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

手榴弹

小型手投弹药

中文名:手榴弹 外文名: 别名: 英文名:A hand grenade 拼音:shǒu liú dàn 释义:能攻能防的小型手投弹药
手榴弹介绍
手榴弹是一种用手投掷的弹药,因17世纪、18世纪欧洲的榴弹外形和碎片有些似石榴和石榴子,故得此名。[1]手榴弹是一种能攻能防的小型手投弹药,也是使用较广、用量较大的弹药。它既能杀伤有生目标,又能破坏坦克和装甲车辆。手榴弹由于体积小、质量小,携带、使用方便,曾在历次战争中发挥过重要作用。1904年日俄战争中,手榴弹又在战场上发挥了作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由于堑战壕的兴起,手榴弹得到了广泛应用。当时较为典型的手榴弹有德国的木柄手榴弹和英国的菠萝形米尔斯式手榴弹等。这些手榴弹亦为后来手榴弹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基本简介

手榴弹是一种用手投掷的弹药,因17世纪、18世纪欧洲的榴弹外形和碎片有些似石榴和石榴子,故得此名。尽管现代手榴弹的外形有的是柱形,有的还带有手柄,其内部也很少装有石榴子样弹丸,但仍沿用了手榴弹的名称。

手榴弹的定义可分为三个:

1、军用物资,用手投掷的一种小型炸弹,有的装有木柄;

2、田径运动员使用的投掷器械之一,形状同军用的装有木柄的手榴弹一样;

3、田径运动项目之一,运动员经过助跑之后,把手榴弹投掷出去的运动项目。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作战思想的改变,手榴弹的地位尽管不如两次世界大战时那样突出,但作为步兵近距离作战的主要装备之一,在现代战争条件下仍具有重要的使用价值。

发展简史

手榴弹的历史悠久,最先是中国人发明的。15世纪欧洲出现了装黑火药的手榴弹,当时主要用于要塞防御和监狱。17世纪中叶,欧洲一些国家在精锐部队中配备了野战用手榴弹,并把经过专门训练使用这种弹药的士兵称为掷弹兵。到19世纪,随着枪炮的发展和城堡攻防战的减少,手榴弹曾一度受到冷遇。

1904年日俄战争中,手榴弹又在战场上发挥了作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由于堑战壕的兴起,手榴弹得到了广泛应用。当时较为典型的手榴弹有德国的木柄手榴弹和英国的菠萝形米尔斯式手榴弹等。这些手榴弹亦为后来手榴弹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手榴弹不仅应用广泛,而且得到了迅速发展,出现了空心装药反坦克手榴弹。当时手榴弹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改进发火方式,出现了方向碰炸机构,并开始应用在手榴弹引信上;

②将空心装药结构用于手榴弹战斗部,成为反坦克手榴弹;

③各种特种手榴弹相继出现,如发烟、燃烧、催泪、震晕手榴弹等;

④新材料开始在手榴弹上应用。

20世纪中期,电子引信、钢丝缠绕的半预制和钢珠全预制高速小破片、塑料及其他非金属材料等在手榴弹上的应用,使手榴弹的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美国的M26式手榴弹、英国的L2A1式手榴弹、比利时的PRB423式手榴弹等都是这一时期出现的典型产品。

性能特点

手榴弹一般由弹体、引信两部分组成。现代手榴弹不仅可以手投,同时还可以用枪发射。按用途,手榴弹可分为杀伤、反坦克、燃烧、发烟、照明、防暴手榴弹以及演习和训练手榴弹,杀伤手榴弹又可分为防御(破片)型和进攻(爆破)型两种;按抛射方式,它又可分为两用(手投、枪发射或布设)、三用(手投、枪发射和榴弹发射器发射或布设)、多用等。

手榴弹的主要特点是:

1.体积小、质量小。手榴弹的体积与质量直接影响着士兵的负荷大小,影响着士兵的整个战术动作和短兵相接时的战斗效果。因此,常用的防御手榴弹的弹径一般在50mm左右,全弹长为100mm,全弹质量为300~600g,有的仅120g。

