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英国原霍克飞机公司和布里斯托尔航空发动机公司(即后来的英国航宇公司)在法国工程师克尔·威布勒研究工作的基础上,开始研制P.1127垂直-短距起落攻击机,这一计划后来得到英国政府的支持。1960年6月,英国政府与公司签订了试验原型机的研制合同,共研制6架原型机,都以一台“飞马”推力转向涡扇发动机为动力装置。第一架P.1127原型机于1959年开始制造,1960年10月开始系留悬停试验,随后又进行了自由悬停和常规试飞。第二架原型机装推力60千牛(6120公斤)的“飞马”发动机,于1961年9月首次完成悬停到向前飞行的过渡飞行试验。同年11月失事坠毁。最后一架P.1127于1964年2月参加试飞。
1959年鹞开始进行原型机制造,1960年第一架原型制造完成出厂。问世30年来,鹞可分为三个系列:第一个系列是对地攻击型,包括鹞GR MK1、GR MK1A和GR MK3,1969年4月开始装备空军。第二个系列是双座教练型,包括鹞T MK2、T MK2A、T MK4、T MK4A和T MK8N等型号,1970年7月开始投入使用。第三个系列是海军型和出口型,包括鹞MK50、GR MK5、MK52、MK54、MK55、MK60以及海鹞FRS MK1和FRS MK2等。到1993年6月,英国海军尚拥有37架这种飞机,其中包括2架MK2型。
皇家海军给海鹞式战斗机的作战任务是:远程海上巡逻和舰队防空(高空最大作战半径为740公里);对海上和地面目标进行攻击(最大作战半径约450公里);侦察和反潜(低空能飞行1小时,搜索海域70000平方公里)。海鹞”在每侧机翼下保留两个挂架,机身中心线下一个挂架。机身下装两门30毫米“阿登”机炮或新的25毫米机炮组,也可装先进中距空-空导弹挂架。
海鹞式战斗机之所以能垂直起落,关键是其设计独特、性能优秀的英国罗·罗公司的一台飞马MK104推力可转向涡扇发动机。当飞机垂直起飞时,飞马发动机前后四个喷管转到垂直向下的位置,在喷气反作用力的作用下产生向上的推力,使飞机垂直上升;短距起飞时,喷管水平向后产生向前的推力,使飞机滑行加速,然后喷管迅速向下旋转60度,再借助机头甲烷喷嘴的作用,使飞机路离地面起飞;此外,四个喷管还可以从向下的垂直位置再向前偏转8度,这时如果是在地面着陆滑行就可以产生反推力刹车,而如果是在空中飞行就可以使飞机倒退飞行了。机上多个甲烷喷口共同控制和调整飞机的姿态,实现在垂直起落和悬停时对飞机的操纵。
海鹞式战斗机武器基本与GR.MK3相同,更改了外挂架,采用了新的弹射投放装置(ERU),在翼下外侧挂架可挂4枚AIM-9“响尾蛇”空-空导弹(印度海军型带马特拉公司的“魔术”导弹)。可携带两枚“海鹰”或“鱼叉”空-舰导弹。FRS.MK2还可携带2枚ALARM反辐射导弹。其它配合使用的标准武器还有113.4千克、226.8千克和453.6千克LDGP自由坠落炸弹,113.4千克和226.8千克“蛇眼”慢降炸弹,LAU-10A、LAU-68A和LAU-69A火箭发射器,MK77燃烧弹、APAM集束炸弹/MK7集束弹箱,以及PMBR教练弹挂架。
在所航电系统中,加装“蓝狐”雷达是保证海鹞多用途能力的关键措施。“蓝狐”雷达实际上是为韦斯特兰“山猫”舰载型直升机研制的“海浪”雷达的发展型,具有4种操作模式:搜索模式;空对空攻击模式;空对面攻击模式;孔径模式。作为一种直升机雷达的派生型,“蓝狐”雷达的性能好不到哪里去,和现代战斗机的高性能PD雷达相比,它可以说是相当简陋的。但皇家海军认为,这种雷达紧凑、重量轻(因此可以由轻型的海鹞搭载),廉价,可以满足任务需要。
海鹞式战斗机包括两台柯林斯公司的RT-1250A/ARC超高频/甚高频通信电台,R-1379B/ARA-63全天候着陆接收机,RT-1159A/ARN-118塔康,RT-1015A/APN-194(V)雷达高度表,霍尼韦尔公司的CV-3736/A通信/导航/识别数据转换器,本迪克斯公司RT-1157/APX-100敌我识别器,利顿公司的AN/ASN-130A惯性导航系统,加雷特航空研究公司CP-1471/A数字式大气数据计算机,史密斯工业公司SU-128/A双层玻璃平视显示仪和CP-1450/A显示计算机,凯撒公司的IP-1318/A数字式阴极射线管显示指示器,费伦第公司的地图显示器。
“海鹞”FRS.MK1,英国海军的多用途喷气式垂直和短距起落飞机。其飞行性能与“鹞”GR.MK3大体相同,能在速度为59.5公里/小时的风中从152米长的平面甲板上携带全部作战装备起飞。
“海鹞”FRS.MK2,“海鹞”FRS.MK1的改进型。加长了翼梢,加长了机身、改装了天线和外挂物。改装了新型“蓝雌狐”脉冲多普勒雷达,具备全天候下视/下射能,能实施多目标攻击,大大加长了导弹发射距离,改进了电子反干扰性能。
在很多人眼里,“海鹞”战机自诞生之日起就一直处于很尴尬的位置,虽然具有垂直起降的特点,但续航力差,火力弱的缺点却一直为人们所诟病。幸运的是,马岛之战从某种意义上却成为“海鹞”战机的“正名之战”。1982年在英阿福克兰群岛(马尔维纳斯群岛)对抗中,总共28架“海鹞”携带美国提供的AIM-9空空导弹,出动2376架次,以无一损失的纪录击落阿根廷包括法制“幻影”在内各型战斗机21架(但“海鹞”因地面炮火和事故损失了6架),创下了空战史上的空前纪录,也使得“海鹞”战斗机从此一举成名。阿根廷空军飞行员无不恐惧地把“海鹞”战斗机称为“空中黑色魔鬼”。但真正让“海鹞”取胜的英雄应该是AIM-9L“响尾蛇”近距空空导弹,为“海鹞”战斗机打赢空战奠定基础。
1983年,印度购买了英国的“赫姆斯”号航空母舰,为了满足航空母舰的需要,先后订购了23架单座型FRS.MK1和4架双座型T.MK51。
总的来说,海鹞是一个生逢其时的福将。它的出现,是皇家海军为了保住自己的战略打击能力(借以维护政治地位)而与政府所作的妥协,而实际作战能力与皇家海军的期望并不相符。在政府决心裁撤海军航母时,又被阿根廷推了一把(如果没有马岛战争,航母大概半年后就会开始退役),得以继续生存。马岛舰队防空本来效果不好,但因为阿根廷空军编成结构不适应远海作战送给了海鹞21架战绩,结果一举成名。
海鹞式战斗机作战半径有限,所以总体作战效率不是很高,但是这种独特的起飞方式和降落方式有利于在小型航母上使用。
1、本网站为开放性注册平台,以上所有展示信息均由会员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均由发布会员负责,本网站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2、网站信息如涉嫌违反相关法律规定或侵权,请发邮件至599385753@qq.com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