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

时空漩涡

物理名词

中文名:时空漩涡 外文名: 适用领域: 所属学科: 英文名:Time Vortex 根据: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形成:“时空”的四维结构
时空漩涡介绍
时空漩涡是物理名词,根据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空间和时间是交织在一起的,形成一种被他称为“时空”的四维结构。地球的质量会在这种结构上产生“凹陷”,这很像是一个成年人站在蹦床上陷进去的情形。爱因斯坦指出,引力的本质仅仅只是物体围绕这种时空凹陷的曲线边缘运动的外在表现。2011年,美国2004年发射进入太空的引力探测卫星-B证实了该现象的存在。

基本解释

时空漩涡,即时间和空间,任何事物都处于一定的时空之中,近代物理学认为,时间和空间不是独立的、绝对的,而是相互关联的、可变的,任何一方的变化都包含着对方的变化。因此把时间和空间统称为时空,在概念上更加科学而完整。

时空(四维)与空间(三维)有着相差一个维度的区别,它们也不同于通常所说的希尔伯特空间。把宇宙看作四维时空,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它恰好可以全面地描述发生在我们能够认知的三维空间中发生的一切事件。据美国宇航局网站报道,科学家们经过仔细的检测,发现地球周围确实存在时空漩涡,并且其各项参数和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预言的完全符合。

实验原理

科学家们将一个陀螺仪送上地球轨道,使它的一个旋转轴指向一颗遥远的恒星作为参考点。在没有任何外力作用的情况下,这一旋转轴应当永远指向这一颗恒星。但如果空间是扭曲的,那么陀螺仪的指向会随着时间推移发生改变。通过对这种改变的精密检测,科学家们能了解时空弯曲的相关信息。

首先,制造引力探测器B中4个高精度陀螺仪需要用到精度极高的球体。事实上,这些陀螺仪内部的转子是人类迄今制造过的最完美球体。它们的大小约相当于一个乒乓球,由熔凝石英和硅材料制成,其相对完美球体的误差在任何方向都不超过40个原子的厚度。这样高的精度是必须的,因为如果不是这样做,那么这些陀螺仪转轴的晃动将出现误差。

根据爱因斯坦理论进行的估算显示,地球周围空间的时空扭曲将导致陀螺仪旋转轴出现每年0.041弧秒的改变。1弧秒等于1/3600度。为了测出这样微小的改变量,GP-B探测器必须具备0.0005弧秒的精度。这就相当于让你测量放在100英里(约合161公里)之外的一张纸的厚度。

对此,工程师们开发了一种“无拖曳”卫星技术,它可以让卫星擦过地球最外层大气却不会造成对其内部陀螺仪的扰动。他们还开发出独特的技术来防止地球磁场穿透探测器从而影响其测试精度。最后,他们还设计出一种技术来测量陀螺仪的旋转角度,但整个过程中不会触碰到陀螺仪从而对其造成影响。

即便克服了制造和设计上的技术困难,进行这项精度空前的实验本身同样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但经过一年的数据收集和将近5年的数据分析,GP-B项目的科学家们认为他们已经几乎接近完成这项工作。

测地线效应是指由于地球的静止质量引起的陀螺旋转轴改变,也即时空的凹陷。而惯性系拖曳效应则是由于地球自转导致的陀螺旋转轴改变,也即时空的扭曲。测量得到的这两组数据都和爱因斯坦理论的预测非常吻合。

伟大实验

这是一张示意图,显示引力探测卫星-2号正在太空测量地球周围存在的时空扭曲效应,这是引力探测卫星-2号陀螺仪使用的其中一个超完美球体

北京时间5月6日消息,据美国宇航局NASA网站报道,爱因斯坦的预言再一次得到了证实!科学家们经过仔细的检测,发现地球周围确实存在时空漩涡,并且其各项参数和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预言的完全符合。

