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多囊卵巢综合征

内分沁失调

中医病名:多囊卵巢综合征 外文名:polycystic ovarian syndrome 别名:Stein-Leventhal综合征 就诊科室:妇产科 多发群体: 常见发病部位:卵巢 常见病因:可能与一些基因在特定环境因素的作用下导致疾病发生有关 常见症状:闭经、多毛、不孕、肥胖 传染性:无 传播途径:
多囊卵巢综合征介绍
多囊卵巢综合征(简称PCOS或PCO,或称多囊性卵巢综合征)是一种影响全球近一成女性的内分沁失调。[1]是以稀发排卵或无排卵、高雄激素或胰岛素抵抗、多囊卵巢为特征的内分泌紊乱的症候群。病征包括月经稀发或闭经、慢性无排卵、不孕、多毛及痤疮等。因持续无排卵,严重情况下会使子宫内膜过度增生,增加子宫内膜癌的风险。治疗方案选择非常复杂,针对不同症状改善和生育要求而不同。需要长期的关注。PCOS的病因尚不清楚,涉及的病理机制非常复杂。一般认为与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失常、肾上腺功能紊乱、遗传、代谢等因素有关。

概述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ovariansyndrome,PCOS)是育龄妇女较常见的内分泌症候群。1935年,Stein与Leventhal首先描述双侧卵巢肿大者伴不孕、多毛与肥胖等表现,称为Stein-Leventhal综合征。

随着临床研究的深入,组织学上具有多囊卵巢伴无排卵和(或)多毛症的临床症候群范围不断扩大。1963年,Goldziether总结187篇共1079例PCOS资料,发现其中有许多非典型病例,如无多毛,甚至有排卵功能。随着检测技术的发展,认识到多囊卵巢并非一种独特的疾病,而是一种多病因、表现极不均一的

分类

根据PCOS国际诊断标准(详见诊断部分)诊断的PCOS可以进行亚型分型,以便于个体化治疗选择:

1型:经典PCOS,超声卵巢多囊样改变及高雄激素的临床表现和/或高雄激素血症;

2型:超声卵巢多囊样改变及稀发排卵或无排卵;

3型:NIH标准PCOS,高雄激素的临床表现和/或高雄激素血症及稀发排卵或无排卵;

4型:同时具备超声卵巢多囊样改变、高雄激素的临床表现和/或高雄激素血症及稀发排卵或无排卵,此型也被称为经典PCOS。

发病原因

遗传学因素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或X一连锁(伴性)遗传,或基因突变所引起的疾病。多数患者染色体核型46,XX,部分患者呈染色体畸变或嵌合型如46,XX/45,XO;46,XX/46,XXq和46,XXq。

肾上腺萌动假说

chom(1973)认为,多囊卵巢综合征起源于青春前肾上腺疾病,即当受到强烈应激刺激时网状带分泌过多雄激素,并在性腺外转化为雌酮,反馈性地引起HP轴GnRH-GnH释放节律紊乱,LH/FSH比值升高,继发引起卵巢雄激素生成增多,即肾上腺和卵巢共同分泌较多雄激素致成高雄激素血症。高雄激素血症在卵巢内引起被膜纤维化增厚、抑制卵泡发育和卵,造成卵巢囊性增大和慢性无排卵。

临床表现

发生于育龄妇女,22~31岁约占85%。 

月经稀发、月经过少、继发性闭经约占60%,无排卵月经、月经过多、过频或功能性子宫出血者约占20%。

多毛,约占70%,以上唇、两臂、下肢为显著,乳周、下腹中线可有1至数根长毛。   

肥胖,约占30%,或只有体重增加,而肥胖不明显。 

不孕,约占75%,以原发性不孕较多见。 

妇科检查,约67%的病人可触及一侧或双侧卵巢。 

症状

月经失调及不孕:少部分轻度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可能会有规律的排卵,可表现为月经正常,但临床上多数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以月经稀发居多,闭经次之,也有相当比例的表现为功能性子宫出血。多数患者表现为原发不孕,部分为继发不孕。

超重或肥胖:60%以上的多囊卵巢综合征病人超重或肥胖,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常常伴存高雄激素血症、高胰岛素血症和黑棘皮症等,称为高雄激素-胰岛素抵抗-黑棘皮综合征。

