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

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

简称:广油 主管部门:广东省 校训:崇德、博学、求实、创新 校歌:《我为祖国献石油》 主要奖项:第一届广东省文明校园(2017年)、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2010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2009年) 中文名称:广东石油化工学院 外文名称:Guangdong University of Petrochemical Technology 现任校长:张清华 学校类型:理工类 全国综合排名:324名(2019软科中国大学排名) 学校代码:11656 主要院系:化学与化工学院、环境与生物工程学院、机电工程学院、自动化学院、计算机学院 所属地区:中国·广东·茂名 类别:公立大学 属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11年)、广东省首批普通本科转型试点高校、广东省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单位[1]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介绍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是广东省人民政府与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共建的公办普通本科高校,华南地区唯一一所石油化工特色高校,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广东省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高校,广东省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粤港澳高校联盟高校,石油石化行业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学校1954年创校,秉承“崇德、博学、求实、创新”校训,坚持“因油而生、为油奉献”办学理念,弘扬“艰苦奋斗、求实献身”校园精神和以“听党召唤、为国奉献;艰苦创业、忠诚担当”为内核的广油“西迁精神”,培养了大批管理精英、技术骨干及各类应用型人才,遍布全国各地石油化工行业企业和各级政府机关、科研院所、教育行业,为石油石化行业以及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1]

历史沿革

学校办学历史可追溯到1954年在广州石牌创立的华南工学院(现华南理工大学)附设工农速成中学。

1956年1月,为适应我国石油工业发展的需要,经国务院批准,学校改名为石油工业部广州石油学校,隶属石油工业部管理。随后,学校先后改名为广东省石油学校、华南石油学院、广东石油学院、中南石油学院、广州石油学校。

1965年9月,学校迁往茂名市,改名为广东石油学校。

1985年4月,经石油工业部与中国石化总公司商定,学校移交中国石化总公司管理。同年11月,在保留广东石油学校的同时,成立广东石油化工专科学校。

1992年7月,学校改名为广东石油化工高等专科学校。

1998年1月,学校由中国石化总公司所属划转为广东省所属。

2000年3月,广东石油化工高等专科学校和广东茂名教育学院(该院的办学历史可追溯到创办于1970年的茂名师范学校)合并升格为广东省属本科院校——茂名学院。

2010年5月,学校更名为广东石油化工学院。

学术研究

科研机构

类别

名称

广东省重点实验室

广东省石化装备故障诊断重点实验室

广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广东省石油化工资源清洁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广东省劣质油加工与油品精细化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广东省橡塑材料制备与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广东省云机器人(石油化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广东省非常规能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广东省石油化工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广东省岭南特色果蔬加工及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广东省石油化工腐蚀与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广东省南药化橘红种植与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广东省石油化工污染环境生物修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广东省绿色建材与装配式建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广东省普通高校重点实验室

