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高要区

广东省肇庆市辖区

中文名:高要区 外文名:Gaoyao、District 别名: 行政区划代码:441204 行政区类别:市辖区 所属地区:广东省肇庆市 地理位置:广东中部偏西、西江流域 面积:2186平方千米 下辖地区:16个镇、1个街道 政府驻地:南岸街道 电话区号:0758 邮政区码:526100 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气候 人口数量: 著名景点:高要学宫、文明塔、金利茅岗水上木构建筑遗址 机场: 火车站:肇庆西站、新桥镇站 车牌代码:粤H 地区生产总值: 地区生产总值:439.5亿元(2020年) 人口:741591人(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
高要区介绍
高要区位于广东省中部,西江中下游,东与佛山市三水区交界,南与佛山市高明区、江门市新兴县接壤,西与云浮市云城区、德庆县相连,北与广宁县、四会市毗邻。地处以广州为中心的1小时经济圈内,属珠江三角洲、广佛肇经济圈和肇庆市经济发展中心区,是肇庆市东南部经济板块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高要区获“中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中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和“广东县域经济综合发展力五强”称号,是全国压铸产业集群示范基地、全国罗氏沼虾养殖基地、全国罗非鱼养殖基地,全国五金、肉桂之乡。[1]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高要区常住人口741591人。2020年下辖河台、乐城、水南、禄步、小湘、大湾、新桥、白诸、活道、莲塘、蛟塘、回龙、白土、金渡、蚬岗、金利16个镇和南岸街道办事处,279个村民委员会,73个社区居民委员会。土地面积2186平方千米,耕地面积1.99万公顷。2020年,高要区生产总值实现439.5亿元,增长3.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99.5亿元,增长3.3%;第二产业增加值216.2亿元,增长4.4%;第三产业增加值123.8亿元,增长0.7%。三次产业结构占比由2019年的21.5:50.3:28.2,调整为22.6:49.2:28.2。

建制沿革

高要古为百越之地,春秋战国时期属楚国势力范围,秦属南海郡。

汉高帝元年(前206年),赵陀建南越国,统治象郡、桂林郡和南海郡。

西汉元鼎六年(前111年),汉武帝平定南越吕嘉之乱,始置高要县,隶属苍梧郡。

南朝梁天监六年(507年),置高要郡,辖高要、博林二县,高要成为地区政治中心。

隋开皇九年(589年),始置端州,辖高要、端溪、乐城、平兴、新兴、博林、铜陵七县。

大业三年(607年),改端州为信安郡,仍治高要。

唐武德四年(621年),复称端州,辖高要、平兴二县。

天宝元年(742年),改端州为高要郡,乾元元年(758年),又复为端州。

宋绍圣三年(1096年),神宗之子赵佶被封为端王,以端州为封地。四年后赵佶即位为宋徽宗,升端州为兴庆府,置兴庆军节度。重和元年(1118年),改兴庆府为肇庆府。

元至元十七年(1280年),改肇庆府为肇庆路。

明洪武元年(1368年),改肇庆路为肇庆府,仍以高要为治所。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两广提督(后改为两广总督)驻地由梧州迁至肇庆,高要从此成为两广军事、政治、文化中心,时达182年。

清顺治七年(1650年),清兵攻占肇庆,高要县仍属肇庆府。宣统三年(1911年)11月9日,肇庆宣布反清独立。

民国初期隶属粤海道,民国九年(1920年),废道后由省政府直辖。

1958年4月,肇庆镇改为肇庆市,12月高要专区与佛山专区的台山、新会、开恩、高鹤及江门市合为江门专区,以肇庆市为治所。同月肇庆市改为肇庆镇。

1961年4月,江门专署改为肇庆专署,肇庆镇升格为肇庆市,与高要从此分治,县治仍设肇庆市区。

1988年,迁入新县城南岸镇。

1968年,成立高要县革命委员会。

1970年10月,改属肇庆地区。

1979年,恢复高要县人民政府。

1993年9月28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高要县,设立高要市(县级),由广东省直辖,委托肇庆市代管。

