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四大高原,即青藏高原、云贵高原、黄土高原和内蒙古高原。它们集中分布在地势第一、二级阶梯上。由于海拔高度、位置、成因和受外力侵蚀作用不同,高原的外貌特征各异。
中国四大高原包括:
青藏高原:主要位于西藏、青海、四川等地;
云贵高原:主要位于云南、贵州、四川等地;
黄土高原:主要位于山西、陕西、甘肃、宁夏等地;
内蒙古高原:主要位于内蒙古、宁夏等地。
四大高原与中国的历史,文化,人文等息息相关。
青藏高原(Qinghai-TibetPlateau或TibetanPlateau)是中国最大、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分布在中国境内的部分包括西南的西藏自治区、四川省西部以及云南省部分地区,西北青海省的全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部以及甘肃省部分地区。
整个青藏高原还包括与不丹、尼泊尔、印度、巴基斯坦、阿富汗、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接壤的部分,总面积近300万平方公里。境内面积257万平方公里,平均海拔4000~5000米,有“世界屋脊”和“第三极”之称。是亚洲许多大河的发源地。青藏高原旧称青康藏高原(北纬25°~40°,东经74°~104°),是亚洲中部的一个高原地区,平均海拔高度在4000米以上。它的边界,向东是横断山脉,向南和向西是喜马拉雅山脉,向北是昆仑山脉,总面积250万平方公里。
上新世纪末,青藏高原高度为1000米左右,第四纪期间,整体抬升4000米,(早跟新世:抬升1000米,中更新世:抬升1000米,晚更新世抬升1500-2000米,全新世抬升350-500米)。
青藏高原的隆起,地势上造成南北、东西气流流通的障碍,加剧西北地区的干旱;巨大的高原加强了东部地区的季风,对地表自然景观产生巨大的影响;其本身形成了高寒气候,分布有大面积的冰川冻土。
另外,山体的抬升引起河流的下切,由于后期抬升速度加快,河流下切速度小于山体抬升速度,在高原面上的河流曲流发育,河谷宽浅,水流和缓,而在高原的边缘,河流下切强烈,形成高山峡谷,河流湍急,成为一个独特的现象。
2.4亿年前,由于板块运动分离出来的印度板块以较快的速度向北移动、挤压,其北部发生了强烈的褶皱断裂和抬升,促使昆仑山脉和可可西里地区隆生为陆地,随后印度板块继续向北插入古洋壳下,并推动着洋壳不断发生断裂。
约在2.1亿年前,特提斯海北部再次进入构造活跃期,北羌塘地区、喀喇昆仑山、唐古拉山、横断山脉脱离了海浸;到了距今8000万前,印度板块继续向北漂移,又一次引起了强烈的构造运动。冈底斯山、念青唐古拉山地区急剧上升,藏北地区和部分藏南地区也脱离海洋成为陆地。整个地势宽展舒缓,河流纵横,湖泊密布,其间有广阔的平原,气候湿润,丛林茂盛,高原的地貌格局基本形成。
地质学上把这段高原崛起的构造运动称为喜马拉雅运动。青藏高原的抬升过程不是匀速的运动,也不是一次性的猛增,而是经历了几个不同的上升阶段,每次抬升都使高原地貌得以演进。距今一万年前,高原抬升速度更快,以平均每年7厘米速度上升,使之成为当今地球上的“世界屋脊”。
青藏高原有确切证据的地质历史可以追溯到距今4-5亿年前的奥陶纪,其后青藏地区各部分曾有过不同情况的地壳升降,或为海水淹没,或为陆地。到2.8亿年前(地质年代的早二叠纪),青藏高原是波涛汹涌的辽阔海洋。
这片海域横贯欧亚大陆的南部地区,与北非、南欧、西亚和东南亚的海域沟通,称为“特提斯海”或“古地中海”,当时特提斯海地区的气候温暖,成为海洋动、植物发育繁盛的地域。
其南北两侧是已被分裂开的原始古陆(也称泛大陆),南边称冈瓦纳大陆,包括南美洲、非洲、澳大利亚、南极洲和南次亚大陆;北边的大陆称为欧亚大陆,也称劳亚大陆、北美洲。
气候及特征
高大而浑厚的喜马拉雅山脉亘卧于青藏高原南缘,阻隔了南来的强大而潮湿的印度洋水汽,对高原面上的降水产生巨大的影响。在高原的东南隅,海拔较低,印度洋水汽顺雅鲁藏布江等河谷北上,并向西推进。因此,降水也由高原东南部向西北部递减,在喜马拉雅山脉、藏东南地区和许多高大山脉地区发育着众多的现代冰川。
