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渊源:源于姬姓,出自周宣王之弟姬友的封地郑国,属于以国名为氏。
该支郑氏远祖为郑桓公姬友(公元前806~前771年在位),得姓始祖是郑鲁。
相传黄帝之后,后稷承袭姬姓,传十五世孙周武王姬发灭商建周,称西周。传至周厉王姬胡(公元前878~前828年在位),其最小的儿子叫姬友,同周宣王姬静(姬靖,公元前827~前782年在位)是同父异母兄弟。
周宣王二十二年(公元前806年),周宣王将弟弟姬友封在郑邑(今陕西华县),公爵,称郑桓公。到了周幽王执政时期(公元前781~前771年在位),郑桓公出任周王朝的司徒。郑桓公见周幽王昏庸无道,而各诸侯强大,王权旁落,预感将有变乱,便把财产、部族迁移到位于河南中部虢、郐两国之间。
郑桓公之子就是郑武公姬滑突(姬掘突),在周平王姬宜臼元年(公元前770年)继位后,乘护送周平王姬宜臼东迁洛阳之机,于周平王姬宜臼二年(郑武公二年,公元前769年)和周平王四年(郑武公四年,公元前767年)相继占领了东虢、郐两国的土地,在其地重新建立了郑国,国都称新郑(今河南郑州新郑)。
郑氏源于姬姓,其血缘始祖就是后稷,名弃。后稷母有邰氏,名姜嫄。有邰氏是炎帝的后裔,姜嫄是帝喾的元妃。据《史记》记载:“帝喾高辛者,黄帝之曾孙也。高辛父曰娇极,娇极父曰玄嚣,玄嚣父曰黄帝。”
这就是说,后稷乃炎黄二帝血统的总合。后稷的最大功绩是发展农业,为中国奠定了“以农立国”的经济基础。按《史记》记载后稷下传二十五世姬友是西周末期郑国始祖。
周烈王姬喜元年(郑康公二十一年,韩哀侯二年,公元前375年),韩哀侯对郑国发动最后一次进攻,杀掉国君郑康公,兼并了郑国的领土,亦建都于新郑(今河南新郑),历时四百三十一年、十四世、二十三代君主的郑国遂亡。
郑国被韩国吞灭之后,郑桓公的第十五世孙、郑幽公姬已之子公子姬鲁率郑国部分宗室人员、军队、民众仓皇东迁,在(今河南淮阳)与宋邑(今河南商丘)之间拥公子姬鲁为首领,袭“南里君”,此后就以国为姓氏,以表达对祖宗的纪念,自此郑氏开始出现。这标志着郑氏时代的开始,但并不是说只有随公子姬鲁外逃的郑国公族才姓郑氏。
由于种种原因滞留故里的郑国宗室人员,虽成了韩国的臣民,但也多有人以故国名为姓氏,并参与了开凿荥泽(今河南郑州)、圃田泽(今河南中牟圃田乡)的大渠,并产生了著名的水利工程专家郑国。郑国后来被韩哀侯派往秦国游说修渠,以求消耗秦国的国力,使其无力东征。
当时的秦国并没有看破其目的,欣然接受了郑国的建议,随即在秦王政元年(韩桓惠王韩虮虱二十七年,公元前246年)征调大量民工,由郑国主持开始修建一条巨大工程的水渠,人工引泾水注入洛河,工程全长一百二十五公里,渠成之后,灌溉关中地区面积达二百八十万亩,使其一片沃野,农耕无凶年,秦国因之成为富庶之邦,随之兵强马壮,迅速兼并了各诸侯国,统一了全中国,这可是韩哀侯与郑国使料不着的。而秦始皇为了纪念郑国修渠的巨大功劳,就把这条渠命名为“郑国渠”。
还有一支郑氏族人,是在西周灭亡而郑国东迁之后留在原址(今陕西华县)的一些郑国宗室人员,在戎狄入侵之时,逃到今汉中地区,建立了一个“南郑”,后来成为秦国的南郑县,其宗室子孙,亦以郑为姓,在先秦时期散居在四川、陕西各地。
在战国后期秦昭襄王赢则执政时期(公元前256~前251年在位),其麾下秦军中有一个参与击灭历五百十五年国祚的东周王朝的著名将领郑安平,就是该支郑氏的代表人物。郑安平后来在秦昭襄王五十二年(赵孝成王赵丹十一年,公元前255年)率军攻击赵国,却被赵国名将廉颇包围,只得投降,虽然被赵孝成王封为武阳君,但郁郁不乐,不久即逝世于赵国。
另外,在今山东费县城东也有一支历史悠久的郑氏族人,那是在郑国建立初期,东周王室将鲁国境内祭泰山用的枋邑交给郑国管理,到了郑庄公姬寤生执政时期(公元前743~前701年在位),郑国和鲁国将枋、许作了交换,郑国只留下邴邑(今山东费县)作为祭泰山沐浴更衣的地方,并有宗室人员驻守,邴邑成为郑国在齐鲁大地上的一块“飞地”。
