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

上海滑稽戏

起源于抗战时期上海的戏曲剧种

  • 中文名:上海滑稽戏
  • 代表作品:哭妙根笃爷各地堂倌清和桥
  • 流行地域:江浙沪
  • 发源地:上海
  • 来源:抗日战争时期
  • 艺术类型:戏曲
  • 上海滑稽戏介绍
    上海滑稽戏是一种新兴的戏曲剧种。在抗日战争中期,由上海的曲艺独脚戏接受了中外喜剧、闹剧和江南各地方戏曲的影响而逐步形成。它流行于上海、江苏、浙江的许多地区,受到广大观众的欢迎。

    创作背景

    著名滑稽演员王无能,一人成档,专事滑稽曲艺的演出。当时人们把这样由一人演出的滑稽曲艺称作“独脚戏”。著名的独脚戏演员,除王无能外还有江笑笑与刘春山。江、刘二人与王无能鼎足而立,各有所长。1942年太平洋战争爆发,一些独脚戏艺人和文明戏演员纷纷组织滑稽剧团,逐步取代渐趋没落的文明戏,从此,滑稽戏便开始成了颇有影响的戏曲剧种。

    详细

    滑稽戏的剧目大致可分五类:

    第一类,是根据独脚戏的“段子”发展和改编成的。其中《三毛学生意》、《七十二家房客》,因其思想性深刻,艺术性完整,已成为滑稽戏优秀的传统来保留剧目,并被搬上了银幕。

    第二类,是从文明戏移植而来。主要有《方卿见姑娘》、《包公捉拿落帽风》、《济公》、等。

    第三类,是解放初期,从话剧、戏曲、电影剧本移植、改编的。移植的地方戏剧目,有《苏州二公差》(即《炼印》)、《好好先生》(即《三家福》);根据话剧剧本改编的,有《幸福》、《西望长安》等;根据话剧剧本改编的,有《小九妹》(即《蜻蜒姑娘》)、《万无一失》(即《天罗地网》)等。

    第四类,是根据外国剧本改编的如《活菩萨》一剧,连演连满一年零九个月,创自有滑稽戏以来演出场次最多的纪录。第五类,是新创作的剧目。如《样样管》、《不夜的村庄》、《满园春色》、《性命交关》、《一千零一天》等。1981年9月鲁迅诞生一百周年纪念时,滑稽戏的《阿Q正传》被列为上海纪念演出的重点剧目之一。

    特点

    滑稽戏的音乐,沿用独脚戏的“九腔十八调”。滑稽戏的表演,是以独脚戏、相声等曲艺的表演为基础,又吸收了文明戏的表演。滑稽戏演员在“说”、“唱”和形体动作等方面都有许多明显特点:

    一、优秀的滑稽戏演员不但要会多种戏曲唱腔、常用民间曲调或流行歌曲,而且还要学会各种流派唱腔。

    二、滑稽戏演员要口齿伶俐、反应敏捷,能讲一口漂亮的各地方言,如上海话、宁波话、绍兴话、杭州话、苏州话、无锡话、南京话、扬州话、山东话、四川话、广东话等,而且往往以会讲混杂的方言为妙,如广东上海话、北京四川话等。滑稽戏演员有时还根据戏剧的需要讲说英语、日语等外国语言。

    三、滑稽戏的形体动作是特别夸张的,有时简直夸张到荒谬的程度。

    传统曲目

    哭妙根笃爷

    独脚戏传统曲目。王无能于20年代初创作首演。曲目取材于苏州民间寡妇在丈夫出丧时哭丧的内容和调门。演员以第一人称哭丈夫。全曲通过哭丧回忆夫妻昔日如何恩爱以及对丈夫暴卒的哀伤和思恋。唱词为七字句结构,每段句首皆唱“妙根笃格好呀好亲人啊”,语言形象,生活气息浓烈。30年代在上海颇为流传,是王无能主要代表作。以后沿用此曲调又创造了《哭酸三三》等。抗战时期,后人又按其模式创作《哭东北》等。如今其唱腔已成为滑稽戏与上海说唱的常用曲调之一。