2015年4月,国务院批复同意广东省调整肇庆市部分行政区划,同意撤销县级高要市,设立肇庆市高要区,以原高要市的行政区域为高要区的行政区域。

行政区划

区划沿革

2000年,高要辖19个镇:南岸镇、白土镇、白诸镇、大湾镇、活道镇、回龙镇、小湘镇、河台镇、蛟塘镇、金渡镇、金利镇、乐城镇、莲塘镇、禄步镇、马安镇、水南镇、笋围镇、蚬岗镇、新桥镇。

2002年,高要辖19个镇(南岸、金渡、金利、蚬岗、白土、回龙、蛟塘、莲塘、活道、新桥、白诸、马安、大湾、禄步、笋围、小湘、河台、乐城、水南。

2003年4月18日,撤销马安镇,并入南岸镇,高要由19个镇改制为18个镇。

2004年3月,高要调整部分镇行政区划:撤销笋围镇,将其行政区划并入小湘镇;撤销南岸镇,设立南岸街道。3月8日,南岸街道办事处成立并举行挂牌仪式。南岸街道办事处管辖原南岸镇区划。

截至2019年,高要区现辖1个街道、16个镇,区人民政府驻南岸街道府前大街25号。

区划详情

2015年,高要辖1个街道(南岸街道)、16个镇(金渡镇、金利镇、蚬岗镇、白土镇、回龙镇、蛟塘镇、莲塘镇、活道镇、新桥镇、白诸镇、大湾镇、禄步镇、小湘镇、河台镇、乐城镇、水南镇),28个社区、324个行政村、2998个村民小组。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高要市位于广东省中部,珠江三角洲西部。东邻佛山市三水区,西连云浮市云城区、肇庆市德庆县,南接佛山市高明区、云浮市新兴县,北连肇庆市端州区、鼎湖区、广宁县、四会市。属广佛肇经济圈和肇庆市经济发展中心区。

广茂铁路、南广铁路、广梧高速公路、江肇高速公路321国道、324国道、西江航道和省道S264线、S272线、S273线、S362线,组成了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属于广州一小时经济圈范围。

高要区位于广东省中部,西江中下游,距广州90千米、香港138海里,中心位置处于北纬22°47′—23°26′、东经112°26′—112°52′之间,东邻佛山市三水区,西连云浮市云城区、肇庆市德庆县,南接佛山市高明区、云浮市新兴县,北连肇庆市端州区、鼎湖区、广宁县、四会市,全区陆地面积2186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高要区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西北部属山区和半山区,南部为丘陵区,东南部属平原低塱区。

水文

高要区河流属珠江水系西江流域,西江自西向东横贯高要,流经禄步、小湘、大湾、南岸、金渡、金利等镇(街道)。主要支流有新兴江、大迳河、大小榕水、大小湘水、大湾水、笋洞水、白诸水、莲塘水、宋隆水、金利水等,河网密度为0.36公里/平方公里。

气候

高要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光照充足,热量丰富,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年平均气温22℃,年平均降雨量1647.8毫米,年平均日照时数1801.6小时。

自然资源

综述

全市总面积2186平方公里。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西北部属山区和半山区,南部为丘陵区,东南部属平原低塱区。河流属珠江水系西江流域,西江自西向东横贯高要,流经禄步、小湘、大湾、南岸、金渡、金利等镇(街道)。主要支流有新兴江、大迳河、大小榕水、大小湘水、大湾水、笋洞水、白诸水、莲塘水、宋隆水、金利水等,河网密度为0.36公里/平方公里。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光照充足,热量丰富,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年平均气温22℃,年平均降雨量1647.8毫米,年平均日照时数1801.6小时。

矿产资源

高要区主要矿产有黄金、砚石、萤石、石膏、硫铁、高岭土、石灰石、钾长石、花岗岩、泥炭土等30多种。其中黄金储量居华南之首,产量占全省80%以上,被誉为“广东黄金之乡”;高岭土可开采储量近1亿吨,是广东重要的陶瓷工业原料供应基地。

