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

南板蓝叶

药物

  • 中文名:南板蓝叶
  • 别名:蓝靛叶靛叶大青叶
  • 外文名:Folium Baphicacanthi Cusiae
  • 界:植物界
  • 南板蓝叶介绍
    南板蓝叶,中药名。为爵床科板蓝属植物马蓝Baphicacanthus cusia(Nees)Bremek.的茎叶。植物马蓝,分布于江苏、浙江、福建、湖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之功效。主治温热病,高热头痛,发斑,肺热咳嗽,湿热泻痢,黄疸,丹毒,猩红热,麻疹,咽喉肿痛,口疮,痄腮,淋巴结炎,肝痈,肠痈,吐血,衄血,牙龈出血,崩漏,疮疖,蛇虫咬伤。

    别名

    蓝靛叶《四川中药志》,靛叶《云南思茅中草药选》,大青叶(通称)。

    入药部位

    茎叶。

    性味

    味苦、咸,性寒。

    归经

    入肺、胃、心、肝经。

    功效

    清热解毒,凉血止血。

    主治

    温热病,高热头痛,发斑,肺热咳嗽,湿热泻痢,黄疸,丹毒,猩红热,麻疹,咽喉肿痛,口疮,腮,淋巴结炎,肝,肠痈,吐血,衄血,牙龈出血,崩漏,疮疖,蛇虫咬伤。

    相关配伍

    1、治流行性乙型脑炎,鲜马蓝叶60-120g。水煎,多次分服。(《福建中草药》)

    2、防治流脑、流感,马蓝叶9-15g。水煎服。(《湖南药物志》)

    3、预防麻疹,大青叶250g,小青叶100g,西河柳150g。配水1600m1,文火煎取800ml。1d服1次,半岁-3岁15m1, 3岁-5岁20ml, 5岁-7岁25m1, 7岁以上30ml。连服3d为1疗程。酌隔数日,再照前量服3d。[《福建中医药》1959,(11):7]

    4、治咽喉肿痛,急性支气管炎,鲜马蓝叶30-60g。水煎服。(《福建中草药》)

    5、治腮腺炎,鲜马蓝叶30-60g。水煎服。另用鲜叶捣烂调蜜或绞汁调醋,涂抹患部。(《福建中草药》)

    6、治化脓性颈淋巴结肿及口腔炎,大青叶、蒲公英各15g,玄参鸭跖草各12g。煎服。(江西《中草药学》)

    7、治疟疾,(蓝靛)叶9g,煎服。或用(蓝靛)鲜叶适量,捣烂包手腕部。(《云南中草药》)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15g,鲜品30-60g;或入丸、散;或绞汁饮。

    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汤洗。

    使用注意

    脾胃虚寒者慎服。

    炮制

    采集加工:秋季采收,晒干。

    形态特征

    马蓝,《尔雅》,大叶冬蓝(《尔雅》郭璞注),大蓝(刘禹锡《传信方》),青蓝《履巉岩本草》,板蓝《纲目》,山蓝《中药大辞典》。多年生草本,高30-70cm。干时茎叶呈蓝色或黑绿色。根茎粗壮,断面呈蓝色。地上茎基部稍木质化,略带方形,稍分枝,节膨大,幼时被褐色微毛。叶对生;叶柄长1-4cm;叶片倒卵状椭圆形或卵状椭圆形,长6-15cm,宽4-8cm;先端急尖,微钝头,基部渐狭细,边缘有浅锯齿或波状齿或全缘,上面无毛,有稠密狭细的钟乳线条,下面幼时脉上稍生褐色微软毛,侧脉5-6对。花无梗,成疏生的穗状花序,顶生或腋生;苞片叶状,狭倒卵形,早落;花萼裂片5,条形,长1-1.4cm,通常一片较大,呈匙形,无毛;花冠漏斗状,淡紫色,长4.5-5.5cm,5裂近相等,长6-7mm,先端微凹;雄蕊4、2强,花粉椭圆形,有带条,带条上具两条波形的脊;子房上位,花柱细长。果为稍狭的匙形,长1.5-2cm。种子4颗,有微毛。花期6-10月,果期7-11月。

    生长环境

    生于山地、林缘潮湿的地方,野生或栽培。分布于江苏、浙江、福建、湖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鉴别

    药材性状:本品多皱缩成不规则团块状,有时带小枝。呈黑绿色或灰绿色。完整叶片长椭圆形或倒卵状长圆形,长5-15cm,宽3-5cm。叶缘有细小钝锯齿,先端渐尖,基部楔形下延,中脉于背面突出较明显。纸质,质脆易碎。气微弱,味淡。以身干、叶净、色黑绿者为佳。

    药理作用

    1、抗肿瘤作用。

    2、提高吞噬能力作用。

    现代应用

    治疗钩端螺旋体病。

    相关论述

    1、《本草图经》:“马蓝,连根采之,焙、捣下筛,酒服钱匕,治妇人败血甚佳。”

    2、《药性考》:“能止血崩。”

    相关资讯
    内容声明

    1、本网站为开放性注册平台,以上所有展示信息均由会员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均由发布会员负责,本网站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2、网站信息如涉嫌违反相关法律规定或侵权,请发邮件至599385753@qq.com删除。

    Copyright © 趣爱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