2.结构简单、造价低廉。由于手榴弹装备量和消耗量大,因此在保证使用安全可靠的前提下,一般结构很简单,只有弹体和引信两部分,弹体用铸铁或薄钢片、铁皮或塑料制成,成本低廉。

3.操作简易、使用方便。手榴弹是所有武器弹药中操作使用最为简便的,它既不需要任何投掷装置,也不需要任何复杂的操作程序和附加条件,只要知道简单的操作方法后即可使用。

4.弹种齐全、用途广泛。

根据需要,手榴弹只要改变战斗部结构与装药,就可改变成为一个新的弹种。由于手榴弹弹种很多,因此使用范围很广,除战场作战使用外,防暴、灭火、杀虫等民用手榴弹应用也很普遍。

装备现状

世界各国军队几乎都装备和使用手榴弹,只是装备的品种、数量以及装备的对象有所不同。

美国现装备使用的手榴弹主要有M57式、M67式、M68式手榴弹等。美国手榴弹装备的突出特点是以防御型手榴弹为主,最早在手榴弹上采用电子引信。美国也是世界上特种手榴弹品种最多的国家。

俄罗斯现装备使用的手榴弹主要有PГH进攻型手榴弹、PГO防御型手榴弹等。

比利时、奥地利、德国、英国等国家目前装备使用的手榴弹主要有L2A1式、L2A2式、PRB423式、HG69式、HG84式、HG85式、HG86式等型号。这些国家手榴弹的主要特点是品种齐全,注重攻防两用手榴弹的发展,型号更新换代快。这些国家是世界上手榴弹最发达的国家。

发展国家中除一部分国家主要靠外援或外购外,也有部分国家能自行研制和生产手榴弹,但大多停留在第二代手榴弹,即延期引信、无柄、半预制破片的技术水平上。

发展趋势

纵观手榴弹发展的全过程,结合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在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手榴弹的发展趋势是:

1.手榴弹引信更新换代势在必行:长期以来,手榴弹引信大多采用简单、方便、造价低的延期发火机构。为克服其延期时间固定这一缺陷,发展了触发引信。但由于手榴弹使用范围很广,要求碰击各种地面(如山地、沼泽地、雪地等)都能可靠发火,而且携行时应保证绝对安全等,又发展了触发/延期双功能手榴弹引信。但这些引信的发展,虽然可靠性有所改进,但成本较高。因此,引信的发展仍是今后手榴弹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

2.改善手榴弹破片参数,提高手榴弹杀伤威力:提高手榴弹威力的主要措施是:1.破片质量趋于小型化。破片致伤效果分析表明,在同一能量级的前提下,高速小破片的致伤效果要比低速大破片好得多。因此现研制中的各种杀伤手榴弹破片质量大都在0.15~0.2g之间。2.破片数量趋于多量化。有效破片数量的多少,决定单位面积内的破片密度,直接影响着命中概率。在弹质量一定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增大有效破片数是手榴弹设计中的一条重要基本原则。3.破片形状趋于多棱角形。不同形状的破片,其侵彻能力、传递给目标的能量多寡都不相同,致伤效果也有明显差异,多棱角形(方形、三角形、六角形、菱形等)与球形破片相比,由于多棱角扁平破片在组织内速度衰减快、能量传递率高,因此对生物组织的致伤程度要比球形破片严重得多。4.破片速度趋于高速化。破片速度的大小决定了压力波的强弱和瞬时空腔的大小,最终表现在对生物组织的致伤程度。试验结果表明,当破片质量为0.1~0.2g,速度为1500~1800m/s时,即可造成较为有效的致伤效果。

3.新材料、新工艺在手榴弹上的应用日趋广泛:为了保证手榴弹达到预期的最佳作用效果,必须通过改变材料和改进加工工艺使其达到可以人为控制的程度。例如通过采用全预制或半预制破片控制破片数量和破片形状;调整装药和弹体的匹配关系,保证破片速度;改善弹体形状,控制破片速度;采用塑料或其他非金属材料减轻全弹质量等。