    各地堂倌

    独脚戏传统曲目。20年代初王无能创作首演。传承者有姚慕双、周柏春、笑嘻嘻、筱咪咪等。该曲目模仿在沪各帮饭店服务员(旧称“堂倌”)营业时的吆喝方式。演员需有扎实的方言基本功。王无能初创时仅学少数地区,且菜名不多。后经不少演员加工、丰富、发展,如今已能吆喝本帮、甬帮、苏锡帮、扬帮、山东帮、广东帮等十余种方言与百余样菜名。早期,在“堂会”上仅演四五种,30年代进入电台后能吆喝半小时。舞台演出时采用上手扮演堂倌,下手扮演吃客,两人珠联璧合成为“对子戏”。30年代王无能曾灌制唱片。姚慕双、周柏春1988年灌成盒带,由上海音像公司出版发行。

    清和桥

    独脚戏传统曲目。取材于浙江民间故事。江笑笑首演。故事叙述一和尚、一秀才、一妇女在清河桥的亭子内避雨,男性轻视女性,出言不逊,3人遂比文才,以“清和桥”三字各取一字改词而作打油诗,并规定诗中必须各诉其志。最后妇女诗云:“娇女娇娘人人爱,身上常带子孙袋,有朝一日怀了孕,生出两个儿子来,大的儿子做和尚,小的儿子做秀才……”击败了和尚和秀才。江笑笑视为代表作。后张樵侬、笑嘻嘻、袁一灵也视为拿手曲目,有的演员说时一人分起三个角色。1985年袁一灵、徐维新曾将《清和桥》改编整理,收录在由中国曲艺出版社出版的《传统独脚戏选集》中。

    一百零八将

    独脚戏传统曲目。刘春山创作并首演于20年代中期。作品以“夜夜游”为基本曲调,把《水浒》中梁山上的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的绰号和姓名,编成上、下句皆为五个字的韵文来演唱。所唱之一百零八人并不按座次排列。前半篇押“根青”韵,后半篇押“铜钟”韵。唱时采用中速,一曲到底。传承者有小刘春山、袁一灵、杨天笑、唐瑛瑛等。袁一灵唱法稍异,人物亦重新排列;唐瑛瑛则标新立异,由其夫於斗斗重新编写唱句与谱曲,调门变化多端,充分展示九腔十八调,而杨天笑在演唱时则别开生面,扔给台下观众一盒火柴,请监督演唱,凡杨唱出一人,即请放开一根火柴,及至全部唱完,清点是否为一百零八根。1949年,杨华生、张樵侬、笑嘻嘻编印的《四友笑集》收有这一唱段。

    剃头

    独脚戏传统曲目。取自文明戏《孟姜女过关》中“过城门”一段插曲。城门官敲诈过关百姓,剃头师傅无钱,只能为其白剃头。一些独脚戏演员把这一片断从中抽出单独上演。后经许多艺人演出,不断丰富,发展成写当代一家剃头小店夫妻不睦,男的边与老婆争吵边替顾客剃头,不慎剃破脑袋的小故事。结尾有两种:一种是在修面时剃头师傅把客人背部靠在自己腿上,脸向内唤妻绞毛中,并与妻吵闹,使顾客跌倒在地;另一种是修面时在顾客脸上划了许多血道,于是贴满橡皮膏。表演夸张变形。充分利用道具协助招笑。1985年3月,由上海曲艺家协会编辑,中国曲艺出版社出版的《传统独脚戏选集》中发表了笑嘻嘻的整理本,采用的是第一种结尾。在《剃头》的影响下,出现了不少表演剃头一类的创新段子,较有代表性的为《保侬满意》、《满面春风》、《两个理发员》等。

    七十二家房客

    独脚戏传统曲目。原为朱翔飞仅说六七分钟之笑话,抗日战争胜利前后,姚慕双、周柏春据此扩大情节,增添内容,成为长篇连播的“大独脚戏”,在民间电台上逐日播出。每则独立故事,累计可播2小时左右。姚、周在舞台上演出时,控制在20分钟到半小时。故事说解放前某二房东不择手段地剥削72家房客,但每次皆使二房东自食其果。姚、周演出以“说”为主,兼“学”兼“做”,以各种方言描摹各类人物,全篇运用荒诞、夸张、纠缠、重复、差错、谐音、误会等招笑手法。1963年1月,由周柏春、张双勤改编,发表在上海文艺出版社之《独脚戏选集(一)》中;1990年1月灌成盒带,由上海音像公司出版。

