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工程大学

中国人民解放军重点院校、培养初级指挥军官的军事院校

中文名: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工程大学 外文名:Rocket Force University of Engineering 简称:火工大 创办人: 办学性质:公立大学 学校类别:军事类 学校特色:军队“2110工程” 主管部门: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 所属企业: 现任领导:校长:刘光斌、政委:陈洪珂 专职院士数:2人(中国工程院院士) 高职专业: 本科专业:16个 硕士点:学术学位授权一级学科8个 博士点:学术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个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5个 国家重点学科:二级学科2个 院系设置: 校训:博学笃志、砺剑图强 校歌:《砺剑之歌》 院训: 院歌: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灞桥区同心路2号(邮编710025) 院校代码:91034 主要奖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1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16项 知名校友: 知名教师:
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工程大学介绍
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工程大学地处中国西安,是中国唯一一所培养战略导弹部队指挥技术人才的高等军事院校,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重点院校,是军队“2110工程”重点建设院校,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首批博士、硕士、学士授予权单位之一,被誉为中国战略导弹部队军官的摇篮。火箭军工程大学原是一所为地面炮兵培养初级指挥军官的军事院校,前身为西北军区炮兵学校,先后更名为第一炮兵学校、西安炮兵学校、炮兵技术学院、第二炮兵技术学院、第二炮兵工程学院、第二炮兵工程大学,2016年1月随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的成立更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工程大学。截至2015年底,学校下设3个学院、7个专业系、2个研究生管理大队和若干学员旅,形成了以导弹高技术应用工程为特色,以技术为基础、技术与指挥相结合,以研究生教育为龙头、以本科教育为主体、兼有任职教育等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1]

历史沿革

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工程大学原是一所为地面炮兵培养初级指挥军官的军事院校。1951年1月,西北军区司令员彭德怀、政治委员习仲勋签署命令,由西北军区炮兵教导团与第一野战军野炮团合并改编西北军区炮兵学校。1951年3月,更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炮兵学校。

1955年8月,学校迁至西安。

1956年2月,更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安炮兵学校。

为打破西方大国的核讹诈、核垄断,加快中国战略导弹部队组建步伐,先行培养中国自己的导弹人才,1959年6月,中国共产党中央、中央军委决定,学校结束地面炮兵培训任务,以西安炮兵学校为依托,长辛店炮兵教导大队训练力量为骨干,吸收空军十五航校部分教员学员,改建炮兵特种技术性质院校,为保密起见,沿用西安炮兵学校名称。9月1日,工程一期、技师一期学员开学,标志着中国第一所为战略导弹部队培养人才的高等军事院校光荣诞生。

1963年1月,更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技术学院。

1969年10月,转隶第二炮兵,12月更名为第二炮兵技术学院。

1975年8月,更名为第二炮兵学校。

1978年1月,更名为第二炮兵技术学院。

1986年6月,更名为第二炮兵工程学院。

2011年6月,改建为第二炮兵工程大学。 

2016年1月,启用火箭军工程大学名称。

学术研究

科研成果

学校自开展研究生教育以后,先后完成科研课题1000多项,其中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二等奖21项,军队科技进步奖500余项,国防专利120多项。同时,承担国家“863”、“973”和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38项,总装备部和第火箭军兵预先研究项目160项,成为火箭军科研体系中的重要力量。学校还参加了中国宇航学会等各类学术组织120多个,担任理事以上职务50余人次。

研究机构

截至2016年底,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工程大学有实验室54个,其中,军队重点实验室5个。中国工程机械维修研究会及液压设备检测中心、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北地区计算机技术服务中心、军事训练信息网西北地区信息中心等均在该校。

机构分类

机构名称

军队重点实验室

兵器发射理论与技术实验室

火炮、自动武器与弹药工程实验室

核战斗部技术实验室

导弹发射与定向瞄准实验室

导弹测试与控制技术实验室

其他重要研究机构

国家级液压检测中心

推进及分析中心

高压气瓶检测中心

环保科研中心

计算机技术服务中心

网络管理中心

教育技术中心

武器模拟中心

备注:表格部分内容参考资料来源

研究机构

学术资源

    学术期刊

    《火箭军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工程大学主管、主办的军事学术期刊,是中国高校特色科技期刊,并于2015年3月进入16种军事学核心期刊培育计划。

      馆藏资源

      截至2015年底,火箭军工程大学图书馆藏书数十万册,中外文期刊近5000种,实现了计算机检索与查询,建立了军内外较先进的电子阅览室,与地方大学联合实现了资源共享。数字化图书馆被列入国家火炬计划。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15年底,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工程大学下设3个学院(理学院、初级指挥学院、士官职业技术教育学院,其中,士官职业技术教育学院设在山东省青州市  )、7个专业系(一系、二系、三系、四系、五系、六系、七系)、2个研究生管理大队和若干学员旅 ,开设16个本科专业。

