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

东周列国志

冯梦龙所著长篇历史小说

中文名: 别名: 作者:[明]冯梦龙 类型: 连载平台: 最新章节: 是否出版: 书名:《东周列国志》 类别:史书典籍 出版社:中华书局 又名:《列国志传》 作者朝代:明朝末期
东周列国志介绍
《东周列国志》在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是一部著名的长篇历史小说。早在元代就有一些有关“列国”故事的白话本,明代嘉靖、隆庆时期,余邵鱼撰辑了一部《列国志传》,明末冯梦龙依据史传对《列国志传》加以修改订正,润色加工,成为一百零八回的《新列国志》。清代乾隆年间,蔡元放对此书又作了修改,定名为《东周列国志》。

内容梗概

《东周列国志》在我国古典文学宝库中,是一部著名的长篇历史小说。早在元代就有一些有关“列国”故事的白话本,明代嘉靖、隆庆时期,余邵鱼撰辑了一部《列国志传》,明末冯梦龙依据史传对《列国志传》加以修改订正,润色加工,成为一百零八回的《新列国志》。

《东周列国志》为明代长篇白话历史演义小说。当周宣王轻易见杀,当褒姒巧遇得活,《东周列国志》拉开了它那长达数百年史事的序幕。这是古今中外时间跨越最长,人物最多的一部小说,描写春秋战国时代"列国"故事。关于"列国"故事的平话,最早产生在元代。明代嘉靖、隆庆年间,余邵鱼(字畏斋)撰《列国志传》,以烽火戏诸侯开篇,分节不分回,每节随事立题。明末冯梦龙加以改编,凡余邵鱼疏忽或遗漏的地方,都根据史书作了订正,艺术上也有显着的提高,改名为《新列国志》,共108回。清代乾隆年间,

连环画封面图册1(15张)

蔡元放(名界,号七都梦夫、野云主人)又作了一番修改,并加了序、读法、详细的评语和简要的注释,改名为《东周列国志》。

《东周列国志》写的是西周末年(公元前789年),至秦统一六国(公元前221年),包括春秋、战国五百多年间的历史故事,内容相当丰富复杂。《东周列国志》所叙述的历史,正是这样一个时代,所有的故事,都是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展开的。其中叙写的事实,取材于《战国策》、《左传》、《国语》、《史记》四部史书,将分散的历史故事和人物传记按照时间顺序穿插编排,冶为一炉,成为一部结构完整的历史演义。秦汉前的一些史家为了某种原则立场,对历史事件的叙述和评价,有时会隐而不言,把意思深藏在记述的文字中,没有一定见地的人,很难发觉,更谈不上理解了。这部书的通俗之处,正是将那暗礁一样的文字弄得水落石出,大家一看便心知眼明,种种是非善恶,忠奸智愚,毕露于光天化日之下。这是作者编写此书的用意,也是他们对后人的贡献。

西周王朝的最后一个国王叫周幽王,他是一个昏庸暴虐的国王。西周末期,由于社会矛盾的加剧,王室内部的矛盾也扩大了,周幽王终于被申侯和犬戎的联合军队攻入王宫后杀死,周王朝鼎盛时代就此结束。

周平王继位后,将王都东迁到洛邑(今河南洛阳),这就是历史上称做东周的开始。周王朝的统治日渐衰落,各诸侯国的势力日益强大,东周社会进入了一个大动荡的时期,中国先秦时代诸侯争霸的"春秋"时期自此开始。这是中国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的时期,也是社会经济和文化大发展的时期。诸侯国的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形成了诸侯国大国争霸的局面,出现了齐桓公、晋文公、楚庄公、吴王阖闾和越王勾践的"春秋五霸"。在这个时期,还出现了像管仲、子产、曹刿、孙武这样著名的历史人物,发生了"城濮之战"这样以弱胜强著名的古代战例,也出现了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发奋图强的诸侯国王。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也是在春秋末期这个社会大变革时代产生的。

春秋时期最先强大起来的是郑庄公,小说里面把他描写成一个奸诈阴险的小人,因此在里面的历史地位并不高。郑庄之后有齐桓,齐桓公小白得鲍叔牙的帮助,击败管仲辅助的公子纠,从而成为齐公,后又任管仲为相,因其任人唯信,兼听纳谏,又得管仲鲍叔牙之大才,很快就雄霸天下,九合诸侯。但其结局悲惨,困死宫中,死后各子相争数岁不休,也因此渐渐失去了齐国的霸主之位。