由于青藏高原的高度因素,这里的空气比较干燥、稀薄,太阳辐射比较强,气温比较低。由于其地形的复杂和多变,青藏高原上气候本身也随地区的不同而变化很大,总的来说高原上降雨比较少。
青藏高原本身也是影响地球气候的一个重要因素,古生物学和地质学的考察表明,青藏高原的隆起使全球的气候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作为一个高大的阻风屏,它有效地将北方大陆的寒冷空气阻挡住了,使它们不能进入南亚。同时喜马拉雅山脉阻挡了南方温暖潮湿的空气北进,是造成南亚雨季的一个重要因素。
山脉
青藏高原的周围有许多山脉,它们大多数呈从西北向东南的走向,相对于高原外的地面他们陡然而起,上升很多,其中南部的喜马拉雅山脉中的许多山峰名列世界上前十位,特别是珠穆朗玛峰属世界上最高的山峰。同时高原内部除平原外还有许多山峰,高度悬殊。其中包括:昆仑山脉、喀喇昆仑山脉、唐古拉山脉、横断山脉、冈底斯山、念青唐古拉山、喜马拉雅山脉等。
冰川
青藏高原现代冰川都发育在高原上巨大各山系中,冰川总面积为49162平方公里,占全国冰川总面积58651平方公里的83.8%,相当于亚洲山地冰川面积的40%。
青藏高原冰川在地区上分布不均匀,主要分布在高原南半部和东部地区。昆仑山山脉冰川面积为最广,约12482平方公里,其次是喜马拉雅山脉,其面积为11055平方公里,分别占全区冰川总面积的27%和24%。冰川总储量为38563亿立方米,约占全国冰川储量51322亿立方米的75%,昆仑山和喜马拉雅的冰川储量分别占青藏高原冰川总储量的33.8%和25.8%。
地球上中低纬度地区的冰川主要集中在青藏高原上,青藏高原冰川复盖面积约4.7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冰川总面积80%以上。其中包含:喜马拉雅现代冰川、念青唐古拉山现代冰川、昆仑山现代冰川、喀拉昆仑山现代冰川、横断山现代冰川、唐古山现代冰川、冈底斯山现代冰川、羌塘高原现代冰川、祁连山现代冰川等。
河流
青藏高原是中国三阶地势的最高阶,高原向南、向东、向西倾斜,成为中国长江、黄河及怒江、澜沧江、雅鲁藏布江、恒河、印度河等国际主要大江大河的发源地和分水岭,源于此地的河流哺育了东南亚、南亚的大片土地和人口。此外青藏高原还孕育了无数条小河,其数量之多,简直无法统计,因此青藏高原被称为“中华水塔”。
高原的隆起,地质构造活跃,地质地貌复杂和气候类型的多样,对众多河流的发育具有决定性的作用,高原东南部、东部和南部属湿润和半湿润地区,河网密度大,属常年性河流,且多为外流河。而高原西部和北部属干旱、半干旱地区,河网不太发育,多为季节性的河流,且多为内流河。
湖泊
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多米以上,号称世界屋脊,空气极为稀薄,气候异常寒冷。
这种独特的自然环境造就了常年不化的冰川雪山、碧绿如玉的高原湖泊、蔚蓝的天空、触手可及的白云,令世界各地的旅游爱好者心驰神往。
然而,伴随青藏高原独特风光的是生命难以承受的恶劣生存环境。低温、缺氧、强紫外线辐射、生活物质匮乏,加上千百年以来入藏道路遥远而艰险,使无数向往者望而却步。
湖泊众多且多连接在一起,其主要形成原因一般认为有两种。其一是,因为冰川的侵蚀作用致使青藏高原形成冰蚀洼地,加之常年积雪融化及冰川融化而形成,另外是由于地壳活动造成地表断裂形成沟谷及洼地而形成。
青藏高原湖泊星罗棋布,是中国湖泊数量最多,面积最大的地区。据统计仅青海、西藏两省区,面积大于1平方公里的湖泊有1019个,其中面积大于100平方公里的有63个,大于1000平方公里的有3个。全区湖泊总面积为36889平方公里,占全国湖泊总面积70989平方公里的52%。
湖泊根据水系特点,可分为外流湖和内流湖两大类。其中外流湖区的湖泊235个,内流湖区的湖泊的储量5182亿立方米,占全国湖泊总储量的7077亿立方米的73.2%。
