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婴儿手足搐搦症

婴儿手足搐搦症

  • 中文名:婴儿手足搐搦症
  • 外文名:Tetany
  • 别名:婴儿性手足搐搦症低钙型惊厥
  • 症状表现:惊厥,手足搐搦,喉痉挛等
  • 就诊科室:儿科
  • 婴儿手足搐搦症介绍
    婴儿手足搐搦症又称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是由于维生素D缺乏所致血钙、游离钙降低引起的神经肌肉兴奋性增强的一种疾病,因多见于婴儿又名婴儿低钙血症。婴儿手足搐搦症在我国北方冬春季常见,尤其是少见日光的婴儿容易发病,多发生于2岁以下婴幼儿,特别是6个月以内的婴儿,近年来因广泛使用维生素D预防,发病已逐年减少。婴儿手足搐搦症主要表现是手足抽搐、喉痉挛和惊厥,部分患儿有不同程度的维生素D缺乏症活动期表现。婴儿手足搐搦症需要立即急救,控制惊厥,同时补钙及维生素D。婴儿手足搐搦症最危险的合并症是喉痉挛,处理不及时患儿可因吸气性呼吸困难而死亡。婴儿手足搐搦症预后良好。经及时治疗病死率极低。

    就诊科室

    • 小儿内科或儿科、急诊科

    病因

    • 体内维生素D缺乏是本病发生的主要原因。

    • 冬春季发病率最高,因为入冬后婴儿接受日照少,内源性维生素D缺乏达到顶点;春季接触日光增加,体内维生素D骤增,血磷上升,大量钙沉积于骨骼,血钙暂时下降而发病。

    • 发病年龄多在6个月以下,因为6个月以内婴儿生长发育最快,所需钙较多,当饮食中供应不足及维生索D 缺乏时更易发病。

    • 早产儿及人工喂养儿容易发病,前者因来自母体的维生素D贮存不足;后者因食用含磷过高的奶制品可导致高磷、低钙血症。

    • 慢性腹泻等消化道疾病者容易发病,因体内对维生素D与钙的吸收减少,以致血钙降低。

    症状

    • 小婴儿主要表现全身惊厥、喉痉挛,较大婴儿和幼儿多表现手足搐搦,另外有些患儿可有维生素D缺乏症的症状和体征。

    典型发作

    • 惊厥是婴儿时期最常见的症状,患儿突然无明显原因出现惊厥,表现为四肢抽动、双眼上翻、面肌颤动、意识不清、大小便失禁。惊厥反复发作.每日发作1~20次不等,每次持续数秒至数分钟。一般不伴发热,伴感染时可同时有发热表现。惊厥发作过后,患儿意识清醒。发作轻时意识清楚,仅见短暂的面肌抽动和双眼球上翻。

    • 手足搐搦见于较大婴幼儿。突发手足强直痉挛:双手腕部弯曲、手指伸直、大拇指贴近掌心,踝关节伸直,足趾同时向下弯曲。

    • 喉痉挛主要见于2岁前婴幼儿。喉部肌肉及声门突发痉挛,呼吸困难.可突然窒息、严重缺氧而致死亡。

    • 其他症状常有睡眠不安、夜惊、多汗等维生素D缺乏症活动期症状。

    隐性体征

    • 不具备上述症状,而面神经征、腓反射及陶瑟征阳性时,可称为隐性手足搐搦症。

    检查

    • 诊断婴儿手足搐搦症主要依靠实验室检查。

    • 实验室检查:血清钙低于(1.75~1.88)mmol/L即(7.0~7.5)mg/dL或离子钙低于1.0mmol/L(4mg/dL)则可确诊。

    诊断

    • 婴儿出现无热惊厥,发作后神志清楚,无神经系统阳性体征者,或较大幼儿及儿童出现手足搐搦。

    • 有维生素D缺乏史,或有维生素D缺乏症症状及体征。

    • 血清钙低于1.75~1.88mmol/L即7.0~7.5mg/dL或离子钙低于1.0mmol/L(4mg/dL)则可确诊。

    • 静脉注射钙剂有效,可作为诊断性试验治疗。

    鉴别诊断

    • 本病需要与婴儿痉挛症、低镁血症、低血糖症、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脑炎、脑膜炎、脑脓肿及急性喉炎等疾病相鉴别。

    • 医生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检查进行诊断。

    治疗

    • 患儿确诊后给予以下方法积极治疗。

    急救处理

    • 惊厥期应立即吸氧。

    • 迅速控制惊厥或喉痉挛。可用地西泮,肌内注射或静脉注射;或立即肌内注射或静脉注射苯巴比妥钠;或10%水合氯醛保留灌肠。对喉痉挛者须立即将舌头拉出口外,口对口人工呼吸或加压给氧,必要时气管插管。

    钙剂治疗

    • 应尽快补钙。可用10%葡萄糖酸钙5~10mL加10%葡萄糖溶液10~20mL静脉点滴,或缓慢静脉注射(10min以上),同时进行心电监护。因可致暂时性血钙太高而引起心传导阻滞,所以注射或点滴时速度不能过快。不可皮下或肌肉注射,以免引起局部肌肉坏死。

    维生素D治疗

    • 惊厥控制后同时给予维生素D治疗。

    危害

    • 患儿突发喉痉挛可致呼吸困难,有时可突然发生窒息、严重缺氧甚至死亡。

    预后

    • 预后良好。经及时治疗病死率极低。

    预防

    • 加强小儿及母孕期户外活动,多接受日光照射。

    • 合理喂养,母乳中钙磷比例适宜,利于钙的吸收;鼓励母乳喂养,并按时添加辅食。

    • 预防和早期治疗常见病,如婴幼儿腹泻等,减少维生素D的丢失,促进其吸收。

    • 母孕期应补充维生素D,新生儿期1~2周后补充维生素D;对早产儿、双胎及消化道疾病患儿,可增加维生素D预防量,切忌过量。

    相关资讯
    内容声明

    1、本网站为开放性注册平台,以上所有展示信息均由会员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均由发布会员负责,本网站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2、网站信息如涉嫌违反相关法律规定或侵权,请发邮件至599385753@qq.com删除。

    Copyright © 趣爱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