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以下简称中国海油)是中国最大的国家石油公司之一,是中国最大的海上油气生产商。公司成立于1982年,注册资本949亿元人民币,总部位于北京,有员工5.7万人。
国内外影响力迅速提升。2005年各项经济指标在中央企业的排名稳步上升,利润总额居第4位,资产总额居第11位。公司资信评级继续保持国内企业中最高级,标准普尔评级为A-,穆迪评级为A2。
油气核心业务保持持续快速成长。2005全年油气总产量3900万吨油当量,其中国内3364万吨油当量,海外535.7万吨油当量;在国内外拥有油气净探明可采储量总计23.6亿桶油当量。除中国近海外,通过积极开展资产并购及合作开发,中海油油气资产已广泛分布于澳大利亚、东南亚、非洲、里海等海外地区,并成为印度尼西亚最大的海上油气生产商。
中海油在海内外资本市场上市的三家控股企业——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和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始终保持良好表现,其完善透明的公司治理、较强的盈利能力及良好的成长性获得国内外资本市场的广泛认可。其中有限公司股票价格较IPO累计上涨340%,连续数年被《亚洲货币》、《亚洲金融》等著名财经杂志评为“中国最佳管理公司”。2005年底,三家上市公司的总市值接近2500亿元人民币,国有资本的市场价值实现了大幅增值。
中国海洋石油是中国改革开放后第一个全方位对外开放的工业行业。1982年1月30日,国务院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合作开采海洋石油资源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决定成立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以立法形式授予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在中国对外合作海区内进行石油勘探、开发、生产和销售的专营权,全面负责对外合作开采海洋石油资源业务。2月15日,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以下简称中国海油)在北京正式成立。
中国海洋石油工业于20世纪50年代末开始起步,海洋石油勘探始于南海。1965年后,重点转移到了中国北方的渤海海域。在海洋石油工业开拓的初期,使用自制的简易设备,经过艰苦的努力,在上述两个海域均打出了油气发现井。
从1966年到1972年,在渤海海域共建造了4座固定式钻井平台,钻探井14口,发现了3个含油构造,为海上石油勘探积累了经司的中长期发展目标:公司要以较快的发展速度、较强的盈利能力和较好的发展质量全面建成现代企业制度。在此基础上,建设一个国际一流的综合型能源公司。公司全力实施协调发展、人才兴企、科技领先和低成本战略,坚持特色发展道路,以全面创新推动公司的高速高效发展。
27年间,中国海油在产业布局上,实现了从上游到中下游一体化发展的跨越;在发展能力上,实现了从浅水到深水的跨越;在市场范围上,实现了从国内到国际的跨越。在公司管理上,中国海油已经由一个传统意义上的老国企成功转变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和全球经济竞争需要的新国企。公司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正在向创建国际一流能源公司的战略目标稳步迈进。
标准普尔公司(Standard&Poor's)评级为A+
穆迪公司(Moody's)评级为A1
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
标准普尔公司(Standard&Poor's)评级为A1
穆迪公司(Moody's)评级为Baa1
惠誉国际信用评级有限公司(Fitch)评级为A/F1
中国船级社认证
中国工程建设焊接协会焊工资质授权
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专业资质
安全培训机构资质证书
成品油批发经营批准证书
电力大件运输企业资质证书
港口与海岸专业承包壹级
工程设计化工行业部分甲级
工程咨询-化工专业甲级
国际电工委员会IECEx检验实验室(ExTL)认证证书IECEx
国际电工委员会IECEx检验实验室(ExTL)认证证书IECEx
国家无机盐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中国实验室国家认可委员会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资质证书
建筑业企业海洋石油工程专业承包(一级)
实验室认可证书
水下工程服务机构资格认可证书
武器装备许可证
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实验室认可证书
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制造许可证
资质认定-授权证书和计量认证证书
中国防腐施工资质一级证书
标准普尔公司(Standard&Poor's)评级为A+
穆迪公司(Moody's)评级为A1
全国银行间债券交易市场乙类会员资格
上海证券交易所债券交易专用席位
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会员资格
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外币拆借会员资格
中海信托股份有限公司专业资质
异地集合资金信托业务资格
信贷资产证券化特定目的信托受托机构资格
受托境外理财业务资格(QDII)
大宗交易系统合格投资者业务资格
