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四会中学

中国广东四会市中学

中文名:四会中学 外文名: 简称: 创办人: 办学性质: 学校类别: 学校特色: 主管部门: 所属企业: 现任领导: 专职院士数: 高职专业: 本科专业: 硕士点: 博士点: 博士后: 国家重点学科: 院系设置: 校训: 校歌: 院训: 院歌: 地址: 院校代码: 主要奖项: 知名校友: 知名教师: 创建时间:1929年 学生人数:5600余人 教师人数:380人 所属地区:四会市
四会中学介绍
四会中学,始创于1929年,80余载的风雨历程,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多年以来,四中人顺应潮流,沉稳求索,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取得了丰硕的办学成果。四会中学以“一切为了学生健康成长”为办学理念,以“一流管理,一流质量,一流学校”为办学目标,以“办人民满意的学校”为办学价值观,长期以来,形成了“对话与交流”的教学模式、“沟通与理解”的德育模式、“效率与和谐”的管理模式,为师生的和谐发展搭建了宽阔的舞台。[1]

学校简介

在四会市市委和市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四会中学正在以矫健的步伐向“国家示范性高中”迈进。四会中学现分为校本部和高中校区两部,共有94个教学班,在校学生5600余名,教职工380余名。2002年11月,由四会市人民政府投资1.2亿余元、占地18万余平方米的四会中学高中校区动工兴建,2003年9月主体工程竣工,包括教学楼、实验楼、功能楼、图书馆、办公楼、学生宿舍、基本的体育场馆。现已建起了千兆校园网,每间教室、实验室都安装了大屏幕多媒体教学平台,每间宿舍均安装了热水供应系统。

近几年,学校严抓校风建设,从基础入手,从科学管理、讲究效益上下功夫,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从九六年起,在全国统一高考中,连年取得历史性的突破,上省线人数和上线率均在肇庆市前列,不少学生被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等全国名牌大学录取。由于办学质量好、效益高,学校连年受到上级党委和政府的表彰:多次被评为"广东省先进集体"、"广东省文明单位",连年被评为"四会市教书育人先进单位"。

今日的四中校园,绿树成荫,鲜花似锦,高楼如屏,布局简净而又不乏丰润。现代化的楼宇与朝气蓬勃的学子,动静相济,辐辏融溶,满目飞腾灵动的健康气象,令人着眼不忘。

光辉历程

四会中学始创于一九二九年,校址设于原绥江书院(注:这座建筑物和孔庙大成殿在过去被称为"学宫",解放前人们也称四会中学为学宫)。四会中学初开办时,只设校务委员会。

一九三一年春,县政府正式任命苏世杰为四会中学校长。一九三一年秋,苏世杰因病辞职。时值严元章先生在金陵大学文学院毕业回到故里,即被聘为四会中学校长。严元章年轻有为,治校有方,他除整顿校风、培养学生自治外,还将校内的孔庙大成殿开辟为图书馆,拆除了大殿左右两旁长廊七十二贤的神位,使学生有个较好的读书环境,为四会中学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一九三七年,全面抗战打响后,四会中学师生掀起一股向往革命,奔赴延安参加革命抗日的热潮。四会中学校长罗昌民先生积极鼓励和支持学生从事抗日活动。当时先后到达延安的有原四中学生陈德、陈友群、严庄等校友。

一九三九年二月,日军逼近四会,日机频频空袭四会镇,四会中学在这种情况下,被迫临时迁到下茅墟复课,校址设在塘头林岗营的李氏宗祠。李氏宗祠只是一间小祠堂,临时划分为五个课室和一间办公室,条件十分简陋,四会中学师生就在这困难的环境中度过了六个春秋。

一九四四年秋开始,学校招收了一班高中一年级新生,另附设一个小学师资训练班,全校七个班,总人数达三百人。这时四会中学已成为完全中学建制。

一九四五年春,日军渡过北江骚扰四会镇,下茅墟也在受威胁的范围,学校几度疏散,后来决定迁到地豆区的邓寨水车头,与第二中学、简易师范合并上课,改名为"联合中学"。同年七月,"联合中学"解散,四会中学迁至地豆狮岭乡上课。同年八月十五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四会中学即迁回下茅墟原址上课。一九四六年二月,四会中学经过六年流离,才迁回四会镇原校址。在整个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四会中学有不少学生直接参加了抗日工作,为国家解放、民族独立作出了贡献。有一批学生参加了中共领导下的武装起义,在四会的烈士当中,就有原四会中学学生陈广华、李慧中、吴春根、巫镜池等人。

