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

南史

中国“二十四史”之一

书名:南史 作者:李大师、李延寿 类别:史部-正史 页数:80
南史介绍
《南史》是中国历代官修正史“二十四史”之一,纪传体,共八十卷,含本纪十卷,列传七十卷,上起宋武帝刘裕永初元年(420年),下迄陈后主陈叔宝祯明三年(589年),唐朝李延寿撰。[1]记载南朝宋、齐、梁、陈四国一百七十年史事。《南史》与《北史》为姊妹篇,是由李大师及其子李延寿两代人编撰完成的。[2]撰写这两部书是为了“追终先志”,继承父亲李大师(570年-628年)未完成的事业。

主要内容

《南史》记载南朝宋、齐、梁、陈四国一百七十年史事。《南史》与《北史》为姊妹篇,是由李大师及其子李延寿两代人编撰完成的。

《南史》没有采取编年体,而是把南朝各史的纪传汇合起来,删繁就简,以便阅读。列传中不同朝代的父子祖孙,以家族为单位合为一卷,对于了解门阀制度盛行的南北朝社会,有一定的方便。对各朝正史以删节为主,但有应删而未删的,如宋、齐、梁、陈四朝受禅前后的九锡文和告天之词等官样文章;有过求简练以致混乱不确切的,如把都督某某几州诸军事、某州刺史的官衔,一律省成某某州刺史加都督;也有由于对原书史文未能很好领会而把重要字句删去的。

《南史》中也有沈约《宋书》、萧子显《南齐书》等书中所未载的材料。虽然记载细微琐事较多,而且杂以神怪迷信,但也不乏有意义的史料。《宋书》未立文学传,《南史》以因袭为主,因而文学传不包括宋而从南齐丘灵鞠开始。这说明李延寿撰写《南史》《北史》的体制是汇集正史的纪传,因而拘泥于原书,没有达到李大师横则沟通南北,纵则贯串几代,综合成为新著的意图。《新唐书》李延寿传的评语说,“其书颇有条理,删落酿辞,过本书远甚”,是不恰当的。

文字简明

《南史》文字简明,事增文省,在史学上占有重要地位。其不足处在于作者突出门阀士族地位,过多采用家传形式。例如将不同朝代的一族一姓人物不分年代,集中于一篇中叙述,实际成为大族族谱。

以王、谢等大家为主,《列传》多附传,附传的人物多属家族成员,例如《南史·袁湛传》附传人物达12人,《北史·陆俟传》附传多至20人,前后相去百余年,乃至于有大量的神怪迷信,王鸣盛批此甚谬妄。《南史》《北史》中,某些传文亦有重复现象。

撰写背景

当李大师开始编纂南北史的时候,沈约的《宋书》、萧子显的《南齐书》、魏收的《魏书》已经流传很久,魏澹的《魏书》和王劭的《齐志》等也已成书。而当李延寿继续编纂南北史的时候,梁、陈、北齐、周、隋五代史的编纂工作也正在进行或定稿。既然关于南北朝的史书已有多种,那么,李氏父子为什么还要另外编写这一时期的历史著作呢?李延寿的自序回答了这个问题。他说他的父亲“常以宋、齐、梁、陈、魏、北齐、周、隋南北分隔,南书谓北为'索虏',北书指南为'岛夷'。又各以其本国周悉,书别国并不能备,亦往往失实。常欲改正”。于是发奋成就《南史》与《北史》。

《南史》以《宋书》、《南齐书》、《梁书》及《陈书》为蓝本,共566卷,又参考“杂史”千余卷,删繁就简,事增文省,其中删《魏书》《宋书》最多,删文多为诏诰、符檄、章表。《南史》有〈本纪〉十卷、〈列传〉七十卷,但无表、志。显然,在隋、唐全国统一的局面形成后,人们很需要综合叙述南北各朝历史的新著。同时,分裂的封建政权互相敌视的用语如“索虏”、“岛夷”之类,已与全国统一后南北各民族大融合的形势不相适应比李延寿时代稍后的刘知几也强烈反对这种称谓。所以李氏父子打破了朝代的断限,通叙南北各朝历史,又在书中删改了一些不利于统一的提法,正是反映了当时历史的要求。这也是南北史取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