这是此间在美国宇航局总部举行的一场新闻发布会上公布的消息,探测的结果来自对该局实施的引力探测卫星B(GP-B)计划的数据分析结果。科学家们终于在地球周围发现了时空漩涡,再次证实了爱因期坦的广义相对论。这对于人类的成长来讲,是个重大进步,人类再一次明白时空的真实意义。

引力探测卫星B项目首席科学家,斯坦福大学物理学家弗朗西斯·艾福瑞特(FrancisEveritt)表示:“正如广义相对论预言的那样,地球附近确实存在时空扭曲。”

而美国华盛顿大学圣路易斯分校的克利福德·威尔(CliffordWill)表示:“这是一个历史性的时刻。”威尔是爱因斯坦理论研究方面的专家,他正担任美国国家研究理事会一个独立下设委员会的主席职务。这一委员会于1998年由美国宇航局创立,其主要目的便是对引力探测卫星B的数据进行检查和评估。他说:“有一天,今天的这个实验将被作为经典案例写进物理学教科书。“

引力探测卫星-B的测量结果具有革命性意义,因为它让物理学家们更有信心,爱因斯坦的理论看上去实在非常古怪,让人难以接受,但事实反复证明它确实是正确的,并且可能是一个普遍的理论。地球附近空间存在的时空漩涡在其它大质量天体附近也一样存在,如中子星,黑洞和活动星系核等,只不过那里的时空漩涡更加剧烈,规模更加大而已。

威尔说:“如果你想在一个黑洞周围高度扭曲的时空中玩陀螺,它不会出现那么轻柔的偏转,它会剧烈晃动,甚至整个倒过来。”

在双黑洞系统中,两个黑洞相互绕转,而黑洞本身也在自转,它的本身就相当于一个旋转的陀螺。想象一下,一对相互绕转,存在自转,还在疯狂晃动翻转的黑洞吧!这虽然听起来实在非常诡异,但这就是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所预言的。而这一次引力探测器-B的测量结果则证明,这种情形是确实可能的!

这项伟大实验的意义还不仅仅局限在对广义相对论的检验,它还深刻影响了数百位年轻物理学家的生活。

艾福瑞特说:“由于这项实验主要以大学为主导进行,很多学生直接参与到了研究工作当中。斯坦福大学有超过86位博士生参与了研究工作,还有14位来自其他大学的学生获准加入了科学团队。除此之外,数百名本科生和55名高中生也参与了项目的辅助工作。宇航员萨利·赖德(SallyRide)和诺贝尔奖获得者,著名物理学家埃里克·康奈尔(EricCornell)也加入了这项实验工作。”

美国宇航局自1963年开始便持续拨款支持引力探测器-B的研究开发工作。这意味着艾福瑞特和他的一部分同事们已经在这个项目的设计、建造、运行和数据分析工作上花费了整整47年时间!从而使其成为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历史上研发持续时间最长的科学项目。这确确实实是一项史诗般的工程!

相对论

爱因斯坦相对论分为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相对论和量子力学是现代物理学的两大基本支柱。

相对论的基本假设是光速不变原理,相对性原理和等效原理。相对论和量子力学是现代物理学的两大基本支柱。奠定了经典物理学基础的经典力学,不适用于高速运动的物体和微观条件下的物体。相对论解决了高速运动问题;量子力学解决了微观亚原子条件下的问题。相对论极大的改变了人类对宇宙和自然的“常识性”观念,提出了“同时的相对性”,“四维时空”“弯曲空间”等全新的概念。

狭义相对论

是只限于讨论惯性系情况的相对论。牛顿时空观认为空间是平直的、各向同性的和各点同性的的三维空间,时间是独立于空间的单独一维(因而也是绝对的)。狭义相对论认为空间和时间并不相互独立,而是一个统一的四维时空整体,并不存在绝对的空间和时间。在狭义相对论中,整个时空仍然是平直的、各向同性的和各点同性的,这是一种对应于“全局惯性系”的理想状况。狭义相对论将真空中光速为常数作为基本假设,结合狭义相对性原理和上述时空的性质可以推出洛仑兹变换。