湖泊根据水化学特征,可分为:淡水湖泊和咸水湖泊。湖泊总水量中,淡水储量为1035亿立方米,占总储水量的12.7%,湖泊以咸水湖和盐湖为主。
主要湖泊有:青海湖、扎陵湖、鄂陵湖、班公错、郭扎错、鲁玛江冬错、拉昂错、玛旁雍错、昂拉仁错、扎布耶茶错、塔若错、扎日南木错、当惹雍错、昂孜错、格仁错、错鄂、阿牙克库木湖、色林错、乌兰乌拉湖、纳木错、普莫雍错、羊卓雍错等。
青藏高原人烟稀少。但即便如此,这里可能在两万年前就已经有旧石器文化时期的人类生存了。青藏高原上的文化受到其周围文化(汉文化、西域文化、波斯文化和印度文化)的影响,但同时它也保存了它的独特性。
藏族的民间文学种类多,题材广,内容丰富。其中,《格萨尔王传》在藏民族中流传最广,影响最大。《格萨尔王传》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流传下来的最长的一部叙事英雄史诗。它以浪漫主义的手法,叙述了藏区一叫"岭"的部落的民族英雄格萨尔为保卫领土和人民,抗敌锄奸,降魔除妖的事迹。
此外,在藏区流传很广,脍炙人口的还有关于唐朝文成公主和藏王松赞干布联姻的各种故事,有语言生动、幽默诙谐的《阿叩登巴的故事》和寓意深刻、委婉动人的《茶和盐的故事》等。藏族的建筑、绘画、雕塑有很高的技巧和独特的风格,寺庙建筑尤为精美,主殿屋顶复以镀金铜瓦,顶端饰以宝塔、怪兽,气势雄伟;寺内雕梁画栋,台
阁重叠以及壁画、木雕、石刻、彩幛、金银铜器,颜色鲜艳,造型生动,无不显示出藏族人民的聪明才智。
此外,藏族在制作佩刀、马鞍等方面也有很高的工艺水平。唐卡是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卷轴画,因制作的材料不同分为刺绣唐卡、织锦唐卡、贴花唐卡和珍珠唐卡。其题材和内容丰富,多数以宗教活动为主题,也反映藏族人民的历史和民族风情。藏族人民能歌善舞,其音乐舞蹈享有盛名。藏族民歌音色多变,嘹亮宽广,富于高原气息。藏族舞蹈,风格多样:锅庄舞热情奔放,舞姿矫健;弦子舞彩袖飘飘,轻盔优雅,其中"草地锅庄"和"巴塘弦子"最为著名。藏戏则是一种诗歌、音乐、舞蹈相结合的综合艺术,已有700多年历史。
有野牦牛、藏羚羊、白唇鹿、野驴等。
内蒙古高原是蒙古高原的一部分。位于阴山山脉之北,大兴安岭以西,北至国界,西至东经106°附近。面积约34万平方千米。行政区划包括呼伦贝尔盟西部、锡林郭勒盟大部、乌兰察布盟和巴彦淖尔盟的北部。广义的内蒙古高原还包括阴山以南的鄂尔多斯高原和贺兰山以西的阿拉善高原。
地理位置
位于阴山山脉之北,大兴安岭以西,北至国界,西至东经106°附近。介于北纬40°20′~50°50′,东经106°~121°40′,面积约34万平方公里。行政区划包括呼伦贝尔盟西部,锡林郭勒盟大部,乌兰察布盟和巴彦淖尔盟的北部。广义的内蒙古高原还包括阴山以南的鄂尔多斯高原和贺兰山以西的阿拉善高原。内蒙古高原又称北部高原。包括内蒙古自治区全部、甘肃省及宁夏回族自治区北部的广大地区,东起大兴安岭和苏克斜鲁山,西至马鬃山,南界祁连,善达克沙地、乌珠穆沁沙地、呼伦贝尔沙地、科尔沁沙地等。较大的沙漠有巴丹吉林沙漠、腾格里沙漠、乌兰布和沙漠和库布齐沙漠等。
气候特征
内蒙古高原夏季风弱,冬季风强,气候干燥,冬季严寒,日照丰富。年均温3~6℃,1月均温-28~-14℃,最低温可达-50℃。7月均温16~24℃,炎热天气很少出现。牧草生长期10℃以上活动积温2000~3000℃。太阳年总辐射量500~670千焦耳/平方厘米,年日照2600~3200小时,是全国日照时数较多地区之一。年降水量分布东多西少,介于150~400毫米,6~8月集中年雨量的70%,降水年际变率大。内蒙古高原是中国多风地区之一,年平均风速4~6米/秒,从东向西增大,8级以上大风日数50~90天,冬春两季占全年大风日数的60%左右,风速6~7米/秒即可发生明显的起沙。高原西部,年沙暴日数达10~25天。风多而大对牧业生产不利,但却提供了高原上的重要动力资源。
平原分布
黄河流经内蒙古高原中部的这一段,有的地方河谷紧缩,成为峡谷;有的地方河谷宽展,泥沙堆积成肥沃的冲积平原,这就是著名的河套平原(河套自古就有“塞上江南”之称,这是劳动人民在这里修建渠道,引黄河水灌溉农田的结果)。