郑国灭亡后,第二个渊源:源于地名,出自古褒国附庸之邑南郑,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
南郑,原来是古褒国的一个邑地,后成为东周王室卿士周桓公姬揭的封地,位置在今陕西省的汉中地区,不过,周桓公从来没有去过该地。
在周考王姬嵬执政期间(公元前440~前426年在位),再赐封弟弟姬揭于成周京畿紧挨着郑国的地方(今河南洛阳),以继续周公之职,史称其为周桓公,其封地也称“郑”,史称“西郑”,亦称作“周公国”,以便与国都在新郑的郑国有所区别。
周烈王姬喜元年(郑康公二十一年,韩哀侯二年,公元前375年),韩哀侯尽出举国之军,灭了历史悠久的郑国,捎带着吞并了西郑,周桓公也因此逝世。亡国之后的一部分郑国王族、国民,连带着西郑的国民逃迁至陕西汉中地区,以故国之名再建了一个小方国,也称“郑”,史称南郑(今陕西汉中),并以故国名为姓氏,称郑氏。
这在典籍《一统志》中称:“南郑,古褒国附庸之邑。桓公殁,其民南奔居此,因曰南郑。后为县名。今属陕西汉中府。”在周桓公的后裔子孙中,多以居邑名称为姓氏,称郑氏。
西郑不久又被韩哀侯复国,立周惠公为君,以便与东周王朝对抗。周惠公封自己的小儿子姬根于巩邑(今河南巩县),以奉王号,号称东周惠公。
到了周显王姬扁二年(韩懿侯韩若山八年,赵成侯赵种八年,公元前367年),周惠公去世,姬根在东部地区争立。而当时的赵成侯、韩懿侯分别用武力对姬根加以支持,以对抗周显王,致使东周王室再次分裂成西周、东周两个更小的方国,得到赵成侯和韩懿侯支持的姬根成为东周君主,与周显王分庭抗礼,史称“东周公国”。
一百一十年后的周赧王姬延五十九年(秦昭襄王赢稷五十一年,公元前256年),秦昭襄王发动了击灭周王朝之战,西周王朝国祚历三百五十二年,东周王朝国祚历五百十五年,两周王朝国祚共历八百六十七年,至此彻底灭亡,中国历史开始进入先秦时期。但秦昭襄王还是保留了东周公国。
七年后的秦庄襄王赢子楚元年(公元前249年),东周公国被秦庄襄王所灭,其王族后代以及部分国民也迁逃至南郑,亦以邑名为姓氏,称郑氏,与前郑氏实际上还是同宗同源。
第三个渊源:源于朝鲜族,出自朝鲜半岛新罗国,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远古的朝鲜族人居住在朝鲜半岛山谷中,至新罗国第三代国王朴儒理执政时期,开始仿汉制大肆分封授姓,其中的珍支部被封郑氏。
朝鲜民族主要生活在中国东北地区,人口一百九十多万,其血缘与古代生活在朝鲜半岛上的许多民族有关。根据近人的研究结果表明,朝鲜民族经常使用的姓氏有一百四十多个,几乎全是汉族姓氏,其中郑氏的使用者相当多,与金氏、李氏、崔氏、朴氏并称为朝鲜五大姓。
朝鲜族人以郑为姓氏,起源于远古的传说时代。据朝鲜学者金富轼在南宋绍兴十五年(王氏高丽仁宗王楷二十三年,公元1145年)编撰的《三国史记》记载,早期的朝鲜人居住在朝鲜半岛的山谷之中,至新罗国时代分作六个部落,第三代新罗国王朴儒理执政时期(公元24~57年)始分封授姓氏,其中的珍支部居住在觜山干珍村,更名为本彼部郑氏。
不过,在朝鲜僧人一然于元世祖孛儿只斤•忽必烈至元十八年(王氏高丽忠烈王王?七年,公元1281年)编撰的《三国遗事》中则有另一种说法,认为当时被赐姓为郑氏的是沙梁部的人,本彼部被赐的姓氏是崔而不是郑。今天看来,无论哪个记载更符合事实,都不影响郑氏为朝鲜族古老姓氏之一的地位。
朝鲜史籍中所称新罗国王对本国民众的赐姓,发生在东汉时期高潮时期,当时朝鲜半岛上的高句丽国、新罗国、百济国的王公贵族仰慕大唐王朝的官家巨姓,并借用这些巨姓作为自己的姓氏,于是当时称雄唐朝的崔、李、郑等姓氏便被引用到朝鲜半岛,成为当地王公贵族的姓氏。
第一个得到“郑”字为氏的,是新罗六村长之一的池白浩,得姓氏后居于庆州(今韩国庆尚北道),其子郑熙文后出任新罗国安逸护长,当时新罗国迁都于庆州,郑氏改封在东莱(今韩国釜山金井山城),此后逐渐繁衍成一个郑氏族群。
后来,朝鲜高丽太祖王建于后梁末帝朱友瑱贞明四年(公元918年)统一了朝鲜半岛之后,普通百姓也被允许使用姓氏,使得郑氏在当地的人数迅速增多,再经过以后近千年的发展,郑氏终于成了当地大姓之一。