水资源

高要区西江及其支流多年平均径流量2242亿立方米,多年平均地下水径流量218.4万立方米/日。

林木资源

截至2011年,高要区林业用地面积12.44万公顷,森林覆盖率为56.7%,活立木蓄积量544.82万立方米。拥有省级金钟山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12个,面积224.6平方公里,覆盖率为10.23%。

人口

截至2019年,高要区人口出生率11.7‰,死亡率4.62‰,自然增长率为7.08‰,下降0.42‰;据公安户籍统计,年末全区总人口82.0328万人,比上年增加4948人,其中:乡村人口57.8319万人。常住人口80.05万人,增长0.6%,其中城镇常住人口31.1592万人,占比重38.92%。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高要区常住人口741591人。

交通运输

截至2019年,高要区公路通车里程2208.762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46.618公里,增长35.3%;一级公路109.431公里,增长28.1%,年末民用汽车拥有量9.36万辆,增长12.7%。

经济

综述

2019年,高要区生产总值实现420.69亿元,增长6.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90.21亿元,增长4.6%;第二产业增加值211.68亿元,增长7.7%;第三产业增加值118.8亿元,增长5.1%。人均地区生产总值52702元,增长5.6%。

2019年,高要区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03.3%,上涨3.3%。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上涨2.3%,固定资产投资指数上涨4.1%,新建住宅销售价格指数上涨5.1%,生产者岀厂价格指数下降0.2%,交通费价格指数上涨3.0%,建筑安装工程价格指数上涨4.2%,通信服务费价格指数下降2.6%。

2020年,高要区生产总值实现439.5亿元,增长3.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99.5亿元,增长3.3%;第二产业增加值216.2亿元,增长4.4%;第三产业增加值123.8亿元,增长0.7%。三次产业结构占比由2019年的21.5:50.3:28.2,调整为22.6:49.2:28.2。

2021年一季度我区地区生产总值为88.9亿元,同比增长17.6%,比2019年一季度增长12.8%,两年平均增长6.2%,比全市两年平均增速(5.9%)、全省两年平均增速(5.2%)、全国两年平均增速(5.0%)分别高0.3、1、1.2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21.2亿元,同比增长3.3%,两年平均增长2.6%;第二产业增加值为37.8亿元,同比增长30%,两年平均增长9.2%;第三产业增加值为29.9亿元,同比增长15.3%,两年平均增长6%。三次产业结构为23.8:42.5:33.7。

第一产业

2012年,高要全年完成农业总产值89.66亿元,比2011年增长2.8%。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57.32万亩,比2011年下降0.1%;全年粮食总产量23.33万吨,比2011年下降0.1%;经济作物糖料产量2.07万吨,比2011年增长1.4%;茶叶898吨,比2011年增长1.6%;水果产量17.78万吨,比2011年增长9.5%;蔬菜产量79.79万吨,比2011年增长3.4%。

2012年,高要全年完成更新造林面积2167公顷:森林抚育5647公顷,比2011年增长3.1%。

2012年,高要全年肉类总产量8.69万吨,比2011年增长2.5%,水产品产量15.4万吨,比2011年增长1.2%

2012年,高要全年农业电机总动力45.13万千瓦,比2011年增长4.0%;有效灌溉面积38.51万亩;农村用电量2.4亿千瓦时,比2011年增长2.1%;化肥施用量(实物)11.24万吨,比2011年增长1.5%。

2013年,高要扶持26家农业龙头企业、327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壮大,活道镇“活仙葛”牌粉葛成为高要第一个通过国家绿色食品认证的农产品;引入民资成立董福行巴戟天种植及技术推广专业合作社,建立南药生产、加工基地,推动南药产业化发展。

2019年,高要区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38.11亿元,增长3.2%。农林牧渔业增加值90.86亿元,增长3.7%。