4.战术使用范围的扩大使手榴弹向多品种和多用途方向发展。

结构介绍

所有手榴弹都包括三个基本组成部分:弹体、装药和引信。弹体用于填装炸药,有些手榴弹的弹体还可生成破片。弹体可由金属、玻璃、塑料或其他适当材料制成。弹体材料的选择对手榴弹的杀伤力和有效杀伤距离具有直接影响。铝或塑料弹体产生的碎片及破片要比钢制弹体小得多,而且也轻得多,因此动能的消失速度也就快得多。但从另一方面讲,铝或塑料破片在近距离上可致人重伤,而且对伤员动手术也困难得多。

装药的类型决定着手榴弹的用途。手榴弹的装药可以是梯恩梯炸药,也可以是其他种类的炸药,还可以是催泪瓦斯、铝热剂(燃烧剂、白磷等)等化学战剂。

引信是引爆或点燃装药的一种机械或化学装置。今天使用的大多数手榴弹,主要采用两种引信:起爆引信和点火引信。起爆引信在弹体内爆炸以引爆装药,多用于杀伤手榴弹;点火引信则通过高温燃烧引燃化学装药,主要用于化学手榴弹。不管工作原理如何,手榴弹的引信或以撞击或以延时的方式激活。出于安全考虑,现在的杀伤性手榴弹大都使用延时引信,有的也使用组合式引信(即在触发引信在解除保险之前有短暂的延时)。但是,触发式引信仍然保持着某种优势。例如,敌人无法躲避或扔回触发式引信手榴弹,在将其投向上坡时也不会出现滚回的危险。因此,这种引信并没有被完全抛弃。

出于同样的原因,在延时长短的选择上(一般为4~5秒,某些型号为6~8秒,前苏联偏好3~4秒的较短延时),人们不断在安全考虑和不留给敌人反应时间之间进行平衡与折中。此外,短暂的延时更容易实现空中爆炸,使有效杀伤半径最大化。

与其他武器相比,手榴弹的作战距离非常短;而且,就同一枚手榴弹而言,其作用距离还取决于个人的投掷能力。一般来说,一位训练有素的士兵投掷的标准距离约为30米;如能投到40米,那就快破纪录了。手榴弹的有效杀伤半径,是指以爆炸点为圆心的杀伤区半径,在该圆形杀伤区内的伤亡概率。当然,暴露人员是站着、跪着还是趴着,是面向爆炸点还是侧向爆炸点,以及爆炸是在空中还是在地面,都对杀伤概率有很大影响。公认的标准评估条件是,人员处站立姿态、面向地面爆炸点、相距1米。有效杀伤半径通常设为15米。与其他步兵武器选定的杀伤半径相比,似乎有点偏小,但这可能代表了战斗效能与安全考虑之间的最佳平衡。此外,还应记住,在有效杀伤半径以外较远的距离上,弹片仍具有杀伤能力,而且也确实发生过这种情况。

分类介绍

手榴弹种类繁多,用途广泛。每种手榴弹都具有不同的性能,可供士兵以多种方式完成指定的任务。一般来说,手榴弹大致分为4类:杀伤手榴弹、照明手榴弹、化学手榴弹(包括燃烧、发烟、反暴乱、眩晕等种类)和教练手榴弹。

杀伤手榴弹

杀伤手榴弹无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是最重要的手榴弹。杀伤手榴弹主要靠弹壳与引信组件破片的高速散射杀伤人员,也可用于摧毁或瘫痪装备。这种手榴弹又可区分为进攻杀伤手榴弹和防御杀伤手榴弹。这是一种重要的区分方法,但同时也是引起某些混乱的区分方法,因为不同的军队和制造商有时使用不同的名称表示相同的概念。这一区分也反映了作战上的特征:手榴弹是以爆炸冲击波还是以破片作为主要的杀伤机理。

