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

男性权利

男性权利

男性权利介绍
男性权利是一个概念,传统观念将女性置于弱势地位,其享有的权利和地位与男性并不平等,社会的发展,法律的特别保护,使得女性在婚姻家庭生活中的某些方面已经不再是弱势,而男性则在某些方面处于劣势。时代变化已经使得男女权利的平衡点在某些方面发生偏移,因而应当重新审视法律在这些方面对男女权益的保护。

主要议题

就业

强调男女公平就业,男性亦应受到鼓励,或不应在寻找被定型为女性化职业时遇到歧视;反对社会为鼓励女性就业而采取的配额制或其他特殊照顾。美国学者沃伦·法雷尔认为:用工资收入来判断性别歧视无异于用地平线来证明地球是方的。他在著作《为何男人赚钱多:收入差距背后的惊人事实》中指出,男性薪资高于女性的一个原因是:收入差异不完全由工作强度与工作时间的差异引起。法雷尔发现,人们在职场上的25个决策直接影响其“钱途”。男性更倾向于经常出公差,承担更危险任务,在高精尖科学领域工作,承担更高奉献的工作以及在不适环境下工作(如监狱或煤矿)。而这些工作的回报率也比较高。

教育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研究所2009年6月的数据统计显示,在有相关资料的148个国家和地区中,女性在高等教育学生总数中的比例超过50%的有104个(达70.3%),其中超过60%以上的就有27个。由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统筹的学生能力国际评估计划报告强调:“21世纪的基本国民教育,更要关注的是男生的受教育问题”。[1]

多国教育专家指出,当前的教育体系对男孩明显存在歧视现象,并提出拯救男孩、男女分教等举措。尤其值得关注的是15至17岁年龄段的男童工,人数出现20%的增加,达到了6200万。

离婚抚养权

2012年的统计显示,美国离婚率超过40%,2011年的人口普查显示,美国大约有2400万小孩(三个中就有一个)在成长环境中缺少生父的关怀。

学者Elaine C. Kamarck及Jonathan Cowan在一篇报告中指出,有大量证据证明单亲家庭的孩子在学业及经济成就方面比双亲家庭的孩子表现要差。与父亲关系亲密的小孩学习成绩明显更高。家庭中无父亲的小孩贫穷的几率要高出四倍之多。

社会学家指出改善年轻人尤其是男士的就业市场会给家庭稳定带来明显效果。接受了大学教育的人如果能找到好工作,这些人的离婚率就会比较低。未受过大学教育的年轻人则需要更多的工作培训机会。社会的很多政策都会影响婚姻,要给年轻父母提供更多帮助,这些都能促进家庭关系的稳定。

生育权

我国2002年9月实施的《人口与计划生育法》,首次对男性生育权问题作出认可。该法第十七条规定:“公民有生育的权利,也有依法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夫妻双方在实行计划生育中负有共同的责任。”这里的“公民”,既包括男性也包括女性。也就是说,只要是公民,不分性别都拥有生育权。因此,是否生育或者怀孕后是否流产,需要夫妻共同协商。[2]

强奸受害

世界上有不少国家和地区都将男性规定为强奸罪的对象。德国1975年《刑法典》的强奸罪还是指“强迫妇女”,但其1998年新版《刑法典》就只规定“强迫他人”了;法国1994年重订《刑法典》第222条、223条将强奸罪的受害者明文规定为“他人”,包括男人和女人;意大利现行《刑法》也只是将强奸罪的受害者规定为“他人”,不再突出其性别角色。

亲子鉴定

澳大利亚最大的鉴定机构“基因科技”每年大约进行1万起亲子鉴定,根据该公司2012年公布的数据,有高达40%的父亲发现孩子竟不是自己的亲生骨肉。澳洲的男权团体“男性权力机构”曾呼吁澳洲重视这日益严重的问题。[3]

家庭暴力

芬兰法律政策研究所专家文拉·萨尔米认为,在以往对家庭暴力的研究中,男性受害者常常被忽略。其原因可能是女性通常被认为是弱者,因而得到更多关注。在家庭暴力中,男性受虐待的问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芬兰男子性别平等协会2009年11月公布的一份报告显示,芬兰男性比女性更惧怕家庭暴力。虽然芬兰各大城市都有安全庇护所,为家庭暴力的受害者提供保护和暂时住处,但由于男性自尊心强、不愿示弱,不少男性受害者在遭受暴力攻击后,较少寻求保护。虽然在严重家庭暴力中男性受害者较多,但安全庇护所里却很少见到男性。

一些心理学家认为,从人际关系角度而言,男人其实比女人更加孤独。遭遇家庭不幸的男人一般不愿向他人提起自己的遭遇,也很容易被他人误解。一旦发生严重家庭暴力或纠纷,在情况复杂难以查明的情况下,警察通常是同情女人,而把男人清理出门。

瑞士苏黎世州负责处理家庭暴力问题的官员科内里娅·克兰尼奇说,2008年苏黎世警方总共受理了1625起家庭暴力案件,其中男人起诉其伴侣的案件占25%。不过,在警方总共采取的1065项惩罚措施中,只有6%是针对女方采取的,这些惩罚措施主要为限制行动或两周内禁止某一方回家。

根据我国2009年的一项调查,30%中国家庭存在家庭暴力,而家庭暴力受害者有近15%是男性。[4]

媒介歧视

一方面忽视了男权运动,及男性应关注的事情,相反地对女权主义的关注则较多,事实上许多的广告及剧集制作出现的性别定型,经常将男性描绘为犯罪分子、施暴者、阴谋家和懦夫等,亦是对男性的歧视和不公平。凯瑟琳·帕克用电影和电视剧中的情节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在影视作品中,男性很少以聪慧、强有力和高尚 的形象出现。多数情况下,他们是呆子、施暴者、冷酷无情的人、阴谋家、强奸犯和家庭暴力实施者,”她说,“即使在那些轻松幽默的肥皂剧中,男主角也总是语无伦次地说着傻话。聪明、优雅、有家庭观念、富有情趣的男性荧幕形象很少出现。[5]

结语

时代在发展变化,男女两性在某些方面的均势已经发生偏斜。原先为了保护女性权利而设置的一些规定已经渐渐凸现出它的不合理性,从而造成对男性权利的侵害,使得男性在这些方面成为了弱势。因此我们应当在这些权利保护方面将思维重新调整,使得法律对两性权利的保护能达到另一个新的平衡点,以期达到男女权利的实质平等。

参考资料

[1] 男生学业劣势明显 专家呼吁教学多些“男孩气”[引用日期2015-09-03]

[2] “男性生育权”有法可依[引用日期2015-09-03]

[3] 数据指澳大利亚四成男子“戴绿帽” 孩子非亲生[引用日期2015-09-03]

[4] 调查显示家庭暴力受害者近15%为男性[引用日期2015-09-03]

[5] 21世纪女性必修课:拯救男性[引用日期2015-09-03]

相关资讯
内容声明

1、本网站为开放性注册平台,以上所有展示信息均由会员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均由发布会员负责,本网站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2、网站信息如涉嫌违反相关法律规定或侵权,请发邮件至599385753@qq.com删除。

Copyright © 趣爱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