    白相大世界

    独脚戏传统曲目。独脚戏形成不久,在大世界游乐场中已出现这一段子。说的是观众游览大世界的所见所闻;展览各种地方戏曲和曲艺、杂耍以及各类游艺。段子以“念宣卷”的清唱开场,上手起腔,下手附和,唱一段,做一段,中间插科打诨。新中国成立后,开始用乐队伴奏,大多数2人合演,有时也有3人、4人等。全篇以“唱”为主,带“做”。段子伸缩性大,学唱之内容根据演员所长自由选择,可长可短。演得最多的有程笑飞、小刘春山、於斗斗、唐瑛瑛、田丽丽、林燕玉、沈少亭、方艳华、郭明敏等。有多种演出本。1985年中国曲艺出版社出版的《传统独脚戏选集》中,收有张双勤整理之文字本。

    看电影

    独脚戏现代曲目。王双庆、吴双艺、翁双杰创作于1952年。故事说的两个宁波籍观众阿毛、阿狗表兄弟酒后去看电影,大耍自由主义,扰乱秩序,影响旁人观看电影。3人表演,以“做”为主。运用夸张、纠缠、误会、双关、差错等多种表现手段与招笑技巧。由王双庆、吴双艺、翁双杰首演,后有不少青年演员仿演,还涌现一些“三个档”女演员。作品先后在曲艺小丛书《看电影》、《独脚戏选(一)》、《独脚戏集锦》中三次发表。至今仍常演出,成为保留曲目。

    金铃塔

    独脚戏现代曲目。由民间绕口令、《孩儿莲花落》等演变成,是原独脚戏中“唱派”的主要曲目之一。以绕口令形式数唱13层宝塔上的金铃。作品以“夜夜游”曲调作序曲,每段以“混板”唱腔数塔、数铃;混板后唱一段绕口令,运用“快口”和“绕口”的技巧。袁一灵改编、演唱之《金铃塔》最为成功,并成为其保留曲目和代表作。袁一灵演唱的《金铃塔》注入描绘铃塔建筑雄伟精巧,歌颂了劳动人民创造和智慧的内容。绕口令部分增强了难度,更显示出演员的嘴皮功夫和语言技巧。此曲目民俗文化色彩浓郁,娱乐性强,极受欢迎。袁一灵的《金铃塔》曾收入上海音像公司出版的盒带《袁一灵独脚戏选》中,其传人龚伯康、黄永生也经常演唱此曲目。

    全体会

    独脚戏现代曲目。60年代初,朱翔飞、周柏春创作,朱翔飞首演。故事采用拟人手法,以人体五官及四肢作拟人化描述,口、眼、耳、鼻、手、足等器官均目空一切,自认为功盖全身,藐视同伴,攻击对方。演员表演时常用方言,以表各自器官口出狂言,攻击对手的“性格”,台词幽默,妙趣横生。是独脚戏以“说”为主的典型曲目。此曲目系朱翔飞的拿手戏。以后吴双艺等也经常演出。1963年上海文艺出版社的《独脚戏选集(一)》收录此曲目。80年代初,吴双艺曾整理此稿在《曲艺》杂志发表。

    啥人嫁拨伊

    独脚戏现代曲目。姚慕双、周柏春、王辉荃创作于1980年。故事说一老知识分子之女爱上一曾犯偷窃罪坐过牢却有悔改表现的男青年,父竭力反对,提出面试此失足青年。男青年来寓后,父再三考验,见其品行已无暇,且才华横溢,一口英语居然对答如流,遂释疑,同意为婿。此为“说”中带“做”段子,由姚慕双、周柏春首演。1987年,曾参加中国曲艺家协会主办的全国曲艺会演(南方片)作示范演出。1985年12月,在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独脚戏集锦》中发表。无锡市滑稽剧团据此扩大情节,改编为大型滑稽戏《我肯嫁给他》,曾参加江苏省戏剧(曲)会演获奖。

