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

短尾大眼鲷

硬骨鱼纲鲈形目的动物

  • 中文名:短尾大眼鲷
  • 拉丁学名:Priacanthus macracanthus
  • 别名:大目大眼鸡红目连大眼圈大眼鲷红眼猴
  • 分布区域: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 界:动物界
  • 短尾大眼鲷介绍
    短尾大眼鲷(学名:Priacanthus macracanthus)为大眼鲷科大眼鲷属的鱼类,俗名大眼鲷。属于近岸暖水性底层鱼类。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安汶岛。体长一般为20厘米以内。栖息于水深40—120米水域底层。具有昼沉夜浮习性。喜集群,但不集大群。主要食物为底栖动物、头足类、浮游甲壳类。

    营养

    肉质坚实,肉味鲜美,含丰富蛋白质。

    烹饪

    以清蒸、白汁或作汤为佳,也可整条干烧、红烧;或加工成咸干品。

    选购

    因不好存养,多为冰鲜品。购买时应选择外观完整,肉质有弹性;无腥臭味;眼球饱满清晰、不混浊;鳃为鲜红色为佳。

    保鲜蓄养

    充氧条件下,水温22~28℃,盐度26~32。冰鲜品用冰箱冷藏暂存。

    提示:肉质细嫩,唯鱼鳞很难处理,可连皮一起剥除。

    短尾大眼鲷

    [地方名]大目,大眼。

    [形态特征]

    短尾大眼鲷,体为长椭圆形,侧扁,一般体长20匣米、体重100~200克。吻短,眼甚大,约占头长的一半,故得名大眼鲷。口大而倾斜上翘。前腮盖骨边缘有细锯齿。前腮盖隅角处有一强棘。两颌、犁骨、颚骨有牙皆细小,多行、体被细小而粗糙的栉鳞,鳞片坚固不易脱落。侧线位高与背线平行、背鳍与臀鳍均长而大,胸鳍较短;尾鳍浅叉形。全身浅红色,腹部色浅,尾鳍边缘深红色,背鳍、臀鳍及腹鳍鳍膜间均有黄色斑点。

    习性

    短尾大眼鲷为暖水性中小型近底层鱼类,基本不作长距离洄游,主要栖息水深80~120m,以100m海区较集中。杂食性,主要摄食小乌贼和浮游甲壳类,其次是小鱼和短尾类。眼睛虹膜具反射层,因而看其眼睛会发出明亮的光辉,眼大有助于其夜间捕食。短尾大眼鲷生长快,产量大

    [产地、产季]

    分布于印度洋太平洋,在我国主要产于南海及东海南部、北部湾全年均产,但以12月至翌年2月为渔汛旺季;浙江南部的温台渔场外海及福建的闽东、闽中渔场的渔汛旺季为夏季。

    [经济价值]短尾大眼鲷生长快、产量大,其肉质坚实,销价较低,以鲜食为主。民间食法多以红烧、清炖为主。

    相关资讯
    内容声明

    1、本网站为开放性注册平台,以上所有展示信息均由会员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均由发布会员负责,本网站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2、网站信息如涉嫌违反相关法律规定或侵权,请发邮件至599385753@qq.com删除。

    Copyright © 趣爱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