到了宋朝时期,有宋朝大臣郑臣保在出使朝鲜,后留居于朝鲜半岛的瑞山(今韩国忠南道瑞山),生息繁衍,形成又一支更加庞大族系的郑氏,为号称“世界第一陆军”谱曲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的郑律成(郑富恩,公元1914~1976年)、韩国国务总理郑云、韩国产业资源部部长兼亚洲金融通货研究会会长郑德龟、韩国科技部副部长郑润、韩国海军军令部长郑兢谟、韩国导演郑云宅、韩国首尔大学校长郑云灿等人,都是出自郑臣保一系的郑氏后代。
到了明、清两朝时期,原生活在朝鲜半岛北部的朝鲜族人民因当地频发饥荒,多次分批次移居到中国的东北地区,逐渐形成了当代的中国朝鲜族,其中便有大批以郑为姓氏的人,以至使郑氏进一步成为朝鲜族的大姓之一。
除了庆州、瑞山这两支本贯的郑氏族人,还有源出延日、海州、晋州、河东、草瑗、温阳、清州、奉化、光州、罗州、金浦、醴泉、贞州、昆阳、西设法、固城等诸多支派。
第四个渊源:源于白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白族郑氏,大多是尊奉唐朝派至南诏国的执政官郑回为祖先,即与唐朝时期相州人(今河南安阳)郑回出任泸县令并在后来担任云南大理的南诏国执政官有关,其裔孙郑买嗣后来又建立了云南历史上的大长和国,使郑氏族人的势力在当地有了较大的发展。
郑买嗣,又名郑昶,云南大长和国的创建者,是郑回的第七世孙,世为南诏王国清平官(宰相),历官侍中、相。
唐昭宗李晔干宁四年(公元897年),郑买嗣以南诏蒙氏之近臣杨登杀死了南诏圣明文武皇帝隆舜,到了唐昭宗李晔天福二年(公元902年),郑买嗣又杀死隆舜之子、南诏孝哀帝舜化贞及蒙氏皇族八百来人,夺取政权,建立了大长和国,自称圣明文武威德桓皇帝,建年号“安国”。郑买嗣于唐昭宗李晔天福二年~后梁太祖朱晃开平三年(公元902~909年)在位八年。
后梁开平三年(大长和国桓帝八年,公元909年)农历8月,郑买嗣病逝,庙号圣祖,谥号圣明文武威德桓皇帝,其子郑仁旻嗣位。
郑仁旻,公元889~926年,其父病逝后继位,称肃文太上帝,第二年改年号为“始元”。不顾国力空虚,竭力对外用兵,竟然于后梁末帝朱友瑱干化四年(公元914年)发兵进攻前蜀政权,结果被前蜀王王建击败。后来,郑仁旻曾求婚于南汉政权,当时南汉对吴越、蜀等国常遣使通好,于是南汉高祖刘龚以宗室女曾城公主嫁其为妻。
后唐庄宗李存勖同光四年(大长和国太上帝十七年,公元926年)农历8月郑仁旻病逝,终年三十八岁,史称太上帝,其子郑隆亶继位。
郑隆亶,公元?~928年待考,其父病逝后继位,第二年改年号为“天应”。后唐明宗李嗣源天成二年(大长和国恭惠帝三年,公元928年),郑隆亶被部下剑川节度使杨干贞弑杀,史称其为恭惠帝。大长和国凡二十七年而亡。
如今,云南白族郑氏大多自称是郑回的后代,主要分布在昆明、宝山、陆良等地,实际上与汉族郑氏同源,在白族中拥有较多的人口。
第五个渊源:源于土家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土家族郑氏,来源与其某些氏族称谓在读音与“郑”谐音有关。土家族郑氏族人主要生活在湖南、湖北、四川、贵州四省交界处,人口五百七十多万。
土家族中的郑氏来源极早,大约在两汉时就有人以郑为姓。据史籍《后汉书》记载,东汉时期巴郡的“南郡蛮”中有五大姓氏家族,源于武落钟离山,其中之一便是郑氏。“南郡蛮”亦即土家族的先民之一。
到了唐朝时期,在安南经略使(今越南河内)樊绰所编撰的《蛮书》中,也记载巴人有四大姓,郑氏仍是其中之一。不过,一般认为早期的郑氏与后来所说的姓氏含义不同,所指的是一个郑氏部落,因其在读音上近似于汉字“郑”才被以其相称。
另外,由于“郑”字在土家语中的读音近似于“陈”,因此郑氏有时又被称为陈氏。如在《蛮书》中就是郑、陈并称,各自为姓。显然,土家族郑氏的得姓原因是由于族中一部分人的家族称谓在读音上近似于汉族人的“郑”,在载入汉族人编撰的典籍时便以“郑”相称,此后相延成俗,被这些土家族人所接受。