广义相对论

广义相对论是爱因斯坦(AlbertEinstein)在1915年发表的理论。爱因斯坦提出“等效原理”,即引力和惯性力是等效的。这一原理建立在引力质量与惯性质量的等价性上(目前实验证实,在10−12的精确度范围内,仍没有看到引力质量与惯性质量的差别)。根据等效原理,爱因斯坦把狭义相对性原理推广为广义相对性原理,即物理定律的形式在一切参考系都是不变的。

物体的运动方程即该参考系中的测地线方程。测地线方程与物体自身故有性质无关,只取决于时空局域几何性质。而引力正是时空局域几何性质的表现。

物质质量的存在会造成时空的弯曲,在弯曲的时空中,物体仍然顺着最短距离进行运动(即沿着测地线运动——在欧氏空间中即是直线运动),如地球在太阳造成的弯曲时空中的测地线运动,实际是绕着太阳转,造成引力作用效应。正如在弯曲的地球表面上,如果以直线运动,实际是绕着地球表面的大圆走。

时间

时间的本质

时间随宇宙的变化而变。时间是因变量。——时间的本质,Deng's时间公式

t=T(U,S,X,Y,Z......)

U-宇宙;S空间,XYZ,......事件,顺序

时间是宇宙事件秩序的计量。时间的本质

什么是时间?时间是宇宙事件顺序的度量。

时间不是自变量,而是因变量,它是随宇宙的变化而变化。

Deng's时间公式

t=(S1,S2,S3,...,Sn),世界事件发生次序的序列。其中,S是事件,S1,S2,S3,...,Sn是事件1,2,3,.....,n发生的顺序,时间就是对这些事件发生顺序的排序,标志的计量。

时间”是一个计量“事件过程的长短”的“类别名词”。

可以说没有了“事件”,也就没有了时间(您可以试着举出没有事件还有时间的例子)

时间在数学、物理上用坐标轴表示。“时间”时会出现什么状况?怎样利用时间的本质来思考“衰老”的问题?下面开始细致的分析,内容包括:为什么有些“事件”可以“同时发生”,有些却不能?时间与我们有什么关系?时间和空间是存在的必然形式。时间是存在的表现形式。

空间+时间=运动如果宇宙是静止的,那么天体物质不会收缩膨胀、不会有物理、化学反应、光也不会射到地球上来,因为它还没有产生,生命也不会存在。所以世界只能是绝对运动的。物质的运动构建时空,宇宙中的时与空是没有间的,间是人为的划分,人把地球绕太阳转一圈划分为一年,地球自转一圈划分为一日,太阳系绕银河系的时就没有划间了,因为没用;有间才有用,无间不可用。

按物质的运动区域划空为间,比如太阳系、银河系,而实际上所有星系的空间都是不断移动变化的,所以空间和时间一样都是不断流动变化的,所以宇宙中的绝对定位是不可能的,因为一切都在变化。没有物质运动,时间和空间是不存在的。

有物才有空,无物无空,物动时自成,物质有不同的成分,通过物理运动形成不同的组合产生不同的化学反应,不同化学反应产生不同的生命,生命产生思维,思维根据自身利益需求分割时空,就叫做时间与空间。间 空间是具体空间和一般空间组成的对立统一体。

什么是具体空间?具体空间是有具体数量规定的认识对象,是有长、宽、高三维规定的空间体,是一般空间的具体存在和表现形式,是存在于具体事物之中的相对抽象事物或元实体。

什么是一般空间?一般空间是没有具体数量规定的认识对象,是无长、宽、高三维限制的空间体,是具体空间的本质和内容,是存在于具体事物和相对抽象事物之中绝对抽象事物或元本体。