《南史》有本纪和列传,无表、志。本纪十卷,列传七十卷,共八十卷。其编撰方法按朝代顺序、帝王在位先后,排列各朝帝王、宗室、诸王、大臣等纪传。

本纪中有《宋本纪》三卷,《齐本纪》二卷,《梁本纪》三卷,《陈本纪》二卷。列传中除专传外,列“类传”九种。

作者简介

李大师

李大师(公元570年--628年),字君威,相州(今河南安阳)人,南朝末期由隋入唐的历史学家。他熟悉前代历史,长于评论当代时事,他认为南北朝时期各朝的断代史,彼此孤立,记事重复,又缺乏联系,打算仿《吴越春秋》体例,采用编年体撰写,

《南史》与《北史》,使南朝与北国各代的历史,分别统编于这两部史着之中,后因事一度中辍。他在隋末参加了农民起义领袖窦建德建立的夏政权,任礼部侍郎。因此,在唐初流放到西会州(今甘肃境内),后遇赦放回。

当他再执笔从事史书撰述时,已是武德九年(626),贞观二年(628)去世。他在临终之前,因“所撰未毕,以为没齿之恨”。此后,由其四子李延寿继续撰成。

李延寿

李延寿,字遐龄,唐代相州(今河南安阳)人,史学家。他的生卒年月史书失载,大约卒于唐高宗仪凤年间(公元676-679年)。他任过东宫典膳丞、崇贤馆学士、御史台主簿,兼直国史符玺郎、兼修国史等官职。

他在政治上没有什么作为,修史是他一生的主要事业。他参加了唐代官修史书《隋书》《五代史志》(即《隋书十志》)《晋书》和唐朝当代国史的修撰工作。还独自撰写了30卷的《太宗政典》(已佚),又继承其父李大师遗志,以十六年功夫,独立修成《南史》和《北史》,《新唐书》对两书评价颇高,称“其书颇有条理,删落酿辞,过本书远甚。”

贞观三年(629年),唐太宗命大臣组织修撰梁、陈、北齐、北周、隋五代史。魏征主修其中的《隋书》,年轻的李延寿和其他一些知名学者参加了该书的修撰。贞观五年(631年),李延寿丁母忧去职,回家守丧。服阕,即被派往蜀中做官。公事之余,“以所得者编次之”,对前几年搜集的一些史料进行初步的编排。

贞观十五年(641年),李延寿调回西京长安任太子典膳丞。由于令狐德棻的推荐,他再次进入史馆。当时,五代史早已在贞观十年(636年)写成。

但这部史书只有纪、传,而无志书,因此,唐太宗于贞观十七年(643年)又命褚遂良等人修撰梁、陈、北齐、北周、隋五朝典章制度的《五代史志》,李延寿也参加了该书的编撰。经过十二、三年的时间,《五代史志》于唐高宗显庆元年(656年)成书。

《五代史志》共十志三十卷,后并入《隋书》刊行,其中的《经籍志》成于李延寿和敬播之手,记录了从古代到隋朝的历代着作。《经籍志》亦简称《隋志》,是专指《经籍志》而言的。《经籍志》正式创立了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对后世书籍的分类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唐代以前,史家所撰晋史多达20种左右,但“才非良史,事亏实录”,修撰者多不是良史之才,所记史事也往往失实,唐太宗对这些晋史都不满意,于是,他于贞观二十年(646年)下诏重修《晋书》。参加重修的共有21人,李延寿是其中之一。贞观二十二年(648年),《晋书》即重修告成。李延寿除前后3次参加修撰前朝史外,还于唐高宗显庆元年(656年)参与撰成当朝国史80卷。

此外,李延寿还独力撰成了3部史书,即成书于唐高宗显庆四年(659年)的《南史》80卷和《北史》100卷,以及最后撰成的《太宗政典》30卷(已佚)。

《太宗政典》写成后不久,他就去世了。调露年间,唐高宗读了《太宗政典》,“叹美久之”,给了李延寿后人许多奖赏,并命人抄写了两部,一部由皇家图书馆收藏,一部赐给皇太子。李延寿早年即怀有“思欲追终先志”之抱负,他要继承父亲的遗志,完成先人的未竟事业。