目前土家族中的郑氏人口为数不少,仍保持着大姓之一的位置。由于相传郑氏在发展中又分出了周、李二姓,所以三姓间至今还保持有互不通婚的习俗。
第六个渊源:源于蒙古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蒙古八旗姓》记载:
⑴.蒙古族宝里吉特氏,源出金国时期女真统治下的博勒和部,蒙语为?,世居喀喇沁(今内蒙古赤峰喀喇沁旗),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BoorigitHala。清朝中叶以后所冠汉姓多为郑氏、宝氏、李氏、吉氏等。
⑵.蒙古族正讷鲁特氏,以地为姓,蒙语为?,世居察哈尔(今河北张家口一带,包括河北、内蒙乌兰察布盟、锡林郭勒盟一部、山西部分地区),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JengnelutHala,清朝中叶以后所冠汉姓即为郑氏。
第七个渊源:源于回族,属于以帝王赐姓为氏。
回族中的郑氏主要出自明朝皇帝的赐姓,最著名的人物就是明朝宦官、航海家郑和,系赛典赤•赡思丁•乌马尔第五子马速忽•赡思丁的儿子。
郑和的祖籍云南昆阳人,原名马三保。明洪武四年(公元1381年),年仅十二岁的郑和被攻入云南的明军俘虏,被净身后送到燕王朱棣的藩邸,做了一名侍奉燕王的小宦官。
明建文元年(公元1399年),二十九岁的郑和“从燕王起兵靖难,出入战阵,多建奇功”,故赐姓“郑”。皇帝赐姓郑,主要是因为郑和在“靖难之役”的郑村坝(今北京东坝)一战中表现突出,得到燕王的喜爱和信赖。
燕王朱棣夺位成功为明成祖之后,认为马氏不能登三宝殿,于是在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明成祖在南京御书“郑”字赐给马三保,改名为和,任为内官监太监,官至四品,地位仅次于司礼监。后来的明宣宗朱瞻基宣德六年(公元1431年),再次钦封郑和为三保太监。
不久,明成祖任命郑和为下西洋总兵正使,率领庞大的二百四十余艘海船、二万七千四百名士兵和船员组成的远航船队,从明永乐三年~明宣德八年(公元1405~1433年),从苏州刘家港出发开始了连续七次的下洋通使,郑和率领的大明舰队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访问了三十多个分布在西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国家和地区,加深了大明王朝同东南亚、东非各地区的友好关系,成为中华民族在世界航海史上最大的壮举。
由于郑和是太监,因此过继其兄马文铭的长子为后,取名为郑文铭,字恩来,小名郑赐,世袭锦衣千户侯,居应天府三山街马府(今江苏南京马府街),其后逐渐繁衍了一支回族郑氏家族,现居南京的郑氏家族已传二十一世。
郑氏回族在中国各地均有分布,但主要集居在今江苏、云南两省。
第八个渊源:源于瑶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瑶族郑氏,源于盘瑶十二姓之一,出自瑶族民间一个十分古老的传说。
相传,在远古时期,瑶族的评皇和高皇相争天下,评皇悬赏捉拿高皇,并答应以公主作为有功之人的赏赐。结果一只名为盘瓠的神犬神出鬼没地咬死了高皇,得以娶公主为妻。结婚那天,盘瓠犬晃身为英俊男子,与公主甜蜜生活,生下六男六女,自相婚配,并各自受姓命氏,其中的一人便是瑶族郑氏的先祖。
后来,一些汉族人为了逃避赋役、战乱,纷纷来到瑶族聚居的地区,与瑶族人交错杂居,对外也自称瑶族。久而久之,这部分人便融入瑶族中,成为瑶族人的一员。在这些人中,有一些人本来就姓郑氏,或将汉族郑氏带入了瑶族。
第九个渊源:源于京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京族郑氏人数较少,据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期的户口统计,当时郑氏仅有一户,居住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北部湾沿海沥尾岛的中间村,是当时京族三十一个姓氏中人数最少的姓氏。