雄激素过高征象:多数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多毛,以性毛为主。多分布于上唇须、乳晕周围,毛发延及肛周、腹股沟以及股骨上端,有的上延至腹中线,并且毛发较浓密。

检查

激素测定

1、促性腺激素:约75%患者LH升高,PSH正常或降低,LH/FSH≥3。 

2、甾体激素:

雄激素,包括睾酮、双氢睾酮、雄稀二酮和17酮类固醇升高。由于SHBG降低使游离态雄激素升高。 

雌激素总量可达140pg/ml,雄二醇相当于卵泡早期水平约60pg/ml,性腺外雌酮生成增加使E1/E2≥1。 

肾上腺DHEAS生成增加,血浆浓度≥3.3μg/ml,17羟孕酮也增高,正常腹腔镜,以直接观察卵巢形态学或施以活检、穿刺、楔切和电烙等治疗。 

CT和磁共振

以鉴定和除外盆腔肿瘤。 

剖腹探查

以拟诊卵巢肿瘤或欲行卵巢楔切时施行。

诊断

一、稀发排卵或无排卵;n

二、高雄激素的临床表现和/或高雄激素血症;n

三、超声表现为多囊卵巢(一侧或双侧卵巢有12个以上直径为2-9mm的卵泡,和/或卵巢体积大于10ml);n

上述3条中符合2条,并排除其它疾病如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库兴综合征、分泌雄激素的肿瘤。n

治疗

一般治疗

病人应该积极进行锻炼,减少高脂肪、高糖食物的摄取,降低体重。这样可以促使雄激素水平下降,对恢复排卵有利。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可以对抗雄激素的作用,促使卵巢排卵。使用的药物主要是口服避孕药,药物同时可以调整月经周期。一般服用3-6个月左右,经过激素所平检测正常后就可以停止服药。 

如果上述两种方法效果都不好,就需要考虑腹腔镜手术治疗。在腹腔镜下,手术穿刺卵泡,使雄激素水平下降,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 

患者一般在症状得到控制后都可以恢复排卵,从而怀孕。但有部分患者也会复发,这需要定期到医院进行检查。需要指出的是,多囊性卵巢综合症持续的时间越长就越难治疗,因此,一旦有相关的症状,应该及时到医院就诊,以免延误病情。

并发症

可并发子宫内膜癌、2型糖尿病、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等。

预防

近年来(截止2013年),对PCOS的治疗观念已不仅仅限于促排卵和妊娠。

PCOS与糖尿病、高血压、心血管疾病、子宫内膜癌等之间的肯定关系,使保健问题进入了这类研究其重要性日益突出。

使用胰岛素增敏剂,如美迪康和曲格列酮,不仅可改善机体胰岛素抵抗,而且可明显改善排卵和受孕,而其蕴涵的真实意义可能还远不至于此。因为增进机体组织细胞的敏感性和稳定性,比单纯的促排卵重要的多。

1.过胖的多囊卵巢患者应科学减肥

过胖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BMI>24)应以有效而健康的方式减重:包含每天约少500大卡热量摄取,使体重能以每月约降2公斤的安全速度进行。

2.多囊卵巢综合征治疗要优化饮食

饮食调整是PCOS重要的辅助治疗,除总热量外,对于到达标准体重或原本不胖的患者,选择食物都应小心。为免控制饮食造成吸收不足,应视情况每天补充500~1500毫克(mg)钙片和一颗含400微克(mcg)叶酸的综合维他命、每日水分应达8杯水量;为避免血脂质异常,少吃含饱和脂肪酸与氢化脂肪酸食品,如猪牛羊肉、肥肉、各种家禽及家畜皮、奶油、人工奶油、全脂奶、油炸食物、中西式糕饼;鱼肉、蛋白、豆、坚果是比较好的蛋白质源。

疾病预后

PCOS患者子宫内膜问题

(1)子宫内膜增生:包括单纯型增生,复杂型增生以及不典型增生,增生期子宫内膜、萎缩型子宫内膜和子宫内膜癌是PCOS患者子宫内膜可能出现的病理改变。有文献报道,PCOS患者中子宫内膜癌发生率是正常人群的10倍,年轻的子宫内膜癌患者中有19%-25%合并有PCOS。PCOS患者子宫内膜增殖症发生率为35%。这主要是由于患者长期无排卵,子宫内膜长期受雌激素刺激而没有孕激素的保护作用,促使子宫内膜增生。

