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

刘寄奴

菊科蒿属植物

中文名: 拉丁学名:Herba Artemisiae Anomalae 别名: 界:植物界 亚界: 总门: 门:被子植物门 亚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亚纲: 超目: 目:菊目 亚目: 科:菊科 亚科: 族: 亚族: 属:蒿属 亚属: 组: 亚组: 种:刘寄奴 亚种: 变种: 品种: 分布区域:江苏、浙江、江西 命名者及年代: 保护级别: 中文学名:刘寄奴 中文别名:金寄奴、乌藤菜、九里光、白花尾、千粒米、斑枣子、九牛草 性味归经:苦、温、入心、脾经
刘寄奴介绍
刘寄奴(Herba Artemisiae Anomalae),又称金寄奴、乌藤菜、九里光、白花尾、千粒米、斑枣子、九牛草,多年生草本,植株有香气。菊科蒿属植物,野生于山坡、树林等较为阴凉的地方,同时也是一味中药。刘寄奴为菊科植物奇蒿的全草,它具有疗伤止血,破血通经,消食化积,醒脾开胃的功效。可用于急性黄疸型肝炎,牙痛,慢性气管炎,口腔炎,咽喉炎,扁桃体炎,肾炎,疟疾,外用治眼结膜炎,中耳炎,疮疡,湿疹,外伤出血等症。

概述

刘寄奴,出自《唐本草》:刘寄奴,生江南,茎似艾蒿,长三、四尺,叶似兰草尖长,子似稗而细,一茎上有数穗,叶互生。《蜀本草》:《图经》云,(刘寄奴)叶似菊,高四、五尺,花白实黄白、作穗,蒿之类也。今出越州,夏收苗,日干之。《本草图经》:刘寄奴草,生江南,今河中府、孟州、汉中亦有之。春生苗,茎似艾蒿,上有四棱,高三、二尺己来,叶青似柳。四月开碎小黄白花,形如瓦松。七月结实似黍而细,一茎上有数穗,互生。根淡紫色,似莴苣。六月、七月采。苗、花、子通用也。《纲目》:刘寄奴,一茎直上,叶似苍术,尖长糙涩,面深背淡。九月茎端分开数枝,一枝攒簇十朵小花,白瓣黄蕊,如小菊花状,花罢有白絮,如苦荬花之絮。其子细长,亦如苦荬子。所云实如黍稗者,似与此不同,其叶亦非蒿类。

奇蒿是多年生草,高80-150cm。茎直立,中部以上常分枝,上部有花序枝,被微柔毛。下部叶有花期时枯落;中部叶近革质,长圆状或卵状披针形,长7-11cm,宽3-4cm,先端渐尖,基部渐狭成短柄,不分裂,边缘有密锯齿,上面被微糙毛,下面色浅,被蛛丝状微毛或的无毛;有5-8对羽状脉。头状花序极多数,无梗,密集于花枝上,在茎端及上部叶腋组成长达25cm的复总状花序;总苞片钟状,无毛,长约3mm;总苞片3-4层,长圆形,边缘宽膜质,事白色;花筒状;外层雌性,内层两性;聚药雄蕊5;雌蕊1。瘦果微小,长圆形,无毛。

药品简述

药名:刘寄奴。

汉语拼音:liu ji nu 

英文名:Diverse wormwood Herb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rtemisia anomala S. Moore

功效分类:活血药;通经药。

科属分类:菊科。

别名:金寄奴(《日华子本草》),乌藤菜(《通志》),六月雪、九里光(《药材资料汇编》),白花尾、炭包包、千粒米、斑枣子、细白花草、九牛草(《湖南药物志》),苦连婆(《闽东本草》)。

性味:味辛;微苦;性温

归经:归心经;肝经;脾经。

功能:破瘀通经;止血消肿;消食化积。

主治:经闭;痛经;产后瘀滞腹痛;恶露不尽,癥瘕;跌打损伤;金疮出血;风湿痹痛;便血;尿血;痈疮肿毒;烫伤;食积腹痛;泄泻痢疾。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5-10g;消食积单味可用至15-30g;或入散剂。外用:适量,捣敷;或感想末掺。