地质上古生代末期华力西运动使蒙古地槽褶皱隆起,燕山运动只发生广泛而和缓的挠曲和断裂。喜马拉雅运动和新构造运动使高原普遍抬升,并有大规模的玄武岩喷溢,填充了低洼处形成熔岩台地,广布于高原东部,台地呈阶梯状,台面略有起伏。高原上普遍存有5级夷平面,形成层状高原。燕山运动挠曲下陷地区,第三系湖相沉积层堆积甚厚,扩大了平地面范围。新生代以来,气候虽有冷温干湿的交替,但均属半干旱和干旱气候,高原面分割轻微,过去形成的剥蚀夷平面大部得以形成平坦而较完整的高原。
在海拔2300米以下的地区,农作物种类有水稻、玉米、大豆、黍(稷)、鸡爪谷等喜温作物,并有冬小麦、冬春青稞、油菜、豌豆等喜凉的作物,实行一年两熟制;海拔2300~3000米地区,主要作物有冬春小麦、冬春青稞、油菜、豌豆,实行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制;海拔3000~3800米的地区,主要作物有青稞、冬春小麦(以冬小麦为主)、豌豆、油菜,实行一年一熟制;海拔3800~4100米的地区,主要农作物有春青稞、冬春小麦(以春小麦为主)、豌豆、油菜,实行一年一熟制;海拔4100~4300米的地区,有春青稞、春小麦、豌豆、油菜,要求早熟品种,实行一年一熟制;海拔4300以上的绝大部分地区是纯内蒙古高原。
内蒙古高原平均每平方公里仅3人,为蒙古、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和汉族等各族人民长期从事畜牧业生产活动之地区。20世纪50年代以前牧民过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牧业生产十分落后。50年代以来,牲畜头数增长3倍多。但因种种原因,草原的载畜量日渐加重,畜草矛盾日益加深。
海拉尔市是呼伦贝尔盟公署驻地,高原最大工业中心,市区之南的伊敏河煤田是中国五大露天煤矿之一,满洲里市和二连浩特市是中国北部边境城市。
其历史地位十分重要,西汉时是大漠南北民族争夺的重要地区。汉元朔二年至元狩四年(公元前127~前119)西汉王朝与匈奴交战数十次,其中较大的有3次:即河南漠南之战、河西之战、漠北之战等。1945年苏联对日宣战后,苏军骑兵、机械化部队利用内蒙古高原北部平坦开阔的地形,由满洲里、东乌珠穆沁旗、二连浩特等地多路突入内蒙古高原,西部先头部队3天之内逼近多伦、张家口后,迅速攻占沈阳、长春。
云贵高原位于中国西南部,西起横断山脉,北邻四川盆地,东到雪峰山。它包括云南省东部、贵州全省、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北部和四川、重庆、湖北、湖南等省边境,面积达30多万平方千米。
是中国南北走向和东北—西南走向两组山脉的交汇处,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它大致以乌蒙山为界,分为云南高原和贵州高原两部分。西面的云贵高原海拔在2000米以上,高原地形较为明显。东面的贵州高原起伏较大,山脉较多,高原面保留不多,称为“山原”,海拔在1000—1500米之间。
云南高原和贵州高原相连在一起,分界不明,所以合称为“云贵高原”。云贵高原位于青藏高原、四川盆地、湘桂丘陵及中南半岛北部高原之间,属于中国地势第二阶梯。
云贵高原地形复杂,矿产资源、生物资源丰富,因为地势的差异,水能资源丰富。
云南有1200多个坝子,占全省耕地三分之一,低陷的成为盆地,有的积水成湖。如以昆明为中心的高原面上,分布着滇池等许多大小湖泊,被称为“滇中断陷湖区”。湖盆四周由于湖水外泄和四周山地沙泥淤积,大多数已发育有湖岸平原。这里土壤肥沃,土层深厚,是高原的主要农业区。贵州高原位于多雨的季风区,雨量充足,因此有“天无三日晴”的说法。由于多雨,高原上的河流水量大,许多河流长期切割地面,形成许多又深又陡的峡谷。贵州高原的地貌可以大致分为三级地形面:山原、盆地和峡谷。高原上最高的一级是山原,以贵州西部最明显。高原面因长期受河流切割而呈山原形态。在这个高原面下,分布着一些盆地(坝子),最大的是贵阳盆地,是高原上的主要农耕地带。峡谷是河流长期下切形成的,如乌江河谷深达300—500米,在这里“对山唤得应,走路要一天”。北盘江打帮河上源的黄果树瀑布,宽约20米,从50多米高的陡崖上直泻犀牛潭,水花飞溅,气势磅礴,是中国最大的瀑布。