广东高校石油化工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

广东省产业集群技术研发平台

茂名高新区精细化工产业集群技术研发平台

广东省产业转型升级技术创新公共服务平台

茂名市石油化工产业转型升级技术创新公共服务平台

广东省级公共测试平台

石油化工产品公共测试中心

广东省级协同创新发展中心

广东石化装备安全技术协同创新发展中心

广东省级协同育人平台

石油化工类应用型人才培养协同育人平台

广东省高校工程技术开发中心

广东高校石油化工污染控制与清洁生产工程技术开发中心

广东高校石油化工装备故障诊断与信息化控制工程技术开发中心

广东高校果蔬加工与贮藏工程技术开发中心

广东高校劣质燃料清洁转化及精细化利用工程技术开发中心

广东高校新型橡塑材料工程技术开发中心

广东省级重点提升平台

广东高校石油化工污染控制与资源化利用工程技术开发中心

广东省级国际暨港澳台合作创新平台

广东省普通高校国际暨港澳台合作创新平台

广东省级地方历史文化研究基地

广东省冼夫人文化研究基地

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

广东省冼夫人文化研究基地

广东省级创新团队

石油化工装备安全技术创新团队

油化工装备安全技术创新团队

石环境工程创新团队

食品科学创新团队

科研机构

截至2018年6月,学校注重科研平台培育和建设,拥有1个省重点实验室(广东省石化装备故障诊断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协同创新发展中心(广东石化装备安全技术协同创新发展中心),11个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广东省普通高校重点实验室,1个省产业集群技术研发平台,1个省产业转型升级技术创新公共服务平台、5个省高校工程技术开发中心,1个省级国际暨港澳台合作创新平台,1个省级石油化工技术公共服务示范基地,1个省级地方历史文化研究基地,1个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2个市研发中心,15个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市级产学研结合示范基地,1个市级地方立法研究评估与咨询服务基地,与企业共建“广油-美联新材料研究院”、“广油-丰能高新技术研究院”等新型研发机构,建立成果快速转化平台。n

科研成果

项目名称

备注

获奖类别

石化装备智能安全监测关键技术及应用

第一完成单位

2017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大容量复合纸砖形液体食品全自动无菌包装机

第一完成单位

2016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

高流动高透明无规聚丙烯生产关键技术的研究与产业化

参与完成单位

2016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燃煤电厂节能减排综合利用技术及应用

参与完成单位

2016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

石油化工高浓度废碱液生物处理新技术开发及应用

参与完成单位

2014年广东省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炼油企业污水回用成套技术的开发与工业示范

第一完成单位

2012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

炼油企业污水回用成套技术的开发与工业示范

第一完成单位

2012年广东省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科研成果

截至2018年6月,学校获得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金额总计212万元,其中,面上项目2项,青年基金项目1项,应急管理项目1项;获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2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1项。n

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n

目前,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图书馆分布在两个校区,其中主馆位于官渡校区,有资源种类包括纸质图书、电子图书、报刊杂志、数据库资源等。馆藏纸质图书150.8万册,电子图书106万种,中文期刊1114种,外文期刊56种,报纸139种,中外文数据库25个。n

学术期刊n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学报《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学报》是由广东石油化工学院主管、广东石油化工学院主办的综合性科技期刊,创刊于1991年,原名为《广东石油化工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更名为《茂名学院学报》,2009年更名为《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学报》。n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院系

专业

学制(年)

石油工程学院

油气储运工程

4

石油工程

4

资源勘0查工程

4

化学工程学院

化学工程与工艺(卓越班)

4

化学工程与工艺

4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4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环境工程

4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4

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

食品科学与工程

4

生物技术

4

生物工程

4

机电工程学院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4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4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4

能源与动力工程

4

安全工程

4

自动化学院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卓越班)

4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4

自动化

4

测控技术与仪器

4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4

电子信息工程

4

计算机学院

网络工程

4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4

物联网工程

4

建筑工程学院

建筑学

5

土木工程

4

文法学院

法学

4

汉语言文学

4

历史学

4

学前教育(师范)

4

理学院

教育技术学

4

数学与应用数学

4

信息与计算科学

4

物理学

4

地理科学

4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4

外国语学院

英语

4

经济管理学院

市场营销

4

会计学

4

国际经济与贸易

4

工业工程

4

体育学学院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

4

艺术与设计学院

音乐表演

4

音乐学

4

工业设计

4

环境设计

4

院系设置

院系

专业名称

化学工程学院

石油化工技术

3

机电工程学院

化工装备技术

3

自动化学院

电气自动化技术

3

截至2018年3月,学校设有21个教学单位,开办有工学、理学、管理学、经济学、教育学、文学、法学、历史学、艺术学九大学科门类,48个本科专业,11个专科专业。n

师资力量

截至2018年3月,学院有教职工1302人,其中具有正高、副高职称教师388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800多人,兼职博导、硕导67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人员5人,全国先进工作者1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1名,全国优秀教师2人,广东省高等学校“千百十工程”省级培养对象、广东省扬帆计划紧缺人才及高层次人才、特支人才等28人,广东省优秀青年教师(培养计划)7人,有一批教师获得南粤优秀教师、省市优秀教育工作者、劳动模范等各类荣誉称号。n

教学建设

类别

专业名称

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

化学工程与工艺

---

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广东省级特色专业

化学工程与工艺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环境工程

应用化学

能源与动力工程

电子信息工程

广东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化学工程与工艺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电子信息工程