第二产业

2012年,高要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793.99亿元,比2011年增长22.1%,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734.14亿元,比2011年增长23.1%;全年高要完成工业增加值190.44亿元,比2011年增长21.8%;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70.27亿元(收入法),比2011年增长23.1%。

2012年,高要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55家,比2011年减少2家,下降0.8%。全年规模以上工业效益综合指数为344.9%;其中资产贡献率52.48%,资本保值增值率114.36%,资产负债率45.8%,成本费用利润率11.19%,全员劳动生产率187578元/人年,比2011年增长13.3%;产品销售率为96.21%,全年实现利润72.21亿元,比2011年增长18.5%,利税总额109.34亿元,比2011年增长21.9%。

2012年,高要全年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0.4亿元,比2011年增长20.1%;完成增加值5.42亿元,比2011年增长20.4%;实现利润总额3420万元,比2011年增长8.7%。

2013年,肇庆市(高要)汽车零部件产业园获省政府批复,成为全省6个汽车零部件产业园之一。成功举办两次汽车零部件招商推介会,一汽四环集团、广汽传祺集团旗下的一批汽车零部件配套企业签约落户。工业龙头企业进入全省先进行列,广东鸿图科技公司列全省500强企业第300位,广东萨米特陶瓷公司列全省制造业百强企业第43位,广东天龙油墨公司成为院士专家企业工作站。新增22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高要综合整治高要33家陶瓷企业。

2019年,高要区完成工业总产值896.95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777.2亿元,增长5.7%;完成工业增加值188.96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62.38亿元,增长7.0%。

第三产业

2019年,高要区房地产投资增长12.7%,商品房销售面积62.69万平方米,增长8.0%,商品房销售额41.22亿元,增长5.9%。

2019年,高要区已装固定电话7.08万部,下降4.8%,移动电话用户74.15万户,增长3.6%,互联网注册用户14.17万户,下降5.2%。

2019年,高要区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4.40亿元,增长4.7%,其中:批发业的零售额14.17亿元,增长2.4%,零售业的零售66.26亿元,增长4.8%,住宿业0.68亿元,增长9.9%,餐饮业13.29亿元,增长6.2%。

2019年,高要区全年外贸进出口总值456529万元,增长3.7%。其中:出口总值400759万元,增长13.6%,实际利用外资15962万元,增长859.3%。

2019年,高要区一般公共服务支岀增长70.7%、教育支岀增长2.0%、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岀增长1.5%、卫生健康支岀增长13.9%、农林水支岀增长10.8%、公共安全支岀增长14.1%,节能环保支岀增长113.8%,住房保障支岀增长1125.9%,全年保险保费收入2.75亿元,下降0.2%;赔款0.89亿元,下降29.0%。

社会

教育事业

截至2019年,高要区普通中学29所,增加1所,在校学生3.50万人,增长3.2%;专任教师2577人,下降6.1%;小学48所,增加2所,在校学生6.78万人,增长4.8%;专任教师3182人,下降0.5%;小学儿童入学率为100%;初中升学率为98.5%;九年义务教育率98.99%;高中升学率为96.43%,上升3.19%。

科学技术

截至2019年,高要区专利申请1346个,下降2.6%;全年专利授权1015个,增长31.6%,新增发明专利授权30个,增长15.4%。

体育事业

截至2019年,高要区运动员参加全国比赛获奖牌4块,获肇庆市比赛奖牌42块,向上级输送人才43人,增长104.8%。

文化事业

截至2019年,高要区拥有公共图书总藏量25万册,增长8.5%;公共图书馆、群众艺术和文化馆、博物馆各一个。

医疗卫生

截至2019年,高要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68.02万人,下降1.5%。年末共有医疗床位2256张,增长0.7%。卫生技术人员3635人,增长2.6%。其中:执业医生、执业助理医师共1354人,增长7.0%。

社会保障

截至2019年,高要区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0.41万人,增长6.8%;失业保险参保人数7.01万人,增长10.9%;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8.15万人,增长9.3%;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36.65万人,增长0.9%。