    现身说法

    独脚戏现代曲目,系甲、乙并重,以“做”为主的“双卖口”,筱声咪、孙明创作并首演于1982年1月。故事说一对夫妻闹纠纷,上法庭打官司。妻子告夫弃旧迎新,丈夫在庭上为己辩护,其舅父也上场指责外甥,全力支持外甥媳妇,最终庭长根据实际情况作出正确判断。作品“噱头”较多,且在情节中潜藏了强烈的喜剧因素。表演时一人多角,上、下手轮番饰演众多人物,并操各类方言区别一些角色。该段子为筱声咪、孙明代表作之一。

    头头是道

    独脚戏现代曲目,又名《找对象》;张双勤创作于1985年。故事说青年建筑工人小王不肯戴安全帽,安全员力劝,王仍阳奉阴违。后王之舅父为其介绍女友,偏在当日王之脑袋遭砖头击破,硬着头皮去相亲,岂知对象就是那位女安全员;王百般掩饰伤口,但还是出足洋相。演员为二男一女,表演时以“做”为主,并运用夸张、拼凑、差错、误会等语言技巧。表演性强。有时也冠以“滑稽小品”的名称。1990年上海市人民滑稽剧团赴新加坡、香港作商业性演出时,王汝刚以此为主要段子。不少业余演员也经常演出此段子。1991年3月,上海学林出版社出版的《笑舞台》收录此作,王汝刚曾将此作灌成盒带,由上海音像公司出版。

    请角儿

    独脚戏现代曲目。1986年集体创作,执笔华稽(集体的笔名)、王双庆。故事说某剧场请来两位著名演员同台演出,两个角儿无戏德,表面谦恭,背后勾心斗角,各不相让,为争排名竟大打出手。3人演出,以“做”为主。王双庆、姚勇儿、许国士首演。曾参加文化部、中国曲艺家协会举办的“1986年新曲(书)目比赛”,获创作三等奖、表演二等奖。后以《请角儿》为基础,辅以《唱京戏》的部分内容,改编为独脚戏《幕后戏》,参加中国曲艺节,由周庆阳、林锡彪、徐双飞演出。《请角儿》曾在《曲艺》杂志发表。

    请保姆

    独脚戏现代曲目。张双勤、梁定东创作于1990年。说的是某中年人欲请保姆为其操持家务与照顾小孩,保姆先是开足条件,讨价还价,主人无奈,一一应允。后保姆至家,竟喧宾夺主,弄得主人反变成仆人。此为“做”、“说”并重的段子,不仅要说功精湛,而且能刻画性格。集“化妆表演”、男演女保姆、彩旦应工为一体。王汝刚、李九松首演。王汝刚、李九松已灌成盒带,1991年上海影像公司出版。

    新红娘

    又名《赞红娘》,独脚戏现代曲目。系以“说”为主兼“做”,甲、乙并重之“双卖口”。徐维新、张双勤、童双春创作于1982年2月,童双春、李青首演。故事写某局团委“婚姻介绍所”一青年干部热心地为本局未婚的男女职工解决婚姻问题。“介绍人”根据对象不同的年龄、容貌、学识、性格、爱好、特长等各种不同特点来多方撮合、牵线搭桥,千方百计地使有情人终成眷属,皆大欢喜。1985年12月,童双春、李青携此曲目赴港演出。上海市青年宫曲艺队曾演此段并成为保留节目,在群众文艺中也广为流传。上海人民广播电台与上海电视台有童双春、李青这一曲目的录音、音像。1991年3月,这一段子在上海学林出版社出版的《笑舞台》上发表。

