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咸阳师范学院

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

中文名:咸阳师范学院 外文名:Xianyang Normal University 简称:咸阳师院 办学性质:公立大学 学校类别:师范 学校特色: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陕西省一流应用型本科院校建设单位(2018年) 主管部门:陕西省 高职专业:10个 本科专业:53个 校训:厚德 博学 校歌:《毕原放歌》 院校代码:10722 主要奖项:全国语言文字工作先进集体、全国社会实践先进集体、国家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 知名校友:樊根耀、陈丽华、孟胜奇、薛宇、潘富成 现任校长:舒世昌 党委书记:赵万东 主要院系:化学与化工学院、设计学院、美术学院、音乐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校址:渭城校区:陕西省咸阳市渭城区文林路东段1号秦都校区:陕西省咸阳市秦都区珠泉西路3号
咸阳师范学院介绍
咸阳师范学院(Xianyang Normal University)简称“咸阳师院”,位于陕西咸阳,是一所以教师教育为特色的普通省属本科院校,是陕西省一流应用型本科院校建设单位、省级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单位。学校肇始于1978年5月的“陕西师范大学咸阳专修科”。1978年12月,经教育部批准,成立“咸阳师范专科学校”。2001年5月,与陕西省咸阳教育学院合并,成立咸阳师范学院。2004年10月,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咸阳市分校并入。2016年7月,陕西省机电工程学校划归学校。

历史沿革

前身溯源

陕西省咸阳教育学院

1983年4月21日,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准成立咸阳地区教育学院。n

1984年8月30日,陕西省咸阳教育学院建成,第一期学员开学。n

1989年12月,陕西省教育厅对咸阳地区教育学院的专业设置作了安排。n

1989年12月23—27日,国家教育委员会组织工作组对咸阳教育学院进行了抽查性复查。

陕西省广播电视大学咸阳分校

1979年3月,陕西省广播电视大学咸阳分校成立。当教学业务领导接受陕西省广播电视大学指导,行政上隶属咸阳市人民政府,由咸阳市教育局主管。

陕西省机电工程学校

1956年,陕西省机电工程学校的前身陕西省茂陵农业机械化学校创建。n

1974年,更名为陕西省农业机械化学校,后更名为陕西省机电工程学校。

合并发展

咸阳师范学院成立于1978年5月,原名“陕西师范大学咸阳专修科”。n

1978年12月,经教育部批准,成立“咸阳师范专科学校”。n

2001年5月,原咸阳师范专科学校与1983年成立的陕西省咸阳教育学院合并,组建咸阳师范学院。n

2004年10月,陕西省广播电视大学咸阳分校并入咸阳师范学院。n

2016年7月,陕西省机电工程学校划归学校。

办学条件

院系专业

截至2019年4月,学校现设有16个二级学院、33个研究机构,有本科专业53个(师范类专业19个、非师范类专业34个),涵盖文学、理学、历史学、法学、教育学、管理学、工学、经济学、艺术学等9个学科门类。

所属院系

专业名称

师范标识

文学与传播学院

汉文学专业

S

汉文学专业(专升本)

S

汉语国际教育

S

新闻学

播音与主持艺术

经济与管理学院

经济学

财务管理

S

旅游管理n

社会工作

物流管理

S

设计学院

视觉传达设计

S

环境设计

产品设计

S

服装与服饰设计

音乐学院

音乐学

S

舞蹈学

S

于右任书法学院

书法学

S

美术学院

美术学

教育科学学院

学前教育

S

小学教育

S

教育技术学

S

应用心理学

S

体育学院

体育教育

S

计算机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软件工程

物联网工程

马克思主义学院

思想政治教育

S

外国语学院

英语

S

日语

资源环境与历史文化学院

地理科学

S

历史学

S

土地资源管理

测绘工程

地理信息科学

化学与化工学院

化学

S

材料化学

化学工程与工艺

生物科学

S

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

物理学

S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电子信息工程

电磁场与无线技术

数学与统计学院

数学与应用数学

S

统计学

信息与计算科学

金融数学

职业技术学院

学前教育

S

小学数学教育

S

中文

S

应用英语

旅游管理

计算机应用技术

师资力量

截至2021年6月,学校现有教职工1300余人,具有教授、副教授等高级职称人员400余人,具有博士、硕士占比80%以上。教师中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3人,陕西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三秦人才”、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科学技术奖评审专家、社科联专家等50余人,省级教学名师6人,咸阳市第四批跨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科学技术拔尖人才、有突出贡献专家、三五人才8人。