截至2019年,高要区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7191人,比上年增加1545人,增长27.4%。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800元,比上年增加50元,增长6.7%。各类社会福利收养性单位有22个,增加2个,增长10.0%;床位923张,减少17张,下降1.8%;收养老人362人,增加93人,增长34.6%。农村五保供养人数2097人,减少1人,下降0.1%。

文化历史

早在6000多年前就有人类在高要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初创了古老的史前文化。在高要县永安镇夏江村(现属鼎湖区)出土的双肩石斧、石锛等大量石器,属于新石器时代中期的生产工具,表明先民已有了与渔猎经济活动相适应的磨制石器。在高要县广利镇龙一村(现属鼎湖区)贝丘遗址出土的一批彩陶片和夹砂粗陶片,显示这一时期高要先民的工艺水平。同时还先后挖出侧身曲肢骨架30具,这是广东省新石器时代墓葬中的首次发现。其中一个具有明显的人工拔除上颌侧门齿痕迹,为新石器时期“拔齿成人”(古称“凿齿民”)的物证。金利镇茅岗石路村的干栏式水上木构建筑,标志着高要西江沿岸已经从母系氏族公社过渡到父系氏族公社。而在北岭松山出土的战国墓及有关的铜器,表明古代高要深受楚文化的影响。

高要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是我国南北交通的重要枢纽和军事重镇。高要先置县,后升格为郡,并置广州都督府于高要县,使高要升格为郡、州、府的行政中心,这是高要成为西江中下游地区主要政治中心的开始,奠定了千年名郡的基础。政治上的不断加强和稳定,为南迁移民和发展生产创造了条件。中原铁农具和牛耕技术大量输入,促进了高要的经济发展。高要建县第二年即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设立高要盐官,为岭南仅有的两处盐官之一,珠江口内外的盐均通过高要北运西江流域及其附近地区,中原所产的丝绸通过高要到达广州,成为海上丝绸之路在陆上的延伸。著名的端砚问世于唐代,成为高要历史文化发展的重要标志。

宋代是高要大规模开发的重要时期。北方的战乱带来了大量移民南迁,人口的迅速增加,使西江一带土地得以大量垦殖,兴筑堤围加速了土地的开发和村落的建设,高要县被朝廷定为望县。绍圣三年(1096年),宋神宗赵顼之子赵佶被封为端王。元符三年(1100年),赵佶继位登基,即宋徽宗。重和元年(1118年)10月,宋徽宗改“兴庆府”为“肇庆府”,赐御书“肇庆府”横额,肇庆之名自此而来。

高要文化的发展与宋代几位名臣的推动有直接关系。康定元年(1040年),包拯由扬州天长县令调任为端州知州,任期三年。他建驿站、星岩书院和丰济仓,开井利民,筑渠引水,深得百姓拥戴。宋代高要已成为全国两大产砚中心之一,新开砚坑近10个,以高要烂柯山的上、中、下三岩所产为佳,尤以下岩石为最上品。儒学在宋代了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政和四年(1114年),郡守毛衍文设高要学宫(在现今肇庆市正东路42号),是端州有县学之始。

明朝至清代中叶,高要政治、经济、文化呈现出空前繁荣兴盛景象。在政治军事上,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吴桂芳将两广提督(后改为总督)府从梧州迁至高要县城,直至清乾隆十一年(1746年),历时182年。高要一度是南明皇都,清顺治三年(1646年)10月14日,明桂王朱由榔监国于肇庆。在经济方面,商品经济有一定的发展,西江的鱼花、蚕茧、草席等物产远销各地,西江河面“帆樯如织”。清道光年间(1821年~1850年),金渡织席艺人发明了花席,咸丰五年新桥人编织的洋篮竹器开始出口外销。明、清时高要的文化在中西文化交汇中发展。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9月10日,意大利天主教传教士利玛窦到高要传教,被誉为沟通中西方文化的第一人。清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始建城西的伊斯兰教清真寺。咸丰十一年(1861年),美籍传教士纪好弼在城中路建造第一所基督教浸信会堂。为加强儒学教育,明宣德六年(1431年)建崧台书院。万历十三年(1585年),为振兴文风在南岸建造文明塔,并在塔下建文峰书院。天启四年(1624年),又在乌榕岗上建巽峰塔(俗称乌榕塔),寓生生不息之意。