    玉鲥郎抢亲

    独脚戏传统曲目。据艺人罗一飞演唱脚本,故事叙述浦东——灶港蚌家庄老蚌有女小蚌,年正十八。少时私托终身玉鲥郎。当闻知老蚌将她许配有“家当”的好伙郎(即塘里鱼)时,闷闷不乐,暗使丫头戴螺丝通报玉鲥郎。玉一时情急,邀请田鸡、蛤蟆、鳗鲤、泥鳅相助抢亲。不意打死了老蚌。好伙郎告到“清水”衙门“七品知县”鲤鱼那里,遂派黑鱼“捕快”带30兵丁“洋游水”,捉拿玉鲥郎,未成。又派20只“暗探”烧老蜞四方打听。鲈鱼哥哥热情帮助玉鲥郎,请出娘舅敖鱼丞相,奏准东海龙王敖光,玉鲥郎受到特赦,遂与小蚌姑娘择吉成双。全曲98句,基本为8字句,时而穿插长短句。遣词造句全用浦东方言俚语,在浓郁的泥土味中,洋溢着农民质朴的情爱观。在浦东地区广为流传。该曲已成为学艺人的基本学习曲目。

    天宝图

    钹子书长篇书目。作者不详。由周凤飞、钱云山首演。故事叙述元代扬州李春方文武出众,广交绿林豪杰,扶危济贫。为相救一民女,得罪奸相之子,被屈打成招为“江洋大盗”。问斩之时,武林英雄义劫法场,救出李春方,最后扳倒奸相,为民除害。此书在钹子书中较有影响,听众称之为“听了《天宝图》,忘记肚皮饿”。该曲目现由罗一飞等传承。

    宏碧缘

    钹子书长篇曲目。据传,由秀才出身的艺人季秀卿于清光绪年间(约1908年)改编自小说《绿牡丹》。全书故事以花碧莲、骆宏勋婚姻周折为主线,铺排众多关目:“大闹桃花坞”、“花碧莲扬州捉猴”、“龙潭庄”、“闹嘉兴”、“扬州擂”、“刺巴杰”、“四杰村”、“巴骆和”。该书集招亲、法场、打擂、沙场交战、升堂理案五大难关于一身,难度高,沪书界称之为“五毒”。因此,虽然情节曲折,紧张扣人,听众喜爱,但演说者却不多。

    网船过渡

    又名《跌玉杯》、《康素英寻夫》。锣鼓书、钹子书长篇曲目。作者不详。全书13回,分“剪发卖发”、“网船过渡”、“跌玉杯”三大关目。故事写明成化年间,浙江杭州珠兰县映花村人孟润德,因奸臣进馋,新婚之日被迫代父出征,夫妻一别18年。后孟妻康素英卖唱求乞,剪发卖发寻夫,孟润德平定南洋,为民除奸,夫妻团聚。此曲目有文有武,文书重唱,武书重说,表做兼备。艺人据师承口授传唱,分为两派传本。一派重说,由前辈艺人傅炎泉所授,一派重唱,由前辈艺人季凤山所授。传唱至今已有百余年。两派传本除人名、细节略有区别外,大同小异。书中,网船过渡时康素英寻夫自叹和夫妻相见不相识时的莲花调,唱腔优美动听,一时广为传诵。

    十二月野花名

    锣鼓书曲目。传统开篇。全曲以12月野花花序排列,叙述旧社会贫苦农民在地主、高利贷及天灾笼罩下的艰难岁月。结尾称颂“幸亏来仔解放军,伲种田人从此出头年”。此曲原为流行沪郊的民歌,描述四时季节的野花、民俗及农民生活。原太保书据此内容运用“镗锣基本调”演唱。新中国成立后,在原有传统基础上挖掘整理,由胡善言演唱,邹群采录,增添了时代色彩,为太保书改名锣鼓书,获得新生,起了鸣锣开道作用,成为锣鼓书在思想内容、曲调曲词上都有新意的代表曲目。

    翻身乐

    钹子书曲目。崇明艺人陈明卿编演于50年代后期,故事叙述崇明佃农张老六解放前租地谋生,地主逼租,张只得卖屋交租。解放后,张分得土地房屋,他以强烈的翻身感,尽情抒发出农民由土改到公社化生活日益幸福的翻身乐。全曲250多句,以“落拓”韵一韵到底,所描述的解放前农民凄惨景状和解放后欢乐情景,形象生动,层层递进。恰到好处地运用崇明方言土语,通俗明白,易入人耳,崇明当地群众一度争相传唱。1959年6月,在静园书场参加上海市曲艺会演,受好评。1960年3月,选入《上海十年文学选集·曲艺选》。

