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作为称呼的“民工”一词,其定义应该是准确的。不是吗?农民做工人的活,所以称之为“民工”。可是,今天的“民工”竟然带有明显的歧视色彩。“穿的跟民工一样”、“民工档次”等语句成了一些城市人讥讽别人的口头禅。还有调侃的短信:“起的比公鸡都早,干的比毛驴都累,吃的比猪狗都差,拿的比民工都少。”可想而知,“民工”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之低、形象之差丝毫不比“小姐”逊色。(雪儿,庐江碧波论坛→潜川之声→碧波聚焦→“民工”和“小姐”)
2.白领"民工化"令中产郁闷:薪水高却感觉在底层:“在北京,我就是民工”,面对家乡亲友的艳羡,月薪六千的程序员小张委屈地说。高学历、高收入、高素质,像小张这样被定义为“中产阶级”的年轻人,却常常自称“民工”。IT产业一马当先,率先提出了“IT民工”的说法,指工作在IT基层技术层次的,体力劳动量比例远大于脑力劳动量的IT人,随后“民航民工”、“画图民工”、“新闻民工”等说法接踵而来,而他们,实际上是笼罩着职业光环的航空员工、建筑师、新闻从业者。大城市白领民工化的趋势有增无减,“底层感”正在无可避免地侵蚀着新生的中产阶级。(互联网)
3“IT”这个英文缩写,原本在人们脑中总是条件反射地与“精英”二字联系在一起。标准的形象应该是“西装革履,背着笔记本电脑到处跑,天天加班,高投入却也高收入”。曾经听人说:“想赚钱,就来做IT吧;想减肥,也来做IT吧。”可见IT人的高收入和高负荷劳动是形成共识的。
4“IT民工”顾名思义,“IT”计算机、数码产品等,“民工”为人民服务的行业,也可以理解成IT维修、出售、在IT行业工作的员工等,如:电脑维修员等...
可如今,人们渐渐忘却了“精英”,而是自然而然把“民工”两个字跟在了“IT”后面。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IT业初级程序员的工作性质与进城打工的“农民工”变得如此惊人的相似。很多IT公司的高管认为“人便宜,就是要用到坏掉,然后再找更便宜、更年轻的”,于是,初级程序员们与农民工一样被剥削,一样日复一日做着没什么太大技术含量的枯燥工作,一样拿着微薄的收入,有上顿没下顿,买不了房开不了车。企业也不愿意付出培训成本,使得初级PG的素质很难提高,无法在现有的岗位上看到未来,就只能频繁换工作,却始终找不到自己的位置,继续重复着“IT民工”的劳动。
想要在IT这条道路上好好向前走,当然不能忽视最初“民工型”的编码工作,但是,想要不做“IT民工”,就要进一步进修,把自己在编码技术和项目管理技能等各方面“武装到牙齿”,才能在这个用光速更新换代的行业里站稳一席之地。
尽管新经济浪潮已经席卷多年,IT仍然是高技术含量的智慧密集型产业。把它与“民工”这样一个承担繁重体力劳动的职业联系在一起,一定程度上反映中国IT产业当下的尴尬现状。
“IT”这个英文缩写,原本在人们脑中总是条件反射地与“精英”二字联系在一起。一谈起IT从业人员,人们的脑海中总是浮现出“西装革履,背着笔记本电脑到处跑,天天加班,高投入却也高收入”的形象。可如今说起IT,“精英”一词似乎已经离他们越来越远,不少网友甚至在论坛上不无自嘲、却又自然而然地将“民工”两个字跟在了“IT”后面。
小李是一个IT初级程序员,之前好不容易进入的行业,如今却让他感到了些许茫然。他表示,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自己的工作性质与进城务工的“农民工”惊人的相似。一样日复一日地做着没什么太大技术含量的枯燥工作,一样拿着微薄的收入,企业也不愿意付出培训成本,使得他们的自身素质难以得到提高。“很多同行无法在现有岗位上看到未来,就只能频繁换工作,却始终找不到自己的位置,继续重复着‘IT民工’的劳动。”小李说。
据沪上专业从事教育培训的远播教育网职业培训顾问介绍,无论是职业经理人,还是基础的编程或者是硬件技术人员,IT业人员流动速度相比传统行业要快。导致IT人员快速流动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工作“加量不加价”,过高的工作负荷导致员工流失;而更深层次的原因是由于底层程序员的工作枯燥、重复无新意,使得有志于学习新知识的年轻员工觉得在工作中无法学到东西,越做越郁闷只能选择跳槽。
于是,他们逐渐意识到,若是想在IT这条道路上继续前行,唯有充电培训、练就一身“硬功夫”才是立足之本。
1、本网站为开放性注册平台,以上所有展示信息均由会员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均由发布会员负责,本网站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2、网站信息如涉嫌违反相关法律规定或侵权,请发邮件至599385753@qq.com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