进攻手榴弹

亦称震荡手榴弹,用于在近战中杀伤敌人,同时又可尽量降低对投弹者以及附近己方的其他人员构成威胁。其设想是,允许进攻中的步兵投掷手榴弹后继续前进,而不必刻意采取防护措施。从技术层面讲,达到这种效果靠的是在手榴弹中填装高爆炸药,但弹体壁非常薄,用铝或塑料制成,不会产生高动能、高重量破片。

防御手榴弹

可散射出大量在距离爆炸点相当远的地方仍具有杀伤力的重破片或钢珠,因此是一种能给成群前进的敌军造成伤亡的理想近战兵器。然而,这种杀伤机理要求投弹的士兵不仅自己要采取掩蔽措施,而且要特别注意己方其他人员的位置。防御手榴弹可以是专门制造的,也可以是在标准的进攻手榴弹弹体外加装重金属套。

虽然进攻手榴弹对空旷地带上敌人的杀伤力远远低于防御手榴弹,但对付狭窄空间内的敌人却非常有效。这种手榴弹在封闭场所使用时产生的冲击波(超压)通常大于相应的防御手榴弹。因此,用它们来打击筑垒阵地内的敌军非常有效,而且也可借助它在封闭场所内造成的震荡效果来完成爆破任务。

照明手榴弹

照明手榴弹用于在夜间作战时显示地形,可在数秒钟内发出平均可达50000~60000标准烛光的强光。它们还可用作燃烧手榴弹,用于点燃干草、树叶或灌木。在夜视器材日益广泛应用的今天,照明手榴弹作为一种失能性武器仍非常有用,因为它可使大多数夜视器材致“盲”。

化学手榴弹

装填有各种装药的化学手榴弹可用于燃烧、遮蔽、发信号、反暴乱等目的。反暴乱手榴弹通常内装催泪性毒气(氯乙酰苯),这是一种可刺激眼睛流泪、能暂时部分或完全致盲的催泪瓦斯。用于非军事(如警察)行动时,反暴乱手榴弹大多由专用榴弹发射器发射,因此可投射更远的距离。除了非常特殊的情况(如向窗户里投掷CS催泪毒气手榴弹,将怀有敌意的个人从房间或建筑物里赶出来),使用反暴乱手榴弹要求有关人员戴上适当的防护用具。

燃烧手榴弹

用于摧毁热敏装备或纵火,也可用于破坏、瘫痪或摧毁车辆、武器系统、掩体或弹药。燃烧手榴弹采用可高温燃烧40~60秒的混合装药(通常以铝热剂或其派生物为主要成分)。一部分装药变成熔化了的铁水,从手榴弹里流出,将所触及的任何东西点燃或熔化。这种装药可烧穿约50毫米厚的钢板,可将钢或铁制机件熔接到一起。发烟手榴弹有2个不同类型。发彩色烟幕的手榴弹,主要用于识别或标示位置,也可用于为地地或地空作战行动标示区域;发白色烟幕的手榴弹主要用于隐蔽进攻或撤退行动,或是为这些行动制造烟幕。

眩晕手榴弹

用于转移或分散注意力,它的使用场合是:清除建筑物或房间内的敌人。

教练手榴弹

教练手榴弹是杀伤手榴弹的模拟弹,用于训练。教练手榴弹在设计上必须能够让士兵进行逼真的训练,使他们熟悉“真家伙”的使用方法和特点。大多数教练手榴弹会发出巨大的“砰”声或闪光,以模拟杀伤手榴弹的爆炸情景。

因战术思想的差异,世界各国对手榴弹的战术使用要求也不同,由此导致手榴弹的种类很多。今后随着战场的变化和多种多样目标的出现,许多新弹种还将相继出现。

由于手榴弹品种的不断增多,给生产管理、后勤供应带来了诸多不便。为此多用途手榴弹应运而生,如手投/枪发两用手榴弹、进攻/防御手榴弹、破甲/杀伤手榴弹和杀伤/燃烧手榴弹等等。

不难预料,手榴弹这一传统与古老的弹种,在新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必然会不断得到改进与提高。