    王婆骂鸡

    锣鼓书曲目。1964年,严承达根据同名小说改编,南汇县文化馆祝伟中、施瑾首演。内容描写王婆养鸡,糟蹋公家园地。其夫王公为帮助老爱人克服私心、谎称自留地的青菜为一群鸡糟蹋,王婆信以为真,火冒三丈,借鸡骂人。骂人半天,方知是自己的鸡吃了自家的菜,骂别人反而骂自己。王公借题因势利导,王婆从中受到教育。故事妙趣横生,生活气息浓郁。尤其是“骂鸡”一段,老夫妻间嬉笑怒骂,绘声绘色。其中“骂鸡调”一曲,随之成为新编的锣鼓书常用曲调——“骂调”。在华东六省一市参加的“上海之春”音乐会上,获演出奖;后在业余文化中组织传授,流行广泛,影响较大,成为锣鼓书现代短篇的代表曲目。

    养猪阿奶

    钹子书曲目。1974年9月,川沙县龚路公社文艺宣传队根据养猪能手夏福官的事迹编演。作者曹刚强、黄明玉,演唱者秦晓楞、唐丽蓉等。故事叙述某饲养场场长陆阿祥固守老经验养猪,其妻“阿奶”敢于实践,运用新办法养猪。两人为此产生矛盾、互不服气。于是决定分棚养猪,开展竞赛。老阿奶探寻科学规律,科学养猪,每头长到“七百斤朝上”;而迷信精饲料喂养的阿祥,养的猪只有“两百斤出头”。在事实面前,老阿祥拜服老阿奶运用哲学思想养猪的新道理、新经验。此曲生动活泼,语言幽默,取喻形象,乡土气息浓郁。首次演出以一男一女为主,四名演员和唱。经川沙地区多次演出加工后,调演于上海艺术剧场,引起轰动。《文汇报》、《光明日报》、《人民日报》先后全文刊登,评论赞赏鹊起,影响遍及全国,1975年5月参加全国曲艺调演。苏州评弹、东北二人转、云南扬琴说唱、四川清音等10余个曲种,相继移植演出。《中国报道》将其译成世界语,推向国外,此曲目,曾一度被江青反革命集团利用为“反对经验主义”的工具。

    孟姜女宝卷

    宣卷曲目。叙述万喜良为避筑长城劳役,逃至孟姜女家后花园。两心相印,结为夫妻,翌日官兵逮捕万喜良,并斩首于长城脚下。秋冬之际,孟送寒衣至长城,闻丈夫已死,哭倒长城,自杀身亡。此为沪郊宣卷艺人常演曲目,今川沙、南汇等县的道士与流散艺人仍有演唱,且以【四季调】(俗称【孟姜女调】)为基本调。现存有上海翼化堂清咸丰壬子(1852年)年刊本及文益书局石印本。

    螳螂做亲宝卷

    宣卷开篇。曲目用拟人手法叙述螳螂与纺织娘成亲的热闹场面,分别介绍蜘蛛、蝴蝶、蚂蚁等昆虫团结互助,各尽所能为这对新人效劳。劝喻世人要助人为乐、互敬互帮。这一寓言曲目在清末已流行于上海地区,艺人曹少堂擅唱此曲,40年代有唱片传后,苏州维新书社有木刻本流传。新中国成立后,青浦、南汇等郊区仍有宣卷、锣鼓书、钹子书艺人演唱。因各自加工,唱词互异,现有谈敬德记谱的艺人演唱本留存。再苏州弹词、苏滩也有此同名开篇。

    英雄司机胡阿毛

    小热昏曲目。艺人徐青山等根据当时的新闻报道编演于民国21年(1932年)。叙述汽车司机胡阿毛不愿为日军运送子弹,趁车经定海桥时,突然开向黄浦江中,壮烈牺牲,表唱结合,紧张扣人,广泛流传于江、浙、沪一带。