省级教学名师:庞士让、雷依群、姬建锋、张君才、李峰、王长顺、黄怡。

陕西省有突出贡献专家:安振平。

三秦人才:梁安和、王明军。

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青年英才:王长顺。

省级师德先进:李宗领、张小安、李伟、张岚、亓娟莉。

校级青蓝人才:马飞、李艳艳、邓玲娟、王晓芳、刘宇峰、胡晓榕、师娅、包富华等。

校级中青年拔尖人才:张为元、王文博、张宝强等。

教学建设

截至2021年6月,现有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项,省级名牌专业1个,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7个,省级一流专业7个,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26门,省级教学团队6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创新创业实践教育基地1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5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9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3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4项,省级教改项目23项,省级教学成果奖12项,省级优秀教材奖8部。获批陕西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与培训基地、陕西省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陕西省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学院、陕西省示范性高等学校就业创业指导服务机构。省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1项、省级教师教育类在线开放课程1门,省级创新创业教育课程3门,省级以上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348项,获省部级以上各类学科竞赛奖1000余项。

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学前教育专业。

省级名牌专业:化学。

省级特色专业:化学、物理学、旅游管理、学前教育、汉语言文学、学前教育(高等继续教育特色专业)。

省级一流专业:学前教育、化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学与应用数学、汉语言文学、物理学、书法学。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21年6月,学校拥有2个陕西(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市级研究所,28个校级科研机构。n

陕西(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关中古代陵寝文化研究中心、陕西乡村基础教育发展研究中心。n

市级研究所:咸阳发展研究院。n

科研成果

截至2021年6月,学校先后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45项,省部级科研项目436项,厅局级科研项目485项;获省部级科研奖励22项,厅局级科研奖励120项;教职工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5442篇,年均发表1026篇,其中核心期刊911篇,被SCI、EI、CA等收录283篇。n

校园文化

校徽

1.校徽设计思路源于咸阳悠久的历史文化。校徽整体设计为圆形,由咸阳师范学院中英文名称和“咸阳”两字的英文首写字母“X”和“Y”构成。中文采用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启功先生手写体,英文采用“AvantGarde Md Bt”,寓意咸阳师院包容博大的办学思想。n

2.由字母“X”和“Y”组合的图形,犹如知识海洋中奋力拼博、勇往直前的“帆船”,代表了咸阳师院曲折而又灿烂辉煌的奋斗历程;又像一只衔着彩带、振翅翱翔的“大鹏”,向人们展示咸阳师院一展宏图的凌云之志,体现出咸阳师院追求卓越,不断求索的办学理念。n

3.图形中的“X”既似“彩带”又似知识海洋中的“波涛”。“彩带”象征华夏文明的延续,“波涛”隐喻培育出的人才“青出于蓝而胜于蓝”。n

4.校徽采用深红色。深红色深沉、厚重、博大,是凝聚力的表现,是厚重历史氛围和浓郁文化色彩的体现,它象征着师范教育渊源流长,播种文明。n

校训

厚德 博学

“厚德”一词,语出《易·坤卦》:“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在先哲们看来,唯有“德行宽厚、有仁义之心”,方能立足于天下,获得生命之“至道”。“厚”也有推崇、重视之意。所以,“厚德”就是要求人们重视自己的道德和品行,自觉向有德行的人学习,不断塑造自己的良好品质。n

“博学”则见于《论语》及《礼记》。《论语·子罕》中有言:“达巷党人曰: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以此来赞扬孔子的渊博学识和高尚品行。《礼记·中庸》十九章有云:“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以此来说明为学的几个层次或阶段。“博学之”意谓为学首先要广泛地猎取,培养充沛而旺盛的好奇心。“博”还意味着博大和宽容,即为学应具有世界眼光和开放胸襟,真正做到“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博”又有丰富、渊博之意,人云:学贯中西乃为博。而“学”的意思不仅有学问、学识,还有一层意思是指修养。n

校歌

《毕原放歌》

以“毕原放歌”为题,即以学院所在地的历史名称“毕原”作为代称,表现学院立足于周秦汉唐故地,传承文明,谱写高等教育的时代新篇的豪迈情怀。歌曲力求大气、厚重、深情,有力,表现较为浓烈的情感色彩。n

知名校友

樊根耀:长安大学MBA教育中心副主任,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陈丽华:咸阳师范学院附属中学校长,特级教师。

孟胜奇:东莞市特级教师。

薛宇:体育学博士,中国武术六段,武术国家一级裁判,西北大学武术队、射箭(射艺)队教练。

潘富成:旬邑中学教务主任,特级教师。

韩望:咸阳中学校长,高级教师。

所获荣誉

2020年11月16日,被教育部认定为第三批国防教育特色学校。

相关资讯
内容声明

1、本网站为开放性注册平台,以上所有展示信息均由会员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均由发布会员负责,本网站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2、网站信息如涉嫌违反相关法律规定或侵权,请发邮件至599385753@qq.com删除。

Copyright © 趣爱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