在中国使用

新中国建立之后,中国一段时间内一直仿制苏联的产品,直到1960年代初期,才走向自选研制具有中国特色手榴弹之路。中国仿苏成功的第一种手榴弹是42式攻防两用手榴弹,它是仿照前苏联RG42式手榴弹设计的。由于中国手榴弹品种繁杂,为保证产品质量和统一标准,对仿制和改进的手榴弹进行了规范。第一个正式命名的就是5l式普通木柄手榴弹。随着生产工艺的不断提高,经设计改进,正式研制成功59式普通木柄手榴弹,该弹成为当时国产制式手榴弹的代表,外形和构造成为后来研制的67式手榴弹的雏形。以59式普通木柄手榴弹为基型,先后又研制出62-1式、62—1A式木柄手榴弹。这一时期生产装备的还有攻-42式、攻一59式、防一1式手榴弹和反-3式、反-43式反坦克手榴弹。1954年,中国两种仿苏手榴弹541式冲锋手榴弹和542式防御手榴弹通过设计定型,这两种手榴弹实际上是苏联RGD一5式手榴弹和F1式手榴弹的仿制品,结构比较复杂,加工工艺要求也高,不久便停止了生产。

从1960年代开始,中国的武器发展开始走自行研制生产的道路。63式木柄手榴弹是中国自行研制的第一代手榴弹。随后又有65式加重木柄手榴弹定型生产,但这两种手榴弹均存在使用不安全、投掷时发生早炸、易受潮瞎火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改进了引信和生产工艺,并进一步改善了防潮性能,解决了早炸问题,这就是1967年设计定型的67式木柄手榴弹。该手榴弹研制成功后,大量投入生产并装备部队,成为在国第一代自行设计生产的手榴弹的典型代表。以67式木柄手榴弹为基础,其后的手榴弹经过不断改进、改型,由非预制破片到预制破片,从长柄到短柄,从木柄到铁柄、塑料柄。先后研制定型和生产装备的有73式钢珠手榴弹、77-1式木柄手榴弹、77-l式塑柄手榴弹、77-1式全塑钢珠手榴弹、77-2式木柄手榴弹、77-3式木柄手榴弹、77-4式铁柄手榴弹、77-5式木柄手榴弹及7l式燃烧手榴弹、79式火箭手榴弹等。此时的手榴弹已开始分为普通手榴弹和加重手榴弹两种,加重手榴弹的杀伤威力较大且适用于防御,普通手榴弹既适用于进攻又适用于防御。

从1980年代开始,中国手榴弹的研制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手榴弹在外形、发火机构和破片方面都有很大的改进和提高。这其中以82式无柄手榴弹系列为典型代表。该系列弹取消了传统手榴弹的木柄,提高了威力,破片数量达300片之多,提高了杀伤概率。82式无柄手榴弹系列包括82-1式、82-2式、82-3式手榴弹等。

中国的手榴弹已由建国初期的几个单调的弹种发展成为一个种类齐全的近战武器大家族,与世界手榴弹的水平并驾齐驱。但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对手榴弹这种经济实用的自卫武器还需要进一步发展。在今后的相当时间内,手榴弹仍将是中国的基本装备之一。

中国的现代手榴弹是在引进外国产品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至1920年,中国陆续从国外引进了几种手榴弹,与此同时也开始了自己研制手榴弹的历史。据有关资料的不完全统计,至1949年年底,中国制造手榴弹的工厂达39个,生产各种手榴弹5827万多枚(不包括我八路军、新四军土法研制和生产的各种手榴弹)。1917年,中国汕尾制弹厂首次开始研制现代手榴弹。1920年代后,许多兵工厂都陆续开始制造手榴弹,到1930年,中国制造的手榴弹有德式、俄式、法式和麻尾手榴弹等品种。广西炸弹厂还于1936~1939年问生产过意式手榴弹。

内容声明

1、本网站为开放性注册平台,以上所有展示信息均由会员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均由发布会员负责,本网站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2、网站信息如涉嫌违反相关法律规定或侵权,请发邮件至599385753@qq.com删除。

Copyright © 趣爱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