《南史》和《北史》是李延寿以其大半生的时间写成的历史着作,这两部史书的编撰,李延寿说是“始末修撰,凡十六载”,这里说的16年,是从他贞观十七年(643年)参加修撰《五代史志》这一年作为开始时间的。其实,在此很久以前,亦即从贞观三年参加修撰《隋书》时,他就开始了“二史”编撰的准备工作。那时,他利用“编辑之暇”,“昼夜抄录”“五代旧事所未见”者,为将来编撰“二史”积累资料。如果从搜集史料之时来计算,“二史”的完成则经历了整整30年的时间。

李延寿的“二史”所依据的历史文献,主要是宋、齐、梁、陈、魏、齐、周、隋八代“正史”,但他并未拘限于此,另外还参考了各种“杂史”1000多卷,正如他自己说的“鸠聚遗逸,以广异闻”。对于八代史书,他采取“除其冗长,捃其菁华”的原则,“其烦冗者,即削去之”。

他删削的“烦冗者”,主要是一些诏书和表文,而史实部分则尽量保留,这就使“二史”比“八书”简约多了。《南史》和《北史》后来被列入“二十四史”中,在中国史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自有南北二史之后,《宋书》《南齐书》《魏书》《梁书》《陈书》《北齐书》《周书》《隋书》被称为八书,史称“二史八书”。《南史》与《北史》均广为流传,致“学者止观其书,沈约、魏收等所撰皆不行”。

李延寿的一生在仕途上是平稳的。既未飞黄腾达,也未贬斥流离。贞观初,延寿曾任太子典膳丞(负责太子的膳食事务)、崇贤馆学士(掌管经籍图书,教授生徒);贞观中,延寿为符玺郎(掌管皇帝印玺及国家符节);贞观末,延寿为御史台主簿(管理御史台文书事务)。

延寿专注于史学,似乎对于做官没多大兴趣,尽管官职屡有变动,始终没有做到大官,以致他的《南史》《北史》写成后,当时人还因为他地位不高而“不甚称其书”。延寿不修南史志。南史的研究,明以前人不很注意。