生态环境:生于林缘、灌丛中、河岸旁。

资源分布:广布于我国中部至南部各地。

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奇蒿的带花全草。

采收储藏:夏、秋季花开时采收,连根拔起,洗净,鲜用,或晒干,打成捆备用,防夜露雨淋变黑。

炮制方法:

1、拣净杂质,去根,用水洗净,稍浸,切段,晒干。

2、《雷公炮炙论》:(刘寄奴)采得后去茎叶,只用实。凡使,先以布拭上薄壳皮令净,拌酒蒸,从已至申出,暴干用之。

用药禁忌

1、气血虚弱,脾虚作泄者忌服。

2、《卫生易简方》:不可过多,令人吐利。

3、《本草经疏》:病人气血虚,脾胃弱,易作泄者勿服。

化学成分

含香豆精、异泽兰素、西米杜鹃素、脱肠草素、奇蒿内酯、奇蒿黄酮、橙黄胡椒酰胺乙酸酯、东莨菪素、棕榈酸、反式邻羟基桂皮酸、反式邻羟基对甲氧基桂皮酸、小麦黄素、环己六醇单甲醚、伞形花内酯、三裂鼠尾草素、瑞诺木烯内酯、狭叶墨西哥蒿素及其他内酯。

药理作用

本品动物实验证明:有加速血液循环,解除平滑肌痉挛,促进血凝作用;煎液能增加豚鼠灌脉流量,对小鼠缺氧模型有明显的抗缺氧作用。水煎液对宋内氏痢疾杆菌、福氏痢疾杆菌等有抑制作用。

临床应用

1、治疗急性传染性肝炎:口服芦蒿(狭叶艾)煎剂,观察黄疸型及无黄疸型传染性肝炎25例,均获效果。其中近期治愈(主要症状消失,肝肿大恢复正常或无改变,肝功能检查正常)23例,明显好转(主要症状消失,肝肿大恢复正常或无改变,肝功能检查麝香草酚浊度试验进步,其它项目正常)2例。平均治愈时间20天。对症状及体征的疗效比较满意,尤以食欲恢复最为迅速而显著,平均治疗2天后食欲好转,9天后恢复正常。肝功能的恢复,以转氨酶下降较快,平均16.5天恢复正常;黄疸型病人(19例)血清胆红质恢复正常的平均时间为13.8天;麝香草酚浊度试验,在异常的12例中有10例平均24.7天恢复正常。治愈病例在出院后3个月内有13例进行了肝功能复查,其中12例正常;1例在出院后1个月复查,谷丙转氨酶在119单位以上(可能与过早停药及立即进行强体力锻炼有关),再用芦蒿治疗后又恢复正常。制剂及用法:芦蒿全草(干品)洗净切碎,水煎两次,每次1小时,合并药液,浓缩至每500毫升药液含生药500克,加适量防腐剂。成人日服2次,每次50~100毫升,儿童酌减。同时辅以维生素B1、维生素C及酵母片口服;高热患者或少数初期不能进食者则给予适量10%葡萄糖溶液静脉滴入1~3天。个别患者短期服用上述剂量的芦蒿煎剂后,肝功能恢复不快,经加倍服用后则很快恢复正常。因此认为,在治疗效果不显著时,成人剂量可加大到每日200克(生药),未发现不良反应。曾有1例患者日服煎剂250毫升,亦无副作用发生。

2、治疗烧伤:取刘寄奴(品种未详)全草40克,冰片1克,分别置灭菌孔钵中研细。混合后再加入干热灭菌处理过的香油适量(约60毫升),调成稀薄糊状外用。用时搅匀,如有块状凝结必须搅拌、磨细后再使用。治疗第Ⅱ、Ⅲ度烧伤24例,有的敷2~4次,经3~5天即愈,有的换药6~10次,历时2~3周始愈。对严重烧伤患者应注意全身合并症的处理,如输液、输血、输血浆,及抗菌素的应用等。

3、用单味刘寄奴干品50—100g,(鲜品加倍),水煎服,儿童减量。治疗轻、中、重型中暑16例,均愈(江西中医药,1982,(3):23)。

4、用刘寄奴水煎二次,加入淀粉制成片剂,每片含生药1g。成人每次6片,每日4次,5天为1疗程。治疗34例菌痢,全部痊愈(上海中医药杂志,1983,(1):21)。