齐桓公之后,重耳续伯,自深得民心的申生死后,年青时的晋文公重耳便多有磨难,三十岁上逃走天涯,先后流走齐、楚、秦等无数国家,取齐女秦女为妻。只因一帮志同道合如介子推等人的帮助方幸而得生。秦公三平晋乱,最终还是把他推上了晋国国君的宝坐,老来得国的重耳继承齐桓公的霸业,兢兢业业把国家治理得无比强大。"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鸣必惊人"的楚之大鸟,因国乱而三年隐若之后果如他之言,一下飞上了乱世春秋的高空,成为一方霸主,这就是缔造了绝缨大宴的楚庄王。

而后的楚平王昏庸,竟占儿媳为己有,又听谗言,欲死太子也绝后患,因而牢伍奢,诱杀其子,幸得伍员逃得一生,一夜间愁发皆白之后逃离楚国,后落根于吴,也因他的再生,几使楚丘和越国复灭于吴国之手,这个有着太多传奇的伍子胥,叩开了吴越春秋的大门,吴王阖闾之后,伍子胥荐夫差而得王,然而夫差不听子胥忠言,放回已困多年的越王勾践夫妇,最终导致吴国灭于这个重生后兢兢业业,一心为复仇而卧薪尝胆的人手里。紧接着晋国三分天下为韩、赵、魏。大概春秋时期的历史就到此了,之后的战国史,小说写得相对简单得多,也没有像赵氏孤儿那样纷繁复杂的故事。

《东周列国志》描写战国部分虽然不比春秋部分那么庞大,但也还十分精彩,卫鞅入秦变法,西门豹、吴起的故事等,但给读者记忆深刻的当数孙膑、庞涓、苏秦、张仪等人,四人皆是鬼谷子的弟子,孙膑、庞涓学兵法,苏秦、张仪习游说。孙膑后为庞涓后害,几死于魏,佯疯才得脱归齐国,后马陵道万箭射死庞涓。苏秦游说六国联合抗击秦国,即历史上著名的合纵,张仪助秦,后几次破苏秦的合纵之谋。两人皆为游说之仕,小说中,他们算不得什么伟大人物,全为小人之举,苏秦先一贫如洗,后因游说而富贵还家,按小说的观点,其是为了自己而行游说之事,全不顾国家以后的发展,尤其在他后面的日子尤为明显。结局悲惨自是不必说。苏秦张仪之后,多出如孟尝君、信陵君、平原君这样的好客之士,在他们门下,养士多达数千人,但所养之士也多无用,不能为国出谋划策,也不能为之身死。

作者:冯梦龙

当然蔺相如、廉颇这样的大将之才也是有的,白起长平一战坑杀赵卒四十万余。再后期,秦王翦、赵李牧等出现,王翦是秦并吞六国的主力统帅,兵越千里,战功显着。

纵观东周几百年,无外乎一个"乱"字,乱世春秋,父子相残、兄弟相争、父夺子爱,子通其母、兄妹相通等并不足为奇。春秋时期,多有谋国之能臣如管仲、百里奚、先轸、智宁俞、赵盾等,也多有谋国之君如郑庄公、齐桓公、晋文公、晋悼公、楚庄王、秦穆公等,但之后,谋国之君和谋国之臣皆越来越少,后几近灭绝,多出将才而无相才者,也多为游说之人,再之后,只剩家养士人的君子,当然如信陵君这些也堪为国才,但所养之士少有用者。再之后,仅剩将领之才了。将领之后呢,就只剩贪赃枉法、卖国卖家的郭开之流,惟秦王政为治国之君,任人唯贤。下面也有一帮如王翦、李斯等的能臣,也难怪秦能并吞六国而统一天下,唉也!

