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

善琏湖笔

笔中之冠

中文名:善琏湖笔 外文名: 别名: 简介:善琏湖笔是汉族传统书画工艺品 特点:历史悠久,工艺精湛等 分类:文房四宝
善琏湖笔介绍
善琏湖笔是中国的传统书画工艺品,历史悠久,工艺精湛,素有“毛颖之技甲天下”之称。文房四宝(湖笔、徽墨、端砚、宣纸为文房四宝之上品),笔居首位。中国的毛笔是举世无双的书写工具。湖笔,因“毛颖之技甲天下”、“紫毫之价如金贵”,而被誉为“笔中之冠”。[1]浙江省湖州市善琏镇是湖笔的发源地,距今有二千多年历史。据《湖州府志》载:“湖州出笔,工遍海内,制笔者皆湖州人,其地名善琏村”。

特产简介

中国的毛笔是举世无双的书写工具。湖笔,因“毛颖之技甲天下”、“紫毫之价如金贵”,而被誉为“笔中之冠”。

湖笔一般都是用上等山羊毛经过浸、拔、梳、连、合等近百道工序精制而成。善琏湖笔的成名,与元代大书画家赵孟頫有密切关系。号称"日书万字"的湖州人赵孟頫,他对当地湖笔制作技艺,十分关心和重视。据《湖州府志》载:他曾要人制笔,一管不如意,即令拆裂重制。这种严格的质量要求,一直流传至今。白居易曾以"千万毛中拣一笔"和"毫虽轻,功甚重"来形容制笔技艺之精细和繁复。湖笔具备尖、齐、圆、健的特点,称为湖笔的"四德",所以有"毛颖之技甲天下"之说。

湖笔又称"湖颖","颖"是指笔头一段整齐透明的锋颖。湖笔分羊毫、紫毫、狼毫、兼毫四大类,共280多个品种。制作工艺精细而复杂,从选料到成品,要经过120多道工序,大体上分为水盆工和旱作工两部分。做水盆工、笔工们各守在

一个水益旁,把千万根毛放入水中,精练细理,再按笔头锋颖长短加以分类,这便是"齐毫",之后从中剔除断头的、无锋的、曲而不直的、扁而不圆的杂毛,然后再按毛的软硬性能进行笔头"造型",做成半成品;旱作工要经过扎头、装笔、择笔、刻字等工序,最后制成成品。其择笔是难度较大的一项工艺,笔工左手握笔,右手拿一小刀修削笔头,修去笔头中的劣毛和表层的杂毛,使笔和锋颖圆润,达到湖笔尖、齐、固、健的要求。 

千百年来,善琏笔业就是通过师徒传承的方式延续下来的,而在过去,和其他传统行业一样,善琏笔业的师徒传承也有着严格的规矩,师傅收徒并不局限在自己的家里,但必须是善琏本地人,直到民国的时候,善琏笔业发展到各地,这个限制才被打破。

湖笔中最负盛名的有“玉兰蕊”、“兰亭散”、“右军书法”、“翠亨春”等。这些高档湖笔,再用红木、湘妃竹、白瓷或象牙做笔杆,是湖笔中的极品。

追溯历史

自古为文房四宝之首,发源于湖州市善琏镇,古镇制笔的历史可以上溯到2000多年前。

善琏出名笔,在古籍中多有记载。撰写于明孝宗弘治年间的《弘治湖州府志》载有:“湖州出笔,工遍海内,制笔者皆湖人,其地名善琏村。村有含山,山颠浮屠,其卓如笔。”

在这里,人们将蒙恬奉为笔祖。据说,在毛笔制作工艺方面,战国时用兔毛,笔头扎在笔杆外面。自秦代后,笔毛开始纳入竹管内,在制笔的材料上亦作了改进,在用兔毛的同时,大量地采用了鹿毛和羊毛两种硬度不同的毛制作笔头,使之刚柔相济,便于书写。据传这种改进就是蒙恬首创的。

四大特色

湖笔选料精细,制作精湛,具有“尖、齐、圆、健”四大特色,号称“笔颖之冠”。

产品种类

湖笔大致分为羊毫、紫毫、狼毫、兼毫四大类。目前湖笔已达280多个品种。善琏湖笔厂生产的“双羊牌”湖笔,以其独特的工艺、高雅的品位而深受政界和书坛名人的青睐。

制作工艺

善琏湖笔制作工艺精细而复杂,从选料到成品,要经过120多道工序,大体上分为水盆工和旱作工两部分。做水盆工、笔工们各守在一个水益旁,把千万根毛放入水中,精练细理,再按笔头锋颖长短加以分类,这便是“齐毫”,之后从中剔除断头的、无锋的、曲而不直的、扁而不圆的杂毛,然后再按毛的软硬性能进行笔头“造型”,做成半成品;旱作工要经过扎头、装笔、择笔、刻字等工序,最后制成成品。其择笔是难度较大的一项工艺,笔工左手握笔,右手拿一小刀修削笔头,修去笔头中的劣毛和表层的杂毛,使笔和锋颖圆润,达到湖笔尖、齐、圆、健的要求。

