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巴蜀中学是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全国德育先进学校,重庆市教育科研实验基础,重庆市民主管理示范学校。全校现有121个教学班六七千学生,是全国中学办学规模最大的中学之一。除本部外,还占地1万平方米的巴蜀中学龙湖校,有占地3万多平方米,设计精美的巴蜀中学多科分校,占地3万3千多平方米的龙湖巴蜀小学部。全校占地195亩,绿化面积近5万平方米,占总面积36.6%。
重庆巴蜀中学推行“教育以人为本、校长以教师为本、教师以学生为本”的办学理念,重视建设一支具有现代教育思想能运用现代教育手段的师资队伍,为培养适合未来社会需要的老师积极创造各方面条件。学校严格要求教师必须尊重学生,努力发掘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认真探索针对性教学新路,让每一名学生都成为巴蜀教育的受益者。目前“人和政通”的人际氛围、浓厚活跃的学习风气、和谐融洽的新型师生关系,正在巴蜀形成。1997年重庆市直辖以来,教育教学科研和改革创新硕果累累,教育质量突飞猛进,铸就了巴蜀中学教育历史上的一个又一个丰碑。与时俱进的巴蜀中学从历史名校跨入21世纪现代中华名校,独具巴蜀特色与风范,补誉为重庆普教战线的一面旗帜。
巴蜀学校于1933年创办,坐落于嘉陵江畔张家花园,原是一所集幼稚园、小学、初中和高中为一体的闻名遐迩的私立学校。由国民党四川省主席王缵绪创办,请卢作孚、康心如、何鲁等任校董,自任董事长,聘江苏教育家周勖成为首任校长,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在学校任教。
1950年,由西南军政委员会接办改为西南区干部子弟校,段云、刘西林任正、副校长。
1954年西南局撤销后,校中各部独立分设,幼儿园、小学改名为重庆巴蜀幼儿园、巴蜀小学,中学被改为重庆市第41中学校。1978年被定为四川省首批办好的重点中学。41中更名为巴蜀中学。
1933年巴蜀中学根据读用结合、手脑并用、教养兼施的教育原则办学,由于周勖成校长治校有方成绩卓著,多次获全市中、小学生演讲、歌咏、美术、健康航模比赛第一名。
1936年奉令送成绩参加伦敦展览,被政府确定为当时川东地区小学的实验中心。
1937年初中参加四川省会考获第一。
1938年被原教育部定为“优良中学”,并获国民政府主席林森颁赐“成绩斐然”的匾额。在新中国成立前,巴蜀学校一直是革命者开展活动的重要据地点。
1940年9月29日,周恩来在巴蜀学校操场上作“全民团结一致,争取抗战胜利”的演讲。
1947年先后建立起巴蜀共产党地下支部和“六.一社”小组(后改为新青社),团结广大同学经常开展斗争活动,还成立读书会、壁报社、“巴蜀剧社”、“巴蜀合唱团”、“工人夜校”等进步组织宣传革命,并积极参加“四.二一”学生运动,举办了声势壮阔的“四.二一”营火晚会,影响深远。
巴蜀中学现任校长傅唯泉
任职时间:1994年至今
傅唯泉,男,汉族,大学,中学高级教师,现任重庆市巴蜀中学校长。重庆市政协委员,重庆市渝中区人大代表。
傅唯泉校长从1994年担任重庆市巴蜀中学校长至今,一直推行“教育以人为本,校长以教师为本,教师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将巴蜀中学建成了重庆市普教系统的一个知名窗口,为重庆市普教事业做出了贡献。要求教师是要尊重学生,发掘和培养学生的潜能,张扬学生个性特点。
提倡树立新型的人才观,培养多层面人才。强调造就学生现代意识和才能,将现代才能具体化为三个目标:能操作电脑,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何处信息的能力;掌握一门外语,初步具有用外语交际的能力;学会阅读,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
傅校长2002年荣获“振兴重庆争光贡献奖”,2001年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2000年被评为“重庆市优秀教育工作者”、获得“重庆市‘十佳’校长”称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重庆市巴蜀中学拥有先进、完善的办学设施:宽敞、明亮的高初中教学楼内,每间教室装有两台柜式冷暖大空调,29英寸彩电;现代技术教育中心——逸夫科技楼,拥有全国最先进的理化生专用实验室、多媒体语音室、计算机网络教室、多媒体资料室、教学软件制作室、计算机1000兆网络管理中心、多功能教学厅、学术报告厅和演播厅等现代化教学设施;新建成的学生公寓,可入住2000多学生,每间寝室都配备有卫生间、空调、写字台、壁柜、电话等设备;投巨资改建的田径运动场和现代化体育馆又是一道亮丽的风景,全国中学罕见的近万平方米室内体育馆,包括体操房,四个篮球场、50张球台的乒乓球馆、羽毛球场、网球场、六条百米跑道。上层地面有11700平方米塑胶田径场、足球场、两个标准篮球场,三个羽毛球场。另外还有1650平方米的三个中心篮球场。