从那以后,京族的郑氏人数不断繁衍增加,但仍然远低于其他姓氏人口的增长速度,目前在京族中,郑氏仍是人数最少的姓氏之一。
第十个渊源:源于纳西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纳西族郑氏,是历史上迁入纳西族居住区的汉族人的后代,后来逐渐融入纳西族,其中的一支来自江西,约在明、清时迁到今云南丽江一带,从此便留居当地,繁衍生息,如今已是纳西族郑氏族人中影响最大的一支。
第十一个渊源:源于哈尼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哈尼族郑氏人的姓氏来源较晚,一般认为直到明朝中叶才开始使用姓氏。
据史籍《临安府土司官志》中的记载,在明朝弘治初年(公元1488~公元1489年),临安知府陈晟把《百家姓》中开始两句的“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八个姓氏分别让当地的土司们使用,哈尼族从此才有了郑氏。
后来,一些哈尼族人在与汉族的交往中,受汉文化的影响,也在自己的名字前加上汉字“郑”,成为哈尼族郑氏的新成员。
如今,哈尼族人口有一百余万,经常使用的姓氏有三十多个,郑氏便是其中之一。
第十二个渊源:源于裕固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裕固族郑氏,是裕固族族著名家族之一“增斯恩”(增坷斯)名称的谐音汉字对译和简化。
增斯恩家族原称增斯恩氏、或赠坷斯氏,后因姓氏过于繁复,便随例简化为汉姓郑。如今,郑氏在裕固族中也是较有影响的姓氏之一。
第十三个渊源: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
⑴.满族济礼氏,亦称纪里氏,满语为GiriHala,汉义“正”,世居驽宜(今俄罗斯萨哈林岛)、长白山区、占尼河(今吉林梨树叶赫河支流)等地,后多冠汉姓为纪氏、郑氏。
⑵.满族郑佳氏,满语为JenggiyaHala,祖先原为汉族,东汉末期被辽东鲜卑乌桓部虏携,后逐渐融入鲜卑族,后逐渐演化为辽东女真,世居沈阳,清朝中叶以后所冠汉姓即为郑氏。
⑶.满族弼噜氏,亦称碧鲁氏、必禄氏,满语为BiruHala,世居叶赫(今吉林梨树叶赫乡南部)、乌喇(今吉林永吉)、扎库木(今辽宁新宾伊勒登河西岸下营子)、黑龙江沿岸等地,后多冠汉姓为何氏、异氏、郑氏等。该支郑氏始祖为弼噜•郑德,满洲镶白旗人,世居叶赫城,清康熙年间从征吴三桂阵亡,赠云骑尉,其后裔子孙以先祖名字首音的谐音汉字为姓氏,称郑氏,世代相传至今。
得姓始祖:郑鲁(姬鲁)、姬揭(周桓公)、池白浩、郑臣保、郑和(马三保)。
邴邑的郑国之民也以故国名为姓氏,成为山东地区早期的郑氏族群,世代相传至今。
郑氏最早的发源地在河南淮阳(陈)、开封(启封、大梁)、周口、商丘(宋)交界一带,即史载“陈宋之间”。郑亡国后,流落韩国的郑姓人中有位叫郑国的人,被韩王西遣入秦,受秦王之命开凿了名闻后世的“郑国渠”。
郑国不但是一位伟大的水利专家,也是郑姓人在得姓后的第一个著名人物。秦时,19世孙郑袭迁司州河南洛阳。27世孙郑其举族迁回开封(位于开封城东开封县朱仙镇古城村)。秦汉以后,郑姓已迁入邻近地区,主要以今山东、安徽、陕西、山西等境为其分布的主要地区。其后29世孙郑宾居山东高密。31世孙郑众之子安世迁居咸阳。
因汉武帝令"强宗大族,不得聚居",有24世孙南迁至浙江会稽山阴。郑姓大举南迁始于"永嘉之乱"之时。西晋永嘉二年,"中原板荡,衣冠始入闽者八族",其中第四姓即为郑姓。唐初,河南郑氏又有随陈政、陈元光父子移居福建者。唐代,开始进入广东。唐末,又有河南固始郑氏随王潮、王审之入闽。明清之际著名民族英雄郑成功的先祖既是此次入闽的。
