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阴证

阴证

  • 中文名:阴证
  • 定义:对一般疾病的临床辨证
  • 类型:医学名词
  • 阴证介绍
    阴证指符合阴的抑制、衰退、沉静、缓慢等属性的证候,是对里证、虚证、寒证的概括。对一般疾病的临床辨证,指阴阳属性归类,分“阴证”与“阳证”。

    简介

    • 英文名称:Yin Pattern/syndrome

    • 学科来源:中医药学—诊断学—八纲辨证

    古籍摘选

    • 若身凉不渴而寒,踡足而卧,恶闻人声,不欲言,皆阴证也。(《校正素问精要宣明论方·补养寒论》)

    名词解释

    • 符合阴的抑制、衰退、沉静、缓慢等属性的证候,是对里证、虚证、寒证的概括。

    术语在线

    • 引自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术语在线

    百科解读

    • 阴证,是按照阴阳辨证方法,对疾病类属的划分的结果。其中表现为抑制、沉静、衰退、晦暗、向内、向下、隐匿、变化缓慢的,里证、寒证、虚证,或病邪性质为阴邪致病的,均属阴证范畴。

    阴的特性

    • 人类观察太阳出没、月亮变化等明暗交替的天象观察,由此形成阴阳最初涵义,即向日为阳,背日为阴。随着对自然现象的观察不断扩展,阴阳的涵义逐渐引申,如天地、上下、明暗、寒热、动静等。其中静止的、内守的、下降的、凝聚的、寒冷的、晦暗的、抑制的等特性的事物和现象,都属于阴。

    病机析要

    • 导致阴证的主要病机可分为阳偏衰和阴偏盛。

    • 阳偏衰:机体阳气虚损,温煦、推动、气化等功能减退,阳不制阴,阴相对偏亢,出现虚寒内生的病机变化。临床可见畏寒肢冷,小便清长,大便溏薄,舌胖苔白,脉沉迟等。

    • 阴偏盛:感受寒湿阴邪,或过食生冷,或阴寒性质病理产物积聚,寒邪中阻等,出现阴邪偏盛,则功能抑制、机体反应性减弱,临床表现以寒、静、湿为特点。可见恶寒,喜暖,形寒肢冷,踡卧,口淡不渴,苔白,脉紧或迟等症状。

    临床表现

    • 阴证一般表现为面色暗淡,精神萎靡,身重踡卧,形寒肢冷,倦怠无力,语声低怯,纳差,口淡不渴,大便溏薄、腥臭,小便清长,舌淡胖嫩,脉沉迟或弱或细涩等。

    参考文献

    • [1] 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地区).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中西医结合研究所,译.WHO西太平洋地区传统医学名词术语国际标准。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9.

    • [2] 邓铁涛。中医诊断学.5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

    • [3] GB/T 16751.2-1997中医临床诊疗术语-证候部分。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7.

    相关资讯
    内容声明

    1、本网站为开放性注册平台,以上所有展示信息均由会员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均由发布会员负责,本网站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2、网站信息如涉嫌违反相关法律规定或侵权,请发邮件至599385753@qq.com删除。

    Copyright © 趣爱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