进入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资格
7月9日美国《财富》杂志公布2008年世界企业500强排行榜,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名列第409位,较去年首度入榜的469位上升60位。
8月28日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布了2007年经营业绩考核A级中央企业名单,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连续四年考核获A级。
10月8日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被评为最具全球竞争力中国公司。该活动由罗兰·贝格国际管理咨询公司和全球企业家杂志联合举办。
10月12日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获国际企业公民示范奖。
10月20日普氏能源资讯公布世界最大250家能源公司排名榜单,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排名第34位。
10月30日在全国石油与化学行业节能减排促进大会上,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所属的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湛江分公司、中海沥青股份有限公司、中海石油宁波大榭石化有限公司、中海石油化学股份有限公司获得节能减排先进单位称号。
11月18日傅成玉出席在西班牙巴塞罗纳举行的全球中国商务会议并荣获"2008中国商业领袖"称号。
12月5日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授予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央国家机关等单位定点扶贫先进单位"称号。
12月11日在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成立20周年庆典上,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荣获最高奖——"支持中国妇女公益事业慈善先锋奖"。
12月21日中国海油石油总公司再次获得人民网评选的"人民社会责任奖"。
12月31日在人民网主办的2008年度"责任中国"评选中,傅成玉被评为最具社会责任企业领袖。
2007年12月第六届中国企业领袖年会上,傅成玉当选2007年度“最具影响力的企业领袖”,这是继2005年、2006年以来,傅成玉连续3年获此殊荣。
2007年12月在人民网主办的“和谐中国•社会责任”2007年度高峰论坛上,中国海油获得“人民社会责任奖”。
2007年11月中国海油被国务院国资委授予“业绩优秀企业”称号。
2007年11月在中外跨国公司CEO圆桌会议上,中国海油当选“最具核心竞争力”中国企业。
2007年7月《财富》杂志公布了2007年世界企业500强排行榜,中国海油成为新科入榜者,名列第469位。
2007年6月中国海油荣获“2007年度最具全球竞争力中国公司”称号。
2007年4月中国海油荣获中华全国总工会颁发的“全国五一劳动奖状”。
2007年3月中国海油荣膺以“发现最受尊敬的企业”为主题的“2006CCTV年度雇主”称号。
2007年2月傅成玉当选2006中国十大财智英才。
2006年9月中国上市公司百强高峰论坛宣布,在“2005年度上市公司100强排行榜”上,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荣列第73位。
2006年9月美国《商业周刊》评出2006年度亚洲50强,中海油有限公司从去年的第17位跃居至第7位。
2006年9月标准普尔将300家中型上市公司列为“全球挑战者”。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榜上有名。
2006年9月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傅成玉总经理荣获由第一财经传媒有限公司、CNBC商业财经频道亚太公司共同举办的“2006中国最佳商业领袖奖”年度中国最佳商业领袖奖。
2006年9月在由15家有影响的公益性民间组织共同发起的中国首届“社会公益示范工程”评选中,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和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合作的“中海油贫困大学生助学基金项目”获“最佳合作伙伴奖”。
2006年8月中海信托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在《证券时报》主办的“首届优秀信托公司评选”活动中喜获“最佳信托知名品牌”的荣誉。
2006年5月在《当代经理人》杂志社主办的“2006创业中国高峰论坛”上,傅成玉获得“2006创业中国改革功勋奖”的殊荣。
2006年5月惠誉国际将中国海洋石油长期外币发行体违约评级自“BBB+”调升至“A”,短期评等则自“F2”调升至“F1”。惠誉国际亦将中海油发行流通债券的高级无担保外币评等自“BBB+”调升至“A”。同时,惠誉国际将中海油的本币长期及短期IDR分别定为“A”和“F1”。所有评级展望均为稳定(Stable)。
2006年5月在国际权威财经刊物《亚洲金融》杂志最新公布的“中国最佳管理公司”的奖项评选中,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以总分第一名的成绩位居榜首。自2003年至今,中海油已连续三届蝉联“中国最佳管理公司”的称号。