郑氏移居台湾,并非始于郑成功,早在明朝天启、崇祯年间就有福建漳浦人郑联长迁徙居住在今澎湖白河通梁村,可以说是郑姓人第一次移居台湾;播迁至海外,始于明初,现分布于泰国、菲律宾、印尼、马来西亚、加拿大、美国、朝鲜、韩国等国家。
郑桓公(?-前771年),西周时郑国的建立者,姓姬名友,周宣王之弟。周幽王当政时,郑桓公预感到西周将亡,听从太史伯建议,于周幽王九年(前773年),部族、家属等东迁到雒邑以东,建立新郑国(都城在今河南省新郑)。犬戎攻破西周时被杀。先秦时期,男子称氏,女子称姓,诸侯以国为氏,因此郑桓公被认为是姬姓郑氏始祖。
先秦时期,郑姓主要分布于陕西、河南、山东等地。其中,山东郑姓源于邴地(今费城),为原郑国派驻人员的后代。
战国时期,开始进入四川、山西、山东、河北等地。
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北方动乱较多,南方相对稳定,形成中原人口向南迁徙。晋永嘉元年(307年)南迁始祖郑庠,曾任吴国车骑长史、平难将军,后出任东安太守,镇守丹阳。郑庠次子郑昭为东晋龙骧将军,封开国侯,率兵入闽,称“入闽始祖”。
至唐末,中原南下福建移民,大批郑姓先民定居于福建,郑姓的中心开始在东南沿海形成。
明末清初,郑成功抗清进入了台湾。
1、堂号
“博经堂”:东汉郑玄,博览群经,几千人从远方来拜其为师。西汉时期的读书人大都专治一经,郑玄却独自力主博通。
“安远堂”:汉宣帝时,郑吉为侍郎,那时外侮屡屡来犯,郑吉打败了车师,使日逐投降。于是皇帝提其当司马。为了西方国境的安全,又派其为西域都护,封安远侯。
2、郡望
荥阳郡:三国时置郡,治所在荥阳。
洛阳:中国古都之一。汉、魏故城在今洛阳市白马寺东汉水北岸;隋、唐故城在汉城西18里。
高密郡:西汉时置郡,治所在高密。相当今山东高密一带。
雍州:东汉时置郡,治所在长安。
陇西郡:战国时置郡,治所在狄道。
南阳郡:战国秦置郡,治所在宛县。
修撰于不同时期的郑姓家谱,由于历史的原因和一些人为的因素,大多未能保存下来。家谱的持有者一般奉行“秘不示人”的家规,另外在新的家谱修撰完毕以后,旧的家谱除留下一两部保存在宗庙中外,其馀都要全部销毁,以免外流和不肖子孙售与他人。无疑,这是郑姓家谱在流传和保存过程中困难重重和不为人知的主要原因。
另外在一些郑姓人自己编订的族规家法中,也有一些关于保存家谱的规定。如在西山郑氏《昌世堂条例》中,就明确规定“若有不肖鬻谱卖宗,除由绅耆鸣众责罚外,其昌宗者摒逐不准人祠、如己制有私谱,即须禀官追缴治罪”,对家谱的保存有较为严格的约束。
所以,尽管郑姓在历史上不断修谱和续谱,但真正能保存到今天的并不多,特别是为世人所知的十分有限。据目前国家内外图书馆和家谱资料收藏中心所收集到的历代郑姓家谱、以及保存在宗亲会、研究会或个人手中已为人知的家谱数量看,也仅仅只有50部左右,且绝大部分是明清和民国时期修撰的,这显然不足以反映郑姓家谱的全貌,与实际的郑姓家谱数量相去甚远。
目前已知的郑姓家谱,明代以前的都未能保存下来,能够见到的多是清代和民国时期的家谱。但这些家谱中无不涉及到明代以前的内容,有些还是此前家谱的重修或续修,所以较多地保留了以前的内容。如浦江义门<郑氏宗谱>,原是在南宋以前家谱的基础上修撰的。
其中还有宋代硕儒欧阳修、朱熹等人的序,但至宋末元初时毁于战乱,直到元朝中叶时才得以重修。后来在明清和民国时期又14次续修,成为一部内容完备的家乘谱牒。这种不断修撰和增补的做法,在郑姓家谱中具有普遍意义。
文献:郑太崖祖房谱。
江苏:郑氏宗谱一卷、云阳郑氏宗谱二十卷、扶风郑氏宗谱四卷、兰陵郑氏宗谱三十卷、东山郑氏世谱八卷首一卷、萧山郑氏宗谱十二卷。
浙江:镇北龙山郑氏宗谱十四卷首二卷末二卷、慈溪鞍山重视重修宗谱二十四卷、慈溪灌东郑氏宗谱十卷、兰溪郑氏宗谱十九卷。
安徽:峰阳郑氏家谱不分卷、祁门奇峰郑氏本宗谱四卷、郑氏宗谱十三卷、桐城郑氏宗谱、桐西郑氏宗谱、礼仪堂郑氏宗谱、郑氏宗谱一卷。
福建:南湖郑氏宗谱、石井本郑氏宗族谱、石井本宗族谱、郑氏世代谱、桃源郑氏族谱二卷、桃源郑氏族谱、四城郑氏家谱、荥阳堂郑氏家谱、荥阳郑氏宗谱、岩镇郑氏迁出宗谱一卷、郑氏传家谱、续修白华郑氏宗谱、郑氏族谱、郑氏宗谱不分卷、郑氏宗谱一卷五。