作品目录

第一回 周宣王闻谣轻杀 杜大夫化厉鸣冤

第二回 褒人赎罪献美女 幽王烽火戏诸侯

第三回 犬戎主大闹镐京 周平王东迁洛邑

第四回 秦文公郊天应梦 郑庄公掘地见母

第五回 宠虢公周郑交质助卫逆鲁宋兴兵

第六回 卫石碏大义灭亲 郑庄公假命伐宋

第七回 公孙阏争车射考叔 公子翬献谄贼隐公

第八回 立新君华督行赂 败戎兵郑忽辞婚

第九回 齐侯送文姜婚鲁 祝聃射周王中肩

第十回 楚熊通僭号称王 郑祭足被胁立庶

第十一回 宋庄公贪赂搆兵 郑祭足杀婿逐主

第十二回 卫宣公筑台纳媳 高渠弥乘间易君

第十三回 鲁桓公夫妇如齐 郑子亹君臣为戮

第十四回 卫侯朔抗王入国 齐襄公出猎遇鬼

第十五回 雍大夫计杀无知 鲁庄公乾时大战

第十六回 释槛囚鲍叔荐仲 战长勺曹刿败齐

第十七回 宋国纳赂诛长万 楚王杯酒虏息妫

第十八回 曹沫手剑劫齐侯 桓公举火爵宁戚

第十九回 擒傅瑕厉公复国 杀子颓惠王反正

第二十回 晋献公违卜立骊姬 楚成王平乱相子文

第二十一回 管夷吾智辨俞儿 齐桓公兵定孤竹

第二十二回 公子友两定鲁君 齐皇子独对委蛇

第二十三回 卫懿公好鹤亡国 齐桓公兴兵伐楚

第二十四回 盟召陵礼款楚大夫会葵邱义戴周天子

第二十五回 智荀息假途灭虢 穷百里饲牛拜相

第二十六回 歌扊扅百里认妻 获陈宝穆公证梦

第二十七回 骊姬巧计杀申生 献公临终嘱荀息

第二十八回 里克两弑孤主 穆公一平晋乱

第二十九回 晋惠公大诛群臣 管夷吾病榻论相

第三十回 秦晋大战龙门山 穆姬登台要大赦

第三十一回 晋惠公怒杀庆郑 介子推割股啖君

第三十二回 晏蛾儿逾墙殉节 群公子大闹朝堂

第三十三回 宋公伐齐纳子昭 楚人伏兵劫盟主

第三十四回 宋襄公假仁失众 齐姜氏乘醉遣夫

第三十五回 晋重耳周游列国 秦怀嬴重婚公子

第三十六回 晋吕郤夜焚公宫 秦穆公再平晋乱

第三十七回 介子推守志焚绵上 太叔带怙宠入宫中

第三十八回 周襄王避乱居郑 晋文公守信降原

第三十九回 柳下惠授词却敌 晋文公伐卫破曹

第四十回 先轸诡谋激子玉 晋楚城濮大交兵

第四十一回 连谷城子玉自杀 践土坛晋侯主盟

第四十二回 周襄王河阳受觐 卫元咺公馆对狱

第四十三回 智宁俞假鸩复卫 老烛武缒城说秦

第四十四回 叔詹据鼎抗晋侯 弦高假命犒秦军

第四十五回 晋襄公墨缞败秦 先元帅免胄殉翟

第四十六回 楚商臣宫中弑父 秦穆公崤谷封尸

第四十七回 弄玉吹箫双跨凤 赵盾背秦立灵公

第四十八回 刺先克五将乱晋 召士会寿余绐秦

第四十九回 公子鲍厚施买国 齐懿公竹池遇变

第五十回 东 门遂援立子倭 赵宣子桃园强谏

第五十一回 责赵盾董狐直笔 诛斗椒绝缨大会

第五十二回 公子宋尝鼋构逆 陈灵公衵服戏朝

第五十三回 楚庄王纳谏复陈 晋景公出师救郑

第五十四回 荀林父纵属亡师 孟侏儒托优悟主

第五十五回 华元登床劫子反 老人结草亢杜回

第五十六回 萧夫人登台笑客 逢丑父易服免君

第五十七回 娶夏姬巫臣逃晋 围下宫程婴匿孤

第五十八回 说秦伯魏相迎医 报魏锜养叔献艺

第五十九回 宠胥童晋国大乱 诛岸贾赵氏复兴

第六十回 智武子分军肆敌 逼阳城三将斗力