作品目录

本纪

卷一宋本纪上第一武帝少帝

卷二宋本纪中第二文帝孝武帝前废帝

卷三宋本纪下第三明帝后废帝顺帝

卷四齐本纪上第四高帝武帝

卷五齐本纪下第五两废帝明帝东昏和帝

卷六梁本纪上第六武帝

卷七梁本纪中第七武帝

卷八梁本纪下第八简文帝元帝敬帝

卷九陈本纪上第九武帝文帝废帝

卷十陈本纪下第十宣帝后主

列传

卷十一列传第一后妃上

卷十二列传第二后妃下

卷十三列传第三宋宗室及诸王上刘道怜刘道规刘义庆刘遵考刘义真刘义康刘义恭刘义宣刘义季

卷十四列传第四宋宗室及诸王下

卷十五列传第五刘穆之徐羡之傅亮檀道济

卷十六列传第六王镇恶朱龄石毛修之傅弘之朱修之王玄谟

卷十七列传第七刘敬宣刘怀肃刘粹孙处蒯恩向靖刘锺虞丘进孟怀玉胡藩

卷十八列传第八赵伦之萧思话臧焘

卷十九列传第九谢方明谢灵运

卷二十列传第十谢弘微

卷二十一列传第十一王弘

卷二十二列传第十二王昙首

卷二十三列传第十三王诞王华王惠王彧

卷二十四列传第十四王裕之王镇之王韶之王悦之王准之

卷二十五列传第十五王懿到彦之垣护之张兴世

卷二十六列传第十六袁湛

卷二十七列传第十七孔靖孔琳之殷景仁

卷二十八列传第十八褚裕之

卷二十九列传第十九蔡廓

卷三十列传第二十何尚之

卷三十一列传第二十一张裕

卷三十二列传第二十二张邵

卷三十三列传第二十三范泰荀伯子徐广郑鲜之裴松之何承天

卷三十四列传第二十四颜延之沈怀文周朗

卷三十五列传第二十五刘湛庾悦顾琛顾觊之

卷三十六列传第二十六羊欣羊玄保沈演之江夷江秉之

卷三十七列传第二十七沈庆之宗悫

卷三十八列传第二十八柳元景

卷三十九列传第二十九殷孝祖刘勉

卷四十列传第三十鲁爽薛安都邓琬宗越吴喜黄回

卷四十一列传第三十一齐宗室萧道度萧道生萧遥光萧遥欣萧萧景先萧赤斧萧谌萧诞萧坦之

卷四十二列传第三十二齐高帝诸子上萧嶷

卷四十三列传第三十三齐高帝诸子下萧映萧晃萧晔萧皓萧锵萧铄萧鉴萧锋萧锐萧铿萧豇萧铉

卷四十四列传第三十四齐武帝诸子文惠诸子明帝诸子

卷四十五列传第三十五王敬则陈显达张敬儿崔慧景

卷四十六列传第三十六李安人戴僧静桓康焦度曹武吕安国周山图周盘龙王广之

卷四十七列传第三十七荀伯玉崔祖思苏侃虞悰胡谐之虞玩之刘休江祏

卷四十八列传第三十八陆澄陆慧晓陆杲

卷四十九列传第三十九庾杲之王谌孔珪刘怀珍

卷五十列传第四十刘瓛明僧绍庾易刘虬

卷五十一列传第四十一梁宗室上萧景萧懿萧敷萧畅萧融萧宏

卷五十二列传第四十二梁宗室下萧秀萧伟萧恢萧憺

卷五十三列传第四十三梁武帝诸子昭明太子萧综萧绩萧续萧纶萧纪

卷五十四列传第四十四梁简文帝诸子元帝诸子

卷五十五列传第四十五王茂曹景宗席阐文夏侯详吉士瞻蔡道恭杨公则邓元起

卷五十六列传第四十六张弘策庾域郑绍叔吕僧珍乐蔼

卷五十七列传第四十七沈约范云

卷五十八列传第四十八韦叡裴邃

卷五十九列传第四十九江淹任昉王僧孺

卷六十列传第五十范岫傅昭孔休源江革徐勉许懋殷钧

卷六十一列传第五十一陈伯之陈庆之兰钦

卷六十二列传第五十二贺玚司马褧朱异顾协徐摛鲍泉

卷六十三列传第五十三王神念羊侃羊鸦仁

卷六十四列传第五十四江子一胡僧佑徐文盛阴子春杜崱王琳张彪

卷六十五列传第五十五陈宗室诸王陈拟陈详陈慧纪陈昌陈昙朗陈伯茂陈伯山陈伯固陈伯恭陈伯仁陈伯义陈伯礼陈伯智陈伯谋

卷六十六列传第五十六杜僧明周文育侯瑱侯安都欧阳頠黄法奭;淳于量章昭达

卷六十七列传第五十七胡颖徐度杜棱周铁武程灵洗沈恪陆子隆钱道戢骆文牙孙玚徐世谱周敷荀朗周炅鲁悉达萧摩诃任忠樊毅

卷六十八列传第五十八赵知礼蔡景历宗元饶韩子高华皎刘师知谢岐毛喜

卷六十九列传第五十九沈炯虞荔傅縡顾野王姚察

卷七十列传第六十循吏

卷七十一列传第六十一儒林

卷七十二列传第六十二文学

卷七十三列传第六十三孝义上

卷七十四列传第六十四孝义下

卷七十五列传第六十五隐逸上陶渊明

卷七十六列传第六十六隐逸下陶弘景

卷七十七列传第六十七恩幸

卷七十八列传第六十八夷貊上林邑扶南中天竺国师子国

卷七十九列传第六十九夷貊下高句丽百济新罗倭国扶桑国河南王宕昌国邓至国武兴国荆雍州蛮豫州蛮高昌国龟兹于阗波斯国蠕蠕

卷八十列传第七十贼臣侯景熊昙朗周迪留异陈宝应

相关文献

宋书音义4卷(清洪亮吉)见南献遗征书目答问云未刻

宋书考证4卷(清孙?)北平图书馆馆刊第9卷第1-4期二十五史三编第5册第251-472页题宋书考论

宋书札记1卷(清李慈铭)1930年北京图书馆铅印本二十五史三编第5册第473-482页