云贵高原属亚热带湿润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西双版纳地区为热带季风气候),在地形上虽说是一个高原,由于海拔高度、大气环流条件不同,气候差别显着。例如,云南昆明海拔约1900米,但其纬度较低(北纬25°),冬季一般不受寒潮影响(地势较高,来自北方的寒流无法进入),而且经常在西南暖流控制下,多晴天,冬春相当干而温暖;但在云贵高原北坡,受寒流的滞流与极地大陆气团的影响,形成准静止锋,造成连绵阴雨,即民谚“地无三尺平,天无三日晴”。云贵高原海拔一般在1000m左右,夏半年主要受西南季风影响,降水丰富,雨日多,加以海拔高,所以夏季温度偏低。冬半年经常受到北方冷空气影响,势力相当的冷空气与暖空气相接触,形成气候上有名的“昆明准静止锋”。一年中干湿两季分明。在纬度、海拔高度和大气环流三者综合影响下,气温季节变化较小,高原上四季如春,所以昆明有“春城”之称。
云贵高原最大的特色之一,是个被溶蚀的高原,喀斯特地形显着。云贵高原上石灰岩厚度大,分布广,经地表和地下水溶蚀作用,形成落水洞、漏斗、圆洼地、伏流、岩洞、峡谷、天生桥、盆地等地貌,是世界上喀斯特地貌最发育的典型地区之一。云贵高原面上有一层固结的红色土层(又叫风化壳),表示地面是个久经风化的地面。当它被剥蚀去后,就出露石灰岩,形成大片石芽地。路南石林就是石芽地中发育得最好的一片。这里奇峰兀立,如柱如塔,如笋如菌,高的10米以上,矮的5—10米。人们在望峰亭或狮子亭眺览,就可欣赏40多万亩石林的奇景。
荔波大小七孔
以喀斯特地貌上樟江水系的水景特色,浩瀚苍茫的喀斯特森林景观为主体的荔波大小七孔,长达25公里的仿如三峡风光的舞阳河,集山、水、湖、洞于一体的红枫湖,以及别具特色的马岭河峡谷和峡谷地缝漂流,都是值得一游的好地方。
马岭河峡谷
马岭河有个略带忧伤的称号———“地球上美丽的伤疤”,它形象地说出了马岭河的壮观与险峻。马岭河全长70多公里,在平川上切出一条狭窄幽深的地缝峡谷,这种结构在全球极为罕见,有“天下第一缝”之美誉。
马岭河漂流段长50多公里,分上中下三段,漂过18滩、60余湾、30余潭、200条瀑,漂完全程约8小时,有“天下第一漂”的美名。它是贵州省惟一的激流皮划艇漂流训练基地,首届中国国际皮划艇漂流大赛就在这里成功举行。
黄果树瀑布
黄果树瀑布,即黄果树的核心景区,位于中国贵州省安顺市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是珠江水系打邦河的支流白水河九级瀑布群中规模最大的一级瀑布,因当地一种常见的植物“黄果树”而得名。瀑布高度为77.8米,其中主瀑高67米;瀑布宽度101米,其中主瀑顶宽83.3米。黄果树瀑布属喀斯特地貌中的侵蚀裂典型瀑布,以它为核心,在它的上游和下游20千米的河段上,共形成了雄、奇、险、秀风格各异的瀑布18个。1999年被大世界吉尼斯总部评为世界上最大的瀑布群,列入世界吉尼斯记录。
罗平油菜花
在罗平观赏拍摄油菜花最好的地点有两处:金鸡峰和牛街。金鸡峰在罗平县城东北方,登上金鸡岭观景台,只见脚下花潮簇拥,金浪随风一波一波地滚,香气四溢,数十座小山包散在这海里成了一个个湖心岛。远处的村落惟有用神仙居来形容了,一般介绍罗平花海的照片都在这里拍摄。
牛街在城北,这个地点叫九龙镇,当地人习惯了还是叫它的老名字——牛街。这里的油菜花田和金鸡峰的油菜花田是完全不同的两种风格。金鸡峰给人的感觉是大气壮观,这里就是小巧精致。梯田随着山势一圈一圈的仿佛一颗颗螺蛳,所以这个地方的梯田又叫螺蛳田。牛街及沿国道西行至师宗一带的丘陵起伏较大,油菜花随地形种植,与冬小麦、蔬菜等多种色块交织在一起,同金鸡花海相比又是另一种韵味。
织金洞
