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50年代
上海体育学院是新中国成立后创建最早的体育高等学府,创建于1952年11月,原名华东体育学院,由原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和南京金陵女子大学等院校的体育系科合并而成。院址最初设在万航渡路1575号(原圣约翰大学内)。创始人、首任院长吴蕴瑞。学院原直属国家体育总局。n
1956年2月,华东体育学院正式更名为上海体育学院。校名由书法家舒同题写。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兼国家体委主任贺龙元帅亲自莅临上海,选定清源环路650号为新校址。
20世纪70年代n1972年5月,上海体育学院和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学院、上海教育学院、上海半工半读师范学院合并成立上海师范大学,撤编为上海师范大学体育系。1978年,原上海体育学院恢复建制。n中央大学族谱—上海体育学院
20世纪80年代n1981年,学校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成为国内体育高等院校中最早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学校。n
1986年,学校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成为国内体育高等院校中最早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学校。
21世纪之后n2001年6月,国务院决定上海体育学院划转地方,由国家体育总局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共管。n
2003年,学校成为体育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同年,经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批准,上海体育学院设立体育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n
2010年,上海体育学院中国乒乓球学院成立,属国际乒联最高学院级附属培训基地、是世界唯一的专门以乒乓球为专业的高等教育机构。n
2017年9月,上海体育学院入围首批国家“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名单。n
2018年3月,上海体育学院成为上海市“高水平地方高校”建设试点单位。6月,学校获批上海高等学校一流本科建设引领计划首批入选项目。9月,全国首个电子竞技解说专业在上海体育学院开课。n
2019年8月,中国体操学院共建签约暨揭牌仪式在上海体育学院举行。中国体操协会和上海体育学院协商一致,共同组建成立中国体操学院。
身心一统,兼蓄竞攀。n
截至2013年,学院有教职工696人,专任教师407人,具有硕士以上学位316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77.6%,其中具有博士学位140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34.4%;具有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人员252人,其中教授77人。有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奖1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4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体育学科评议组1人,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专家评审组成员1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专家评审组成员1人;上海市“领军人才”1人,上海市“东方学者”3人,上海市“海外名师”2人。n
截至2012年,有3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先后从美国、德国、俄罗斯、英国及中国台湾、中国香港地区引进高层次人才十余人。5人在亚洲体育科学理事会、国际体育计算机科学协会和国际社会神经科学学会等国际学术组织兼职,6人任中国体育科学学会常务理事和理事,1人任中国康复医学会理事,1人任教育部中小学体育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n
n截至2018年,学院有12个二级院系,开设本科专业17个。n
体育教育训练学院:体育教育、运动训练n
武术学院: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表演(武术演艺方向)n
运动科学学院:运动人体科学、运动康复、应用心理学(运动心理学方向)n
体育新闻传播与外语学院:新闻学(体育新闻方向)、英语(体育英语方向)、播音与主持艺术(体育解说方向)n
经济管理学院:体育经济与管理、公共事业管理(体育产业管理方向)、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市场营销(体育市场营销方向)n
体育休闲与艺术学院:休闲体育、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舞蹈编导(体育舞蹈方向)n
国际教育学院n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部n
附属竞技体育学校n
继续教育学院n
中国乒乓球学院:运动训练(乒乓球方向)n
中国铁人三项学院n
截至2019年5月,学校拥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含二级学科博士点7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4个,同时拥有5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拥有3个上海市重点学科,1个上海市教育高地重点建设项目专业群,1个上海市高水平特色发展项目;1个学科参与上海市IV类高峰学科建设;另有6个国家体育总局重点学科。n学院建成了国内第一个体育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建立了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体育产业分会、中国体育科学学会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分会和中国老年学与老年医学学会运动健康科学分会。其中中国乒乓球协会培训中心、全国羽毛球培训中心和上海重竞技运动训练中心等教学训练实体,承担为国家培养高水平竞技人才和优秀后备人才、以及各级各类教练员岗位培训的任务。n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体育学n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体育人文社会学、运动人体科学、民族传统体育学、体育教育训练学、体育管理、体育工程学、运动康复学n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体育学、心理学、医学技术、新闻传播学n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体育、公共管理、艺术、新闻与传播、旅游管理n上海市重点学科:体育人文社会学、运动人体科学、民族传统体育学n上海市教育高地重点建设项目:体育教育专业群n上海市高水平特色发展项目:中国武术博物馆n上海市教委IV类高峰学科:兴奋剂检测上海研究院n