《中国人名大辞典》收入了郑姓历代名人494名,占名人总数的1.09%,排在名人姓氏的15位;郑姓的著名文学家占中国历代文学家总数的1.31%,排在第12位;郑姓的著名医学家占中国历代医学家总数的1.23%,排在第18位。
郑桓公:得姓始祖。周宣王把幼弟友封在郑地即郑桓公。后来,郑桓公的子孙以国为姓,从此就开始有了“郑”姓。郑桓公就是郑姓的始祖。历史上的郑桓公为保护幽王而战死疆场,以忠臣的形象而名垂千古。作为郑国的开国之君,未雨绸缪,不但奠定了一个国家——郑国400多年的基业,而且肇兴了一个天下着姓——郑姓的根基,更是为郑姓后人称道不已。
郑武公:郑桓公子,东迁始祖。
郑庄公:郑武公子,春秋初年,王室衰弱,诸侯崛起,竞相争雄。郑庄公继位后,首先安定国家内部局面,然后利用巧妙的外交战略和高超的军事谋略,在春秋初年率先小霸天下。由此拉开了春秋霸主政治的序幕,促使中国进入了大国争霸时期。郑庄公墓位于河南省新密市。1987年3月4日,郑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郑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郑旦:春秋晚期吴、越时的巾帼人物,即西施。经过训练,到吴国作内应。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得以“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终于灭吴。
郑国:战国末期韩国人,水利专家。为秦国开水渠,灌溉良田四万多顷,使关中沃野千里。历史上记作“郑国渠”。
郑当时:西汉名臣。
郑吉(?~公元前四十九年):会稽(今浙江省绍兴市)人。活跃于西域,是在前汉对外战争中活跃的典型武将。郑吉的势力冠于西域,以都护骑都尉的身份效力。此外,汉也封其为安远候,并建立乌垒城,行使对西域的镇抚。随着其在汉经营西域时所建立的功绩,也成为西域都护这职位的第一人。《汉书》卷七十《郑吉传》、卷九十六《西域传·上》“安远堂”:汉宣帝封郑吉安远侯,得安远堂。
郑羲:北魏重臣。
郑虔:唐朝学者、画家。诗词、书法、画俱佳,尤以山水画见长,玄宗皇帝为之题字“郑虔三绝”。
郑注:唐朝尚书,本姓鱼,冒姓郑。
郑买嗣(860-909)唐末五代初大长和国一世国王。郑回七世孙。初为南诏清平官,南诏王隆舜时官至侍中,南诏末代王舜化贞时为相。公元902年(唐昭宗天复二年,南诏中兴五年),杀舜化贞及南诏家室,自立为王,国号大长和国。公元909年卒。传子郑仁,926年服金丹暴卒。子郑隆亶继位,公元928年,被剑川节度使贞所杀,国亡。
公元960年—公元1949年:宋朝以后时期。郑姓遍天下。
郑樵:南宋史学家,着有《通志》、《氏族志》等80余部书作。
郑思肖(1241—1318),字忆翁,号所南,福建连江人。兼长诗画,画兰不画土根的故事早已流传人口。《寒菊》诗“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表现了坚强不屈的傲骨。相传在明末苏州承天寺古井里发现的郑思肖《心史》,顾炎武就为此写了《井中心史歌》。
郑光祖:元朝著名剧作家,和关汉卿、马致远、白朴被誉为“元曲四大家”,有代表作《倩女幽魂》。
郑成功:明末名将,著名的民族英雄。(1624一1662),明清之际民族英雄。本名森,字明俨,号大木,福建南安人。弘光时监生,隆武帝赐姓朱、号“国姓爷”。清兵入闽,起兵反清。后与张煌言联师北伐,震动东南。康熙元年(1662年)率将士数万人,自厦门出发,于台湾禾寮港登陆,击败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