2006年4月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入选中国社会工作协会主办,公益时报社、企业公民委员会编制的“2006中国慈善排行榜”榜单中的十大慈善企业。
2006年4月傅成玉总经理荣获由并购公会所评选和颁发的“中国十大并购人物”奖项。
员工体检、休假制度新规定
因为公务繁忙,公司领导人员过去常常连节假日都不能休息,更别提休假了。也常常因为忙,而忽视了自身的健康。1999年3月8日和2000年3月2日总公司分别下发的《进一步做好干部体检、休假工作的实施办法》、《总公司直管领导人员年疗养休假制度》中就考虑到这种情况,特作了相关规定。
体检结果要备案:每年一次的体检结束后,体检结果不仅要在医务部门建立档案,而且,为掌握总公司直管领导人员的身体状况,各单位要将体检结果报送总公司人力资源部备案。
领导人员实行定期休假制度:各单位要在每年二月底前将领导人员休假计划报总公司人力资源部,由人力资源部负责汇总和协调各单位领导人员的休假计划。各单位人力资源部要负责督促领导人员年休假计划的实施。领导人员休假期间实行授权代理制。
短期定点休假疗养:总公司将酌情安排身体不适的直管干部和海洋石油系统劳动模范,短期定点休假疗养。
员工疗养费的发放:根据目前社会有关服务价格的变化,2000年3月又对原定疗养费发放标准做了调整;而且,连续工龄满1年的在所有公司员工均可以享受到此项待遇;总公司直管领导人员完成休假天数,每年发给一次疗养费,如在规定的期限内没有完成休假天数,在当年12月底只能领取疗养费的50%。
安全管理体系
海洋石油作业的自然条件相对恶劣,因此,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十分注意保护作业人员和海上设施的安全。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的安全管理实行全方位、全过程、全员的安全监督管理。
全方位安全管理就是海上油气田安全生产以作业者负责、第三方检验把关、政府监督、工会参与监督的方式进行管理。由作业者对整个油气田的安全生产负责。由中国海洋石油作业安全办公室行使政府职能,对整个中国海域的海洋石油作业实施严格的安全监督检查。聘请国际国内著名的安全、技术检验机构对海上油气生产设施进行技术监督检验,目前已有ABS、劳氏、DNV、BV、中国船级社等五家船级社及近20家专业设施的技术、安全检验机构参与此项工作,从而为海洋石油作业的安全作技术保障。
油气勘探、开发和生产全过程的每项工作的各个环节都要自始至终地做好安全工作,实施全过程的监督管理,并对主要环节和关键环节进行重点管理和监督。如:油气田开发阶段要求必须编写安全分析报告,并经安全办公室审查和批准;关键性作业颁发作业许可证。
全员安全管理是要求从公司的领导到每名干部都要管安全,每名职工都要关心安全、注重安全。目前正在摸索一条新路子,即工会的参与和监督。工会通过宣传舆论工具和组织各种安全活动,对广大职工群众进行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使其提高安全意识;并利用各种民主手段对安全工作进行监督和参与。这将是全员安全管理的重要体现。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十分注意保护海洋环境,严格遵守国家环境保护法规,全面实行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生产全过程的环境保护管理工作,采用先进和有效的环境保护措施,把对海洋环境的影响减小到最低程度,做到了石油开发与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1993年,为适应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对环境保护的严格要求,总公司修订颁布了《海洋石油工业环境保护》等有关管理规定,坚持贯彻“谁主管生产,谁负责环保”,“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实行环境保护责任制与污染防止目标管理。总公司所属单位,以至各钻井队、采油平台和船队都制订了相应的环境保护管理条例,每年年初制订《安全环保管理目标》,将污染防治指标列入各单位的考核内容,并由环境保护机构按指标进行定量考核,实行奖惩制度。
油气核心业务:中国海上的油气勘探、开发、生产和销售业务由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简称有限公司)负责,该公司2001年2月在香港和纽约上市,中国海油拥有其70.6%的股份。有限公司以透明完善的公司治理、较高增长水平获得国际资本市场的广泛认可,至2005年底,股票价格较IPO累计上涨320%,市值超过2200亿港元;连续四年被《亚洲货币》、《亚洲金融》等著名财经杂志评为“中国总体最佳管理公司”。
有限公司在中国近海拥有在生产油气田44个,分别位于南海东部、南海西部、渤海和东海海域,其中与外国石油公司合作油田23个,自营油田21个。境外在印度尼西亚拥有在生产区块5个。
天然气及发电产业:发展液化天然气(LNG)对保障国家能源供给,建立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具有重大意义。中国海油充分发挥自身在LNG领域的技术和商务优势,在国内正式启动运作了四大LNG项目,基本完成了公司的东南沿海LNG产业布局。
广东、福建LNG站线项目正在紧张建设阶段,届时将向广东、福建等地每年提供80亿方天然气,有效缓解上述地区能源紧缺状况。浙江和上海LNG项目公司正式成立,现场施工及资源采购工作业已启动。四大LNG项目的落实使得中国海油成功占领了中国沿海经济最发达地区的能源市场,确立了公司在国内LNG行业的龙头地位。