织金洞原名打鸡洞,位于贵州省织金县城东北23公里处的官寨乡,距省城贵阳120公里。1980年4月,织金县人民政府组织的旅游资源勘察队发现此洞。它是一个多层次、多类型的溶洞,洞长6.6公里,最宽处175米,相对高差150多米,全洞容积达500万立方米,空间宽阔,有上、中、下三层,洞内有40多种岩溶堆积物,显示了溶洞的一些主要形态类别。织金洞是该景区的精华,它是中国发现的一座规模宏伟、造型奇特的洞穴资源宝库。洞深10余千米,两壁最宽处173米,最高达50米。
栗元草场
栗元草场堪称中国西南第一草场,被誉为高原上的明珠。位于务川县泥高乡栗园村境内,南起都濡,北迄濯水,草场距泥高乡所在地17公里,距务川县城约40多公里。方圆13万余亩,平均海拔约1360米。场内牧草丰茂,生机盎然。上有奇石如林,名叫石林,周边有梅古洞飞瀑、槐溪河、响水泉、大岩门、小岩门、青坪水库等景点。该草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水热同季。草场上牧羊的姑娘,跃马的小伙,融融乐乐,情旷意悠。
彝族的传统节日主要有彝族年、火把节(白族)等。
彝族年无固定的日期,一般在金秋十月择节日举行。节日期间,人们杀猪宰羊,走亲访友,祝吉祥庆丰收。过年,也是青年男女社交的最好机会,人们手拉手跳起欢乐的"达体舞"。同时还进行转"磨秋"、摔跤、赛马等传统体育活动。
火把节则在每年的农历六月二十四日举行。这天,要以村为单位宰杀肉牛分与各户,每户还要杀鸡,用新荞面蒸馍,同酒肉一起祭献祖先灵牌。晚上,人们燃起火把边走边唱,在田间地头巡游,然后集中到村寨坝子上,举行盛大的簧火晚会,青年男女尽情歌舞,通宵达旦;老人们则饮酒高谈,讲述往事。火把节期间,还要举行斗牛、斗羊、摔跤、射箭、赛马、打秋千等体育活动。
彝族有丰富的文学艺术。彝族文学不仅数量多,内容丰富,而且形式多样,如诗歌、故事、神话、谜语等。其中诗歌形式最为流行,谚语诗(彝语"尔比尔吉")是具有浓厚民族风格的一种彝族诗歌体。
《勒俄特衣》是一部广为流传的彝文史诗,它以神话的形式,叙述了宇宙起源,祖先迁徙等故事。它气势磅礴,想象丰富,语文朴素,反映了彝族人民艺术创作的卓越智慧和高超才能。彝族的音乐舞蹈富有民族特色,曲调丰富,优美动听。舞蹈节奏明快,热情奔放。民族乐器月琴和口弦深受人们的喜爱,青年男女也常用它来抒发感情,表达爱恋,约会、谈情和自娱。
彝族漆器是最具民族特色的工艺品,有木胎、皮胎和牛角胎三种,多用来制作餐具、酒器、马具、武器和家具等。彝族漆器的色彩以红、黄、黑三色为主,彝族以红色象征勇敢、热烈、吉祥,以黑色表示高贵、庄重和尊严,黄色代表美丽、光明和富贵。彝族漆器设计巧妙,制作精细,造型古朴,色彩明快,充分表现了彝族人民的审美情趣。
元明清三代,中国疆域的大一统局面和对边疆经营比以往历代更为广泛与深入,使云贵高原环境与社会在这一时期发生了重大变化。一般认为,促成这一重大变化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随着元朝设云南行省直到清雍正时期的改土归流运动,均有着一个中央和国家制度与政策在云贵高原的逐渐深刻化的过程,这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方面都有体现;一是贯穿三代的移民及其引发下的地区开发活动,总体上使云贵高原呈现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局面。
由于这些因素的作用,使得元明清时期对云贵高原的农业开发在广度和深度上都大大超越了以往历代,从根本上看,使该地区人类与自然的互动关系得到进一步加强。综合考察对云贵高原历史发展和环境变迁有着重要影响的该时段农业垦殖、土地利用等活动,探讨包括人类活动和自然地理环境变化在内能量交换系统的演进情况,是地区开发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研究的重要组成。
黄土高原,黄土颗粒细,土质松软,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养分,利于耕作,盆地和河谷农垦历史悠久,是中国古代文化的摇篮。但由于缺乏植被保护,加以夏雨集中,且多暴雨,在长期流水侵蚀下地面被分割得非常破碎,形成沟壑交错其间的塬、墚、峁。
