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学制

学校教育制度的简称

中文名:学制 外文名:The length of schooling 办学性质:学校教育制度 英文名:The length of schooling 拼音:xué zhì 出处:《请建国学表》
学制介绍
学制是学校教育制度的简称,在现代教育制度的形成过程中,最先形成和完善起来的是学校教育系统,最初的教育制度就是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1]随着现代教育的发展,学制已经不只是学校教育制度的简称,而是各种施教机构系统的总称,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它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学习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纵向和横向关系。学制类型是由学制的结构决定的,由于划分的标准与方向的不同而表现出来不同的形式。这里的划分的标准指的是纵向的划分的标准或横向的划分的标准。划分的方向指的是自上而下的划分,还是自下而上的划分。

词语释义

1.学校的制度。

南朝宋范泰《请建国学表》:“学制既下,远近遵承。”

《北史·刁冲传》:“虽家世贵达,及从师於外,自同诸生。于时学制,诸生悉日直监厨,冲虽有仆隶,不令代己,身自炊爨。”

宋曾巩《劝学诏》:“故更制博士,而讲求所以训厉之方,定著于令,以为学制。”

2.国家对各级各类学校的组织系统和课程、学习年限的规定。

基本含义

学制:是学校教育制度的简称,在现代教育制度的形成过程中,最先形成和完善起来的是学校教育系统,最初的教育制度就是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随着现代教育的发展,学制已经不只是学校教育制度的简称,而是各种施教机构系统的总称,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它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学习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纵向和横向关系。

三种基本类型:双轨制(一轨是学术教育,另一轨是职业教育),单轨制,分支制学制。

中国近代学制的演进:中国近代学制始于清末,1902年(光绪二十八年)公布壬寅学制;1904—1912年,清政府颁布“癸卯”学制。辛亥革命后,1912—1913年公布“壬子·癸丑学制。1922年施行“壬戌”学制,或称“六三三”学制、“新学制”,一直沿用到新中国。“文革”。到80年代中期,大部分地区在新的形势下恢复了“六三三”学制。

当代中国学制改革的方向:

1为了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我国的学制区域弹性和灵活。

2为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我国规定了“九年一贯,六三分段”的基本学制。

3为了逐步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我国正在逐步完善高中阶段的教育结构。

4为了实现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我国高等学校的类型趋于多样化。

5为了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就业的需要,我国将健全和完善职业教育体系。

内容声明

1、本网站为开放性注册平台,以上所有展示信息均由会员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均由发布会员负责,本网站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2、网站信息如涉嫌违反相关法律规定或侵权,请发邮件至599385753@qq.com删除。

Copyright © 趣爱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