炼化、化肥、沥青产业:中国海油的下游项目立足和依托于上游油气产业,不仅有效延伸了公司的整体产业链和价值链,优化了产业结构,更增强了企业抗风险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与壳牌公司共同投资43亿美元建造的中海壳牌石化项目建设进展顺利,2005年12月完成全部施工,年产80万吨乙烯、230万吨高附加值产品的世界级大化工工厂投产。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1200万吨惠州炼油项目总体设计及优化工作已经完成,该项目立足于高起点、差异化策略,油品质量达到欧Ⅲ环保标准,已于2005年12月15日正式开工建设,2008年建成投产。与之配套的成品油终端营销网络建设正在全面落实之中。
化肥产业正成为中国海油下游业务板块的重要支柱。目前拥有三套大颗粒尿素装置,即年产30万吨合成氨、52万吨大颗粒尿素的富岛一期;年产45万吨合成氨、80万吨大颗粒尿素的富岛二期,是国内最大的大颗粒尿素生产基地。此外,还控股内蒙古天野化工60万吨小颗粒尿素装置。尿素年生产能力已达200万吨。
在差异化发展战略指引下,利用渤海特殊品质原油生产的“中海36-1”重交沥青和低硫环保型燃料油获得了市场的广泛认可。“中海36-1”重交沥青成为国产重交沥青的第一品牌,2005年占国产沥青35%的市场份额,成为替代进口沥青的主要产品。中海低硫环保型燃料油占到国产燃料油8%的份额。
沥青与燃料油
中海油气开发利用公司的“中海油36-1”重交通道路沥青已经成长为国产重交通道路沥青的第一品牌,沥青产量占据了国产重交通道路沥青约1/4市场份额。近年来,公司研制并成功生产出30号、50号硬质沥青、SBS改性沥青、橡胶改性沥青、乳化沥青等系列产品,并受到客户的广泛好评。公司生产的燃料油产品以其低硫环保的特点受到市场的广泛青睐。环烷基润滑油基础油系列产品年产近150万吨,畅销国内。
化工化肥
中海化学的生产装置和工艺技术均处于国际领先行列。中海化学生产的“富岛”牌大颗粒尿素和“天野”牌小颗粒尿素均为“国家免检产品”,产品销售网络覆盖全国20多个省市,远销美洲、澳洲及东南亚地区等。近年来,中海化学开展化肥直供和测土配肥两大系统工程,对农民节本增收、发展中国现代农业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
金融产品
海康人寿保险有限公司由荷兰全球人寿保险集团(AEGON保险集团)与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于2002年5月各出资50%组建而成,于2003年5月正式获得营业执照,在中国开展寿险业务。海康保险总部位于上海,目前注册资本为12亿元人民币,迄今已在北京、江苏、山东、浙江、广东、天津与青岛等地建立了省级分公司。
高科技是海洋石油工业的重要特征,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一直坚持以科技引领未来方向,不断推进自主创新能力的建设,以为社会提供清洁、可靠、稳定的能源供应。
2004年以来,中国海油将“科技领先”战略作为公司的核心战略来推进,结合公司发展战略,紧密跟踪石油科技发展趋势,把握能源科技发展方向,积极探索有自身特色的科技创新模式与科研机制。结合生产建设中的难点问题和未来发展的重点领域加强技术攻关,在海洋石油的勘探新领域和新技术、提高采收率、边际油田开发、深水油田开发、重质油综合利用、液化天然气与化工、新能源开发、海外勘探开发等领域实现了一系列突破,较好地发挥了科技创新对公司发展的引领作用。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形成了由中国海洋石油工程技术中心、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重点实验室、国家级技术中心以及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组成的科技创新平台,集前瞻性研究、核心技术与产品研发、生产技术支持、技术引进消化与吸收、新技术推广应用等多种功能于一体,是实现总公司中长期科技发展目标、打造一支高水平的中国海洋石油科技人才队伍的重要载体。
其中,中国海洋石油工程技术中心成立于2006年7月25日,其下设八个工程技术研究机构,并依托所属单位以实体方式运作,构筑完整的总公司科技创新体系,它是总公司科技规划、国家重大项目及总公司重大专项实施的重要基地。
重点实验室是中国海油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由提高采收率、地球物理、深水工程、边际油田开发、重质油利用等五个部分组成,其主要任务是通过创新性研究,解决制约总公司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技术问题及生产中的重大技术难题,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体系。2008年各重点实验室科学研究工作均取得一定进展。
公司还有国家级技术中心两家。国家工业水处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成立于1994年,依托于天津院,从事的业务范围包括工业节水和废水资源化技术研究开发、工程化集成开发、技术服务、信息、标准、水处理化学品及设备的生产与销售。国家涂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于2003年11月经国家科技部批准组建,并在2007年底正式挂牌运行。主要从事涂料、涂料用树脂合成及颜料等相关技术产品的研发和工程化技术研究、涂料质量监督检验检测及涂料颜料标准制修订等。
新世纪以来,公司陆续拥有了3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作为中国海油科研生产、技术创新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高层次人才的培养,满足科技发展的需要。