n截至2017年10月,学校作为中国政府奖学金资格学校和全国体育院校中唯一一所教育部指定的自主招收中国政府奖学金留学生的试点院校,学校已与25个国家和地区的70多所高校和机构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现有来自美国、法国、德国、意大利、澳大利亚、加拿大、日本、韩国等60余个国家在校留学生超过1000名。n学校广泛拓展合作办学,提升人才培养的国际化水平,建有1个中美学校体育合作研究中心、1个中欧比较体育合作研究中心,聘请联合国原秘书长安南的体育特使奥吉等一批享有国际声誉的海外专家学者担任荣誉教授或客座教授,与卢森堡大公国合作建立了中国乒乓球学院欧洲分院,已开展与科隆体育大学等国际一流体育大学的深度合作办学,与澳门理工学院在澳门合作举办体育专业硕士学位项目。学校大力深化与国际体育组织合作,目前,中国乒乓球学院已被命名为国际乒联最高学院级附属培训基地,与国际手联和国际田联分别共建国际手球学院和国际田联特训认证中心。n
n截至2017年10月,学校已建成教育部重点(培育)学科1个,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上海市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体育总局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体育总局重点研究基地1个,上海市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上海高校协同创新中心1个以及上海市蔡龙云大师工作室(上海市高校三个大师工作室之一)。依托国家体育总局“运动技战术诊断与分析”重点实验室和上海市“人类运动能力保障与开发”重点实验室平台,开展对抗性竞技运动和游泳等项目的奥运会科技攻关和服务。经国务院批准,国家体育总局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学院作为立项主体的国家兴奋剂检测上海实验室正在建设中。n教育部重点(培育)学科:民族传统体育学n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运动健身科技n上海市重点实验室:人类运动能力开发与保障n国家体育总局重点实验室:运动技战术诊断与分析重点实验室n国家体育总局重点研究基地:体育社会科学n上海市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体育赛事研究中心n上海高校协同创新中心:体育产业发展研究n
学院科研工作坚持为教学、训练和社会服务的原则,承担的国家级、省(市)部级课题和奥运攻关服务类课题逐年增加,获得各类奖项数十项,并开创了中国体育学术论文进SCI零的突破。2008年至2012年,部级以上科研项目189项,年均立项科研经费1328万元,其中,国家级科研项目40项。共获省部级以上科研奖项33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获授权知识产权53项。在SCI、年SSCI、CSSCI、CSCD收录期刊发表论文数在全国同体育院校中居于首位。n“提高运动员体能的关键技术研究”获2010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竞技体育对抗性项目致胜关键技术系统研究与应用”获2012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在北京和伦敦奥运会上我国代表团获得的金牌中至少有10枚以上与学校的科技攻关和科技服务直接相关,获得北京奥运会科技攻关服务一等奖1项。依托省部共建运动健身科技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率先在全国开设了第一条基于互联网的“市民体质网”和“上海市民健身热线”,研究成果“上海市民体质网络系统的研发和应用”获2010年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依托上海市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体育赛事运作重点研究基地”和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技示范园”,完成了中国体育产业统计指标体系研究,并被国家统计局采纳用于全国体育产业统计。n截止至2017年10月,近5年来,科研经费总量近亿元;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哲学社科基金项目70余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4项;获3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3项教育部人文社科奖,2项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被SCI、SSCI、A&HCI收录论文300余篇,中文论文被CSCD、CSSCI收录1300余篇。n
n截至2013年,图书馆老大楼藏有近60万册图书,其中中外体育及相关专业图书20多万册。新大楼有中外文体育及相关专业报刊600余种,还拥有比较丰富的电子资源(包括电子书、数据库和多媒体资料,例如读秀,中国知网,Ebsco,Elsevier等)。n学术期刊n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是中国高校精品科技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2012年在国内同类期刊评比中排名第二。n
《运动与健康科学》杂志是中国大陆唯一一本被SCI和SSCI数据库同时收录的英文版体育学术期刊、全国“百强期刊”。n
足球场:分东、西及中央足球场,中央足球场面积7000平方米,东、西足球场面积各约8811.84平方米。中央天然草坪足球场,东、西两片足球场是国内比较先进的人造草坪,既能满足教学、训练使用,也能为足球爱好者提供良好的活动场所。课外免费向本院师生开放,双休日也用来对外开放。n篮球馆:又称“白宫”,建筑面积为5508平方米。该馆为二层大型混凝土灌注结构。一楼东侧为摔跤、柔道训练,西侧为武术训练,二楼是篮球的本科教学与训练。n中国武术博物馆:中国武术博物馆是科技部、教育部批准的世界第一家以中国武术历史与文化为题材,全方位展示中国武术悠久的历史,再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专业博物馆。该馆的一期和二期工程都已顺利完工,中国武术博物馆二期工程增设武术器械厅、武术名人厅、武术拳种厅、武术典籍厅四个展厅。n休闲馆:该场馆拥有设施主要有:舞蹈房、乒乓球馆、羽毛球馆、攀岩馆、武术馆、跆拳道馆体操房、室内网球馆等组成,主要用于体育休闲与艺术学院教学使用。n
教育节n旨在加强该院校园文化的建设,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丰富学生第二课堂生活,增进我院师生的相互交流,为今后从事教师职业的学生创造提高教学能力的舞台,让学生充分展现自我,展现当代大学生的风采。期间将会开展“我心目中的好老师”评选等活动。n体育节n体育活动也是增强集体荣誉、扩大交流的良好途径。我们每年都面向全校各院系举行体育节随着校运动会的开幕,篮普杯、足普杯、趣味体育比赛等活动将相继展开。n社团文化节n旨在促进学风建设,加强我院精神文明建设,丰富校园文化生活,规范社团建设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现自我的平台,培养大学生健康向上的兴趣爱好,在此期间将开展社团文化节形象大使比赛、各社团风采展示、明星社团评比等活动。n读书节n旨在营造“文武兼蓄”的校园人文氛围,推进校风、学风建设,并帮助同学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提高自身修养。n
学院成立以来,已培养博士研究生近200名、硕士研究生1000余名、本科生13300余名、成教生近9800名、专科生2200余名。其中包括雅典奥运会金牌获得者刘翔的教练孙海平、雅典奥运会首枚金牌获得者杜丽的教练王跃舫、国家女排主教练陈忠和、足球教练员马良行、前中国女子乒乓球队主教练、国际乒联新一届副主席、中国乒乓球学院院长施之皓等一批杰出校友。
2020年9月17日,被教育部认定为2020年全国普通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传承项目:武术。
1、本网站为开放性注册平台,以上所有展示信息均由会员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均由发布会员负责,本网站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2、网站信息如涉嫌违反相关法律规定或侵权,请发邮件至599385753@qq.com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