    卖橄榄

    苏滩系列段子。叙卖橄榄者张老三(丑)向分离已久的情人旧邻招娣(旦)兜售橄榄并攀谈。所谈内容每段不同:有评说社会世态的;也有讲述民间笑话或新老故事的。多数段子以说白为主,常用方言。讲完一段,加唱几句小调,如“浦东说书调”、“卖梨膏糖调”、“小热昏调”、“看西洋镜调”或唱地方戏曲。早在清乾隆年间的戏曲《文星榜传奇》第四折中,就有道士语:“《卖橄榄》粗话直喷。”民国前后,演员林步青与周凤文常在丹桂戏园和新舞台演唱。使内容丰富,发展为数十段。故有“卖不完的橄榄,弃不尽的行”之俗谚。

    马浪荡

    苏滩系列段子。叙述一名无固定职业、经常改行的流浪汉“马浪荡”(丑)的故事,每段上场时,与一无名旦角诉述改行原因,由此介绍出各行业的内幕与趣事,也抨击某些社会现象,如揭露色情行业段子。该节目最早出现于清末,仅十出。后经艺人发展,积累到数十段。演出以白口为主,兼有唱段,曲牌采用“东乡调”、“弦索调”、“孩儿调”等。有坐唱、站唱。30年代前后,该节目在苏沪一带家喻户晓,故人们常把无固定职业的汉子谑称为“马浪荡”。擅演此节目的有林步青、范少山、郑少赓、朱国梁等。《马浪荡》对后来的滑稽影响极大,对其他戏曲和曲艺也有影响,申曲、甬滩也有此节目。评弹唱段《旧货滩》等,也由此发展而来。

    十叹空

    苏州文书曲目。王宝庆编演于30年代。曲目开始叙述天空、地空、树空、花空等自然现象,以比兴手法,转而感叹人生、父子、母女、夫妇、朋友如“雨打桃花一场空”。全曲宣扬消极悲观情绪与虚无主义思想。由大中华唱片公司灌制唱片,并收入民国25年(1936年)梅林印刷文具社出版的《吴侬新声》开篇,现今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偶而播放全曲录音。

    热心人

    上海说唱曲目。黄永生创作并首演于1963年。系根据“好八连”战士深夜送船票的真实事迹发展而成。现役军人田德志冒着夜雨去码头迎接从宁波来探望儿子的老母,在码头附近拾到一只皮夹子,皮夹内有母亲病危催儿速归的电报和一张当夜船票。田德志先人后己,按址去寻找失主。田母在码头不见儿子,和来码头寻找皮夹的三轮车工人相遇。三轮车工人决定接田母去自己家中暂住一宵,结果在家门口和送皮夹上门的田德志相逢。1964年,黄永生以此曲目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全军第三届文艺会演”获创作、演出一等奖。作品收于1978年上海文艺出版社的《上海说唱集》中。

    古彩戏法

    上海说唱曲目。作者黄永生、乐秀琴、梁定东、戴巴棣。创作并首演于1977年。先后演唱者黄永生、袁一灵。作品以荒诞和夸张手法,把江青设想为古彩戏法的表演者,在她的“魔毯”下为其紧跟者变出大印,变出黄金,对其反对者则变出帽子和铁棒。由于构思奇特、针对性强、曲调幽默,一时传唱很广。作品收于上海文艺出版社1978年出版的《上海说唱集》中。

    宝钢人

    上海说唱曲目。张双勤、徐维新创作于1985年。顾竹君首演。叙述上海宝钢工人为努力出钢而战天斗地。全篇有3个段落,每一段落设一独立小故事。以绕口令形式,结合贯口技巧,“清板”与“混板”交叉进行而一唱到底。曾参加文化部、中国曲艺家协会合办之“1986年全国新曲(书)目大赛”,获创作、音乐、表演等奖。其中,3段绕口令在上海文艺出版社1991年6月出版之《笑的世界》上发表。

    条目合集

    上海市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列表

    上海滑稽戏

    起源于抗战时期上海的戏曲剧种

    越剧

    中国第二大剧种

    淮剧

    古老的地方戏曲剧种

    查看全部 15 个条目

    该页面最新编辑时间为 2022年11月20日

    相关资讯
    内容声明

    1、本网站为开放性注册平台,以上所有展示信息均由会员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均由发布会员负责,本网站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2、网站信息如涉嫌违反相关法律规定或侵权,请发邮件至599385753@qq.com删除。

    Copyright © 趣爱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