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李周

原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

  • 中文名:李周
  • 出生日期:1952年9月
  • 国籍:中国
  • 性别:男
  • 出生地:上海市
  • 民族:汉族
  • 毕业院校: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
  • 职业:学者
  • 主要成就:获得中国2015年经济理论研究创新奖
  • 代表作品:《比较优势与发展战略》,《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
  • 李周介绍
    李周,男,1952年9月出生,上海市人,1982年1月毕业于北京林学院林业系,1993年7月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经济学博士,研究员,教授,博士生导师。原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

    个人简介

    1982年2月至1984年8月在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经济研究所工作;

    李周[原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

    1986年起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工作;

    1989年9月至1993年7月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习,获博士学位。

    历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室副主任、主任、研究所副所长;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兼任中国生态经济学会秘书长,中国林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林业经济学会常务理事等。现从事农村环境经济研究,主要学术专长是农村经济。

    2015年11月,作为林毅夫研究组成员,获得第七届中国经济理论创新奖。[1]

    研究课题

    1992年以来主持并参加了多项国际和国内的重点研究项目,一些成果和建议受到了党中央和有关部门的重视和采纳,并得到了国际上承认、引起国际学术界的极大关注。先后主持了由福特基金会提供资助的“生态敏感地带和经济贫困地区的相关性研究”课题、“中国森林资源丰富地区的脱贫研究”课题和“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科建设项目”;中华社会科学基金资助的“化解中国农村工业快速增长对环境和资源的负面影响的研究”;世界自然基金会资助的“中国天然林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的政策选择的研究探讨”;世界银行委托的“湖北小水电项目的扶贫评估”;亚洲开发银行委托的《新世纪贫困规划方法论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重点课题“化解水资源短缺对西部经济发展影响的对策研究”和“我国洪灾防治的经济策略研究”;水利部委托的“水土保持的经济机制研究”;中华扶贫基金会委托的“政府非专职部门扶贫案例与理论研究”;美中学术交流委员会资助的“大众旅游对西部经济的影响的研究”等。

    学术作品

    已在《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改革》、《管理世界》、《香港社会科学学报》、《中国农村经济》、《中国农村观察》、《林业科学》、《林业经济》和《美国经济评论》、《牛津经济政策评论》等中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著近300篇。

    主要代表作:《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合著),上海三联出版社,1994年出版;《充分信息与国有企业改革》(合著),上海三联出版社,1997年出版;《中国环境问题》(合著),河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出版;《改革以来的林业经济研究评述》(论文),《林业经济》,1996年第6期;《环境与生态经济学研究的进展》(论文),《浙江社会科学》,2002年第1期。

    已出版的著作:《走向21世纪的中国农村可持续发展》(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中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研究》(与董锁成等合著,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中国环境问题》(与孙若梅合著,河南人民出版社,2000);《环境、资源与发展》(主笔,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9);《发展的后劲》(与包晓斌、孙若梅、尹晓青合著,江西人民出版社,1999);《充分信息和国有企业改革》(与林毅夫、蔡昉合著,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98);《西安生态养殖场》(与李谊青等合著,当代中国出版社,1998);《中国贫困山区开发方式和生态变化关系的研究》(与GREGORY VEECK等合著,山西经济出版社,1997);《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和经济改革》(与林毅夫、蔡昉合著,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96)。

    与林毅夫、蔡昉合作的两本学术专著《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和《充分信息与国有企业改革》得到学术界的好评。其中《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获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已被译为英文、日文、韩文、越文、法文,俄文;《充分信息与国有企业改革》获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已被译成英文,日文。

    主要论文:《比较优势与发展战略》(与林毅夫、蔡昉合著,《中国社会科学》1999年第5期);《关于国有林业改革的几点思考》(《林业经济》1999年第5期);《治水策略需要调整》(《科技导报》1999年第7期);《重视和深化灾害经济研究》(《中国农村经济》第7期);《农村工业化进程中的环境与资源保护》(《经济工作者学习资料》1999年第39期、第40期);《中国经济转型时期的地区差异分析》(林毅夫、蔡昉合著,《经济研究》1998年第8期);《传统的创新与中国的崛起》(《经济研究》1997年第4期);《论我国农业由传统方式向现代化方式的转变》(《经济研究》1990年第6期);《生产资料生产增长更快与经济发展》(《经济研究》1987年第7期)。

    至2010年,独自或与人合作先后在Forestry Economics,MOCT-MOST,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Asian- Pacific Economic Literature,The CATO Journal,Culture and Agriculture,Ecological Economics,Oxford Review of Economic Policy,Annals 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Strategy and Management等国外著名刊物上发表论文14篇。

    学术观点

    在资源与环境经济及相关领域提出了一些想法,其中较有特点的有以下两方面:

    1、关于资源压力诱发的创新,包括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是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动力的论述。人类从最初的渔猎经济,顺序向原始农业(即种植业与养殖业相互分离的轮耕制农业和游牧业)、传统农业(即种植业与养殖业互补的有机物循环的农业)、现代农业(即有机物与无机物整合在一起的农业)和生态农业(即经济与生态整合在一起的农业),都是资源压力诱发出来的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的结果;特定资源原有比较优势的丧失也会诱发技术创新,森林利用所经历的肥料、燃料、材料、原料、环境保障和生物多样性六个阶段,实际上是通过创新,以继起的比较优势替代原先的比较优势的结果。所以,影响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并非资源危机,而是应对资源危机的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的能力。

    2、物质可以分为资源和能源两大类,根据物质不灭定律,所有资源都是可再生的,但资源的再生需要投入能源。也就是说,工农业都是利用能源生产产品和价值的过程。所不同的是农业依赖流量性能源,即太阳能进行再生产,工业利用存量性能源,即薪炭、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进行再生产。只要能源能够持续利用,人类社会就能够持续发展。辐射到地球上的太阳能总量是足够大的,但只是它的能级太低,必须通过技术创新把太阳能转换为电能或热能,才有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这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基点。在社会发展过程中,资源的再生与不可再生也在发生变化。随着技术进步,越来越多的原来意义上的不可再生资源都再生出来了,由于资源利用上存在着成本与收益的不对称,越来越多的原来意义上的可再资源却灭绝了,所以,可持续发展的另一个基点是保护生物多样性。

    所获荣誉

    1994年被中国社会科学院批准为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同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参与编写的《林业经济学导论》获林业部科技进步2等奖;参与主持的《改造中国传统农业》于1990年获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农村发展研究优秀成果奖和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成果奖;合作撰写的《产业化、商品化:中国林业走出困境的现实选择》于1994年获林业部科技成果三等奖;参与研究的《中国速生丰产林规模、布局和管理体制研究》获国家计委科技进步三等奖;参与主持的《中国林业产业政策研究》获林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参与研究的《内蒙古呼伦贝尔地区发展战略研究》获内蒙古自治区科技进步三等奖;参与主持的《中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研究》和参与研究的《走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参与撰写的《中国农村改革20年》获国家图书奖和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主持完成的《发展的后劲》作为丛书之一获中国图书奖。

    参考资料

    [1]2015中国经济理论创新奖.新浪网. [2015-11-14].

    该页面最新编辑时间为 2023年8月4日

    相关资讯
    内容声明

    1、本网站为开放性注册平台,以上所有展示信息均由会员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均由发布会员负责,本网站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2、网站信息如涉嫌违反相关法律规定或侵权,请发邮件至599385753@qq.com删除。

    Copyright © 趣爱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