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337年的东晋时期,门第风气极盛,三品官家祝氏为了巩固朝中地位攀附权贵,将独生女儿祝英台(杨采妮)许配马氏太守,因为担心无心向学的女儿失礼于人,遂叫她女扮男装来到书院好好进补,因书院均是男儿,祝氏夫人(吴家丽)拜托院长夫人对爱女特别关照。
在书院,祝英台结识出身贫寒但苦心向学的梁山伯,因情义相投,两人相交甚笃,日日相对中,祝英台的女儿身被梁山伯识破,两人相爱。自此梁山伯更加发奋读书,期望取得功名后将祝英台迎娶进门,然而门第的隔膜终难消除。
电影《梁祝》取材于中国民间四大爱情故事之一《梁山伯与祝英台》。徐克这个重拍版本与前版本不同的地方是鲜明地写出祝英台之父为了巩固朝中地位,藉女儿的婚姻攀附权贵的马家,祝英台女扮男装到崇绮学院读书,其实是继承祝夫人未竟之志,而她爱上同学梁山伯的故事亦与其母当年的行径如出一辙。
徐克在该片中充份发挥了"旧瓶装新酒"的能耐,将一个传诵多年的经典爱情故事成功地年轻化和现代趣味化,而结局的悲剧气氛亦能感动传统的观众,称得上是雅俗共赏的佳作。(时光网评)
吴奇隆和杨采妮青涩的面庞和演技被徐克巧妙地用来代表青春和天然,与之相反的则是苍白粉饰的世家贵胄。祝英台脱红露孝,在大雨中洗去被礼教强加在面上的脂粉,终于现出本真的容颜,只是这活泼的生命已经即将走到尽头。
善用对比的徐克在这里通过红色与白色,平衡与倾斜构图等一系列极具反差的视听手段,将从扭曲到天然,从阳间到阴间的戏剧张力烘托到了最高点,谱出一曲绝世悲歌。(时光网评)
电影《梁祝》有两个穿帮与事实不符合的地方:1、故事发生在东晋,可影片中梁山伯却能科举入仕,与事实(科举制度始于隋朝)不相符。2、影片中祝母为东晋时期的人,但祝母的旧情人取自《春江花月夜》的作者张若虚,与事实(张若虚是唐代人)不相符。(新华网评)
1、本网站为开放性注册平台,以上所有展示信息均由会员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均由发布会员负责,本网站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2、网站信息如涉嫌违反相关法律规定或侵权,请发邮件至599385753@qq.com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