(2)子宫内膜癌:年轻子宫内膜癌患者中有19%~25%患有PCOS,PCOS患者发生内膜癌的可能性是正常年轻妇女的4倍。近年来研究发现,肥胖、高胰岛素血症、高雄激素血症也是子宫内膜癌的高危因素。高雌激素、高胰岛素、高游离IGF-1与高雄激素血症共同影响子宫内膜,增加流产及子宫内膜异常增生甚至癌变的可能。IR使患胰腺癌、肝癌、结肠癌、乳腺癌及子宫内膜癌等肿瘤的危险性增加。在一项对345例PCOS妇女的研究中发现,PCOS妇女患子宫内膜癌风险明显增高,(OR5.3),但肥胖可能是一个混杂的因素。PCOS患者体内存在IR已成为共识,约50%~70%患者伴有IR。文献报道以IR为主的2型糖尿病患者患子宫内膜癌的相对危险性是正常人3~4倍,而在PCOS患者,其肥胖、高胰岛素血症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人群。PCOS内分泌代谢紊乱与子宫内膜癌的潜在关系非常复杂,推测可能是由于其代谢紊乱所致子宫内膜病变的发生,但尚需跨学科的研究来进一步阐述。

PCOS患者的代谢相关问题

(1)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抵抗与PCOS患者病情轻重直接相关,即使是体重正常的PCOS患者也存在一定程度的高胰岛素血症和餐后血糖异常或糖耐量受损,报道有50-70%的PCOS患者存在胰岛素抵抗,说明胰岛素抵抗与PCOS患者生殖功能异常关系密切。文献报道其患病率与评估胰岛素抵抗方法的敏感性有关,改善生活方式和药物治疗均可以有效改善胰岛素抵抗的状态。口服糖耐量试验(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ing, OGTT)和胰岛素释放试验是一种更好地评估糖耐量和胰岛素抵抗的方法。

(2)糖耐量受损和2型糖尿病:这是PCOS中超重病人的主要并发症。虽然空腹血糖多正常,但服糖后胰岛素释放增加,且糖代谢异常。一项英国的流行病学研究显示进行卵巢楔形切除术的PCOS妇女,其糖尿病的发病率明显增加。其它美国和欧洲的研究结果也证实这点。肥胖的PCOS妇女较非PCOS妇女从血糖正常到发展为糖耐量受损或糖尿病的进程明显快。还有文献报道PCOS患者2型糖尿病的发病风险增加5-10倍,同时糖耐量受损(impaired glucose intolerance, IGT)的风险也增加,PCOS妇女IGT的患病率为31%-35%,2型糖尿病的患病率为7.5%-10%,这些都远远高于正常人群中的患病率。一项初步的研究显示PCOS糖耐量正常者只有10%在2-3年内发展为2型糖尿病,而IGT PCOS患者则有30%,明显高于一般人群中5%左右的妇女2型糖尿病死亡患病率。

(3)脂代谢异常:高甘油三脂血症、低密度胆固醇脂蛋白浓度增高和高密度胆固醇脂蛋白降低在PCOS患者中均非常常见,特别是在肥胖的PCOS患者中。纤溶酶原激活抑制因子-1可能也增高,这提示一种慢性炎症存在于PCOS患者中的可能。

(4)心血管疾病:PCOS妇女中与心血管疾病(CVD)发病风险相关的一些因素(如肥胖、糖尿病、IR、高血压、血浆纤维蛋白原活性抑制因子、超声检查颈动脉内中膜厚度)也增加,这提示PCOS患者发展为CVD的风险增加,但目前的流行病学研究结果并没有显示PCOS史的妇女中年冠心病患病率增加。一项应用血管造影方法进行检查的流行病学调查发现,PCOS的年轻妇女冠状动脉狭窄发生率明显高于同龄女性。PCOS妇女超声检查中发现其它大血管阻塞发生也较早。然而,一项英国的根据医疗记录和死亡证明进行的调查,结果显示PCOS病史的妇女心肌梗死或其他心脏疾患的发生率并不增加。其他流行病学调查也未见冠心病发病率增加的报道。

相关资讯
内容声明

1、本网站为开放性注册平台,以上所有展示信息均由会员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均由发布会员负责,本网站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2、网站信息如涉嫌违反相关法律规定或侵权,请发邮件至599385753@qq.com删除。

Copyright © 趣爱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