      代码

      专业名称(招考方向)

      代码

      专业名称(招考方向)

      080201

      机械工程(导弹装备维修与管理)

      080601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导弹阵地管理)

      080701

      电子信息工程(导弹战斗部技术与管理)

      080703

      通信工程(导弹通信技术与指挥)

      081001

      土木工程(国防工程与指挥)

      082004

      飞行器动力工程(导弹发动机技术与指挥)

      082102

      武器发射工程(导弹发射技术与指挥)

      082105

      特种能源技术与工程(导弹推进剂技术与管理)

      082201

      核工程与核技术(器材装配检测)

      082202

      辐射防护与核安全(安全保障与应急指挥)

      110105

      目标工程(导弹作战保障)

      110106

      火力指挥与控制工程(导弹作战保障)

      110301

      指挥信息系统工程(导弹通信技术与指挥)

      110304

      侦测工程(导弹遥测技术与指挥)

      110306

      导弹工程(导弹发射技术与指挥、导弹测控技术与指挥)

      110308

      测控工程(导弹测控技术与指挥)

      火箭军工程大学本科专业一览

      学科建设

      截至2016年,学校有工学、理学、军事学、管理学等四大学科门类,拥有2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4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0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8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9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9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领域,8个军队“2110工程”重点建设学科专业领域。

        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个):导航、制导与控制,兵器发射理论与技术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5个)控制科学与工程、兵器科学与技术、航空与宇航技术等一级学科博士点(4个)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兵器科学与技术 一级学科硕士点(12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仪器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兵器科学与技术,核科学与技术,军队指挥学,军事装备学,军事训练学,管理科学与工程

        科门类

        一级学科

        二级学科

        法学

        马克思主义理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

        思想政治教育

        中国近代基本问题研究

        理学

        物理学

        理论物理

        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

        原子与分子物理

        等离子体物理

        凝聚态物理

        声学

        光学

        无线电物理

        -

        工学

        机械工程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机械电子工程

        机械设计及理论

        车辆工程

        -

        -

        仪器科学与技术

        精密仪器及机械

        测试计量技术与仪器

        -

        信息与通信工程

        通信与信息系统

        信号与信息处理

        -

        控制科学与工程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系统工程

        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

        导航、制导与控制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计算机系统结构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计算机应用技术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

        飞行器设计

        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

        航空宇航制造工程

        人机与环境工程

        -

        -

        兵器科学与技术

        武器系统与运用工程

        兵器发射理论与技术

        火炮、自动武器与弹药工程

        军事化学与烟火技术

        -

        -

        核科学与技术

        核能科学与工程

        核燃料循环与材料

        核技术及应用

        辐射防护及环境保护

        -

        -

        环境科学与工程

        环境科学

        环境工程

        -

        军事学

        军队指挥学

        作战指挥学

        军事运筹学

        军事通信学

        军事情报学

        密码学

        军事教育训练学

        军事装备学

        -

        军事训练学

        -

        管理学

        管理科学与工程

        -

        备注:表格内容整理自中国教育信息网

        火箭军工程大学学科结构一览

        师资力量

        学校教员队伍中,94.3%以上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有教授、副教授302名,硕士生导师200名,博士生导师60名,导弹专家23名。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2名,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评审专家1名,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获得者1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名,国家青年科技奖获得者1名,国家高等学校教学名师1名,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5名,中国科协“求是”奖获得者11名,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6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资助对象4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名,全国全军优秀教师6名,军队院校育才奖“金奖”获得者25名,全军领军人才培养对象2名、拔尖人才培养对象3名。有3名教员被中央军委荣记一等功。 

          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黄先祥、侯立安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评议组成员(1人):张志利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获得者(1人):黄先祥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胡昌华国家青年科技奖获得者(1人):张志利国家高等学校教学名师(1人):胡昌华(2009年)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5人):侯立安、刘代志、胡昌华、张志利、王煊军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6人):王仕成、胡昌华、张志利、王煊军等 

          教学建设

          学校构建了课程实践工程化、体能强化系列化、综合演练实战化的“三位一体”实践教学体系。设置了新生入伍集训、军政强化训练、跨战区综合演练、汽车驾驶培训、野外生存训练、毕业实弹发射等一系列实践教学环节。学员将亲身体验“东渡黄河、南越秦岭、北上延安、西走陈仓”的艰辛与收获,感受“长缨在握、神剑腾飞”的光荣与豪迈。2001年年底被评为全军教学优秀单位。

