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噤口痢

噤口痢

  • 中文名:噤口痢
  • 季节分布:夏秋冬
  • 是否传染病:否
  • 症状表现:下痢频,数次。多带鲜血,后重甚剧,腹偶觉疼即须入厕,便后移时疼始稍愈,病已五日,分毫不能进食,惟一日之间强饮米汤数口。其脉左部弦而硬,右部弦而浮,其搏五至,心中发热常觉恶心。
  • 噤口痢介绍
    噤口痢是属于痢疾之一。见《丹溪心法·痢》。亦称禁口痢。指患痢疾而见饮食不进,食入即吐,或呕不能食者。常见于疫痢、湿热痢重症。多因湿浊热毒蕴结肠中,邪毒亢盛,胃阴受劫,升降失常;或因久病脾胃两伤,中气败损所致。症见不思饮食,呕恶不纳,下痢频繁,肌肉瘦削,胸脘痞闷,舌绛,苔黄腻等。治疗可选用清热、解毒、辟秽、降逆、和阴、益气等法。

    简介

    • 英文名称:Food-denying Dysentery

    • 学科来源:中医药学—临床分科—内科

    古籍摘选

    • 大抵初痢噤口,为热瘀在胃口,故宜苦燥。若久痢口噤不食,此胃气告匮。(《时病论》)

    名词解释

    • 以下痢不能进食,或下痢呕恶不能食等为常见症的痢疾。

    术语在线

    • 引自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术语在线

    百科解读

    • 噤,原意口禁,口闭,引申为因饮食不进而口闭。噤口痢指痢疾而见饮食不进,食即吐出,或呕不能食者。常见于疫痢、湿热痢重症等病程中。

    临床表现

    • 初期症见不思饮食,呕恶不纳,嘈杂吞酸,下痢频繁,为胃热的表现;后期肌肉瘦削,胸脘痞闷等,为胃气虚乏的表现。

    现代医学范畴

    • 本病相当于现代医学中的中毒性菌痢,部分细菌性食物中毒等,以不思饮食为特征表现者。

    病因病机

    • 本病多因湿浊热毒蕴结肠中,邪毒亢盛,胃阴受劫,升降失常所致,是为“热瘀胃口”;亦有见于久痢,脾肾虚寒,中气败坏者,是为“胃气告匮”。

    治法方药

    • 噤口痢的治疗可选用清热、解毒、辟秽、降逆和补益脏气等法。实证多由湿热、疫毒蕴结肠中,上攻于胃,胃失和降所致,治以苦辛通降,泄热和胃。虚证多由素体脾胃虚弱或久痢以致胃虚气逆,治宜健脾和胃为主。该病患者,饮食难入,汤药更难以下咽,因此服用汤药需要注意少量频服,徐徐下咽,必要时可用生姜汁作为引药,以防病邪格药不入。

    生活经验

    • 痢疾中伴随饮食不入、呕吐的症状,叫作噤口痢,对于这种类型的痢疾,在其他痢疾治疗的基础上,应当更加注意饮食,避免过食生冷和进食不洁及变质食物,节制饮食,忌过食辛辣、肥甘厚味。

    参考文献

    • [1] 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地区).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中西医结合研究所,译.WHO西太平洋地区传统医学名词术语国际标准。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9.

    • [2] 张伯礼。中医内科学.10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7.

    相关资讯
    内容声明

    1、本网站为开放性注册平台,以上所有展示信息均由会员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均由发布会员负责,本网站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2、网站信息如涉嫌违反相关法律规定或侵权,请发邮件至599385753@qq.com删除。

    Copyright © 趣爱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