气候较干旱,降水集中,植被稀疏,平坦耕地一般不到1/10,绝大部分耕地分布在10°∼35°的斜坡上。地块狭小分散,不利于水利化和机械化,水土流失严重。黄河每年经陕县下洩的泥沙约16亿吨,其中90%来自黄土高原,随泥沙流失的氮磷钾养分约3,000余万吨,这也是导致黄河下游泥沙堆积,形成地上河的原因之一。
综合治理黄土高原是中国改造自然工程中的重点项目,治理方针是以水土保持为中心,改土与治水相结合,治坡与治沟相结合,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实行农林牧综合发展,这种治理措施已取得了重大成绩。黄土高原矿产丰富,煤、石油、铝土储量大,是中国重要的能源、化工基地。
这些地区的岩石,白天受热膨胀,夜晚冷却收缩,逐渐被风化成大小不等的石块、沙子和粘土。同时这些地区,每逢西北风盛行的冬春季节,狂风骤起,飞沙走石,尘土蔽日。粗大的石块残留在原地成为“戈壁”,较细的沙粒落在附近地区,聚成片片沙漠,细小的粉沙和粘土。
根据黄土堆积环境的不同,可将中国黄土发育分为三个时期:早更新世,相当于第一次冰期,气候比新第三纪干寒,发生午城黄土堆积;中更新世,发生第二次冰期,气候进一步变干,堆积了离石黄土,范围广、土层厚;晚更新世,第三次冰期,气候更加干寒,堆积了马兰黄土,厚度虽小,但分布范围更广,南方称下蜀黄土。进入全新世,气候转为暖湿,疏松的黄土层,经流水侵蚀,形成了沟壑纵横、墚峁广布的破碎地表。高原由西北向东南倾斜,海拔800-3000米。除许多石质山地外,大部分为厚层黄土复盖。经流水长期强烈侵蚀,逐渐形成千沟万壑、地形支离破碎的特殊自然景观。高原上主要山脉有太行山脉、吕梁山和六盘山等,这些高脉把黄土高原分成三部分:山西高原、陕甘黄土高原、陇西高原。
黄土高原在中国北方地区与西北地区的交界处,它东起太行山,西至乌鞘岭,南连关中北部,北抵长城,主要包括山西、陕西北部,以及甘肃、青海、宁夏、河南、内蒙古等省部分地区,面积40万平方公里,占世界黄土分布70%,为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厚50—80米,气候较干旱,降水集中,植被稀疏,水土流失严重。黄土高原矿产丰富,煤、石油、铝土储量大。但由于植被稀疏,夏季降水集中且雨量大,流水冲蚀作用强,在流水侵蚀作用下地表支离破碎,形成沟壑交错其间。按地形差别分陇中高原、陕北高原、山西高原和豫西山地等区域。黄河流域黄土高原地区西起日月山,东至吕梁山,南靠关中平原北部,北抵阴山,涉及青海、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七省(区)46个地(盟、州、市),282个县(旗、市、区)。平均海拔1000~1500米,除少数石质山地外,高原上复盖着深厚的黄土层,黄土厚度在50~80米之间,最厚达150~180米。年均气温6~14℃,年均降水量200~700毫米。从东南向西北,气候依次为暖温带半湿润气候、半干旱气候和干旱气候。植被依次出现森林草原、草原和风沙草原。土壤依次为褐土、垆土、黄绵土和灰钙土,山地土壤和植被地带性分布也十分明显。全区总面积63.5万平方千米,其中水土流失面积45.4万平方千米(水蚀面积33.7平方千米,风蚀面积11.7万平方千米),年均输入黄河泥沙16亿吨,是我国乃至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生态环境最脆弱的地区。黄土高原广布黄土,厚达50至80米,陇东、陕北厚达150米,最厚的地方达200米。由于历代战乱、盲目开荒放牧及乱砍滥伐导致高原的植被遭到严重的破坏,加之黄土的土质疏松,水土流失极为严重,形成“千沟万壑”的黄土地貌。平坦耕地一般位于沟谷或小型盆地,一般不到1/10,绝大部分耕地分布在10°~35°的斜坡上。地块狭小分散,不利于水利化和机械化。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但是黄土高原地区蕴藏着丰富的煤炭、石油、天然气铝土矿等资源,是中国重要的能源和化工基地。