鸦片战争以后,大批高要人逐渐移居海外。高要华侨分布于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以澳大利亚为最多。

高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河台开耕节、宋隆茶果节、金利赛龙舟,还有金渡花席、新桥洋篮、大湾红木等手工艺。

古建筑

高要区现存祠堂、古井、民居、门楼以及庙宇教堂等古建筑众多,主要有位于蚬岗镇的芙罗李氏祠,位于高要城区的文明塔和巽峰塔,与隔江相峙的崇禧塔、元魁塔,构成肇庆城区独特的文人景观。

端砚文化

高要端砚自唐初闻名于世,以优良的质地和精美的雕刻而成为历代皇室贡品。著名坑点有水岩、坑仔岩、麻子坑、宋坑、宣德岩、朝天岩、古塔岩、绿端、白线岩等,主要分布于金渡的砚坑、杨梅坑等地。唐代砚形多为箕形,到宋代观赏与实用并举。元代端砚粗犷而又大气。明代砚形、题材多元广泛。清末至民国,因战乱陷于停滞。20世纪六七十年代,老坑、坑仔岩、麻子坑三大名坑重新开采,促进端砚发展。1973年,高要成立水口端砚厂,1986年成立羚州端砚研究社和高要端砚厂。1993年有端砚厂30多家。

石头禅宗文化

陈希迁是中国佛教的代表人物之一,唐圣历三年(700年)出生于高要。12岁听闻六祖慧能南来韶州曹溪(今广东韶关南华寺处),便前往参学。开元十六年(728年)受戒于罗浮山。后又拜青原山行思为师,得其衣钵真传。唐玄宗天宝初年,希迁到南岳衡山,结庵于南台寺东大石上,时称“石头和尚”。贞元六年(790年)圆寂。穆宗赐谥“无际禅师”。希迁经三传有曹洞宗,五传有云门宗,七传有法眼宗。云门宗以韶州云门山为基地,在岭南发展;法眼宗在金陵向江浙发展,传入朝鲜。在江西影响最大的是唐末时良价、本寂师徒开创的曹洞宗,在赣东北发展迅速。他们将禅学和儒学糅合在一起,甚至在禅宗中直言忠孝之道,受到广泛认可,于是从江西扩展到江北直至海外,成为中国佛教史上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的主流。南宋后期,传到日本,日本的曹洞宗发展到20世纪末,信徒有上千万人。

风景名胜

平兴县城遗址

平兴县城遗址位于莲塘镇罗勒与波洞之间的“古成头”。南朝宋时,省平兴县,置宋熙郡,郡治设在原平兴县址。城址长206米,宽110米。现存城墙残基和护城河遗址。

高要学宫

高要学宫又名文庙,原为肇庆府学宫,位于肇庆市正东路42号。始建于北宋崇宁初(1102年),明万历八年(1580年)重修,清朝曾多次修葺。学宫部分保留了明代南方建筑特色,小部分还留有宋、元代的艺术风格。宫内尚存有碑记10多面。

文明塔

文明塔位于南岸镇以东的镇塘岗上,又名镇塘塔。明万历十六年(1588年),肇庆知府为振兴文风而建此塔,该塔为楼阁式六角形砖石塔,高45米。外观7层,底层开4门,第七层开2门,其余为4门。塔内分13层,除13层开1门外,其他开2门,逢偶数层开上落门,奇数层开平门。石砌塔基,铁铸塔刹。各层均用菱角牙子砖与线砖相隔叠涩出檐,两个墙面以120度角吻合平砌,交错叠实建结构坚实。

