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腹隼雕(图2)
白腹隼雕是大型猛禽,上体暗褐色,头顶和后颈呈棕褐色。颈侧和肩部的羽缘灰白色,飞羽为灰褐色,内侧的羽片上有呈云状的白斑。灰色的尾羽较长,上面具有7道不甚明显的黑褐色波浪形斑和宽阔的黑色亚端斑。下体白色,沾有淡栗褐色。飞翔时翼下覆羽黑色,飞羽下面白色而具波浪形暗色横斑,与白色的下体和翼缘均极为醒目。虹膜为淡褐色,嘴蓝灰色,尖端为黑色,基部灰黄色,蜡膜黄色,趾为柠檬黄色,爪黑色。
大小量度:体重♂1500-2100g,♀1936-2525g;体长♂270mm,♀678-730mm;嘴峰♂35-36mm,♀35-39mm;翅♂497-515mm,♀465-560mm;尾♂270-288mm,♀282-314mm;跗蹠♂113-117mm,♀105-122mm。(注:♂雄性;♀雌性)
白腹隼雕在繁殖季节主要栖息于低山丘陵和山地森林中的悬崖和河谷岸边的岩石上,尤其是富有灌丛的荒山和有稀疏树木生长的河谷地带。非繁殖期也常沿着海岸、河谷进入到山脚平原、沼泽、甚至半荒漠地区。寒冷季节常到开阔地区游荡。
白腹隼雕(图3)
飞翔时速度很快,能发出尖锐的叫声,性情较为大胆而凶猛,行动迅速。常单独活动,不善于鸣叫。飞翔时两翅不断煽动,多在低空鼓翼飞行,很少在高空翱翔和滑翔。捕捉鸟类和兽类等为食,但不吃腐肉,主要以鼠类、水鸟、鸡类、岩鸽、斑鸠、鸦类和其他中小型鸟类为食,也吃野兔、爬行类和大的昆虫。
叫声:叫声尖厉;作吱吱叫声如kie, kie, kikiki。
分布于阿富汗、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不丹、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保加利亚、中国、克罗地亚、塞浦路斯、吉布提、埃及、法国、格鲁吉亚、直布罗陀、希腊、印度、印度尼西亚、伊朗伊斯兰共和国、伊拉克、以色列、意大利、约旦、科威特、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黎巴嫩、利比亚、马其顿,毛里塔尼亚、黑山、摩洛哥、缅甸、尼泊尔、阿曼、巴基斯坦、巴勒斯坦、葡萄牙、沙特阿拉伯、塞尔维亚、西班牙(加那利群岛 - 旅鸟)、阿拉伯叙利亚共和国、塔吉克斯坦、泰国、东帝汶、突尼斯、土耳其、土库曼斯坦、阿联酋、乌兹别克斯坦、越南、也门。
旅鸟:奥地利、孟加拉国、比利时、捷克共和国、丹麦、德国、匈牙利、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坦、卢森堡、蒙古、荷兰、罗马尼亚、斯洛伐克、斯里兰卡、瑞典。
产地不确定:阿塞拜疆。
中国国内主要分布在长江及其以南地区,见于贵州安顺、望漠,湖北,安徽肥西,浙江宁波、温州、龙泉,广西,广东,福建福州,海南乐东,均为留鸟。
白腹隼雕分布图
生活在山区丘陵和水源丰富的地方,在中国福建山区8月上旬能见到刚离巢幼鸟,在安徽肥西11月采到当年雌性幼鸟。用枝叶在高树或峭壁上营巢,繁殖期为3-5月。营巢于河谷岸边的悬崖上或树上。巢的结构较庞大,主要由枯树枝构成,内垫有少许细枝。每窝产卵1-3枚,通常2枚。卵的形状为卵圆形,颜色为白色,一般没有斑点,有的在钝端有少许黄褐色斑。孵卵由亲鸟轮流承担,护巢性很强。孵化期为42-43天。雏鸟为晚成性,刚孵出的时候全身被有白色绒羽,由亲鸟共同喂养大约60-80天后羽毛才能丰满,然后离巢。
白腹隼雕(图4)
白腹隼雕(图5)
白腹隼雕(图6)
白腹隼雕(图7)
(2种)1、Hieraaetus fasciatus fasciatus分布于非洲西北部,伊比利亚半岛,地中海,亚洲,阿拉伯半岛,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印度支那和中国南部。
2、分布于松巴西部,东帝汶,韦塔,琅勃拉邦和小巽他群岛。
该物种分布范围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
白腹隼雕(图8)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6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无危(LC)。列入《华盛顿公约》CITES 附录Ⅱ濒危物种。
列入中国国家Ⅱ级重点保护动物;
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鸟类》稀有种。
2021年,入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1]
[1]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农业农村部公告2021年第3号 ·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农村部[引用日期2021-02-10]
1、本网站为开放性注册平台,以上所有展示信息均由会员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均由发布会员负责,本网站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2、网站信息如涉嫌违反相关法律规定或侵权,请发邮件至599385753@qq.com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