第六十一回 晋悼公驾楚会萧鱼 孙林父因歌逐献公

第六十二回 诸侯同心围齐国 晋臣合计逐栾盈

第六十三回 老祁奚力救羊舌 小范鞅智劫魏舒

第六十四回 曲沃城栾盈灭族 且于门杞梁死战

第六十五回 弑齐光崔庆专权 纳卫衎宁喜擅政

第六十六回 杀宁喜子鳟出奔 戳崔杼庆封独相

第六十七回 卢蒲癸计逐庆封楚灵王大合诸侯

第六十八回 贺傂祁师旷辨新声 散家财陈氏买齐国

第六十九回 楚灵王挟诈灭陈蔡 晏平仲巧辩服荆蛮

第七十回 杀三兄楚平王即位 劫齐鲁晋昭公寻盟

第七十一回 晏平仲二桃杀三士楚平王娶媳逐世子

第七十二回 棠公尚捐躯奔父难 伍子胥微服过昭关

第七十三回 伍员吹箫乞吴市 专诸进炙刺王僚

第七十四回 囊瓦惧谤诛无极 要离贪名刺庆忌

第七十五回 孙武子临阵斩美姬 蔡昭侯纳质乞吴师

第七十六回 楚昭王弃郢西奔 伍子胥掘墓鞭尸

第七十七回 泣秦庭申包胥借兵 退吴师楚昭王返国

第七十八回 会夹谷孔子却齐 堕三都闻人伏法

第七十九回 归女乐黎弥阻孔子 栖会稽文种通宰嚭

第八十回 夫差违谏释越 句践竭力事吴

第八十一回 美人计吴宫宠西施 言语科子贡说列国

第八十二回 杀子胥夫差争歃 纳蒯聩子路结缨

第八十三回 诛芈胜叶公定楚 灭夫差越王称霸

第八十四回 智伯决水灌晋阳 豫让击衣报襄子

第八十五回 乐羊子怒餟中山羹西门豹乔送河伯妇

第八十六回 吴起杀妻求将 邹忌鼓琴取相

第八十七回 说秦君卫鞅变法 辞鬼谷孙膑下山

第八十八回 孙膑佯狂脱祸 庞涓兵败桂陵

第八十九回 马陵道万弩射庞涓 咸阳市五牛分商鞅

第九十回 苏秦合从相六国 张仪被激往秦邦

第九十一回 学让国燕哙召兵 伪献地张仪欺楚

第九十二回 赛举鼎秦武王绝胫 莽赴会楚怀王陷秦

第九十三回 赵主父饿死沙邱宫 孟尝君偷过函谷关

第九十四回 冯谖弹铗客孟尝 齐王纠兵伐桀宋

第九十五回 说四国乐毅灭齐 驱火牛田单破燕

第九十六回 蔺相如两屈秦王 马服君单解韩围

第九十七回 死范睢计逃秦国 假张禄廷辱魏使

第九十八回 质平原秦王索魏齐 败长平白起坑赵卒

第九十九回 武安君含冤死杜邮吕不韦巧计归异人

第一百回 鲁仲连不肯帝秦 信陵君窃符救赵

第一百一回 秦王灭周迁九鼎 廉颇败燕杀二将

第一百二回 华阴道信陵败蒙骜 胡卢河庞煖斩剧辛

第一百三回 李国舅争权除黄歇樊於期传檄讨秦王

第一百四回 甘罗童年取高位 嫪毐伪腐乱秦宫

第一百五回 茅焦解衣谏秦王 李牧坚壁却桓齮

第一百六回 王敖反间杀李牧 田光刎颈荐荆轲

第一百七回 献地图荆轲闹秦庭 论兵法王翦代李信

第一百八回 兼六国混一舆图 号始皇建立郡县

目录

人物介绍

郑庄公,春秋国王之一。正是他以及由他主管的充当周朝辅佐的郑国,带头搞乱了封建秩序。按照周代旧制,诸侯去世,嫡子继立。但郑庄公之母宠爱次子叔段,让他分享郑国大权。郑庄公对付的办法是:故意纵容叔段,让他与母亲串通谋反,暗地里周密部署,粉碎了母、弟发动的政变。为了寻找囚母杀弟的借口,郑庄公的手段十分刻毒、狡诈。后来郑国政局稳定,势力渐强,郑庄公便不把周室放在眼内。而周平王为了安抚郑庄公,让王子作为人质,郑庄公也竟然收下,全不顾“君臣之义”。