重庆市巴蜀中学把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突破口,为全校教职工配备了高档次多媒体电脑,建成了多极校园教学网。耗资1000多万元的逸夫科技楼已成为巴蜀现代技术教育中心,其先进的设施、精良的设备和完善的功能已达全国中学的一流水平,为培养高素质人才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重庆市巴蜀中学拥有一支观念新、业务精、师德好、科研型的教师队伍,其中享有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国家级骨干教师10人、重庆市学科带头人25人、中国数、理、生、化、信息学奥赛高级教练16人,高级、特级教师、研究员共100余人,先后有10余人赴美、英、澳、加等国家学习交流。教师中有全国人大代表、党的十五大代表、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及省市劳模等。
重庆市巴蜀中学有一个目光远大、思想先进、锐意改革、勇于开拓新的领导班子。确定以“人的发展”为核心的“三本”理念:教育以人为本,校长以教师为本,教师以学生为本,核心是注重人的终身可持续发展。学校对素质教育有独特的理解,素质教育以发现发掘学生潜能,培养学生个性爱好及特点为出发点,注重学生人格塑造的情商开发,张扬个性又有团队合作精神的教育。巴蜀有独具一格的办学特色,紧追随时代潮流,以及现代社会需求的“三会”为培养目标,要求学生会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具有交际能力,树立国际意识、现代意识,适应国际经济一体化的需求;会熟练掌握使用计算机,具有快速高效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适应信息社会的需要;会阅读,精通阅读技巧,全面解读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能力,培养终身学习与发展的能力,适应学习型社会的需要。
重庆市巴蜀中学培养具有现代意识,创新意识,现代才能的特长的现代人才。以十六大代表曹黎枫老师为代表的一大批德才兼备的优秀老师的辛勤劳动换来了丰硕的办学成果。走自己的路,办好初中,为高中输送优质生源,从初中九五级到初二零零级,连接六年获得全市重点高中联考第一,成为全市中的一面旗帜。初中基础扎实雄厚,高中出彩夺魁,高96级高考上级人数乎次升位,高98级进入全市前三强。近几年数、理、化、生参加各科竞赛,2000年到2003年,共有近500人次获全国一、二、三等奖,17人进入数、理、化冬令营,一人进入国家集训队。其中高2001级数、理、化三竞赛的全市第一均由巴蜀中学夺得。
重庆市巴蜀中学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课改”领导小组,并派出10多名骨干教师赴北京等全国各地参加培训,回校后开设30多门选修课,自编教材,具有多样性、科学性、实用性特点。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自选研究课题。高2004级自选100多项课题,将其成果向全市40多个区县汇报展示受市教科院和各方好评,获研究性课程一等奖。高2005级124个课题,初2004级和初2005级共170余项研究性学习成果。现场会也在巴蜀召开,充分展示了巴蜀中学初中学生超一流的能力和水平。高中教学,连年获得市教育颁发的高中工作优秀奖,特别优秀奖。高2001级实现历史性突破,据市招办统计数据,巴蜀的专科、本科、重点各段上线率均居全市第一,26名学生升入北大清华。高2002级再创辉煌,除多项指标保持全市第一外,27名学生升入北大清华,而且包揽了重庆市文理科双状元。巴蜀中学办学水平、办学实绩已进入全市最先进水平,被社会公认为发展最迅速、影响最大的一所普通高中。“巴蜀现象”抢眼夺目,媒体将巴蜀誉为“全市普教系统的一面旗帜”。2003年再创新高,继2002年双状元之后,文科状元又花落巴蜀,20名优秀生考上清华北大,为普教战线的旗帜再添光辉。巴蜀中学2003年中考多项指标全市第一:上巴蜀中学高中分数线(518分)175人,为全市第一;上550分高分段达53人,为全市第一;在学科竞赛中获全国一等奖25人次(数学9人、英语9人、物理2人、化学3人,信息学2人),为全市第一。
自2000年以来,重庆市巴蜀中学党委在学生中发展了党员20多名,受到中央及地方党政表彰和媒体关注,“宏志班”被中宣部、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专题报导。教育部和国家体育总局授予巴蜀为“国际象棋传统学校”。校国际象棋队在全国中学生中居顶尖水平,历届全国比赛获冠军之多,为重庆市其它项目所不及,校园际象棋队队员黄茜升为国际大师,多次在世青赛中夺冠,为最年轻的国家队队员。学校还培养出在中学时代已出书两部的全国最年轻的作协会员龙艳,现就读于中央戏剧学院。
巴蜀中学建校70年,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校友遍布海内外,许多已成为享誉中外的知名人士,更多的校友正兢兢业业、默默无闻地为社会主义建设做出奉献。
部分知名校友:
国务院副总经理邹家华
民政部副部长阎明复
著名经济学吴敬琏
理论物理博士刘寄星
原子能科学研究专家张焕乔
美国马里兰州大学博士彭云
电影表演艺术家、少将王晓棠
版画家江碧波
舞蹈家陈泽美
歌唱家吴国松
三破世界跳伞纪录的刘德欣
重庆市政府对外经济顾问陈思维、闵建蜀
列人《亚太地区名人辞典》的法学教授徐静村
1、本网站为开放性注册平台,以上所有展示信息均由会员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均由发布会员负责,本网站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2、网站信息如涉嫌违反相关法律规定或侵权,请发邮件至599385753@qq.com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