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

蜜獾

食肉目鼬科动物

中文名:蜜獾 拉丁学名:Mellivora capensis 别名:平头哥 界:动物界 门:脊索动物门(Phylum Chordata) 亚门:脊椎动物亚门(Vertebrata) 纲:哺乳纲(Mammalia) 亚纲:真兽亚纲(Eutheria) 目:食肉目(Carnivora) 亚目:犬形亚目(Caniformia) 科:鼬科(Mustelidae)又名貂科 亚科:蜜獾亚科(Mellivorinae) 属:蜜獾属(Mellivora) 种:蜜獾M.capensis 亚种:13亚种 分布区域:非洲、西亚及南亚 分布:曾广泛分布于澳大利亚,现仅见于塔斯马尼亚省 性情:十分凶猛 体征:身体厚实,头部宽阔,眼睛小 外文名:英文Honey Badger, Ratel法文Blaireau à miel, Ratel南非荷兰文Ratel德文Honigdachs 命名者及年代:Schreber,1776 保护级别:无危(LC)IUCN标准 同义学名:Viverra capensis Schreber,1776
蜜獾介绍
蜜獾(学名:Mellivoracapensis)是鼬科蜜獾属下唯一一种动物,它们以“世界上最无所畏惧的动物”被收录在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中数年之久。栖息于热带雨林和开阔草原地区,独居或成对生活,多在黄昏和夜间活动,白天在地洞中休息。杂食性,以小型哺乳动物、鸟、爬虫、蚂蚁、腐肉、野果、浆果、坚果等为食,可捕食剧毒蛇,尤喜食蜂蜜。与响蜜具有典型互惠行为,常跟随善于发现蜂巢但不能捣毁蜂巢的响蜜?,用利爪捣毁蜂巢,分享蜂蜜,而其厚密粗糙的皮毛可以抵御蜂群的攻击。性凶猛,生存力强;具同类自残现象,幼崽存活率仅50%。分布于非洲、西亚及南亚。正蜜獾属于鼬科动物,它的体长大约在60~80厘米之间,分布在非洲、亚洲西南部、阿拉伯等地区,它喜欢居住在雨林、草原或者水边,经常在黄昏时出来活动。蜜獾的胃口非常好,对各种食物几乎来者不拒,包括小哺乳动物、鸟、蚂蚁、浆果、坚果等等。[1]

动物学史

蜜獾的种内分类尚未得到充分研究。Baryshnikov(2000)根据形态学研究和皮毛变异描述了来自中亚(土库曼斯坦)的一个新亚种“Mellivoracapensisbuechneri”,并从该物种的整个范围内识别出总共10个亚种。Wozencraft(2005年)报告了12个通过形态测量学和毛色变化而分化的亚种。尚未完成对该物种亚种的DNA调查,用形态测量学或毛皮颜色和图案表示的亚种的有效性值得怀疑。种群内的毛皮图案(白色条纹的长度和大小)和同一地理区域内不同地方的毛皮大小差异很大(例如,在卡拉哈里地区,半干旱环境和赞比西河谷之间)。此外,这些差异不一定与遗传差异有关(C.Begg和K.Beggpers.obs.2006年)。尽管蜜獾在性别上存在显著的二态性,雄性至少比雌性大三分之一,但数据通常也会因性别混为一谈而产生偏差(Begg2001)。

形态特征

蜜獾是大型鼬科动物,体长60-70厘米,体重8-12千克。它们的大小因地理范围而异,对非洲蜜獾的测量显示它们比亚洲种群的个体略大。该物种表现出性别二态性,雄性比雌性大。来自卡拉哈里沙漠地区个体的数据显示,成年雄性比成年雌性大约三分之一。年长的成年雄性背部也有明显的伤疤区域(它们被称为“疤痕”),这可能是多处咬伤的结果。该物种的特点是身体粗壮,肩高约25厘米,头骨大,眼睛小,颈部和肩部肌肉发达。虽然颜色因亚种而略有不同,但一般来说,身体的下半部分(腹侧)是深黑色,上体是灰色或亮白色。较浅的颜色延伸到身体的整个长度,直到尾巴的底部。前足强壮而宽阔,有大爪子,可用于抓捕猎物和奔跑。相比之下,后足小,爪短。蜜獾的皮肤非常厚,松散,可以防止捕食者牢牢抓住它们,并使它们能够轻松地扭动和咬住攻击者。

栖息环境

栖息在各种不同的生态环境,包括热带和亚热带绿色森林、荆棘林、开阔林地、河岸森林或草原、干旱草原、岩石山丘和沙漠。海拔高度从海平面到4,050米不等。它们通常不会生活在撒哈拉沙漠最干燥的地区或地中海周围的丛林生物群落中。该物种需要有洞穴、岩石裂缝或其他可以躲避的地方作为栖息场所。