齐桓公,春秋五霸之一。他任用管仲为相,充分展现出知人善任的组织能力以及宽容广阔的胸襟。管仲并不是他的亲信,当初与他为敌,还射了他一箭,险些要了他的命。老实说,这一箭之仇,齐桓公也曾耿耿于怀,但当听到鲍叔举荐,知道管仲是安邦治国的良材,便抛弃嫌隙,“亲自出郊迎之,与之同载入朝,百姓观者如堵,无不骇然”。任用管仲为相后,齐国大治。齐桓公也九合诸侯,成为春秋五霸之首。

晋文公,春秋五霸之一。他是一位善于团结人才、任用人才的霸主。他在获得政权以前,到处逃亡,势孤力弱。但是他能够把赵襄、狐偃等一批才智之士团结在一起。就是这一帮人与他同心合力,使他克服了一个又一个的困难,最终登上晋侯的宝座。晋文公执政以后,首先整顿国内秩序,“使民知尊卑长幼之序,动亲上死长之心”。上下和睦,将士用命。然后打着“尊周室”的旗号,调动各方力量,于城濮一战,大败楚师。开创了“晋国天下莫强焉”的局面。

创作背景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重要的历史时期,列国之间战争的故事历代被人传诵。到了宋元年间,话本小说兴起,这些散乱流传的故事,便成为话本小说创作者进行加工创作的好题材。故而在宋元的讲史话本中,出现了《七国春秋平话》、《秦并六国平话》等。历史延续至明朝嘉靖、万历年间,时值历史小说创作的高潮时期,春秋战国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又成为历史小说创作者看好的题材。

明代嘉靖、隆庆年间,余邵鱼始起发轫,根据先代历史书籍的记述,吸取话本成果加工写成《列国志传》,使列国故事初具规模。全书共226节,不计回数,每节随事立题。从商纣起,到秦皇统一天下,较为全面、生动地记载了列国历史。但其中穿插许多与史实严重不符的部分,如秦孝公临潼斗宝等,也充斥着封建伦理道德和天命论的说教。后由冯梦龙凭据史传,把《列国志传》改编为108回的《新列国志》,于明末刊行。

清代乾隆年间,蔡元放(名界,号七都梦夫、野云主人)又作了一番修改,并加了序、读法、详细的评语和简要的注释,改名为《东周列国志》。

创作历程

描写春秋战国时代"列国"故事平话,最早产生在元代。明代嘉靖、隆庆年间,余邵鱼(字畏斋)撰

《列国志传》,以武王伐纣的故事开篇,分节不分回,每节随事立题。明末冯梦龙加以改编,凡余邵鱼疏忽或遗漏的地方,都根据史书作了订正,艺术上也有显着的提高,改名为《新列国志》,共108回。清代乾隆年间,秣陵(今江苏南京)蔡元放(名界,号七都梦夫、野云主人)又作了一番修改,并加了序、读法、详细的评语和简要的注释,改名为《东周列国志》,23卷,108回。1955年,人民文学出版社根据冯梦龙的《新列国志》对蔡氏的改本作了某些校正,取消了评、注、读法、序和分卷,重新出版,书名仍为《东周列国志》,题为"冯梦龙、蔡元放编"。

点评鉴赏

春秋末期,由于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进一步发展,各诸侯国的阶级关系发生了根本变化。长期兼并战争的结果,改变了大国争霸的形势,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的战国时期,以后又形成了秦、齐、楚、燕、赵、魏、韩七个大国称雄的局面,史称“战国七雄”。剧烈的统一战争自此开始。频繁的兼并战争,给人民带来了无穷的灾难和痛苦。

《东周列国志》与其他史书一样,以国家的兴亡成败为主题,致力探讨气运盛衰、人事成败之间转化变迁的因果关系。作者通过人物命运的沉浮,形象地告诉人们,能否注重道义,任用贤能是判断一个国家前途命运的最根本的依据。得民心者得天下。道义是对天意的阐发,天意就是民心。民心存,其政举,民心亡,其政息。这种人本主义的观点,是有进步意义的。

《东周列国志》所叙述的五百多年之间,英雄辈出,群星灿烂,千百年后,虽不乏其人,但这一时期的人和事,在历史上最突出,最典型,它几乎是后世是非成败的理论源头,更是后人行世为人的标准和榜样。小说通过丰富而生动的故事情节,赞扬了从善如流、赏罚严明、胸怀大度的王侯和忠贞、有勇有谋的将相,也赞扬了那些见义勇为、机智果敢的豪侠。

