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

永城大铙

河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中文名:永城大铙
  • 类属:永城稀有的传统戏曲剧种之一
  • 别名:落子、荷叶吊板
  • 伴奏乐器:大铙镲
  • 永城大铙介绍
    永城大铙又称落子、荷叶吊板,是永城市稀有的传统戏曲剧种之一。因伴奏乐器为大铙镲而得名,属徒歌形说唱曲种。

    艺术特色

    大铙是一种很小的传统曲艺剧种。铙,是一种乐器。据史料记载,早在北宋时期,我国就出现了一种形制和钹十分相似的打击乐器——铙。明清时期,铙已经用于地方戏曲的伴奏,清朝戏曲作家李斗在其著作《扬州画舫录》中提到,昆曲伴奏曾用大铙。

    历史沿革

    大铙究竟是怎样从一个伴奏乐器成为一个传统曲艺剧种,历史上没有确切的记载,据大铙艺人们口头传说:至少在清光绪八年,也就是公元1882年之前,大铙在鲁西南一带就已经初具雏形。

    韩凤魁和妻子孟氏在卞庄落户以后,收了一个十三岁的小徒弟,叫程学山,他们非常喜欢这个小徒弟,给他取了一个艺名叫程元芳,把大铙演技倾囊相授。之后,程元芳登堂入室,成了韩凤魁的女婿。

    从大铙传入永城,到韩凤魁去世的26年里,大铙在永城提高和发展,形成了一个独立的曲艺剧种:永城大铙。

    永城大铙在流传中,唱腔唱段也在不断的创新和完善。在继承和发展的过程中,永城大铙的表演形式发生了重大转变,由原先的双股件演变成了现今的单股件。

    大铙音质高亢激昂,节奏感强,善于表现英勇顽强的火爆性格和激烈战斗的场面。在演出前,演员反复演奏大铙及竹板,以招徕听众,艺人称之为“打闹台”。

    剧种传人

    清朝光绪年间,大铙在鲁西南一带初具雏形,后流入永城,才得以发展而定型。永城大铙第五代传人王玉玺,十五岁时拜著名大铙艺人卞明坤的二弟子练超为师,对大铙有较深的艺术功底,得到过卞老的亲传,他能编能演,其表演粗犷豪放、声情并茂、底气十足、字正腔圆,后因多种原因弃艺从商。

    从商10年,尽管王玉玺很少参加商业演出,但政府组织的公益性活动他必热心参与并全身心地投入。2005年,他表演的《马前泼水》获得河南省第二届民间艺术节金奖;2006年春节期间,他在河南省宝丰县宝丰马街书会上获“宝丰杯”河南省鼓曲唱曲大赛一等奖;11月25日,王玉玺被任命名为河南省首批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

    作为一个稀有剧种,它曾经有过自己的辉煌。到了民国时期,永城县城听书之风盛行,技艺高超者云集。当时韩凤魁已经去世,程元方成了这一带最著名的大铙艺人。1938年秋,日寇侵占永城,次年,以彭雪枫为师长的新四军四师挺进永城,建立抗日根据地,程元方到新四军驻地书案店演唱他自编的抗日曲目《打败鬼子兵》、《日寇火烧裴桥》等,受到四师首长的表扬和鼓励。

    在程元方众多的徒弟中,卞明坤最受群众的喜爱。卞明坤出生于1929 年,十二岁时拜程元方为师,成了程元方的关门弟子,十四岁就能单独登台演唱,到了十八岁已经小有名气。卞明坤善于借鉴了其他曲种的表演技巧,他吸收了一些戏剧的表演程式和身段,恰当地将一些有益的招式揉进大铙的表演之中,丰富了大铙的表演艺术。

    卞明坤在几十年的艺术生涯中,艰苦创业,独树一帜,成为省内外知名的民间曲艺表演艺术家。2005年4月,已是古稀之年的卞明坤积劳成疾在永城去世,人们惋惜地说:最后一位大铙艺人消失了。

    现今,活跃在舞台上的是第五代大铙传人王玉玺。

    上个世纪70年代的豫东大地听书之风尤盛,在永城的街头巷尾流传着大铙、大鼓、柳琴戏等,优美的唱腔使少年的王玉玺流连忘返。1980年,高中还没有毕业的王玉玺拜卞明坤的二弟子练超为师,成为永城大铙的第五代传人。练超是卞明坤徒弟中最有名的一位。王玉玺在老师这里学到了许多传统唱段,如《马前泼水》、《诸葛亮打狗》、《刘邦斩蛇》等等。

    王玉玺对大铙有较深的艺术功底,他能编能演,其表演风格粗犷豪放、声情并茂、底气十足、字正腔圆。20世纪90年代,随着人们文化娱乐方式的多层次化和多样化,群众对戏曲文艺不再像过去那样痴迷,民间艺人所需求的市场不断缩小,只靠大铙演出已难于维持生计,王玉玺只好把主要精力用在了生意上。

    该页面最新编辑时间为 2022年11月17日

    相关资讯
    内容声明

    1、本网站为开放性注册平台,以上所有展示信息均由会员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均由发布会员负责,本网站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2、网站信息如涉嫌违反相关法律规定或侵权,请发邮件至599385753@qq.com删除。

    Copyright © 趣爱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