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

海月水母

伞状体侧面像月亮的水母

  • 中文名:海月水母
  • 拉丁学名:Aurelia aurita
  • 别名:幽浮水母
  • 拼音:hǎi yuè shuǐ mǔ
  • 分布区域:黄海、东海
  • 海月水母介绍
    海月水母是一种典型的漂流水母。此种水母形态美丽,因其伞状体从侧面看很像月亮而得名,周边有较短的纤毛,可将食物摆动至周边的粘液层。它们生活在低温水域中,个体较普通水母大,最大直径可达45厘米。海月水母通过有性生殖,就可以产生受精卵,开始下一个生命的轮回。海月水母外形靓丽,极具观赏性。

    图集

    生物简介

    名称:海月水母

    北冰洋海月水母

    俗称:幽浮水母(台湾地区)

    英文名:Moon Jellyfish

    学名Aurelia aurita

    分布:世界各海洋均有分布,在中国山东烟台沿岸,于七、八月间可发现成群的海月水母。

    生活要求:水温:24-27;pH:8.1-8.4;比重:1.020-1.025;最适温度22—26度,温度上限为30度,下限为15度。最适盐度范围28—32。盐度下限为25,上限为38。耐氨氮、亚硝氮,上限为2毫克/升,水质越好活力越强。

    兼容性:危险

    性情:凶猛

    食性:肉食(浮游生物和鱼卵)

    体长:35厘米

    难养度:难

    种属腔肠动物门刺胞动物门),钵水母纲旗口水母目,羊须水母科

    形态特征

    海月水母

    海月水母的水母体有呈伞状的膜及连于底部的触手。它们胃部下有四个鲜明的环形生殖腺。食物会进入到其垂管,而辐水管则帮助扩散食物。

    它们有一层中胶层,胃循环腔内有胃皮及表皮。神经网络负责控制肌肉及觅食反应。水母体的直径可以阔达40厘米。海月水母没有鳃、肺或气管等呼吸部份。由于它们细小,故是透过扩散水中的氧气来呼吸。在胃循环腔内,它们会排出低充氧水,并以纤毛作用将高充氧水拉入,从而增加细胞的氧气扩散。它们的表面积与体积的高比例亦帮助它们吸入更多氧及养分。它们亦缺乏排泄系统及循环系统。

    水母体可以是雄性或雌性。浮浪幼体有细小的纤毛细胞,可以浮游一日之久,接着会在适当的底层定居,并会转变成为水螅体,水螅体透过横裂会分裂成细小的蝶状幼体,长大后就会成为水母体。

    由最初的浮浪幼体到蝶状幼体,其体型会由1毫米增长至约1厘米,及后会成长至几厘米直径的水母体。其生活史按照水母体→浮浪幼虫→钵口幼虫→横裂体→碟状幼虫→水母体的顺序进行。[1]

    分布范围

    海月水母属分布在北纬70°至南纬40°的海域,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一般而言,它们生活在近岸,可以在河口及海港见到它们。它们栖息在水温6-31℃的海水,最适于9-19℃的水温。海月水母喜欢水流稳定的温带海洋。它们一般会出现在盐度低于3-23ppt的海域。

    生长繁殖

    海月水母

    生活史中有典型的世代交替现象。海月水母为雌雄异体,外形相似。精子由口游出,进入雌体消化腔中与卵融合成合子,合子附着在口腕上,发育成生有多纤毛的浮浪幼虫。

    经过一段时间的浮游,纤毛脱落下沉,附着在海底的物体上,成为有口和触手的水螅型幼体或钵口幼体(scyphistoma),以后用横裂生殖产生碟状幼体(ephyra),每个碟状幼体,经过翻转,最后发育长成自由生活的海月水母。有的未经复杂变态,可由螅状幼体直接发育成为成体。

    青岛海底世界于2004年开始引进水母,向游人展示其作为腔肠动物的特殊习性与特征。水族部科研人员经过不断观察与试验,最终掌握了海月水母繁殖过程的关键技术环节,实现了人工繁殖,为使水母长期展示与科普提供了一定的保障。本种水母的成功繁殖在国内居于领先地位。

    繁殖地点

    在检疫池准备3个小孵化桶(就像卤虫卵的孵化桶),微充气,便于水螅体的降温和观察。优点是便于换水,缺点是低温不恒定,需要拿冰块不断降温。也可准备3个网箱放在巨鳌蟹展缸中,优点是不用专门制冷,缺点是不便给游客展览。