生活习性

领地

在卡拉哈里盆地南部地区,成年雄性蜜獾的平均栖息地为541平方公里,而成年雌性蜜獾的平均栖息地较小,为126平方公里。年轻的雄性(独立但尚未性成熟)的家庭范围平均为151平方公里。这些家庭范围不是唯一的,而是广泛重叠的。成年雄性可能有重叠的家庭范围,成年雌性也是如此。占主导地位的成年雄性的家庭范围可能与多达13只雌性的范围重叠。年轻雄性的家庭范围可能与成年雄性的家庭范围完全重叠。尽管年轻雄性、成年雄性和成年雌性的家庭范围重叠,但它们并不表现出很强的领地意识。

活动

蜜獾通常在非洲和亚洲的南部和西部出现。吉尼斯世界纪录把它命名为“最大胆的动物”。这种动物表面看起来很可爱,实际上几乎会攻击所有东西,它很聪明能够知道敌人的弱点。例如,当面对的是一个男人时,它会攻击他的睾丸。它也是为数不多的使用工具的一种动物,例如用原木作为梯子。

蜜獾对本土范围内毒蛇的蛇毒有很强的抵抗力,其他地域有待考证,是世界上少有的对蛇毒有抵抗力的动物之一。对待异类性格凶猛、好斗。性格勇敢,坚毅,顽强。捕猎效率很高,与其它掠食动物不同的地方在于蜜獾总是不停的捕食以满足自己不断运动所消耗的能量,其他的掠食动物往往在捕食一次之后进行休息。一只雄性蜜獾每小时能轻轻松松地奔跑9.6公里,它的活动范围超过200平方英里甚至更大。

蜜獾经常在夜间捕食,白天躲在洞里或者岩石缝里睡觉。生活在非洲撒哈拉沙漠的蜜獾白天也觅食,善于挖洞,蜜獾有力的武器是它的爪子和牙齿,十分凶猛,几乎什么都不怕;非洲豹捉到它要用1小时才能将它制服,因为它的皮毛光滑韧性强,很难伤到体内,蜜獾有同类自残现象,尤其对幼崽,只有一半幼崽能长到成年。

共生

蜜獾最喜欢吃的是蜜蜂幼虫。它与黑喉响蜜鴷(Indicatorindicator)结成了十分有趣的“伙伴”关系。响蜜鴷一见到蜜獾就会不停地鸣叫以吸引蜜獾的注意力,蜜獾循着响蜜鴷的叫声跟着它走,同时也发出一系列的回应声。响蜜鴷自己是破不开蜂窝的,蜜獾用其强壮有力的爪子扒开蜂窝吃蜜蜂幼虫和蛹,而响蜜鴷亦可分享一餐佳肴。作为蜜獾的共生伙伴,聪明的响蜜鴷因蜜源向导而闻名。响蜜鴷呼唤蜜獾跟随着自己,把蜜獾带到蜜蜂的巢。响蜜鴷依靠这位哺乳动物强壮的爪子击破它先前发现的蜂巢。这种奇怪的伙伴关系还有待于科学的论证。因为采蜜人亲眼目睹了这种合作,他们也很规律地跟从响蜜鴷的引导,在鸟儿飞来飞去的召唤下,人们被引导到几公里以外的蜂巢去。研究表明,响蜜鴷知道方圆250平方公里内的每一个蜂巢的位置。采蜜人依靠响蜜鴷维持生活,每次总是留下一些蜂巢作为回报。

食性

蜜獾是机会主义的觅食者;食物的组成随着猎物丰度的季节性变化而变化。它们以肉食为主,经常以鸟卵、小型啮齿动物、蛇、鸟类和青蛙为食。虽然大部分食物都是肉食性的,但蜜獾也吃水果、根茎和鳞茎。蜂箱被捕食是因为蜜獾也喜欢吞噬里面的蜜蜂幼虫和蜂蜜。如果其他食物缺乏,它们会转向腐肉作为食物来源。

研究发现,尽管雄性和雌性蜜獾的体型存在差异,但它们的觅食模式和觅食成功率却非常相似。它们捕获大小从2-2000克不等的猎物。蜜獾吃的猎物类型随季节变化,在小型哺乳动物丰度最高的季节(9-12月),小型哺乳动物占了大部分食物(80%)。在湿热季节(1-4月),大型蛇类占饮食的很大一部分(58%)。总体而言,成年雄性蜜獾平均每天消耗1.3千克食物,而雌性平均每天消耗0.9千克食物。

