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春至严陵山水甚佳》①
浓似春云淡似烟,参差②绿到大江边。
斜阳流水推篷③坐,翠色随人欲上船。
本诗被选入上海市九年义务教育课本语文六年级第二学期(试用本)第六单元“每周一诗”(P112)选自《晚晴簃诗汇》徐世昌编选。原题下为一组诗,所选为组诗中的第二首。
①这首绝句写诗人由富春至严陵旅行途中所见。富春,此指富春江,是浙江钱塘江的一部分。严陵,此指富春山。同题二首,这是其二。
②参差(cēn cī):长短、高低、大小不齐。富春江风景
③推篷:拉开船篷。
【译文】:
好似春天的云彩那样浓厚,又好似薄烟轻淡,
绿树的长短影子映在江面上。
夕阳斜下,不禁推开船篷坐下,
富春江山水一片翠色似乎涌上了船头。
富春至严陵山水甚佳【题名】:富春至严陵山水甚佳
【作者】:纪昀,字晓岚,一字春帆,晚号石云,道号观弈道人,清代史学家,诗人。生于清雍正二年(1724年)六月,卒于嘉庆十年(1805年)二月,历雍正、乾隆、嘉庆三朝,享年八十二岁。因其“敏而好学可为文,授之以政无不达”(嘉庆帝御赐碑文),故卒后谥号“文达”,乡里世称文达公。
官宦世家出身,父亲纪容舒是著名的考据学家,做过京官。纪昀自幼聪颖过人,有“神童”之称。nn清高宗乾隆十二年(1747年)乡试解元,乾隆十九年(1754年)中进士,入选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授编修,迁左春坊左庶子。京察后,授贵州都匀府知府。因乾隆帝赏识其学问,加四品衔,留任庶子。不久,升翰林院侍读学士。nn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因给亲家卢见曾通风报信而卷入盐政亏空案被发配新疆乌鲁木齐,于沿途积极与当地人交流,曰“如是我闻”,写了不少的作品,后整理成册,即为著名的《阅微草堂笔记》。纪昀反对理学,《阅微草堂笔记》和《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有相当深刻的反映。nn二年后因乾隆帝修书需要,由刘统勋荐举,将其从新疆召回,于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起,任《四库全书》馆的总纂官,收书三千五百零三种,共七万九千三百三十七卷;又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热河志》。历任编修、左庶子、兵部侍郎、左都御史、礼部侍郎、尚书。
【诗文】:
浓似春云淡似烟,
参差绿到大江边。
斜阳流水推篷坐,
翠色随人欲上船。
【译文】:
好似春天的云彩那样浓厚,又好似薄烟轻淡,
绿树的长短影子映在江面上。
夕阳斜下,不禁推开船篷坐下,
富春江山水一片翠色似乎涌上了船头。
【赏析】:
斜阳下,一只篷船驶行在富春江中,两岸景色吸引了坐在船中的诗人。他不禁推开船篷,想使两岸景色尽收眼底。富春江山水最鲜明的特点是一片青翠碧绿:两岸山峦林木茂密;江中绿水涟漪。这里简直无处不绿,使作者感到这一片翠色正在紧紧地追随着他,甚至似乎涌上了船头。这两句诗清新而活泼,写出了富春江山水活的生命。
【文摘】:
这两首诗描写了浙江富春江一带春日美丽如画的景色“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吴昀《与朱元思书》)第一首开头“沿江无数好山迎”,用一“好”字对青山之美作了高度概括,且以“无数”形容,令人有目不暇接之感。“迎”字将山水拟人化,使人感到亲切:次句“才出杭州便眼明”,可见富春江这一带的青山秀水比杭州西湖更胜一筹:三四句写所过之处,但见青山夹岸,
斜阳下,一只篷船驶行在富春江中,两岸景色吸引了坐在船中的诗人。他不禁推开船篷,想使两岸景色尽收眼底。富春江山水最鲜明的特点是一片青翠碧绿:两岸山峦林木茂密;江中绿水涟漪。这里简直无处不绿,使作者感到这一片翠色正在紧紧地追随着他,甚至似乎涌上了船头。这两句诗清新而活泼,写出了富春江山水活的生命。
【注释】:
琅琅上口,清新雅致!诗歌描绘了富春江沿途山明水秀的动人景色,犹如一幅充满诗情画意的山水画。语言清晰明朗,比喻贴切生动。
斜阳下,一只篷船驶行在富春江中,两岸景色吸引了坐在船中的诗人。他不禁推开船篷,想使两岸景色尽收眼底。富春江山水最鲜明的特点是一片青翠碧绿:两岸山峦林木茂密;江中绿水涟漪。这里简直无处不绿,使作者感到这一片翠色正在紧紧地追随着他,甚至似乎涌上了船头。这两句诗清新而活泼,写出了富春江山水活的生命。
纪昀