空间是存在于世界大集体之中的不可被人感到但可被人知道的普通个体成员。

时空本原

对“时空”的思考

下面这段文字并非出自科学理论,更像空想家即兴之作,但对于“时空”的思考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存在与虚无是世界的本原,形式为变化的存在,时空即出于此”

⒈空间由物质(存在)运动(变化)的规律性决定;

⒉空间是有限无界的,又是相对无限的;

⒊空间位置的差异,实质上也是规律的差异;

⒋空间的维度是无穷的;

⒌变化是全向的,但其作为时间本原又是单向的;

⒍空间处于变化层面上,构筑上层建筑“宇宙”。

⒎时间与空间是相互依存的。

⒏时间空间而已看做是一个扭曲的图形看似无限其实是有限

⒐对时间,空间与运动的思考空间和时间是虚拟的思维感觉。有找不着,离不开的真实感受。

⒑空间无限包容所有存在,包括物质及非物质的存在。

⒒时间无限充满空间,与所有存在密不可分。

0时空理论

运动是存在的表示,时空的镜子,时空借助运动表达存在状态。时空——时间的开端是无限的密度,从而有着无限的曲率,时间这样开始......!四维时空连续统一每一个观测者多会看见时空以一种特别的方式分裂成一维时间和三维空间。简单的说,广义相对论把引力描述为物质和能量产生的时空曲率的效应,从而取代了牛顿的两个有质量的物体相互吸引的引力图景。

以不变的速度,运动的观测者会看到因他的运动而改变了的空间,时间间隔和改变了的电磁场。相对运动的观察者将感觉不同的距离和时间,我们会看到,戴在两个相对运动者的人手上的相同的手表会有不同的节律,从而对于2件事之间的时间间隔他们有不同的结果——它说的是时间本身,同样每个人所经历的空间距离和时间间隔是不同的。

相对运动的观察者不再会看到相同的空间和时间,差别太小无人注意。两点之间的距离直线最短吗?答案是否认的。0时空理论认为,任何两点之间都必然地存在着一个0(即距离)。

其结论是:两点之间的距离0线最短。

宇宙时空是无限的,宇宙是普遍联系的,宇宙速度是有限的(如果承认了宇宙速度的无限性,也就是承认了0时间).这三个观点如果同时成立,必有其内在的难以调和的矛盾.0时空理论的提出主要的就是针对这一矛盾而提出来的.

世界上存在着0时与0空。所谓0时,就是时间等于0的时间。而0空,就是空间等于0的空间。0时与0空是一种特性的时间与空间。可以把整个时空区分为非0时空(即通常所说的时空)与0时空两类。非0时空与0时空相互区分、相互共同、相互斗争、相互联合。0时空与非0时空相联结,二者互相内含、互相依存、互相转化。任何两个时间点的距离都是既等于0又不等于0,任何两个空间点的距离都是既等于0又不等于0。

0时空与非0时空必有主次之分.从根本上来讲,非0时空是主要的,0时空是次要的,非0时空是基础,0时空是上层。非0时空正决定0时空,0时空反决定非0时空。

世界上任何事物与任何事物之间都是有联系的。在时间距离和空间距离都为无限大的两个事物之间,如果没有0时与0空,二者就不可能有联系—不但没有直接联系,而且没有间接联系。

这样就违背了普遍联系的原则。因为有了0时与0空,所以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相距都为无限大的两个事物之间存在着联系。整个世界和宇宙通过0时与0空而最高度地联系起来和统一起来。如果没有0时与0空,整个宇宙和世界就会缺乏统一性,如同一盘散沙。

0时与0空在中观时空之中作用往往不明显,往往可以忽略,但在极宏观时空与极微观时空之中作用却非常之巨大。因为有了0时与0空,所以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是既有直接联系又有间接联系的。

时间的一维性和空间的三维性只适合于非0时空,而不适合于0时空。

物从一个空间点经过0空间而跃进到另一个空间点,它所经历的空间距离一方面是0,但另一方面也不是0。它是从这个点跃进到另一个点,而不是从另一个点跃进到这一个点。这种区分是如何实现的?