蜜獾的猎物约有60种,从小昆虫到小兔子,它们都能吃。已观察到卡拉哈迪大羚羊国家公园(KgalagadiTransfrontier)的蜜獾捕食以下猎物:跳兔、高原沙鼠(Gerbilliscusbrantsii)、毛足沙鼠(Gerbilluruspaeba)、草原斑猫、南非狐、薮兔、笔尾獴、四带纹鼠(Rhabdomyspumilio)、非洲艾虎、大耳狐、狐獴、哨旱台鼠(Paratomysbrantsii)、沙地象鼩(Elephantulusintufi)、短尾沙鼠(Desmodillusauricularis)、非洲侏儒鼠、袋南非囊鼠(Saccostomuscampestris)、沙漠鼠(ZelotomysMouleudassnios)、鼹鼠假盾蛇(Pseudaspiscana)、鼓腹咝蝰、黄金眼镜蛇、砂膨蝰、普通飞行壁虎(Ptenopusgarrulous)、花条蛇属、巨型地面壁虎(Chondrodactylusangulifer),卡拉哈里树石龙子(Trachylepisoccidentalis)、毕氏穴蝰、双色羽吻蛇(Xenocalamusbicolorbicolor)、角壁虎(Chondrodactylusbibronii)、非洲岩蟒(Pythonnatalvelensis)、草原沙鬣蜥(Agamaaculeate),黑黄色沙蜥(Helioboluslugubris)、淡色歌鹰、黑鸨、那马瓜沙鸡、斑雕鸮、南方蚁鵖、仓鸮、普通鹌鹑、鳞额编织雀、群居织巢鸟、黄蝎、白蚁、青玉粗尾蝎、黑后目蝎(Opistophthalmuscarinatus),黑粗尾蝎、卡拉哈里粗尾蝎(Parabuthuskalaharicus)、直翅目昆虫和孤独的蜂糸幼虫(Parafideliafriesei)。还观察到成年蜜獾吞噬蜜獾幼崽。

分布范围

分布于阿尔及利亚、安哥拉、贝宁、博茨瓦纳、布基纳法索、布隆迪、喀麦隆、中非共和国、乍得、刚果(布)、刚果(金)、科特迪瓦、吉布提、赤道几内亚、厄立特里亚、埃斯瓦蒂尼、埃塞俄比亚、加蓬、冈比亚、加纳、几内亚、几内亚比绍、印度、伊朗、伊拉克、以色列、约旦、哈萨克斯坦、肯尼亚、科威特、黎巴嫩、利比里亚、马拉维、马里、毛里塔尼亚、摩洛哥、莫桑比克、纳米比亚、尼泊尔、尼日尔、尼日利亚、阿曼、巴基斯坦、卡塔尔、卢旺达、沙特阿拉伯、塞内加尔、塞拉利昂、索马里、南非、苏丹、坦桑尼亚、多哥、土库曼斯坦、乌干达、阿联酋、乌兹别克斯坦、西撒哈拉、也门、赞比亚和津巴布韦。

繁殖方式

雄性蜜獾有很大的活动范围并相互重叠,较小的家族可达13只雌性。性行为涉及到一夫多妻制的交配系统,其中一只雄性獾可以和多个雌性交配。虽然蜜獾通常过着孤独的生活,一个雌蜜獾常常带领一只幼崽,完全依赖于母亲抚育。雌蜜獾怀孕期50~70天,小蜜獾12~16个月后才能独自生活,幼崽独立前完全依赖于母亲,生育间隔时间超过12个月。

雌性蜜獾要比雄性蜜獾小一些,它们为了觅食和哺育后代,活动范围也超过50平方英里。一只母蜜獾每三五天就要叼着自己两个月大的孩子,疾奔1英里多去寻找新的洞穴。一旦幼兽能够自己行走,母蜜獾和孩子就会分开在不同洞穴居住,以此来降低被捕食者发现的几率和寻找更多的食物。

亚种分化

蜜獾(13亚种)

中文名称

学名

命名者及年代

1

蜜獾埃塞俄比亚亚种

Mellivoracapensisabyssinica

Hollister,1910

2

蜜獾中亚亚种

Mellivoracapensisbuechneri

Baryshnikov,2000

3

蜜獾指名亚种

Mellivoracapensiscapensis

(Schreber,1776)

4

蜜獾乍得湖亚种

Mellivoracapensisconcisa

ThomasandWroughton,1907

5

蜜獾中非亚种

Mellivoracapensiscottoni

Lydekker,1906

6

蜜獾尼泊尔亚种

Mellivoracapensisinaurita

(Hodgson,1836)

7

蜜獾印度亚种

Mellivoracapensisindica

(Kerr,1792)

8

蜜獾白背亚种

Mellivoracapensisleuconota

Sclater,1867

9

蜜獾肯尼亚亚种

Mellivoracapensismaxwelli

Thomas,1923

10

蜜獾阿拉伯亚种

Mellivoracapensispumilio

Pocock,1946

11

蜜獾斑点亚种

Mellivoracapensissignata

Pocock,1909

12

蜜獾南非亚种

Mellivoracapensisvernayi

Roberts,1932

13

蜜獾波斯亚种

Mellivoracapensiswilsoni

Cheesman,1920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15年ver3.1——无危(LC)。

分布于博茨瓦纳的蜜獾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Ⅰ、附录Ⅱ和附录Ⅲ》(CITES)2019年Ⅲ级。

种群现状

在红色目录中列为LC(无危物种),因为该物种分布范围较广,没有明显的生态危机(具有广泛的栖息地和海拔宽容度,食物来源丰富)因此被列为“最不关心(LC)”。然而,明显可识别的威胁正在运行,并且已知会导致物种数量局部下降,在可获得额外信息的情况下,物种可能需要列入更高类别的威胁等级。

内容声明

1、本网站为开放性注册平台,以上所有展示信息均由会员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均由发布会员负责,本网站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2、网站信息如涉嫌违反相关法律规定或侵权,请发邮件至599385753@qq.com删除。

Copyright © 趣爱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