巽峰塔

巽峰塔位于南岸街道乌榕岗,又名乌榕塔。建于明朝天启年间,为平面八角、七层楼阁式砖石塔,高39.2米。塔体厚3.68米,首层壁高3.2米,底层开7个假门和1个从外面登上二楼的叠涩门,从首层进入不了密封的暗层,为明砖塔首例。塔内第1层为暗层,设神龛一座,第2层对开上下梯级门,第3、5层开4真门,设神龛4;第4、6层对开上下2梯级门,设神龛2,第7层开上落门,北开平门,设神龛2。外墙颜色为红白相间。1984年列入肇庆市文物保护单位。1998年9月,修葺工程竣工。

著名人物

高要人文荟萃,唐代有一代禅宗大师石头希迁(陈希迁),在六祖惠能门下出家,在其后的禅宗五家,曹洞、云门、法眼三家的传承都渊源于希迁;宋代高要县城明直里梁氏一门两代三进士,明代莲塘梁氏一族考取了10名进士举人,贡太学者20人;明末清初,高要文风渐炽,书院林立,大批学者来此讲学传道,推动了高要教育的发展,东河总督苏廷魁、吴桂丹、冯誉骥等人考进了翰林院以及清代江南提督张国梁,何昆玉金石篆刻成就斐然,邓子舟灰塑艺术名扬省港,邓福所创洋篮飘洋过海,蔡九仪将少林武术带进岭南开创南拳新流派。民国以后,涌现出原国民党中央常委梁寒操、原国民党陆军总司令、一级上将余汉谋、马炳洪、林湛、唐云山、罗懋勋、吕鉴周等国民党上将和中将。康有为的学生陈焕章从晚清进士到留学取得博士学位,任民国议员,他创立了孔教,开办了中国第一所孔教学院;中国第一个共产国际代表刘泽荣连任三届全俄华工代表大会执委会主席,曾出席共产国际第一、二次代表大会,是最早见到列宁的中国人;原台湾中央研究院院长、著名物理学家吴大猷被称为“中国物理学之父”。曾率重庆号巡洋舰起义的原全国政协副主席、解放军海军副司令员邓兆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的杰出将领,历任海军副司令员、全国政协副主席等重要职务。岭南画派大师黎雄才以“黎家山水”享誉艺坛,成为岭南画派的一代宗师,获得中国第一届“金彩奖成就奖”,是国画界的第一人。黄友棣的音乐作品享誉港台,被称为“音乐菩萨”。

黎雄才(1910~2001),当代杰出的国画家、美术教育家,岭南画派代表人物。高要市白土镇人,自幼酷爱绘画。

张国梁(1823~1860),清江南提督。原名嘉祥或家祥,字殿臣,原高要县沙浦镇苏坑村(今属鼎湖区)人。出身贫穷,少时好习武。

邓兆祥(1903~1998),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副司令员。原高要县肇庆镇(今端州区)双木棉村人。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四月出生,民国三年(1914年)3月,考入黄埔海军学校第16期学习。

梁寒操(1899~1975),原名翰藻,字均默,高要新桥道悦村人。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6月12日出生于三水县(现佛山市三水区)西南镇。自幼文思敏捷,聪慧过人,被誉为文坛才彦。

荣誉

2007年,高要区被广东省政府授予“林业生态县”称号。

2007年4月,高要区获得“中国名特优经济林肉桂之乡”称号。

2018年,高要区入选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区、全国绿色发展百强区。

2019年10月,高要区入选2019年度全国绿色发展百强区。

2019年10月,高要区被评为2019年度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区。

2020年2月13日,高要区获得2019年度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县称号。

2020年6月,高要区入选2020中国县域智慧城市百强榜。

2020年6月30日,高要区入选“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

2021年9月8日,入选国家能源局综合司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名单。

相关资讯
内容声明

1、本网站为开放性注册平台,以上所有展示信息均由会员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均由发布会员负责,本网站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2、网站信息如涉嫌违反相关法律规定或侵权,请发邮件至599385753@qq.com删除。

Copyright © 趣爱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