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肉又名豚肉,是主要家畜之一。属猪科动物。其性味甘咸平,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及脂肪、碳水化合物、钙、磷、铁等成分。猪肉是日常生活的主要副食品,具有补虚强身,滋阴润燥、丰肌泽肤的作用。凡病后体弱、产后血虚、面黄赢瘦者,皆可用之作营养滋补之品。
在享有“绿竹之乡”美誉的豫西洛宁,有一种独特吃食,远传至洛阳、西安、甘肃等地。据说,日本侵略中国,兵至洛宁,还把这一吃食带到了日本。蒸肉,洛宁百姓逢年过节之日必吃的一大美食。吃蒸肉,是这里的民俗,或者说洛宁蒸肉是这里民间小吃的上品。老人生日吃蒸肉,大年初一吃蒸肉,来了嘉宾吃蒸肉。可以说从古到今,从人们记事起,或者说从旧中国到新中国,再到改革开放的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从上到下,或者说从贫困农村老百姓的庄稼小院,到县委、县政府招待所里的豪华酒席上,只要来了客人,特别是尊贵的远客,当地人都会给你奉上洛宁蒸肉,然后马上就会给你细讲它的妙处和来历。接着你会发现,一旦开吃,不管你客人觉得口感如何,他们洛宁人自己立马吃得津津有味。
蒸肉就是带有肥瘦的肋条猪肉,洗净剃去肋骨,切成寸长片薄的肉块,用香油、盐、寸长的葱、调料拌好,把粉条洗净,热水焖软,加香油、调料搅拌好,然后两者放一块双手掺匀,拌上玉谷面,当然白面也可;肋骨同肉一样拌好放在有面皮的篦子上蒸三四十分钟揭笼即可食用,味香扑鼻。肥肉拌上粉条,馍皮,吃起来便不那么腻;瘦肉由于清蒸,更有透透的香。
陕西省咸阳地区的一种小吃,主要流行在泾阳、三原一代,是逢年过节及款待嘉宾的佳品。材料取上等五花肉,精制面粉(以前应该是玉米面)。大致做法是取适量猪油油放置锅中加热,放如切成片的五花肉稍作翻炒,待肉化开放入五香粉、食用盐等调味品,搅拌均匀,放入面粉揉搓至均匀,放入铺好干净白布的篦子上,上锅大火蒸30-40分钟,出锅既可以直接使用。另外西安有一种小吃叫粉蒸肉,主要在早餐的时与荷叶饼一起食用,把肉依据个人不同的喜好夹在馍里,有时还夹如一些脆脆的咸菜,也是别具风味的。再喝上一碗陕西的小吃豆腐脑,真的是营养和美味同时拥有了。粉蒸肉与蒸肉的区别是材料上蒸肉用面粉,粉蒸肉用米粉,味道上蒸肉为五香,粉蒸肉为香中略带微辣。
粉蒸肉是“晋式三蒸”中起源最早的山西名菜,可谓“三晋第一蒸”。“蒸”之烹技,晋源流长,陶寺遗址出土的陶甑,表明距今4000多年前山西已“蒸谷为饭”(《古史考》),至今平定等地仍用陶甑,晋南民间以其蒸糕,称“甑糕”。《千鼎集·伊尹蒸考》有“雪鹄之蒸”,说明夏商时已有蒸肉而食。《周语》记,周定王设宴,晋襄公任相礼,以“肴蒸”款待士会。晋地民间袭此“宴礼”,改为加米与肉相蒸,成粉蒸肉,传承至今,成为山西传统“行菜”之一、民间宴席的底座菜。
粉蒸肉在山西省忻州定襄一带,有其独特的吃法。是采用特殊方法精制而成,以精瘦猪肉为主,加入土豆泥、淀粉和面粉,拌以调味料蒸制,食用时加热切成块,味香迷仙甚是独特,被称为“忻州蒸肉””“定襄蒸肉”或“山西蒸肉”,是当地过去“九簋八盘”宴席的主打菜。相传,1934年蒋介石夫妇由南京抵山西定襄县河边村拜访阎锡山,阎锡山在阎府用当地的特色佳肴“五簋八盘”宴请了蒋介石夫妇,四盘中的一盘就是定襄蒸肉,蒋介石夫妇首次品尝了具有浓郁地方色彩的美食,席间,蒋夫妇对此赞不绝口,声称阎府家宴别具一格,堪称一绝。
其他种类有以下几种,主要是因为制作的原料不同而叫法不同的:
是由面粉和纯瘦肉制作的,把用调料淹好的瘦肉蘸上面粉,上笼蒸制。味道咸香,肉制作的酥而嫩。
是由纯的肥肉制成,在特制的小瓷碗的底部放上花椒辣椒等的调料(因为个家的风味不同放的东西的种类和多少不同),上面摆上切的整齐的五花肉,再上笼蒸,吃的时候肥而不腻。
原料也是面粉和猪肉,肉是肥瘦兼有。制作的方法也不同,先把肉切好,用各种调料腌好,把米炒熟压碎,把腌好的肉蘸上压碎的米,上笼蒸。
制法与小酥肉相似,但是原料与笼笼肉一样,肉是肥瘦兼有的。
1、本网站为开放性注册平台,以上所有展示信息均由会员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均由发布会员负责,本网站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2、网站信息如涉嫌违反相关法律规定或侵权,请发邮件至599385753@qq.com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