二十四史订补第7册第425-433页民国印本

宋书州郡志校勘记1卷(清成孺)南菁书院丛书六集本历代地理汇编本广雅书局刊本

史学丛书二集影印广雅本二十五史补编本第3册丛书集成第169册

申范1卷(清陈沣)菊坡精舍刊本古学汇刊本申宋书范晔传之诬二十五史三编第5册第483-498页

宋书夷貊传地理考证1卷(清丁谦)浙江图书馆丛书一集本二十五史三编第5册

宋书补表4卷(清盛大士)二十五史补编本第3册据南京?里国学图书馆写本

补纪元表、诸侯王表、王子侯表、功臣侯表、外戚侯表、恩幸侯表六种

宋诸王世表1卷(清万斯同)二十五史补编本第3册据历代史表原刊本

宋将相年表1卷(清万斯同)二十五史补编本第3册据历代史表原刊本

宋方镇年表1卷(清万斯同)二十五史补编本第3册据历代史表原刊本

补宋书宗室世系表(近人罗振玉)永丰乡人杂着续编本二十五史补编本第3册

补宋书刑法志1卷食货志1卷(清郝懿行)嘉庆21年自刊本光绪10年刊郝氏遗书本

粤雅堂丛书二十九集本附刊胡承珙校语(以下各本同)广雅书局刊本史学丛书二集影印广雅本二十五史补编第3册

丛书集成第766、781册

补宋书艺文志1卷(清汪仁俊)上海图书馆藏稿本

补宋书艺文志1卷(近人聂崇岐)二十五史补编本第3册据稿本

晋宋书故(清郝懿行)嘉庆21年自刊本郝氏遗书本粤雅堂丛书二十九集本广雅书局刊本

史学丛书二集影印广雅本孙:二十五史三编第5册第499-519页

补校宋书州郡志札记(杨守敬)杨守敬集第7册续群书拾补据金陵书局本,已见迻校者不录

禹贡半月刊第6卷第7期

齐诸王世表1卷(万斯同)二十五史补编本第3册

齐将相大臣年表1卷(万斯同)二十五史补编本第3册

齐方镇年表1卷(万斯同)二十五史补编本第3册

南齐书校勘记(清周星诒)上海文管会藏稿本

孙:南齐书校议(今人朱季海)中华书局1984年版,相当于中华点校本之校勘记

南齐书夷貊传地理考证1卷(清丁谦)浙江图书馆丛书一集本二十五史三编第5册第520-523页

补南齐书艺文志4卷(今人陈述)二十五史补编第3册据稿本

补南齐书经籍志(陈鸿儒等编)二十四史订补第7册第433-459页民国间?印本、抄本

梁书佚文1卷(清王仁俊辑)上海图书馆藏稿本二十五史三编第5册第524页

梁书斠议(罗振玉)二十四史订补第7册第461-469页

毛本梁书校议(清陈沣)信古阁小丛书本二十五史三编第5册第525-530页

梁书札记1卷(清李慈铭)1930年北京图书馆铅印本二十五史三编第5册第531-541页

二十四史订补第7册第459-461页

补梁疆域志4卷(清洪齮孙)道光15年李兆洛刊本历代地理志汇编本广雅书局刊本

史学丛书二集影印广雅本二十五史补编第4册丛书集成第3080-82册

梁书夷貊传地理考证(清丁谦)浙江图书馆丛书一集本

补梁书艺文志1卷(清王仁俊)上海图书馆藏稿本

梁诸王世表1卷(万斯同)二十五史补编第4册

梁将相大臣年表1卷(万斯同)二十五史补编第3册

陈书斠议(罗振玉)二十四史订补第7册第469-477页

补陈疆域志(近人臧励龢)二十五史补编第4册据稿本

陈州府职官备考1卷(清朱撰卿)1916年淮阳县志附刻本

陈诸王世表1卷(万斯同)二十五史补编第4册

陈将相大臣年表1卷(万斯同)二十五史补编本第4册

南史佚文1卷(清王仁俊辑)上海图书馆藏稿本二十五史三编第5册第542页

读南史记疑1卷(清王懋竑)读书记疑卷8

南史存校1卷(清王懋竑)读书记疑卷13

南史札记1卷(清李慈铭)1930年北京图书馆铅印本二十五史三编第5册第543-557页

宋齐梁陈方镇年表4卷(近人吴廷燮)景杜堂铅印本二十五史三编第5册第558-683页

魏书校勘记1卷(清王先谦等)思贤讲舍刊本广雅书局刊本史学丛书二集影印广雅本丛书集成第168册

二十五史三编第5册第684-701页二十四史订补第7册第489-525页

魏书札记1卷(清李慈铭)1930年北京图书馆铅印本二十五史三编第5册第852-859页

魏书宗室传注12卷世系表2卷(近人罗振玉)1924年东方学会铅印本

二十五史三编第5册第702-832页题传注12卷等二十四史订补第7册第537-669页民国印本

魏书宗室传注校补1卷(近人罗振玉)贞松老人遗稿乙集本二十五史三编第5册第833-851页实册数

二十四史订补第7册第669-687页

魏书铁佛刘虎传注(近人罗振玉)