就在于这种0空间包含着非0的一面。物从一个点通过0空间而跃进到另一个空间点,它所经历的时间必是0。但这种时间的另一个方面也又不是0,它是先在这一个点而后在那一个点的,这种先后的区分是如何实现的?就在于这种0时间中包含着非0的一面。所以当我们说两个空间点的距离是0的时候,它必是包含着非0的一面的。当我们说两个时间点的距离是0的时候,它必是包含着非0的一面。

物从一个空间点经过0空间而跃进到另一个空间点,这个过程所用的时间只能是0.只要存在着0空间,就必然存在着0时间,二者是不可以分割的.承认0时间就必须承认0空间,承认0空间就必须承认0时间.

所谓的0时空是指相对的0时间和相对的0空间.并不存在绝对的0时间和绝对的0空间.0时空与非0时空没有绝对的分割线.在0时间中包含着非0时间,这就是相对0时间。在0空间中包含着非0空间,这就是相对0空间。如果0时间中不包含非0时间,这就是绝对0时间。如果0空间中不包含非0空间,这就是绝对0空间。

绝对的0时空存在

与相对0时空理论相反对的是存在另一种理论,就是认为存在着绝对的0时空。这种理论的实质是认为存在脱离时空而存在的事物。而辩证法明确地说明了,没有脱离时空而存在的事物。0时空只不过是一种特殊的时空而已。它坚决地反对认为存在脱离时空而存在的事物。

任何两个空间点的距离都是一方面是0另一方面又不是0,这两个方面是相互依存的。在这每一个方面的内部,我们仍可以将它区分为是0和非0两个方面的。只不过在是0这一方面,是0是主要的,非0是次要的。

而在非0这一方面,非0是主要的,是0是次要的。这里面要着重反对一种观点,就是认为是0与非0这两个方面是相互依存的,但是就这每一个方面的内部却是不可以再分的,是0的方面中不包含非0,非0的方面不包含是0。这种观点实际上就是陷入到了绝对0时空理论中去了.

我们是相对0时空理论者,我们反对绝对0时空理论.

任何0空间都是非0空间与非0空间之间的一种特殊的联结,任何0时间都是非0时间与非0时间之间的一种特殊的联结.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我们说非0时空是基础,0时空是上层.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我们说非0时空是主要的,而0时空是次要的...

四维时空坐标系的建立方法。第一时空是正交的,第二光从一点出发相同时间内到达的二点之间时间间隔为0。建立方法,以三维直角坐标系为空间坐标系,以原点为球心做同心球不同球面代表不同的时间。0时间不一定是0空间,0空间也不应对0时间,从一个球面上的一点到另一个球面上的一点可以发现时间和空间的对立统一关系。

其实说到底,都离不开中国易经中的阴阳转化与相依相成的原理,阳中有阴,阴中有阳!而所谓的0时空,就是太极的混沌状态!

“星际之门-星际空间飞行器超光速原理”中的时空穿梭原理。

爱因斯坦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AlbertEinstein)1879年3月14日出生在德国巴登-符腾堡州乌尔姆市一个中产阶级犹太人家庭。次年,全家迁往慕尼黑。爱因斯坦幼年并未表现出过人的才华。5岁时,父亲给了他一个指南针,指针在磁力的无形作用下转动的情景让他惊讶。像牛顿看到掉落的苹果一样,爱因斯坦产生了一种奇怪的感觉,认为自己看到的现象是具有深远意义的。

他先在慕尼黑读高中,未毕业就退学,后转入瑞士阿劳市的州立中学。1896年,爱因斯坦进入瑞士苏黎世联邦工业学院学习数学和物理学,毕业后成为一名老师。爱因斯坦喜爱教书育人,但成为一名物理学家却是他无法放弃的梦想。