纪昀(yún)(1724—1805),清代学者。字晓岚,一字春帆,晚号石云,直隶献县(今属河北)人。1805年(嘉庆十年),以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加太子太保,管国子监事。卒谥文达。
纪昀一生事业,尤在《四库全书总目提要》200卷。《四库全书》收书3400余种,存目着录6700种,这1万多种书,每种均有提要一篇,执笔写作者,如程晋芳、任大椿、邵晋涵、戴震、姚鼐等人,多是著名学者,而最后总其成者,则是纪昀。其中四部总序、各类小序,皆辨章学术,考镜源流。每部书之提要,皆撮陈要旨,指陈得失,使《提要》一书成为一部内容丰富、极富学术价值、超越前代、嘉惠后学的目录着作。纪昀于文学批评理论,造诣亦颇深,删正《瀛奎律髓》,删正《二冯评点才调集》,撰《玉溪生诗说》,评《文心雕龙》,于文学理论多有阐发,论评俱见功力。其他着述尚有《纪文达公遗集》、对《审定风雅遗音》、《沈氏四声考》,而其笔记小说《阅微草堂笔记》,亦产生了很大影响。
纪晓岚一生娶了一妻六妾,原配姓马,比纪晓岚大3岁,是他17岁时娶的。为他操办婚事的,是他同父异母的哥哥纪晴湖。这位忠厚的长兄,比纪晓岚大18岁,对纪晓岚的照顾十分周到。他为纪晓岚娶媳妇,不惜花费数百金。而他自己嫁女儿,只准备了些衣服首饰当嫁妆。这是纪晓岚终生念念不忘的。
纪晓岚妻妾众多,纪晴湖虽然自己一生只娶一房妻子,却对弟弟纳妾一事很宽容。他说:“纳妾符合礼法。如果强行禁止,一定会弄出不合礼法的事情来。”马夫人与纪晓岚相敬如宾,白头偕老,纪晓岚72岁那年她才去世。纪晓岚在《阅微草堂笔记》中对马夫人提到过两次,第一次是说她很喜欢自己的一个小妾:“故马夫人终爱之如娇女。”第二次出场,马夫人已是婆母身份,“马夫人称其(二儿媳)工、容、言、德皆全备。”纪晓岚惜墨如金,两次提到马夫人,一共20多个字。
对自己宠爱的小妾,纪晓岚却不惜笔墨。郭彩符是她的爱妾之一,纪晓岚在《槐西杂志》中用300余字记述说,自己被贬新疆时,郭已经病重,到关帝庙求了一支签,知道还能等到纪回来,但病却痊愈无望。果然,纪晓岚回来不久,郭氏就去世了。郭氏死后,家里整理她的遗物,纪晓岚睹物生情,写了两首诗:“风花还点旧罗衣,惆怅酴釄(音‘涂迷’)片片飞。”“百折湘裙台画栏,临风还忆步珊珊。”颇见真情。
纪晓岚对另一小妾沈明玕着墨最多,写了700多字。沈氏曾经说过,“女子应该在40岁之前就死去,这样人们还会怜惜她。”纪晓岚在《阅微草堂笔记》中收录了沈氏一首小诗:“三十年来梦一场,遗容手付女收藏。他时话我生平事,认取姑苏沈五娘。”沈氏果然30多岁就去世了。纪晓岚说,沈氏临终前,一缕芳魂还跑到他“侍值圆明园”的住处探望了他。沈氏死后,纪晓岚在她的遗像上题诗道:“春梦无痕时一瞥,最关情处在依稀。”
这些妻妾为纪晓岚生了4个儿子。其中,长子纪汝佶十分聪明,21岁就中了举人。但纪晓岚被发配新疆后,纪汝佶变得精神颓废,整天和一些诗友厮混。纪晓岚的一个学生朱子颖把纪汝佶带到泰安散心,没想到纪汝佶偶然见到《聊斋志异》的抄本,更是无心科举,埋头创作专讲狐仙鬼怪的笔记小说,让纪晓岚失望之极。纪汝佶25岁郁郁而亡,病危之时家人按风俗给他烧了一个纸马,纪汝佶突然睁开眼叫道:“我的马怎么瘸了一条腿?”家人大惊失色,原来,他们烧纸马时,不小心把马蹄给弄花了。纪晓岚记述此事时,对儿子的灵性颇有几分怜惜。但是纪晓岚也因儿子之故,对《聊斋志异》很有恶感,在《阅微草堂笔记》中多次批评。
纪晓岚次子纪汝传当过江西南昌、九江等府通判。三子纪汝似曾捐广东候补东莞县丞。四子纪汝亿,事迹已不可考。清嘉庆十年(1805年),纪晓岚死于京城,享年82岁。嘉庆帝曾亲往祭奠,并谥“文达”。但纪晓岚死后,家道也就中落了。
纪晓岚颇好色,性能力也极强。一日要临幸女子数人、一日至少要行房五次,清晨、上午、中午、黄昏、睡前定各要一次。其他偶发事件,还不计算。纪晓岚如一日无女色则“肤欲裂,筋欲抽”。编辑《四库全书》时数日单身当值,竟然“两睛暴赤,颧红如火”。乾隆帝见而大惊询问,纪晓岚就实话实说,皇帝大笑,遂赐两位宫女“伴宿”。
有学者认为纪昀“试图用这种肉体的狂欢”,“借以消磨豪情,转移自己内心的压抑和痛苦”。
1、本网站为开放性注册平台,以上所有展示信息均由会员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均由发布会员负责,本网站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2、网站信息如涉嫌违反相关法律规定或侵权,请发邮件至599385753@qq.com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