魏书地形志校录3卷(清温曰鉴)道光16年拾香草堂刻巾箱本题作校异有附录适园丛书本

二十五史补编本第4册据适园丛书本

读魏书地形志随笔1卷(清温曰鉴)北京图书馆藏管廷芬辑花近楼丛书抄本

延昌地形志20卷(清张穆)传抄本

稿本旧藏祁氏,后归陈士可,仅存卷1-3司州及目录1卷。各家传抄本多从何秋涛抄本转录。

北魏地形志札记(杨守敬)历代舆地图·北魏地形志图,杨守敬集第7册郗志群校注〈续群书拾补〉第1399-1424页

魏书外国传地理考证1卷西域传地理考证1卷外国传补地理考证1卷(清丁谦)浙江图书馆丛书一集本

二十五史三编第5册第955-985页

魏书校补1卷(清卢文弨)群书拾补本二十五史补编本第4册魏书礼志校补1卷

补乐志缺文,未全,后经陈垣据册府元龟补足,已印入百衲本魏书。

魏书源流考(李正奋)二十四史订补第7册第477-489页抄本

魏诸帝统系图1卷魏诸王世表1卷魏异姓诸王世表1卷魏外戚诸王世表1卷魏将相大臣年表1卷西魏将相大臣年表1卷东魏将相大臣年表1卷(清万斯同)

历代史表原刊本二十五史补编第4册

魏书官氏志疏证1卷(清陈毅)光绪23年刊本二十五史补编第4册

补魏书兵志1卷(清?今人谷霁光)二十五史补编第4册

补后魏书艺文志(近人李正奋)北京图书馆有抄本二十四史订补第7册第687-733页民国抄本

元魏方镇年表2卷(近人吴廷燮)二十五史补编第4册据排印本

西魏书(清谢启昆)二十四史订补第7册第733-911页清刻本

北齐书佚文1卷(清王仁俊辑)上海图书馆藏稿本二十五史三编第5册第524页

北齐书疏证(清杭世骏)见南献遗征书目答问云未见传本

北齐书斠议(罗振玉)二十四史订补第7册第911-917页

北齐书校证(愿学斋主人)二十四史订补第7册第917-947页稿本

北齐书旁证(愿学斋主人)二十四史订补第7册第947-1019页稿本

补北齐书疆域志二十四史订补第7册第1019-1031页

北齐诸王世表1卷北齐异姓诸王世表1卷北齐将相大臣年表1卷(万斯同)历代史表原刊本二十五史补编第4册

周书校勘记(清周星诒)见宋本北周书跋

周书斠议(罗振玉)二十四史订补第7册第1031-1037页

周诸王世表1卷周公卿年表1卷(清万斯同)二十五史补编第4册

北周公卿表(清练恕)多识录卷2二十五史补编第4册

周书缓案(陈故章)中华书局1959年石印线装本

周书异域传地理考证1卷(清丁谦)浙江图书馆丛书一集本二十五史三编第5册第986-991页

四库提要

《南史》·八十卷(内府刊本)

唐李延寿撰。延寿事迹附载《新唐书·令狐德棻传》。延寿承其父大师之志,为《北史》、《南史》。

而《南史》先成,就正于令狐德棻,其乖失者尝为改定。宋人称延寿之书删烦补阙,为近世佳史。顾炎武《日知录》又摘其《李安民》诸传一事两见,为纪载之疏。

以今考之,《本纪》删其连缀诸臣事迹,《列传》则多删词赋,意存简要,殊胜本书。然宋、齐、梁、陈四朝九锡之文、符命之说、告天之词,皆沿袭虚言,无关实证,而备书简牍,陈陈相因,是芟削未尽也。且合累朝之书,勒为通史,发凡起例,宜归画一。今延寿于《循吏》、《儒林》、《隐逸传》既递载四朝人物。

内容声明

1、本网站为开放性注册平台,以上所有展示信息均由会员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均由发布会员负责,本网站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2、网站信息如涉嫌违反相关法律规定或侵权,请发邮件至599385753@qq.com删除。

Copyright © 趣爱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