          从2009年起,火箭军工程大学针对研究生培养重学术轻应用的现象,改变以往单一导师制,实行全新的“三导师制”新模式:院校专家教授担任学术培养导师,优秀部队主官担任能力培养导师,院校师团职干部担任素质培养导师。同时,该校为研究生设置成长路线图,第一学年奔赴导弹旅团进行代理连排长和机关参谋干事岗位见习,第二学年自主组织实施野外综合演练,奔赴三军部队“淬火”,最后一学年嵌入导弹旅团进行联教联训,组织岗前任职强化训练,参加实弹发射等大型军事实践活动。

            质量工程

            截至2016年,学校有实验室54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军队重点实验室5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6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

              教学成果

              2011年—2016年,学员在全国全军英语、数学、电子设计、数学建模、机器人设计等各类竞赛中获奖500余项,其中国际一等奖2项,二等奖9项,国家级特等奖11项,一等奖60项,二等奖135项。2006—2016年,学校先后获国家和军队优秀教学成果奖30多项,出版学术专著150多部。

              截至2016年,学校毕业学员中成长为将军的130余人、导弹专家110余人,现任火箭军导弹旅90%以上的旅长、35%以上的政委、75%以上的参谋长、90%以上的总工程师都是学校毕业学员。

              对外交流

              2004年初,火箭军工程大学与清华大学签署了联合培养博士生的协议,由火箭军工程大学在新招收的博士学员中选拔学生送到清华大学相应院系、学科全程培养,学生在清华大学和火箭军工程大学配备双导师联合指导,完成学业后回到火箭军工程大学答辩获得学位。 

              2015年3月,火箭军工程大学与第四军医大学签订心理服务合作协议,火箭军工程大学积极借助军内优质医学心理资源开展工作,将与第四军医大学在心理教育宣传、心理测试评估、心理巡诊咨询、心理骨干培训等方面加大合作力度。

              文化传统

              校风校训

              校风:求实、严谨、团结、献身

              校训:博学笃志、砺剑图强

              校歌

              《砺剑之歌》

              词:赵明 曲:冯世全

              高原雄风卷,灞上磨利剑,一代代好儿女,走进火箭兵军官的摇篮,中华强国梦,战士魂中牵,绿色校园,燃烧起我们青春的火焰,看雄风浩荡,送火箭上天,千钧霹雳闪耀着我们忠诚的誓言。

              高原战旗卷,灞上磨利剑,一代代好儿女,托起火箭兵辉煌的明天,中华强国梦,战士手中圆,神州大地,飞腾起我们生命的火焰,看战旗鲜艳,送火箭上天,万里苍穹回荡着我们和平的誓言。

              砺剑文化

              火箭军工程大学在办学育人历程中,积淀形成了集火箭兵军营文化、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陕西地域文化为一体的特色鲜明的砺剑文化,凝练了“为祖国和平崛起而尚武、为战略导弹部队跨越式发展而献身、为学生超过老师而自豪”的砺剑精神,建成了以校史馆、砺剑园、博学园等“五馆七园”为标志的砺剑文化载体,组建了百人军乐队、百人腰鼓队、百人棍术队等大型文化团队。砺剑文化成为学校的一个名片品牌。

              学校领导

              校长:刘光斌(少将)

              政委:陈洪珂(少将)

              校园环境

              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工程大学地处陕西西安东郊浐灞生态区,学校总面积1600亩,绿植覆盖率70%以上,是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全军首批生态营区。学校拥有大礼堂、体育馆、游泳馆、击剑馆、格斗馆、田径综合训练场等教学训练设施,拥有火箭军部队各种型号导弹武器装备。

              学校图书馆是一所研究型大学图书馆,由图书馆设计专家、南京大学鲍家声教授设计,并由第二炮兵原司令员杨国梁上将题写馆名。大楼总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主体建筑包括地上十层,地下一层。东西跨度102米,南北进深51米,建筑高度47.1米,最高点64米,设计馆藏容量90万册。从造型上看,两侧的弧形侧面,像展开的导弹发射架,中间的观光电梯像一枚蓄势待发的导弹,与学校大门的导弹尾翼造型遥相呼应,浑然一体。两端直立的墙体犹如磨刀石,取砺剑之意。同时,整座建筑像老师张开双臂,迎接学子的到来。

相关资讯
内容声明

1、本网站为开放性注册平台,以上所有展示信息均由会员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均由发布会员负责,本网站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2、网站信息如涉嫌违反相关法律规定或侵权,请发邮件至599385753@qq.com删除。

Copyright © 趣爱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