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

碎米莎草

莎草属一年生草本

  • 中文名:碎米莎草
  • 拉丁学名:Cyperus iria
  • 别名:三方草
  • 命名者及年代:L.
  • 分布区域:我国大部分地区,朝鲜、日本、越南、印度
  • 碎米莎草介绍
    碎米莎草(拉丁学名:Cyperus iria L.):为单子叶植物纲莎草科莎草属一年生草本,无根状茎,具须根。秆丛生,细弱或稍粗壮,高8-85厘米,扁三稜形,基部具少数叶,叶短于秆,宽2-5毫米,平张或折合,叶鞘红棕色或棕紫色。小坚果倒卵形或椭圆形,三稜形,与鳞片等长,褐色,具密的微突起细点。花果期6-10月。我国大部分地区,朝鲜、日本、越南、印度等地均有分布。

    植物形态

    碎米莎草

    叶状苞片3-5枚,下面的2-3枚常较花序长;长侧枝聚繖花序复出,很少为简单的,具4-9个辐射枝,辐射枝最长达12厘米,每个辐射枝具5-10个穗状花序,或有时更多些;穗状花序卵形或长圆状卵形,长1-4厘米,具5-22个小穗;小穗排列松散,斜展开,长圆形、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压扁,长4-10毫米,宽约2毫米,具6-22花;小穗轴上近于无翅;

    鳞片排列疏松,膜质,宽倒卵形,顶端微缺,具极短的短尖,不突出于鳞片的顶端,背面具龙骨状突起,缘色,有3-5条脉,两侧呈黄色或麦秆黄色,上端具白色透明的边;雄蕊3,花丝着生在环形的胼胝体上,花药短,椭圆形,药隔不突出于花药顶端;花柱短,柱头3。

    小坚果倒卵形或椭圆形,三稜形,与鳞片等长,褐色,具密的微突起细点。花果期6-10月。

    产地分布

    产于中国东北各省、河北、河南、山东、陕西、甘肃、新疆、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南、湖北、云南、四川、贵州、福建、广东、广西、台湾;分布极广,为一种常见的杂草,生长于田间、山坡、路旁阴湿处。

    分布于苏联远东区,朝鲜、日本、越南、印度、伊朗、澳洲、非洲北部以及美洲。

    危害与防治

    发生特点:遍布全国各地,分布于沙滩区果园。是为害旱地作物为主的恶性杂草。繁殖蔓延迅速,难以根除。喜湿润环境,但也耐旱,常见于田地、沟边等荒地,是果园、麦地、棉田、菜园和稻田的重要杂草,以种子繁殖,花果期6-10月份。[2]

    防治方法:可用二甲四氯杀草丹丁草胺苯达松和扑草净等药剂防治。

    参考资料

    [1] 植物通 碎米莎草[引用日期2011-03-09]

    [2] 新农村商网 柑橘园碎米莎草的防治方法 2009-03-20[引用日期2011-03-09]

    相关资讯
    内容声明

    1、本网站为开放性注册平台,以上所有展示信息均由会员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均由发布会员负责,本网站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2、网站信息如涉嫌违反相关法律规定或侵权,请发邮件至599385753@qq.com删除。

    Copyright © 趣爱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