列国之中,上至君王,下至卿士,守信立身,不惜功名生命的事例,比比皆是。程婴牺牲自己的儿子,救出赵氏孤儿,忍辱偷生,终于复国。豫让因智伯以国士待之,决意以国士报答,在智伯死后,几次为智伯复仇,就义之前,仍请求将智伯仇敌的衣服用剑斩过,以了心愿。田光向燕太子丹举荐荆轲,图谋刺杀秦始皇,为守机密,自刎而死。当时

的忠义之士,往往如此,千百年后仍使人感吧敬慕。勾践身负灭国之耻,心怀复国大志,刚强、勇毅,不计荣辱生死,克制私欲,礼贤下士,以非凡的耐力和恒心,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终于以少胜多,摧毁强敌,称霸天下。像这样反败为胜、变弱为强的事例,还见于晋文公重耳,吴大夫伍子胥等段落之中。人生立志,应该放眼至高至远之处,当以造福苍生、泽及万世为念,这样的榜样有孔子、管仲、子产。他们的思想以仁爱为根本,他们拥有安定天下、惠及万民的志向,对真理永无止境地追求,引导君王走向内圣外王的正途,施行的政令,富民强国,成为后世政治参照的法则。

与这些正面人生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小说也塑造了一些昏聩、残暴、荒淫无耻的帝王、诸侯等统治者,和贪婪、奸诈、阴险的佞臣小人。作者对他们揭露与鞭挞的态度自然而然地融入情节的进展之中。

艺术特色

小说的结构布局主次分明、繁简得当。虽然头绪纷繁,矛盾错综复杂,但来龙去脉交代清楚,不仅整个历史时代的发展变化得到如实的反映,各诸侯国的发展、变化,各国之间的关系,都条分缕析,写得清清楚楚。小说的故事性很强,每个故事既有相对的独立性,又是全书的一部分。许多故事描述得引人入胜,如“卫懿公好鹤亡国”“西门豹乔送河伯妇”“伍子胥微服过昭关”等等。由于小说反映了五六百年的历史,不可能有贯串始终的人物形象,但在不少篇章里,人物形象描绘得还是相当生动的,如管夷吾的博学奇才、齐小白的王霸之度、鲍叔牙的苦心荐贤等等,又如重耳(晋文公)、伍子胥、介子推、孙膑、庞涓、廉颇、蔺相如、文种、范蠡等等,都写得个性分明。

该小说还塑造了众多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如有齐桓公那样煊赫一时的霸主、周幽王那样昏庸残暴的国君、管仲那样富有谋略的政治家、孙武那样足智多谋的军事家、廉颇那样勇猛善战的武将、荆轲那样视死如归的义士、苏秦那样能言善辩的说客,也有易牙、竖刁那样阴险奸诈的小人。这些人物,既具有春秋战围时期的时代特征,在整个封建社会中又有一定的普遍意义。

作者简介

冯梦龙(公元1574年-公元1646年),明代通俗文学家、戏曲家,字犹龙,一字耳犹,号姑苏词奴、顾曲散人、墨憨斋主人、墨憨子、茂苑野史民、龙子犹等,江苏长洲(今苏州)人。少有才气,与兄冯梦桂、弟冯梦熊并称“吴下三冯”。在科举上,冯梦龙一生不得意,遂将主要精力集中于搜集、整理通俗文学上。他的代表作品是《喻世明言》(旧题《古今小说》)《警世通言》《醒世恒言》等小说,世称三言,代表了明代拟话本小说的成就。此外,他还编辑了《古今谭概》《情史》等笔记故事,并鉴定了《有商志传》《有夏志传》《盘古至唐虞传》等。

蔡元放,名舁,号七都梦夫、野云主人,江宁(今南京)人,乾隆年间通俗文学家。生平不详。其主要业绩为润色增删冯梦龙的长篇历史演义小说《新列国志》,修订原书一些讹误之处,并附上序、读法、详细的评语和简要的注释,改名为《东周列国志》刊行。

后世影响

《东周列国志》取得了较高的思想成就和艺术成就,是除《三国演义》之外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一部历史演义小说,在中国小说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后世戏剧、影视等多种文体裁以此为素材进行创作,其人物故事等传播甚广。