环境工程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法学

能源与动力工程

广东省级战略新兴产业特色专业

能源与动力工程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广东省级应用型人才培养示范专业

化学工程与工艺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会计学

广东省级重点专业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教学建设

环境与市政工程实验教学中心

化学与化工基础实验教学中心

石油化工实验与实践中心

石油化工工程教育中心(参与共建)

生物与食品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电气与仪表自动化实验教学中心

教师教育综合技能训练中心

现代通信电子技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现代机械工程训练中心

实验中心

成果名称

完成人

获奖等级

追求卓越的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建与实践

周如金等

第七届广东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具有行业背景的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多样化创新模式探索与实践

李润等

第七届广东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企业深度参与的石化卓越人才CDIO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刘美等

第七届广东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双体系渗透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创建与实践——以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为例

周如金等

第八届广东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基于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机械类特色专业群建设研究与实践

蔡业彬等

第八届广东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电子技术基础》应用型系列精品教材建设

李继凯等

第八届广东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成果

截至2018年6月,学校有2个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国家级试点专业,1个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省级试点专业,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6个广东省级特色专业,8个广东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2个广东省级战略新兴产业特色专业,4个广东省级应用型人才培养示范专业,1个重点专业;3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2个广东省级协同育人平台;3门广东省级精品课程,18门广东省级精品开放课程,1门广东省级创新创业教育课程,1门广东省级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1门在线开放课程,4门广东省精品教材;7个广东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9个广东省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广东省级应用型人才培养示范基地,11个广东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1个试点学院.n

合作交流

截至2017年3月,学校先后与中国(境)外30多所大学和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学校在对外交流合作中,开展师生交流、师资培训、科研合作、学生联合培养等多方位、多层次交流与合作,推进学科和科研团队与中国(境)外大学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高校建立合作关系。n2013年,学校获得招收外国国际学生资格,2014年7月,学校招收首批国际学生在校接受本科学历教育。n

文化传统

学校标识

校徽n

学校校徽是由“G、U、P”字母演变而成,中心图形为凤凰浴火展翅飞翔图,外廓以正圆环及“广东石油化工学院”标准字样毛体草书、对应英文校名、学校成立年份“1954”围合而成。整个校徽呈圆形,标准用色为绿色。深刻表达了学校严谨的校风和万众一心的团结精神。n

精神文化

校训

崇德、博学、求实、创新n

崇德,德育是教育的基础,“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学做事首先要学会做人。实施德育的过程就是塑造和完善人格的过程。道德教育根本目标就是塑造合乎道德规范,理想而又完,美的人格;道德教育的最高目标是要培养具有最大的仁爱之心,能泛爱众人的为人品德。n

博学,“学”首先要广泛地猎取知识,培养充沛而旺盛的好奇心。好奇心丧失了,为学的欲望随之而消亡,博学便成为不可能之事。博学,还意味着博大和宽容,惟有博大和宽容,才能广揽学识,兼容并包,使为学具有世界眼光和开放胸襟,真正做到“海纳百川,有容乃大”。n

求实,即讲求实际,求真务实,求索真知的精神。求实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不惟书,不惟上,但惟实,更惟真。踏踏实实做人,扎扎实实做事,学以致用,躬行践履。n

创新,是敢为人先的精神,先他人而行。树立创新的精神,就是做任何事情,都要有创新的态度、创新的思维、创新的举措、不因循守旧,敢想、敢做、敢为天下先。创新是团体和个人谋求发展的重要途径,学校将尽力为每个师生打造创新发展的平台,师生个体也要积极探索自由发展的机会和权利,以自己独特的理想和优势去超越、支突破、去创新。n

学校领导

职务

姓名

党委书记、校长

张清华

党委副书记、副校长

纪红兵

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李华

副院长

李德豪、周如金、彭志平、李为民(试用1年)

学校领导
相关资讯
内容声明

1、本网站为开放性注册平台,以上所有展示信息均由会员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均由发布会员负责,本网站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2、网站信息如涉嫌违反相关法律规定或侵权,请发邮件至599385753@qq.com删除。

Copyright © 趣爱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