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脑脓肿

脑脓肿

  • 中文名:脑脓肿
  • 是否传染病:否
  • 就诊科室:肿瘤科
  • 显状部位:头部
  • 脑脓肿介绍
    脑脓肿是由致病菌引起的脑部感染性疾病。脑脓肿在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以青壮年最常见,11岁以下占14%,11~35岁占67%,36~55岁占17%,56岁以上占1%。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双球菌或大肠埃希菌等致病菌,通过血液或由头部感染灶蔓延入脑,导致脑脓肿。急性感染时,常出现全身中毒症状,如发热、畏寒、头痛、恶心、呕吐、乏力等。脓肿较大者可有颅内高压症状:头痛明显、呕吐、嗜睡等。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神经系统表现,如偏瘫、一侧肢体麻木、说话不利索、视觉障碍、走路不协调、精神行为异常等。在脓肿尚未完全局限以前,应积极抗炎和控制脑水肿,主要是使用药物治疗。脓肿形成后,及早进行手术治疗。本病可并发化脓性脑炎、脑室炎、脑膜炎、硬脑膜下腔积液、败血症、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等疾病。部分患者还可出现症状性癫痫、脑积水、肢体瘫痪、失语等后遗症。及时治疗,多数预后良好,但易遗留后遗症。

    就诊科室

    • 神经内科或神经外科

    病因

    • 本病的致病菌为: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双球菌或大肠埃希菌等。

    血行感染

    • 患有肺脓肿、脓胸、支气管扩张、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等疾病时,致病菌可经血液侵入脑部,导致脑脓肿。

    头部感染灶蔓延

    • 头部外伤、颅脑手术后等,如果发生致病菌感染,也会引发脑脓肿。

    • 中耳炎、乳突炎、鼻窦炎、颅骨骨髓炎、颅内静脉窦炎以及面部感染等化脓性感染病灶,可直接向脑内蔓延,形成脑脓肿。

    症状

    • 脑脓肿的临床表现如下:

    全身中毒症状

    • 急性感染时,常出现全身中毒症状

    • 发热

    • 畏寒

    • 头痛

    • 恶心

    • 呕吐

    • 乏力

    • 嗜睡或躁动

    • 肌肉酸痛

    颅内高压症状

    • 脓肿较大者可有颅内高压症状

    • 头痛明显

    • 呕吐,可呈喷射性

    • 嗜睡

    • 表情淡漠

    • 反应迟钝

    神经系统症状

    • 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如:

    • 偏瘫

    • 一侧肢体麻木

    • 说话不利索

    • 视觉障碍

    • 走路不协调

    • 精神行为异常

    检查

    • 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可以帮助医生进行诊断。

    实验室检查

    • 血常规和血培养

      • 有助于医生判断患者是否存在感染,和感染的严重程度。

    • 脓液检查和细菌培养

      • 通过脓液检查和细菌培养可以进一步了解感染的类型。

      • 同时进行药敏试验,其结果有助于医生选择敏感抗菌药物。

    • 腰椎穿刺和脑脊液检查

      • 通过腰椎穿刺可了解是否有颅内压增高及增高程度,但颅内压增高明显者,尤其病情危重时,一般不做腰椎穿刺。

      • 脑脊液检查,也有助于医生判断感染的严重程度。

    影像学检查

    • 为进一步明确是否有脑脓肿,和脓肿的部位和范围,可依靠头颅CT或磁共振检查。

    诊断

    • 医生通过询问病史,结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可以进行诊断。

    • 近期有肺脓肿、脓胸、中耳炎、乳突炎、鼻窦炎等感染病史。

    • 出现发热、畏寒、头痛、恶心、呕吐、乏力等症状。

    • 实验室检查:

      • 血常规检查,脓液检查和细菌培养,可以发现致病菌,确定致病菌类型。

    • 影像学检查

      • 头颅CT

      • 脑脓肿的CT表现根据病变发展阶段而不同。在急性脑炎期,病灶呈边缘模糊的低密度区,有占位效应,增强扫描低密度区不发生强化。脓肿形成后初期仍表现为低密度占位性病灶,但增强扫描在低密度周围可呈轻度强化,表现为完整的不规则的浅淡环状强化。脓肿壁完全形成后,其低密度边缘密度较高,少数可显示脓肿壁,增强扫描可见完整、厚度均一的环状强化,周围有明显不规则的脑水肿和占位效应,低密度区为坏死脑组织和脓液。

      • 磁共振

      • 脑脓肿形成的时间不同,表现也不同。急性脑炎期,仅表现为脑内不规则边界模糊的长T1、长T2信号影,有占位征。当包膜形成完整后,T1显示高信号影,有时尚可见到圆形点状血管流空影。增强扫描可见完整、厚度均一的环状强化,内壁光滑,周围有明显不规则的脑水肿和占位效应,DWI像脓肿为高信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鉴别诊断

    • 脑脓肿需要与脑膜炎、脑炎、脑积水、脑肿瘤等疾病进行鉴别。

    • 如果出现发热、畏寒、头痛、恶心、呕吐、乏力等症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请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

    • 医生通过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可以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

    治疗

    • 在脓肿尚未完全局限以前,应积极抗炎和控制脑水肿,主要是使用药物治疗。脓肿形成后,及早进行手术治疗。

    药物治疗

    • 抗生素

    • 应根据致病菌的种类,对细菌的敏感性和该药对血-脑脊液屏障通透性来选择。

    • 在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没有出来之前,医生会按病情选用易于通过血-脑脊液屏障的广谱抗生素,待结果出来后,会根据结果进行适当地调整。

    • 脱水药物

    • 主要用来降低颅内压,缓解颅内压增高的症状,预防发生脑疝。

    • 常用脱水药物有高渗性脱水剂,如甘露醇、甘油溶液;利尿药物,如呋塞米、依他尼酸等。

    • 激素

    • 在应用抗生素的同时,也可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以改善和调整血-脑脊液屏障的功能,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减轻脑脓肿周围的脑水肿。

    • 首选地塞米松,静脉滴入或肌内注射。

    • 支持疗法和对症处理

    • 注意营养和维生素的补充,注意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的调整。

    • 病程长、全身情况较差者需适当输全血、血浆和蛋白以改善全身状况,增加抵抗力,为手术创造条件。

    手术治疗

    • 脑脓肿包膜形成阶段脓肿包膜形成后,应在应用抗生素、脱水药物、支持疗法等处理的同时,可考虑施行外科手术治疗,根据脓肿的类型、部位、病情及技术、设备等条件,综合分析,选择最佳治疗方案。常用术式有:

    • 脑脓肿穿刺术

    • 脑脓肿导管持续引流术

    • 脑脓肿切除术

    危害

    • 本病可并发化脓性脑炎、脑室炎、脑膜炎、硬脑膜下腔积液、败血症、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等疾病。

    • 部分患者还可出现症状性癫痫、脑积水、肢体瘫痪、失语等后遗症。

    预后

    • 预后与诊治是否及时、致病菌的毒力、感染源、患者年龄等因素有关。

      • 心源性、肺源性和多发性脑脓肿预后差;

      • 婴幼儿患者预后较成人差。

    • 常遗留症状性癫痫、脑积水,各种神经系统病残,如肢体瘫痪、失语等后遗症。

    预防

    • 患有肺脓肿、脓胸、中耳炎、乳突炎、鼻窦炎等疾病者,应积极进行治疗,有助于减少脑脓肿的发生。

    • 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预防感染。

    参考文献

    • [1] 郝伟,陆林。精神病学。第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

    • [2] 江载芳,申昆玲,沈颖。诸福棠实用儿科学:下册。第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

    相关资讯
    内容声明

    1、本网站为开放性注册平台,以上所有展示信息均由会员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均由发布会员负责,本网站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2、网站信息如涉嫌违反相关法律规定或侵权,请发邮件至599385753@qq.com删除。

    Copyright © 趣爱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