5、此外,刘寄奴在临床上用于治疗痔疮、急性传染性肝炎、前列腺肥大等有一定疗效。

常用方剂

1、刘寄奴汤(《圣济总录》),活血通经,养阴清热,主治产后恶露不尽,脐腹XIU痛,状热憎寒,咽干烦渴。

2、紫葳散(《沈氏尊生书》),行血通经,主治经水不来,发热腹胀。

3、刘寄奴散(《本事方》),止血止痛,主治创伤出血疼痛。

常见作用

1.治血气胀满:刘寄奴穗实为末。每服三钱,煎酒服。(《卫生易简方》)n2.治产后恶露不尽,脐腹?痛,壮热憎寒。咽干烦渴:刘寄奴、知母(焙)各一两,当归(切,焙)、鬼箭羽各二两,桃仁(去皮、尖、双仁,炒)一两半。上五味粗捣筛。每服四钱匕,水一盏半,煎至八分,去渣,温服,空心食前。(《圣济总录》刘寄奴汤)n3.治产后百病血运:刘寄奴、甘草。上二味等分,锉如麻豆大。每服五钱匕,先以水二盏,入药煎至一盏,再入酒一盏,再煎至一盏,去渣,温服。(《圣济总录》刘寄奴汤)n4.治被打伤破,腹中有瘀血:刘寄奴、延胡索、骨碎补各一两。上三味细切,以水二升,煎取七合,复内酒及小便各一合,热温顿服。(《千金方》)n5.敛金疮口,止疼痛:刘寄奴一味为末,掺金疮口,裹。(《本事方》刘寄奴散)n6.治风入疮口肿痛:刘寄奴为末,掺之。(《圣惠方》)n7.治汤火疮:刘寄奴为末,先以糯米浆,用鸡翎扫伤著处,后掺药末在上,并不痛,亦无痕。大凡伤著,急用盐末掺之,护肉不坏,然后药敷之。(《本事方》)n8.治赤白下痢:刘寄奴、乌梅、白姜等分。水煎服,赤加梅,白加姜。(《如宜方》)n9.治霍乱成痢:刘寄奴草煎汁饮。(《圣济总录》)n10.治大小便血:刘寄奴为末,茶调,空心服二钱。(《濒湖集简方》)

各家论述

1、《唐本草》:主破血,下胀。

2、《日华子本草》:治心腹痛,下气水胀、血气,通妇人经脉症结,止霍乱水泻。

3、《开宝本草》:疗金疮,止血为要药;产后余疾,下血、止痛。

4、《本草蒙筌》:消焮肿痈毒,灭汤火热疼。

5、《纲目》:小儿尿血,新者研末服。

6、《本草求原》:治心气痛,疳疮出血。

7、《本草经疏》:刘寄奴草,其味苦,其气温,揉之有香气,故应兼辛。苦能降下,辛温通行,血得热则行,故能主破血下胀。然善走之性,又在血分,故多服则令人痢矣。昔人谓为金疮要药,又治产后余疾、下血止痛者,正以其行血迅速故也。  

8、《本草汇》:刘寄奴,入手少阴、足太阴经。通经佐破血之方,散郁辅辛香之剂。按刘寄奴破血之仙剂也,其性善走,专入血分,味苦归心,而温暖之性,又与脾部相宜,故两入。盖心主血,脾裹血,所以专疗血证也。

9、《本草新编》:刘寄奴,下气止心腹急痛,下血消肿,解痈毒,灭汤火热疮,并治金疮。《本草》诸书言其能解产后余疾,则误之甚者也。寄奴性善走,迅入膀胱,专能逐水,凡白浊之症,用数钱同车前、茯苓利水之药服之立时通决,是走而不守可知;产后气血大亏,即有瘀血,岂可用此迅逐之乎?