由于不认同权威,爱因斯坦一度被人认为注定一事无成,1902年大学毕业后无法进入学术机构,只在瑞士伯尔尼专利局找到一份做审查员的临时工作。但在那里,爱因斯坦被正规教育扼杀的科学激情终于重新迸发出来,轻松的工作让爱因斯坦得以继续致力于科学研究。

1905年,年仅26岁的爱因斯坦发表了三篇论文,在物理学三个不同领域取得了历史性成就,特别是狭义相对论的提出,使人类对于空间、时间和物质运动的认识发生了革命性变化,标志着物理学新纪元的到来。

1914年,爱因斯坦返回德国,进入普鲁士科学研究所从事科学研究,兼任柏林大学教授。1915年,爱因斯坦发表广义相对论。这是继狭义相对论之后,近代科学的又一个重大成就。1919年,英国天文学家爱丁顿的日全食观测结果证实了爱因斯坦所作的光线经过太阳引力场会弯曲的预言。

爱因斯坦由此声名鹊起,相对论成为人们家喻户晓的名词。 1921年,爱因斯坦因在光电效应方面的研究而被授予诺贝尔物理学奖。1933年由于粹纳德国反犹太主义狂潮,爱因斯坦被迫移居美国,同年10月开始在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任教。1940年获得美国国籍。1955年4月18日,爱因斯坦因主动脉瘤破裂在美国普林斯顿逝世。

爱因斯坦除在光电效应、相对论等方面作出举世皆知的杰出贡献外,他关于布朗运动的研究成果,由于对大量无序因子的规律性把握,成为当今最热门的金融数学的基础;他提出的激光受激辐射的概念,在几十年后的今天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他与玻尔进行的论战中提出的EPR佯谬,至今仍是理论物理学和科学哲学界不断探讨的话题……爱因斯坦不仅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还是一位和平主义者。

他目睹了两次世界大战中对人类文明的摧残,认为和平是人类的首要问题。1955年4月,弥留之际的爱因斯坦签署了《罗素─爱因斯坦宣言》,呼吁人们团结起来,防止新的世界大战爆发。

穿越时空方法

还有一种理论,即使超越光速,也是在事情发生之后折射出的事情的光影,也就是说你能超越光速去当时光影看到事情经过。你无法去影响它的发生。

我们阐述过“什么是时间”和“什么是空间”,并认为通过强能场或力场的手段是无法使时间倒流,也不可能以超光速使时间倒流。相对高速的运动只会让单位时间延缓,即一秒的时间的“嘀~嗒”间隔拉长。而从“空间”角度,我们也从第三章中了解“空间”是宇宙基态真空,而不是相对论中的重力场或引力场线构成的。

因此即使有方法制造出“超空间”,也一样不可能穿越时空回到过去。同样,如果利用某些特殊的天体,如:黑洞的强大力场,也是不可能令时空倒流。因此,我们也许会失望地看到:电影“星际迷航”中的黑洞时空穿梭隧道其实是忽悠人的方法。

而同样,现代物理学中的超弦理论,去寻找物质体的最小本源的“弦”,这种拥有“十一维空间”结构的概念一样不会提供“虫洞”“孔洞”的途径让我们去穿越时空。这些只是幻想,都是由相对论里对时空错误理解而引发后来的理论对时空的认知。

尽管如此,也不代表绝对无法穿越时空,至少在相对论等现代物理学的范畴里,我们还是可以延缓时间去未来的。至于回到过去,也不是绝对没有方法的。我在早期研读现代物理学的基础理论时,也曾非常失望过,认为我们的宇宙绝对不可能提供一个时空穿梭的途径。

但是后来,我在我所逐渐拓展的对宇宙起源和宇宙结构的认知的基础上,我找到一种可能的渠道。请注意,这个方式可能是可行的,但整个过程仍旧有许多现今科学技术无法突破的障碍。

基态真空为0能量

在第二章中,我们介绍了“空间折叠”。而在介绍“空间折叠”中,我们引入了一个概念,这也可能是现代物理学忽略的一点:基态真空为0能量,即没有一切形式的能量,包括振动、波动等一切形式能量。而在第三章中,我们也简单介绍了“什么是时间”中,也解释了“时间”是能场或力场的表现,人们的感性认知。那么,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基态真空是0能量的同时,时间也为0.