相关版本

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版

作者:(明)冯梦龙,周立波改写

出版社: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1-1

开本:大32开

ISBN:9787534641428

浙江古籍出版社版

书名:东周列国志

作者:(明代)冯梦龙

出版社:浙江古籍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年04月

ISBN:9787807155218

开本:16开

名言选辑

1、善盈而后福,恶盈而后祸。

2、危邦不入,乱邦不居。

3、君子不居危国,不事乱朝。

4、机不密,祸先发。

5、人臣无将,将则必诛。

6、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7、一日纵敌,数世贻殃。

8、斩草留根,逢春再发。

9、水来土掩,兵至将迎。

10、爱子者,教以义方,弗纳于邪。夫宠过必骄,骄必生乱。

11、亲仁善邻,国之宝也。

12、利器入手,不可假人。

13、投鼠者当忌其器。

14、子不能为父分忧,即为不孝;臣不能为君排难,即为不忠。

15、欲人勿恶,必先自美;欲人勿疑,必先自信。

16、天下之事,理胜力维常,力胜理为变。一时之强弱在力,千古之胜负在理。

17、凡举事必先有所奉,然后成。

18、有奇淫者,必有奇祸。

19、欲成大事者,不矜细行。

20、有大才略,必有大规模。

21、成大事者,不恤小耻;立大功者,不拘小谅。

22、抱大节者,不拘小谅;有远虑者,岂固近谋?

23、贱不能临贵,贫不能役富,疏不能制亲。

24、夫非常之人,必待以非常之礼。

25、兵贵于精,不贵于多;强于心,不强于力。

26、大厦之成,非一木之材也;大海之润,非一流之归也。

27、不知贤,害霸;知贤而不用,害霸;用而不任,害霸;任而复以小人参之,害霸。

28、君臣以义合。君待臣如手足,则臣待君如腹心;君待臣如犬马,则臣待君如路人。

29、君臣之间,以礼相交,不可戏也。戏则不敬,不敬则慢,慢则无礼,悖逆将生。

30、贤君择人为佐,贤臣亦择主而辅。

31、依人者危,臣人者辱。

32、任独者暗,任众者明。

33、上人不好,下人不要。

34、进嘉言于愚人之前,犹委珠玉于道也。

35、德为本,威济之。德而不威,其国外削;威而不德,其民内溃。

36、邻国有圣人,敌国之忧也。

37、仁不恶君,智不重困,勇不逃死。

38、士之立身,忠信为本。

39、入虎穴者,必操利器。

40、仁者不乘危以邀利,智者不侥幸以成功。

41、幸人之灾,不仁。背人之施,不义。

42、仁者虽怨不忘亲,虽怒不弃礼。

43、若要不知,除非莫为。若要不闻,除非莫言。

44、登高必自卑,行远必自迩。

45、孝子杀身以事其亲,忠臣杀身以事其君。

46、蛟龙失势,比于蚯蚓。

47、要为天下奇男子,须历人间万里程。

48、人生如白驹过隙,苟可适志,何必他求?

49、剑老五芒,人老无刚。

50、有其君者,必有其臣;有其臣者,必有其君。

51、运到时来,铁树花开。

52、圣臣能使其君尊,贤臣能使其君安。

53、大凡做好事的心,一日小一日;做歹事的胆,一日大一日。

54、为将者,有勇不如有智,有智不如有学。

55、惟有德义者,方能恤民。能恤民者,方能用兵。

56、胜敌者,一时之功也;全信者,万世之利也。

57、赏罚不明,百事不成;赏罚若明,四方可行。

58、主忧则臣辱,主辱则臣死。

59、死而不义,非勇也。

60、有道之君,以乐乐人;无道之君,以乐乐身。

61、人有一念之善,天必佑之。

62、察见渊鱼者不祥,智料隐慝者有殃。

63、美玉不可韫椟而藏。

64、龙之在渊,没人不可窥也;及其离渊就陆,童子得而制之。

65、计之不精,由于多心;心之不一,由于多视。

66、贤人,社稷之卫也。

67、贤不肖之间,父子不相及也。

68、父子之罪,不相及也。

69、瓦罐不离井上破,将军多在阵前亡。

70、善人富,谓之赏;淫人富,谓之殃。

71、礼,国之干也。杀有礼,不祥!

72、父不父,则子不子矣!

