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

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

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介绍
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以前称为肌酸磷酸激酶(creatine phosphokinase,CPK)主要存在于骨骼肌、心肌和脑组织中。CK存在种同工酶,CK-BB(CK₁)、CK-MB(CK₂)、CK-MM(CK₃)。CK-BB主要存在于脑组织中,CK-MM主要存在于各种肌肉组织中,CK-MB主要存在于心肌。CK-MB是心肌损伤的重要诊断指标。

简介

  • 检验别称:肌酸激酶同工酶

  • 英文简称:CK-BB(CK₁)、CK-MB(CK₂)、CK-MM(CK₃)

  • 标本类型:血清或血浆

  • 所属项目:血液生化检查

  • 相关疾病:

  • 升高:急性心肌梗死、心绞痛、心包炎、慢性心房颤动等

适合检查的人群

  • 怀疑有心肌疾病的患者。

标本采集

  • 采集方法:静脉采血。

检查前

  • 是否空腹:否。

  • 检查前,白天清淡饮食,忌烟酒。

检查后

  • 抽血后,需在针孔处进行局部按压3~5分钟,注意不要揉。

  • 若出现晕针症状,如头晕、眼花、乏力等情况时,应立即平卧,并可饮少量糖水,待症状缓解后再进行其他检测。

参考区间

  • CK-MB:0.3~4.0ng/ml

  • (数据来源:万学红,卢雪峰。诊断学。第9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

临床意义

CK-MB升高

  • 心肌疾病,如急性心肌梗死、心绞痛、心包炎、慢性心房颤动、安装起搏器等。

  • 鉴别诊断心肌损伤和骨骼肌疾病,骨骼肌疾病时CK-MB也增高,但CK-MB/CK常小于6%。

  • 可用于心肌梗死面积评估,目前认为是无条件检测肌钙蛋白情况下的首选心肌标志物。

CK-MM升高

  • 血清CK-MM可作为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诊断指标,现已少用。

  • 骨骼肌疾病,见于重症肌无力、肌萎缩、进行性肌营养不良、多发性肌炎等。

CK-BB升高

  • 神经系统疾病,如脑梗死、急性颅脑损伤、脑出血、脑膜炎等。

  • 肿瘤,恶性肿瘤病人血清CK-BB 检出率为25%~41% ,CK-BB由脑组织合成,若无脑组织损伤,应考虑肿瘤,如肺、肠、胆囊、前列腺等部位的肿瘤。

  • 其他,见于严重平滑肌坏死,如严重肠梗死。

急性心肌梗死(AMI)发生后2~8小时内,CK-MB 质量开始上升,9~30小时达到高峰,3天恢复正常,对AMI早期诊断很有价值。老年人和长期卧床者CK活性可减低。剧烈运动后,血清CK活性增高,并与运动量和时间相关。检验结果的临床意义必须由临床专业医师结合病史、症状、体征及其他辅助检查结果,全面综合分析判断。

参考文献

  • [1] 丛玉隆。实用检验医学。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

  • [2] 府伟灵。临床生物化学检验。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

  • [3] 潘祥林,王鸿利。实用诊断学。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

  • [4] 万学红,卢雪峰。诊断学。第9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

相关资讯
内容声明

1、本网站为开放性注册平台,以上所有展示信息均由会员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均由发布会员负责,本网站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2、网站信息如涉嫌违反相关法律规定或侵权,请发邮件至599385753@qq.com删除。

Copyright © 趣爱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