    繁殖技术

    (1)幼虫附着阶段(2005-11-20至2005-12-20):准备五六个平面板放在水母缸中,在缸底部放置两个小贝壳收集水母的钵口幼虫。

    (2)节裂体形成阶段(2005-12-20至2006-1-20):在水母缸看到白色的钵口幼虫附着时,可喂食丰年虾的幼体,水温以25℃最为适宜,大约一个月后会形成节裂体。

    (3)节裂阶段(2006-01-20至2006-02-20):当钵口幼虫繁殖到一定的数目,可将玻璃板或贝壳放在检疫池或在巨螯蟹缸中降温。20d后,钵口幼虫的触手变短,色泽从白色变成茶褐色,这就是节裂。水温下降20~30d后,节裂体会从1只分裂成5~10只。

    (4)小水母形成阶段(2006-02-20至2006-03-20):由节裂体剥落就成为碟状幼体(Ephyrae),这个阶段的幼体非常小,可以移到小型的水族箱中(如实验室的小缸里)饲养。在打气时要十分注意,不能有气泡产生,只有水流通过,但水流也不可太强,水流的程度控制到不让小水母沉到水族箱底即可。这段时间也是喂食丰年虾的幼体,饲养到大约2cm,就可以将之移到有过滤系统的水母水族箱中了。

    人工养殖

    外国

    海月水母特别是在日本,新加坡等国家早已是一种比较成熟的家庭水族品种。在日本,夜里看水母被当做是治疗失眠的一种手段,因为据研究表明,海月水母运动的频率与人的脑电波相似。它韵律的“泳姿”会放松人的心情,缓解压力。因此海月水母作为一个新的观赏品种,一定会得到广大消费者的认可和喜爱。

    在欧美等发达国家,海月水母因其昂贵的价格,灯光照射下绚丽的色彩和优美的律动,还被常用于高档娱乐场所的场馆布置,是一种财富和品位的象征。

    中国

    人工养殖的海月水母

    中国的海月水母起步比较晚,罕见程度非同一般,只有在少数大型酒店,酒吧,高档商务场所和一小部分观赏爱好者家中才有展示。

    2004年,中国仅有南京海底世界的水母养殖实验室成功掌握海月水母的人工养殖、繁衍技术。工作人员用“海水素”配置成海水,由于海月水母对水温要求很高,过冷过热都不行,因此要严格控制温度及酸碱度,尽量模拟其天然生存环境。最初的20只海月水母是购买来的,其余数百只都是“自己生产”,使得人工养殖成本大大降低。[2]

    2007年3月26日,青岛海底世界完成了对海月水母的人工繁殖项目,一次性成功繁殖18只小海月水母。该种水母的繁殖成功,标志着青岛海底世界在中国水母保育方面取得领先地位。

    2007年在中国市场上,10厘米大小的海月水母售价在一百元左右,而20-30厘米的水母售价则达到五六百元。

    2010上海世博会海月水母作为世博项目进入展厅,以其绚烂的外形,优雅的舞姿受到了大家的热烈追捧,成为众多白领人员及家庭爱好者的新宠。

    2011年4月,北海海底世界终于掌握了水母繁殖过程中的关键控制环节,成功人工繁殖海月水母、云裳水母、朝天水母、钟水母等四种水母,其中海月水母、云裳水母已可以批量繁殖,并可一次性繁殖几百只小海月水母和云裳水母。

    保护现状

    海月水母

    2005年8月25日,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迈克·道森博士及其澳大利亚同事表示,发现了16种新变种海月水母,也被叫做月亮水母。科学家们建立了计算机模型并计算了海月水母在最近7000年来可能的迁移。海月水母通过海水压载舱和船只外壳周游全球,热带鱼类由于全球贸易而成为入侵物种。入侵物种具有挤走当地物种的潜力,威胁当地生态系统,并造成数十亿美元的损失。

    早在500年前,海月水母并没有如此广泛分布,在世界各地都能遇见它们,包括日本、美国、西欧、澳大利亚、墨西哥、阿拉斯加等。DNA研究结果显示,还有更多种类的海月水母尚未被人们所知。

    参考资料

    [1] 南海网 海月水母 08-02-25 14:33[引用日期2012-02-16]

    [2] 新浪 首家人工养殖海月水母 2004年01月14日09:58[引用日期2012-02-19]

    相关资讯
    内容声明

    1、本网站为开放性注册平台,以上所有展示信息均由会员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均由发布会员负责,本网站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2、网站信息如涉嫌违反相关法律规定或侵权,请发邮件至599385753@qq.com删除。

    Copyright © 趣爱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