也许你会发问,真空(基态真空)不是会因为西格斯机制自发破缺能量元吗?而我可以告诉你,基态真空在相对地球上的我们人类历史小范围时间上,甚至基态真空中的某些区域可能是非常稳定。实际上,我们应该已经发现,我们各个时期地球历史时间上的基态真空的时间都为0.也就是说基态真空的0时间映射着我们宇宙可视世界里的所有相对时间历史。

图基态真空映射的地球历史时间,其小范围内基本是稳定的,可视基态真空的时间为0时间。

我要说的意图已经很明显地体现于上图中,穿越时空的方法就是要进入基态真空0速度初始惯性系状态,不要忘了我们所处的世界是相对基态真空以无限大速度的粒子形态世界。

由于宇宙的背景空间场(或是U惯性系能量场/也可能是宇宙常数)衰退的缘故,真空中的光速变成了可视世界里的最快的速度极限,并且,现今的真空光速比早期宇宙的真空光速要慢的多了。要想进入基态真空进行时空倒流,就要先突破光障。除此之外,即便能侥幸进入0能量0时间状态中,也不一定能找得到“相对时间的方向”。也许,你反而会到未来,甚至莫名的地方。

在本章所阐述的时空穿梭的方法,还有一个疑问。当时间机器从A时间回到过去的B时间时,A时间里的宇宙总能量就会比B时间少。这个总能量的减少可能会导致基态真空的某些区域异常,使原本稳定的区域0时间0能量场不稳定。从而使时空穿梭的频次受到影响,有可能令回到过去的人无法随时回到原来的时空中。

隧道理论

时空隧道:从一个时间一个地点到另一个时间另一个地点的通道。

关于这一验证实验的质疑

这一实验忽视了很重要的一点,那就是陀螺仪的引力重心与离心力中心的不重合,虽然这两个力的中心几乎重合,但是仍然是不重合的,这两个力的作用点不重合将会对陀螺仪产生偏转力矩,虽然这个力矩极其微小,但是不要忘记陀螺仪的偏转效应也是极微小的,不能排除这种引力重心与离心力中心不重合的问题,那么这个实验就是有缺憾的,是不能将其作为证明广义相对论的验证实验的

假设陀螺仪处于围绕地球作圆周运动的轨道上,陀螺仪围绕地球运动的角速度是不变的,以陀螺仪中心为分界,远离地球的一侧和靠近地球的一侧运动半径是不同的,那么两侧的离心力就是不同的,远离地球一侧离心力稍大于靠近地球一侧的离心力;而万有引力却是相反的,在靠近地球一侧的万有引力稍大于远离地球一侧万有引力。

那么陀螺仪在远离地球的一侧和靠近地球的一侧所受到的离心力与万有引力的合力方向就是不同的,当陀螺仪中心轴所在直线与地球和陀螺仪连线处于非垂直状态时,这两侧的力就会对陀螺仪产生力矩,由于考虑到该实验产生的陀螺仪偏转角度极微小,所以这种力矩的存在是不得不考虑的因素,如果没有将这一力矩因素考虑进去,那么至少这个实验设计本身就是不完善的。

相关资讯
内容声明

1、本网站为开放性注册平台,以上所有展示信息均由会员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均由发布会员负责,本网站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2、网站信息如涉嫌违反相关法律规定或侵权,请发邮件至599385753@qq.com删除。

Copyright © 趣爱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