73、不能舍己,必将取人,取人必多怨,亡无日矣。

74、伯者之服诸侯,闻以德,不闻以宫室。

75、识时务者为俊杰,通机变者为英豪。

76、秤砣虽小,能压千斤;舟浆空长,终为水役。

77、善仕者不但择君,兼欲择友。

78、为将者,受命之日,即忘其家;临君约束,则忘其亲;秉枹鼓,犯矢石,则忘其身。

79、惊翔之鸟,相随而集;濑下之水,因复而流。

80、小不忍而酿大患。

81、良马不在形之高大,所贵者力能任重,足能致远而已。

82、安妻子之乐,不尽事君之义,非忠也;怀室家之爱,不能除君之患,非义也。

83、凡以寡胜众,以弱胜强者,必先明于劳逸之数。

84、小人知其过,谢之以文;君子知其过,谢之以质。

85、护嘉苗者,必去莠草。

86、居不幽者志不广,形不愁者思不远。

87、古之圣贤,皆遇困厄之难,蒙不赦之耻。

88、哲妇不嫁破亡之家,名贤不官灭绝之国。

89、亡国之臣,不敢语政;败军之将,不敢语勇。

90、虎卑其势,将有击也;狸缩其身,将有取也。

91、高飞之鸟,死于美食;深泉之鱼,死于芳饵。

92、夏亡以妹喜,殷亡以妲己,周亡以褒姒。夫美女者,亡国之物。

93、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

94、忧在外者攻其弱,忧在内者攻其强。

95、无报人之志,而使人疑之者,拙也;有报人之志,而使人知之者,危也。

96、天之将亡人国,先逢其小喜,而后授之以大忧。

97、君不忘有功之臣,父不忘有力之子。

98、狡兔死,走狗烹;敌国破,谋臣亡。

99、志士不忧其身之死,而忧其道之不行。

100、天之所废,虽贵必贱;天之所兴,虽贱比贵。

101、忠臣不忧身之死,明主不掩人之义。

102、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

103、国君而骄人,则不保社稷;大夫而骄人,则不保宗庙。

104、水无本则竭,木无本则折,人而无本,能令终乎?

105、国不富,不可以用兵;兵不强,不可以摧敌。

106、良材不终朽于岩下,良剑不终秘于匣中。

107、君有诤臣,不亡妻国;父有诤子,不亡其家。

108、千人诺诺,不如一士谔谔。

109、大臣太重者国危,左右太重者身危。

110、世情看冷暖,人面逐高低。

111、富贵多士,贫贱寡交,事之常也。

112、明主立政,有功者赏,有能者官,劳大者禄厚,才高者爵尊。

113、贵而为友者,为贱时也;富而为友者,为贫时也。

114、应运之王,必有异征。

115、与其富贵而诎于人,宁贫贱而得自由也。

116、主圣臣贤,国之福也。父慈子孝,家之福也。

117、为孝子者,谁不愿得慈父?为贤臣者,谁不愿得明君?

118、大丈夫处世,身名俱全者,上也。名可传而身死者,其次也;惟名辱而身全,斯为下耳。

119、荣辱盛衰,物之常理。

120、日中必移,月满必亏。

121、天下有智妇人,胜于男子。

122、高才不寿,惜哉!

123、有生者不讳其死,有过这不讳其亡;讳亡者不可以得存,讳死者不可以得生。

124、忠臣不进阿顺之言,明主不蹈狂悖之行。主有悖行而臣不言,是臣负其君也;臣有忠言而君不听,是君负其臣也。

扩写版春秋战国演义

晋卿续写的《战国演义》虽然很详细,但缺乏文学性,阅读起来比较乏味。

如果要同时兼顾详细和文笔的话,那莫过于潘强恩、林玉萍等人编着的《春秋战国演义》,该书是在《东周列国志》的基础上扩写出来的。

全书一共180回(130万字),其中战国部分占55回(126-180回),虽然只占了全书的三分之一,但也要比《东周列国志》来得详细了。

更为难得的是,本书在忠实于《东周列国志》的基础上,将其古代白话转化为更为通俗易懂的现代语文。总之,本书很值得一阅。

相关影视作品

于1995年拍摄的电视连续剧《东周列国》就是根据小说《东周列国志》改编的。全剧共62集,分为《春秋篇》(30集)和《战国篇》(32集)两部。

内容声明

1、本网站为开放性注册平台,以上所有展示信息均由会员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均由发布会员负责,本网站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2、网站信息如涉嫌违反相关法律规定或侵权,请发邮件至599385753@qq.com删除。

Copyright © 趣爱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