山、原、川三大地貌类型是黄土高原的主体。耸峙在高原上的山地,犹如海洋中的孤岛。“山河相间,千沟万壑”为黄土高原地貌最真实的描述。
例如六盘山以西的陇中高原上的屈吴山、华家岭、马衔山,陇东陕北高原上的子午岭、白于山、黄龙山等。原(或塬)是指平坦的黄土高原地面,著名的有甘肃东部的董志塬,陕西北部的洛川塬。塬面宽阔,适于机械化耕作,是重要的农业区。但是塬易受流水侵蚀,沟谷发育,分割出长条状塬地,成为山梁,称为“梁”地。如果梁地再被沟谷切割分散孤立,形状有如馒头状的山丘,当地称为“峁”。由“梁”和“峁”组成的黄土丘陵,高出附近沟底大都在100~200米左右,水土流失严重,是黄河泥沙来源区。川是深切在塬面下的河谷平原,在梁峁地区地下水出露,汇成小河,河水带来的泥沙在这里沉积,在两岸形成小片平原,称它为“川”。川两旁还有阶地,即“掌”、“杖”地,掌是川地上源的盆地状平原,与条状分布的杖地不同。
主要由暴流沟谷冲刷疏松黄土所致。黄土颗粒细小,质地疏松,具有直立性并含有碳酸钙,迂水容易溶解、崩塌。地面坡度较大,植被稀疏,夏季又多暴雨,造成奇峰、陡壁、溶洞、陷穴、天生桥等微地貌,更助长了沟壑扩展,加速水土流失。同时也与近代地壳上升有关,使得沟床不断下切和侧蚀,沟谷溯源侵蚀加剧,相应地谷坡又不断地扩展,于是沟间地日益破碎。除上述自然因素外,与人类活动,特别是滥垦滥伐,破坏天然植被等社会因素有密切关系。
新中国成立后,对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采取了一系列综合治理措施,植树造林,种草,将坡耕地改为水平梯田,打坝淤地,修建水库等水利工程措施以及合理放牧等,黄土高原发生了可喜的变化。
根据地貌的形成过程和特点,可分为以下几个部分:①陇中高原,一称陇西高原。位于六盘山以西,是一个新生代的拗陷盆地,属盆地型高原,海拔1500~2000米。地形破碎,多梁、峁、沟谷、垄板地形。②陇东、陕北高原,包括六盘山以东、吕梁山以西、渭河北山以北、长城以南的地区。也是一个盆地型高原,海拔800~1200米。经强烈侵蚀,除少数残留的黄土塬(董志塬、洛川塬)外,大部地区已成为破碎的梁峁丘陵。其间只有少数基岩低山突起在高原之上,状似孤岛。③山西高原,包括五台山、恒山以南,伏牛山以北,太行山以西,吕梁山以东的地区。它由一系列褶皱断块山与陷落盆地组成,山地有吕梁、恒山、五台、中条及太行等山,盆地有大同、忻县、太原、临汾、运城等。除河谷平原外,大部地区海拔在1000~1500米,石质山地构成高原的主体,黄土堆积仅限于盆地及山间谷地,分布范围约占全区面积的40%。④渭河平原,一称关中平原。位于渭河北山与秦岭之间,西起宝鸡。
黄土高原上的土层富含碳酸钙和磷、钾、硼、锰等元素,由于水土流失严重,熟化土壤不断流失,土壤偏碱性,腐殖质和氮素养分贫乏,土地贫瘠,导致植物很难生长。加上长期战乱和滥砍滥伐以及对土地的不合理利用,高原上植被稀少,森林复盖率仅为5%,东南部的植被条件好一些,西北部多为干草原和荒漠草原。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面积约27万平方公里,有11万平方公里特严重面积。大部分地区的侵蚀模数在4000吨/平方公里,最严重的地区达3.57万吨/平方公里。水土流失使黄土高原丧失熟化土层,使当地土层的蓄水保湿能力降低,丧失耕种能力。水土流失还导致河道淤塞,水库淤积,渠道不畅等后果,治理困难。
1、本网站为开放性注册平台,以上所有展示信息均由会员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均由发布会员负责,本网站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2、网站信息如涉嫌违反相关法律规定或侵权,请发邮件至599385753@qq.com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