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

干板腔

山西的地方戏曲曲种之一

  • 中文名:干板腔
  • 别名:撂干嘴
  • 起源时间:1964年
  • 批准时间:1973年
  • 代表人物:杨玉林王忠科马秀海董朝元武跃海
  • 流行地域:流传于晋南、传播到陕西、甘肃、河南、四川等地
  • 发源地:山西省
  • 艺术风格:短小精悍、生动活泼
  • 来源:河津市汾河北岸沿山一带
  • 艺术类型:山西省的戏曲曲种之一
  • 干板腔介绍
    干板腔是山西省的地方戏曲曲种之一。起源于晋南全国百强市之一的河津市汾河北岸沿山一带。在明代元宵红火热闹中就开始表演。因它无需伴奏,全凭演员一张巧嘴干说,所以叫“撂干嘴”1964年,在晋南文艺汇演中被正式命名为“干板腔”1973年被列入山西地方曲种。流传于晋南、传播到陕西、甘肃、河南、四川等地。著名演员有杨玉林、王忠科、马秀海、董朝元、武跃海等。

    特点

    短小精悍、生动活泼、风趣幽默。因不需要乐器伴奏,演员在表演时要用无形的节拍,有板有眼的表演。所以,节奏要求较严。一般为七字句,四三句式。和六字句,三三句式。比如拙作《离婚》中的“各级领导 反复讲;上岗先把 安全想”和“叫花香,听仔细;”也有超过七个字的,这就要在表演时把有的字顺口代过。如拙作《离婚》中的“可一到家里就变了样;气呕心烦没发讲。”中“可”与“就”都可顺口带过,回到四三式“一到家里 变了样;气呕心烦 没发讲”而“准备好咱把手续办;从今以后少见面!”中,“咱把”占一个字节,还是四三式“准备好咱把 手续办;从今以后 少见面!”也有少数三四句式的,在演出时,要努力把它变为”三三“式。如:“十多天不进这门;好像不是这屋里人?!”中,将“这”轻读“十多天 不进(这)门;好像不是(这)屋里人”还有“在单位,不好好干;领导批评 大家怨。”中“好好”就连读为一个字节,变为三三式“在单位,不好(好)干”。

    干板腔在表演上,过去全采用一人多角,表演难度大,近几年来出现了干板腔剧,多人分角色表演,丰富了这一艺术形式。

    观看方式

    河津电视台每周都有【干板腔节目】播出,喜欢干板腔的听众可以随时收看。

    另:山西长治地区也有“干板腔”流行,后加进弦乐,成为“潞安大鼓"

    晋南干板腔代表人物:杨玉林 1936年6月生,山西省河津市人。河津市文化馆中级馆员。山西省曲艺家协 会理事,运城地区曲协副主席,河津市曲协主席。50年的表演经历,40多年的创作表演生涯, 通过自己艰辛的努力,精心钻研、改革。把原来粗俗的只限于街头巷尾地摊表演的形式,搬 上大雅之堂,并赢得专家学者赞赏,正式列入山西省地方曲种。在河南、陕西、甘肃等省广 为流传。40多年来,曾50多次参加省、地、市文艺调演,均获得奖励。多次为中央、省、地 领导表演,经常赢得群众的掌声和领导的赞誉。如今,河津干板腔已成为一种高雅的艺术,可 与相声、小品、数来宝相媲美。代表作有《皇协偷油》、《观看老鼠运动会》、《地道战 》、《麻将迷》等。作品曾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及省广播电台播放。在国家级、省、地等 数十家刊物登载作品20余篇。曾参加省电视大奖赛并获得奖励。已出版的《河津干板腔》 一书,录音磁带上下集,录像带上下集,深受广大群众欢迎。

    该页面最新编辑时间为 2022年11月19日

    相关资讯
    内容声明

    1、本网站为开放性注册平台,以上所有展示信息均由会员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均由发布会员负责,本网站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2、网站信息如涉嫌违反相关法律规定或侵权,请发邮件至599385753@qq.com删除。

    Copyright © 趣爱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