主要步骤

善琏湖笔制作的主要工序有笔料、水盆、结头、装套、镶嵌、蒲墩、择笔、刻字等十二道工序,每道工序又有若干道小工序,故大小工序达一百二十余道之多。

笔料:主要是将原料毛按长短、粗细、色泽、有锋或无锋等不同特点,分成几十个品种,供制作不同种类、形制、品质的笔选用。

水盆:又称水作工。笔工将浸在水盆中的笔毛理顺,带湿剔除不适合做笔的杂毛、绒毛、无锋之毛等,并整理成半成品的笔头。“水盆”是湖笔制作工艺中,最复杂、最关键的工序之一。

结头:也叫扎毫,水盆做好的半成品笔头,送到这一道工序进行结扎。然后用溶化的松香滴于笔头根部,使笔毛不易脱落。

蒲墩:精选笔管的工序。在逐根的挑选中,把干裂、虫蛀、皮色苍老、粗细不匀的笔管剔除,并按笔的各个品种规格要求,分类选出色泽、粗细、杆长一致的笔管。

装套:包括两个部分。一是装笔头,将经精选的笔管进行挖孔,把结扎好的笔头安装其中。二是为装好的笔配制笔帽。

镶嵌:属于对某个种类毛笔的笔管进行装饰的工序。此类笔一般用湘妃竹、凤眼竹以及象牙、红木、檀木等材料为笔的主杆,再用牛角(后起还用有机玻璃)进行镶嵌,使笔管造型更美观。其中分镶头(笔头端)和镶尾(笔尾端)两种。

择笔:又称为修笔。是湖笔工艺中的关键技术环节。择笔是对前面工序形成的半成品毛笔,进行最后检验并修整的工序。笔工要将影响内在和外观质量的笔毛剔除,并将笔头整形,最终达到尖、齐、圆、健的品质要求。

刻字:在笔管上刻上各种字体。比如笔的品名和生产厂家的名号等等。

除以上各道主要工序外,还要经过脱脂、揩色、贴商标、包装等几道辅助工序。

笔中极品

湖笔中最负盛名的有“玉兰蕊”、“兰亭散”、“右军书法”、“翠亨春”等。这些高档湖笔,再用红木、湘妃竹、白瓷或象牙做笔杆,是湖笔中的极品。

工艺特色

在长期的制笔实践中,湖笔业形成了自己一套独特的工艺特色。其中最能体现其工艺特色的就是它的传统品种——羊毫笔。

羊毫湖笔在选料上有一个特别的要求,就是必须要用杭嘉湖地区的山羊毛,而且必须是山羊腋下或脖子下面的毛,因为这两个部位的毛很少损伤,可以保留完整的锋颖,锋颖是决定一枝毛笔笔头好坏的关键。

一支好的毛笔,主要看锋颖的长度,锋颖越长,这个毛的质量越好,这个锋颖就像这支,就在这个上面一截,颜色比较深的那一段,行家的话就叫黑子,比较黑的。这支毛笔看上去呢,上面是黑的,黑颜色的,下面是白的,上面是黑的,用湖笔的话来说呢,就是湖颖,也就是锋颖。一支好的笔里面,顶上面就绝对没有杂毛,都要求要有锋颖的毛,才能写字。这样一支笔呢,就会抱拢不散,不分叉,顶上面不分叉。

制作笔头的关键,就是要把那些锋颖最好,最适合做笔锋的羊毛挑选出来,一只羊身上这样的毛并不是很多,要想做出一支好笔,就需要工人完全依靠肉眼这样细。动地挑选,“千万毛中选一毫”,往往几只羊身上的毛才能做成一支好笔的笔头。

对锋颖的讲究是湖笔在制作工艺上的一大特点,正是因为有了锋颖,才使毛笔形成了一个刚柔兼备的笔锋,这也是中国毛笔和世界上其他软笔最根本的区别,中国毛笔也因此具有了一种特别的神韵。笔锋是中国毛笔的精髓,正是因为笔锋的作用,中国毛笔才可以在书画家笔下流转自如,产生种种的变化。