解放初期,人民政府拨资重修绥江书院,为了加紧培训师资,四会中学高中部暂时停办,设立了简易师范班。一九五二年至一九五四年间,共培训了百多名教师。一九五四年,政府任命招曙为校长,四会中学开始有较大的发展。五四年至五九年是,先后建起了"五四楼"、"五五楼"、"五九楼",面向全区(粤中区)招收高一新生两个班。不少学生来自佛山、三水、肇庆、高要、怀集、广宁、封开等县市。那时,师生起早贪黑,勤教勤学,教育教学质量迅速提高,高考升学率达82%,排在肇庆地区各县市的先进行列,四会中学成为当时粤中地区一所颇有名气的中学。

一九五四年,四会县立第二中学(今江谷中学)成立,一九五五至一九五六年,四会县立第三中学(今黄岗中学),四会县立第四中学(今地豆中学),四会县立第五中学(今石狗中学)先后开办。此期间,四会中学校名曾一度称为"四会县第一中学"。因为以序数词冠称中学未能显示地方色彩,县人民政府就规定县属中学的校名以学校所在地命名,故顺理成章地取消曾一度称为"四会县第一中学"的校名,恢复为"四会中学",一直至今。十年动乱期间,四会中学奉命停课闹革命。期间,学校受到较大的破坏,有些校舍被拆毁,图书和教学仪器大量散失。在职的教师约有百分之五十九先后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学生真正读书的时间十分少,无心向学,教师也无法学习业务和认真备课,教学质量明显下降。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教育拨乱反正,学校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发展迅猛。在党和人民政府、历届校友、社会各界人士、爱国港澳同胞的大力支持下,校舍新增建筑面积20930平方米。香港同胞苏东霖先生先后捐资港币200多万元建设了苏东霖书院、苏谭笑容图书馆、凉亭曲桥和体育馆。学校教学设施和生活设施大大改善,学校面貌焕然一新。从一九七七年冬季恢复高考,一直至一九九五年,除八三年、八四年和九四年由于大量高中毕业生考入海关干部班和其它一些客观因素影响,升学人数有所减少外,其余各年高中毕业生升大学人数均排在肇庆地区前五名。

近几年,学校严抓校风建设,从基础入手,从科学管理、讲究效益上下功夫,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从九六年起,在全国统一高考中,连年取得历史性的突破,上省线人数和上线率均在肇庆市前列,不少学生被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等全国名牌大学录取。在教师队伍建设中,坚持"以人为本",以关心人、尊重人、信任人为宗旨,以调动教师积极性、主动性为出发点,现已形成了一支敬业爱岗、团结奉献,素质高的教师队伍。由于办学质量好、效益高,学校连年受到上级党委和政府的表彰:九七年被评为"广东省先进集体",九七年、九九年连续两年被评为"广东省文明单位",九七年被评为"肇庆市职业道德建设十佳单位",连续五年被评为"四会市教书育人先进单位"。

历史产生了四中,四中人书写了自己的历史,写下了四会教育史上辉煌的一页。现在,她正以永远年轻的步伐,继承和发扬在长期实践中所形成的"爱国爱校,艰苦奋斗,严勤实美,改革创新"的优良校风,向着新的目标奋勇前进。

办学理念

德才至善 知行相济 和谐发展

校训

严 勤 实 美

校歌

巍巍贞山 峨峨学宫 绥江之滨 可爱的四中 求真务实 开拓创新 是我们的校风 德智体 全面发展 热爱祖国 承传先进文化 同俦共勉 同俦共勉 人民期望重 人民期望中

巍巍贞山 峨峨学宫 绥江之滨 可爱的四中 严勤实美 严勤实美 校训记心中团结紧 奋勇拼搏 刻苦磨练 立志做时代先锋 奋勇拼搏 刻苦磨练 立志做 时代先锋

学校地址

城中校区:四会市城中区县前街72号

东城校区:四会市东城校区陶冲塔岗

相关资讯
内容声明

1、本网站为开放性注册平台,以上所有展示信息均由会员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均由发布会员负责,本网站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2、网站信息如涉嫌违反相关法律规定或侵权,请发邮件至599385753@qq.com删除。

Copyright © 趣爱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