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惊风

惊风

  • 中文名:惊风
  • 别名:小儿惊厥
  • 季节分布:四季
  • 就诊科室:中医科
  • 显状部位:全身
  • 惊风介绍
    惊风,中医病名。是小儿时期常见的一种急重病证,以临床出现抽搐、昏迷为主要特征。又称“惊厥”,俗名“抽风”。任何季节均可发生,一般以1—5岁的小儿为多见,年龄越小,发病率越高。其证情往往比较凶险,变化迅速,威胁小儿生命。所以,古代医家认为惊风是一种恶候。如《东医宝鉴。小儿》说:“小儿疾之最危者,无越惊风之证”。《幼科释谜。惊风》也说:“小儿之病,最重惟惊”。本病西医学称小儿惊厥。

    简介

    • 英文名称:Infantile Convulsion

    • 学科来源:中医药学—临床分科—儿科

    古籍摘选

    • 小儿有热,热甚生惊,惊盛发搐,又盛则牙关紧急,而八候生焉,八候搐搦掣颤反引窜视也。(《幼科推拿秘书·惊风门》)

    名词解释

    • 以神昏、抽风、惊厥为主要表现,以搐、搦、掣、颤、反、引、窜、视八候为特征的儿科疾病。

    术语在线

    • 引自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术语在线

    百科解读

    • 惊风是小儿常见的一种急重病证,以抽搐、昏迷为主要症状,民间俗称“抽风”。

    临床表现

    • 惊风以神昏、抽风、惊厥为主要表现,又可分为急惊风和慢惊风。

    • 凡起病急暴,八候表现急速强劲,病性属实属阳属热者,为急惊风,表现以高热、抽风、昏迷为主。

    • 起病缓,病久中虚,八候表现迟缓无力,病性属虚属阴属寒者,为慢惊风,表现以抽搐无力,时作时止,反复难愈为主,常伴昏迷、瘫痪等症。

    病因病机

    • 急惊风病因主要包括外感风热、感受疫毒及暴受惊恐;病位主要在心肝;病机关键为邪陷厥阴,蒙蔽心窍,引动肝风。

    • 慢惊风多由大病、久病,如暴吐、暴泻,久吐、久泻等致脾胃虚弱,土虚木亢;或脾肾阳虚,失于温煦;或热病伤阴,筋脉失于濡养。其病位主要在脾、肾、肝,病性以虚为主。

    现代医学范畴

    • 惊风可以相当于现代医学范畴的多种疾病,冬春季节常见于感冒、肺炎喘嗽、麻疹、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等;盛夏季节好发于流行性乙型脑炎;夏秋季节常见于中毒性细菌性痢疾、秋季腹泻;冬季多见于重症肺炎、低钙血症等。

    惊风与“三宝”

    • “三宝”指安宫牛黄丸、紫雪丹、至宝丹。这三种中药因为治热病昏迷有非常好的疗效,所以并称为“三宝”,惊风中一切高烧不退、神志昏迷或惊厥、烦躁、手脚抽搐或昏迷伴发热,神志不清的小儿,均可根据不同情况,经医生辨证后,在医生指导下选用三宝进行治疗。

    生活经验

    • 生活中若小儿发作惊风,周围人往往情绪慌乱,此时应注意对于惊风发作中的患儿,不能强制按压,以防骨折。

    • 要采取头侧位,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鼻腔、口腔分泌物,必要时吸痰。

    • 将压舌板用纱布包裹放在患儿上下牙齿之间,防止咬伤舌体。

    • 应及时到医院就诊治疗。

    参考文献

    • [1] 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地区).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中西医结合研究所,译.WHO西太平洋地区传统医学名词术语国际标准。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9.

    • [2] 马融。中医儿科学.10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6.

    相关资讯
    内容声明

    1、本网站为开放性注册平台,以上所有展示信息均由会员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均由发布会员负责,本网站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2、网站信息如涉嫌违反相关法律规定或侵权,请发邮件至599385753@qq.com删除。

    Copyright © 趣爱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