历史传说

笔祖蒙恬的传说

相传,秦初年间,善琏还是一个小村落,村有远近闻名的永欣寺,寺中主持和尚法名善真。一天,匆匆进来了一位中年汉子,此人身材高大,眉宇间透出一股英武的气概。他向善真作揖道:“法师,我能否在庙中住宿几天?”法师见此人生得气宇不凡,就欣然回答:“壮士想借宿庙中,哪有不肯之理。”那人连连拜谢,一声长叹后说:“我叫蒙恬,原在朝中率军,皇上命我到江南收买古玩。我从京都出发,沿途看到许多地方遭受灾害,因此将皇上给我收买古玩的银两分给受灾百姓,现银两都已分光,古玩一件没有买到,无法再回咸阳去见秦始皇,因此只得来此投宿几天再作计较。”就这样,蒙恬就改换姓名住在永欣寺中。

一天,蒙恬来到村西。突然,看见河埠一位姑娘因洗衣掉入河中,他立即跳下水去将姑娘救起。姑娘本是村西一个姓卜的漆匠的独生女儿,叫卜香莲。香莲父母见女儿落水被救,对蒙恬感激不尽,为了报答蒙恬的救命之恩,卜家时常做些酒菜送给蒙恬,蒙恬总是婉言谢绝。倒是香莲心灵手巧,经常来寺中将蒙恬的衣服取回家中浆洗缝补,就这样,二人渐生爱慕之情。

一次,蒙恬去卜香莲家取衣,路上看见一撮山羊毛在一根树枝上随风飘起,便顺手折下,心想:我在朝中查阅兵书,记载军情,没有称心如意的笔,何不将山羊毛用来制笔,平时亦可写诗作文。来到香莲家,向香莲要了一根丝线,把山羊毛扎在枝条上,用手将羊毛捋齐,用水蘸调了些锅灰,在白帛上写了几个字。感到比用刀刻轻松,但写起来力不从心,羊毛上沾有油质,很难落墨。

蒙恬写后顺手将它搁在窗台上,不料由于用力过大,此笔却滚落到窗外去了。香莲忙赶出去拾,笔已落在石灰缸内。

香莲拾起后,见山羊毛卷在一起,上面沾满了石灰水,她赶紧放到清水内,将石灰水漂洗干净,又拔下发髻上的铜簪将毛理顺弄直,拿进屋内蘸了些锅灰水来写,不想既流畅又顺手。蒙恬这才悟出了羊毛经过石灰水浸过能剥去油质的道理。

湖州盛产毛竹和山羊,蒙恬和卜香莲将笔杆的原料改成竹杆,笔毛从山兔毛扩大到山羊毛等,还将毛笔头纳入竹管中。经过他俩冬去春来的反复实践,总结了一整套选料和制作技艺。蒙恬早有为民造福的夙愿,便和香莲一起将制笔技艺传授给村民。

笔都善琏为了纪念蒙恬,在善琏镇建有蒙公祠,每当蒙恬和笔娘娘生日(相传为农历九月十六和三月十六),当地笔工要举行盛大的迎神庙会,以示纪念。

这以后,当地做笔业越来越兴旺,做出来的笔不仅尖、齐、圆、健,而且锋颖清澈,珠圆玉润,书写刚柔相济,应手从心。人们将环绕小镇的河改为蒙溪,还以“蒙笔生花”、“恬文抒怀”、“蒙氏羊毫”、“香水”、“香块”命为笔名,一直延用至今。

书画家共推笔艺

清末,善琏的笔工在上海、杭州、苏州、北京等地开起笔店。今位于北京琉璃厂著名的戴月轩湖笔店,是其中的一家百年老店,店中挂着“蒙氏遗风”的匾额。在湖州市的中国湖笔博物馆里,可以欣赏到湖州王一品斋笔庄等百年老店的精美湖笔。

在湖州这块人文荟萃的土地上,还流传许多书画家和湖笔的动人故事。王羲之的七世孙、隋朝著名书法家智永禅师,云游湖州,住在永欣寺30年,一边临书,一边和笔工切磋技艺,用败的笔头埋在蒙公祠旁的“晓园”,他还亲笔题了“退笔冢”。智永圆寂时抱笔而终。智永在湖州30年,各方文人纷至沓来,求书道、觅湖笔,竟将永欣寺的门槛踏损,因此不得不包上铁皮,这就是“铁门槛”的典故。

湖笔的发展离不开历代书画大家的推动,曾在湖州为官的王羲之、王献之父子,颜真卿、苏东坡和湖州籍的书画大家曹不兴、钱选、赵孟兆页、王蒙、吴昌硕、沈尹默等,都为湖笔的改良作出过贡献,同时,他们也依靠精美的湖笔,造就了辉煌的书画艺术。

相关资讯
内容声明

1、本网站为开放性注册平台,以上所有展示信息均由会员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均由发布会员负责,本网站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2、网站信息如涉嫌违反相关法律规定或侵权,请发邮件至599385753@qq.com删除。

Copyright © 趣爱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