10、《本草求真》:刘寄奴,味苦微温,多能破瘀通经,除症下胀,及止金疮血出,大小便血,汤火伤毒。缘血之在人身,本贵通活,滞而不行,则血益滞而不出,而症瘕胀满愈甚;行而不止,则血亦滞而不收,而使血出益甚,寄奴总为破血之品,故能便滞者破而即通,而通者破而即收也。

药材鉴定

性状鉴别

全草长60-90cm,茎圆柱形,直径2-4mm,通常弯折;表面棕黄色棕绿色,被白色毛茸,具细纵棱;质硬而脆,易折断,折断面纤维性,黄白色,中央具白色而疏松的髓。叶互生,通常干枯皱缩或脱落,展开后,完整叶片呈长卵圆形,长6-10cm,宽3-4cm,叶缘有锯齿,上面棕绿色,下面灰绿色,必被白毛;叶柄短。质脆易破碎或脱落。头状花序集成穗状圆锥花序,枯黄色。气芳香,味淡。以叶绿,花穗多者为佳。

显微鉴别

粉末特征:黄绿色。气香。

①T形毛众多,多碎断,柄易脱落。顶端细胞较平直或弯曲,长约至730μm,直径5-44μm,壁薄;柄2-7细胞,以2细胞为多见,有的皱缩。 

②腺毛较多,顶面观呈椭圆形或鞋底形,6或8细胞,多皱缩,两两相对排成3-4层,长径约72μm,短径约36μm,细胞含淡黄色分泌特。 

③叶片碎片,上表皮细胞表面观呈类多角形,垂周壁略弯曲,少数细胞淡黄色或玫瑰红色。栅栏细胞含细小簇晶,直径3-6μm。下表皮细胞垂周壁波状弯曲;气孔稍拱起,类圆形或长圆形;有众多T形毛的柄部及遥毛。 

④花粉粒类球形,直径18-20μm,具3孔沟,表面有细小颗粒状雕纹。 

⑤茎部非腺毛,大多粗大,约至20余细胞,上部几个细胞短小,直径10-14μm,基部直径45-54μm。 

⑥茎表皮细胞表面观类长方形或类多角部。 

⑦薄壁细胞含草酸钙簇晶、方晶。 

理化鉴别

1、取本品粉末少量,用70%乙醇温浸,滤过。滤液浓缩,浓缩液用聚酰胺拦后装柱。先用水及乙酸乙酯分别洗脱杂质,然后再用乙醇洗脱并浓缩。取此液1ml,加盐酸4-5滴,加入少量镁粉,在沸水浴中加热3min,呈现红色。(检查黄酮甙)

2、苤层色谱取本品粉末20g,加石没醚(沸程60-90℃)400ml回流提取。减速压回收石油醚,残渣用少量乙酸乙酯溶解,滤过,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以7-甲氧基香豆素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取供试品溶液和对照品溶液分别点样于同一硅胶G(青岛)薄层板上,用已烷-乙酸乙酯-甲醇(4:1:0.5)展开,在紫外光灯(254-365nm)下观察,供试品色谱在与对照品色谱的相应位置上,显相同的紫色荧光斑点。 

药物应用鉴别

刘寄奴有南北之别,二者功效近似,但南刘寄奴具醒脾消食之功较北刘寄奴明显,故南刘寄奴又称化食丹。

真伪鉴别

真品刘寄奴

为带花全草,枝茎长约60-90厘米,通常已弯折,直径约2-4毫米,表面棕黄色至棕褐茎质坚而硬,不易折断,折断面呈纤维状,黄白色,中央白色而疏松;闻之有股芳香的气味,口尝味淡。

伪品甜蒿子

茎直立,有棱,表面灰棕色。叶亦互生,有叶柄,但为羽状,具3-5深裂裂片,边缘有疏锯齿。茎梢上生有集成圆锥状花序,长着细小白色的花;质脆易折断,断面无纤维状,且茎中央无疏松的白色;口尝亦味淡,但闻之气微,无芳香气味。

刘寄奴煎剂治疗急性传染性肝炎有较好的疗效;用刘寄奴全草40克,入灭菌乳钵中研细,加冰片1克同研,再加入干热灭菌处理过的香油调成稀薄糊状外用,治疗烧伤效果显著,而伪品甜蒿子虽为同科植物,但不具备上述功效,故不可代替刘寄奴药用,以免误用贻误治疗。