随着公司自主创新能力的不断提升,科技创新体系的不断完善,公司科技成果越来越丰硕。2008年,公司两项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至此,中国海油累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37项。
同时,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也已进入稳步增长阶段,这为公司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体系打下良好基础。截至2008年底,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累计获得授权的有效专利达423项,其中,发明专利105项。
2008年,中国海油首次获准承担国家973计划课题,实现了科学研究层次的新突破;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大型油气田及煤层气开发》启动,中国海油获准承担六个项目和两个示范工程。公司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取得新进展,中国海油与上海交大共建的“深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新能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挂牌运行,“石化工业水处理国家工程实验室”获国家发改委批准组建,以总公司所属32家科技机构为主体、以生产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已初具规模。
2009年,中国海油提出未来一段时期加快国际一流能源公司建设的总体目标和要求,进一步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司继续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工作方针,全面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完善科技创新体系,以自主创新引领公司高速高效发展,使科一技创新能力成为总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之一,把中国海油建设成为创新型企业。
以人为本
从关注和满足人的需求出发,通过制度安排做到尊重人的价值,提升人的素质,发挥人的能力,保障人的权益,凝聚人的心气,使人与企业共同发展。
担当责任
公司竭力为国家发展提供优质能源,为社会进步提供强力支持;坚持科学发展观和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和谐统一。员工以一流的素质和业绩为公司及社会创造价值,具有符合社会道德要求的正义感和责任心,永远对客户负责,对公司负责,对个人行为负责。
和合双赢
从长远发展的角度思考和讨论问题,寻求互惠互利的合作方案,通过资源整合,优势互补,和气共生,发挥潜能,达到资源的最佳配置、组织的最优组合、人才的最好利用、价值的最大实现,使得利益关联各方都有满意的结果。
诚实守信
公司在经营过程中讲信用,守承诺,公开透明,诚实不欺,在不损害社会利益和其他相关方利益的前提下追求公司价值最大化。员工品质优良,行为正派,不欺瞒,不作假,有良好职业操守和荣誉感。
变革创新
培植创造素质和开拓能力,吸收新信息、新知识、新观念,转换思维角度,突破成规局限,采用超前方式和措施,建立先进理念和体系,创造最好技术和工艺,开创一流业绩和局面。
人力资源使命
落实“人才兴企”的核心战略,提升总公司可持续发展竞争优势,保障建设国际一流能源公司目标的实现。
人力资源目标
坚持科学合理、精干高效的用人政策,优化人力资源结构;加强“三支队伍”建设,落实人才滚动发展规划;完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建立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用工制度和薪酬制度;发挥人力资源比较优势和政策导向作用,建立员工不同的职业发展通道,实现公司与员工的共同发展。
人力资源战略
构建高效组织机构
根据总公司的战略目标,构建并保持精干、高效的组织机构,使组织规模、结构和特征满足业务快速发展需要,确保组织发展的适应性与前瞻性,打造核心竞争力。
提升员工竞争力
支持激励员工不断学习,提供与公司发展目标一致的培训与发展机会,全力提升员工竞争能力,实现企业与员工的“双赢”。
创新管理制度体系
根据国际一流能源公司的要求,不断更新管理理念,创新管理机制,营造清晰的政策环境,完善配套的制度体系,保障并推进总公司战略目标的实现。
营造开放和谐氛围
营造开放、透明、平等、包容的环境,坚持“以人为本,关爱员工”的理念,构建和谐海油。
中国海油“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在关注员工健康、生命安全方面得到了充分体现。
中国海油在安全管理方面始终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
随着中国海油中下游业务的迅猛发展,中国海油将对标国外先进企业,推动中下游项目HSE管理体系化建设,及相关安全管理知识技能的培训。继续贯彻公司HSE管理原则,防微杜渐,保持员工良好的健康水平,塑造中国海油安全、绿色的能源企业形象。
1、本网站为开放性注册平台,以上所有展示信息均由会员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均由发布会员负责,本网站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2、网站信息如涉嫌违反相关法律规定或侵权,请发邮件至599385753@qq.com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