

    开设院校

    地区

    院校名录

    北京

    首都师范大学

    北京工商大学

    中央民族大学

    北京邮电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天津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天津理工大学

    天津工业大学

    天津大学

    南开大学

    ----

    ----

    ----

    上海

    复旦大学

    上海电机学院

    上海理工大学

    上海电力大学

    展开表格

    相关资讯
    内容声明

    1、本网站为开放性注册平台,以上所有展示信息均由会员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均由发布会员负责,本网站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2、网站信息如涉嫌违反相关法律规定或侵权,请发邮件至599385753@qq.com删除。

    Copyright © 趣爱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