医药典故

据《南史》记载,南北朝时期的宋武帝刘裕,字寄奴,原为东晋大将,在他称帝前,有一次率兵出征新洲,敌军主力被消灭后,其残余人马逃奔山林。刘裕在带兵追剿中,被一条横卧路上的巨蛇挡住。刘裕弯弓搭箭命中巨蛇,巨蛇负伤而逃。第二天,刘裕带兵到林中继续搜查敌军残余。忽闻山林深处有杵臼之声,便派士兵前去查看。士兵循声寻去,只见几名青衣童子正在捣药。士兵正欲举刀杀之,众童子伏地哀救说:“只因昨日刘将军箭中我主,我主疼痛难忍,命我等捣药敷伤。”士兵们将此情回禀刘裕,刘裕甚觉诧异,乃前往察看,发现青衣童子不见了,只见地上有草药数束,遂命士兵将草药带回试敷金疮,甚是灵验,于是在军中推广使用。那时,不知这种草药叫什么名字,大家认为是刘裕将军射蛇得药,便以刘裕的字命名“刘寄奴”。

功效

刘寄奴具有疗伤止血,破血通经,消食化积,醒脾开胃的功效,刘寄奴可用于急性黄疸型肝炎,牙痛,慢性气管炎,口腔炎,咽喉炎,扁桃体炎,肾炎,疟疾;外用治眼结膜炎,中耳炎,疮疡,湿疹,外伤出血。

1、刘寄奴治大小便血:刘寄奴为末,茶调,空心服二钱。(《濒湖集简方》)

2、刘寄奴治赤白下痢:刘寄奴、乌梅、白姜等分。水煎服,赤加梅,白加姜。(《如宜方》)

3、刘寄奴治被打伤破,腹中有瘀血:刘寄奴、延胡索、骨碎补各一两。上三味细切,以水二升,煎取七合,复内酒及小便各一合,热温顿服。(《千金方》)

4、刘寄奴敛金疮口,止疼痛:刘寄奴一味为末,掺金疮口,裹。(《本事方》刘寄奴散)

5、刘寄奴治霍乱成痢:刘寄奴草煎汁饮。(《圣济总录》)

6、刘寄奴治产后恶露不尽,脐腹疞痛,壮热憎寒。咽干烦渴:刘寄奴、知母(焙)各一两,当归(切,焙)、鬼箭羽各二两,桃仁(去皮、尖、双仁,炒)一两半。上五味粗捣筛。每服四钱匕,水一盏半,煎至八分,去渣,温服,空心食前。(《圣济总录》刘寄奴汤)

7、刘寄奴治产后百病血运:刘寄奴、甘草。上二味等分,锉如麻豆大。每服五钱匕,先以水二盏,入药煎至一盏,再入酒一盏,再煎至一盏,去渣,温服。(《圣济总录》刘寄奴汤)

8、刘寄奴治风入疮口肿痛:刘寄奴为末,掺之。(《圣惠方》)

9、刘寄奴治血气胀满:刘寄奴穗实为末。每服三钱,煎酒服。(《卫生易简方》)

10、刘寄奴治汤火疮:刘寄奴为末,先以糯米浆,用鸡翎扫伤著处,后掺药末在上,并不痛,亦无痕。大凡伤著,急用盐末掺之,护肉不坏,然后药敷之。(《本事方》)

分布情况

分布广,产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南部)、河北、山西、陕西(南部)、甘肃(南部)、山东、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福建、台湾、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云南、贵州等省区为旧大陆南温带、亚热带及热带地区的广布种,朝鲜、日本、越南、老挝、柬埔寨、马来西亚、泰国、印度尼西亚、印度、尼泊尔、斯里兰卡以及小亚细亚、欧洲中部以南至非洲北部及东部国家都有。

用药禁忌

1、气血虚弱,脾虚作泄者忌服刘寄奴。

2、刘寄奴不可过多,令人吐利。《卫生易简方》

3、病人气血虚,脾胃弱,易作泄者勿服刘寄奴。《本草经疏》

相关资讯
内容声明

1、本网站为开放性注册平台,以上所有展示信息均由会员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均由发布会员负责,本网站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2、网站信息如涉嫌违反相关法律规定或侵权,请发邮件至599385753@qq.com删除。

Copyright © 趣爱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