督师十万“气吞吴”的豪迈气概,苦撑大厦之将倾的执着,以及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坚忍,无不凝结为一种伟大的精神。郑成功墓在南安市沿着福厦公路的水头镇附近的康店村复船山,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于1699年迁葬于康店村的郑氏祖莹,随同迁葬的还有其子郑经的灵柩。当时康熙帝除下敕遣官兵护柩外,还赐挽联一对,日:“四镇多二心两岛屯师敢向东南争半壁;诸王无守土一隅抗志方知海外有孤忠。“尔后还派御林军护陵守墓。同时迁葬于祖莹乐斋公内还有其父郑芝龙,其母和其妻墓氏,迁墓后重立墓碑。
郑和(1371年-1433年),原名马三宝,回族人,中国明代航海家、外交家、太监。郑和是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航海家。郑和的才能在其一生所做的各项伟大事业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在航海、外交、军事、建筑等诸多方面都表现出卓越的智慧与才识。1405年7月11日,中国明朝皇帝朱棣派遣郑和率领船队从太仓出发,出使西太平洋、印度洋沿岸国家,史称郑和下西洋。
郑源焘:清乾隆皇帝重臣,二品衔,总办苗疆军务。
郑燮:号“板桥”,清代画家,善画兰竹,秀丽苍劲,亦工书法,所创“板桥体”独具风格,号称“三绝”,是“扬州八怪”之一。
郑信:泰国国王,又名郑昭。泰国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吞武里王朝创始人,泰国称为披耶达信王或达信王。
郑士良(1863年-1901年)广东归善(今惠阳)人,少有大志,乘性侠义,曾跟随乡中父老练习拳技,广泛结交洪门中人,加入三合会。1886年毕业后入博济医院附设南华属学堂读书,与孙中山同学,二人深相结纳,共图反清大业。与孙中山、陆皓东、程璧光等人聚谈时事政治,孙中山委托其负责结纳会党,联络防营。
1895年初参与筹建兴中会总部的工作,分担组织武装力量的重任。不久,随孙中山等人回到广州,建立兴中会分会,协调各方力量。1899年又依照孙中山的指示,与陈少白等在香港设立联络会党的机关。1900年领导惠州(今惠阳)三洲田起义,鏖战两旬,屡败清军,队伍发展到2万余人。1901年8月27日,在赴友人宴时被清吏毒死。
郑坤(1885年-1914年):广东梅县人,早年奔走于南洋各地,宣传革命受到革命党人的好评。1910年10月,乃随黄兴等人回国。参加1911年4月黄花岗起义,担任“先锋”(即敢死队员),随队进攻督署,勇敢顽强。
终因寡不敌众,身负重伤,幸被同志救护脱险。后闻武昌起义胜利,南京光复,当即赶赴南京组织炸弹队,自任队长,准备北伐。不久,南北议和,不愿参与政治,遂解甲归粤。
郑振铎:郑振铎(1898—1958),福建长乐人,作家、文学史家。当代学者。
郑作民(1902-1940)抗日战争阵亡将领。新田高山村人。黄埔军校第一期学员。淞沪抗战后,以战功晋升为第二军中将副军长兼第九师师长。1939年底率师镇守广西昆仑关,与日寇多次进行惨烈的血战。次年初遭日寇飞机空袭,不幸以身殉国。毛泽东、朱德在延安主持召开了追悼会,并电唁死者家属。葬于南岳。
郑廷珍:(1893年-1937年)1917年,入冯玉样部,“七七”事变后,多次请缨杀敌,旋奉命率部开赴晋北前线,于1937年9月1日进驻忻县,10月,日军开展向忻口发起猛攻,忻口主阵地之一南怀化落入敌手,形势危急。奉命驰援,攻击南怀化东端之敌,陷入敌人的重围之中。在战斗最激烈时刻,率先冲入敌阵,与敌展开肉搏战,连续攻下几个山头。在激战中,不幸中弹阵亡。
殉国后,国民政府追授其为陆军中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为表彰其爱国献身精神,于1983年追认其为革命烈士。
郑克己:抗日战争时期,第九战区第一四一师七二五团上校团长。1938年9月27日,奉命率部协助赣北麒麟峰友军同日军作战。指挥全团,英勇冲杀,猛击敌侧,在风雨亭附近,发生激战,阵地失而复得者数次,演成拉锯战。下令发起总攻,激战3小时,身先士卒,顽强拼杀,终于击退了敌人,不幸竟在胜利途中,中弹牺牲。
宋朝时期,郑姓大约有75万人,约占中国人口的0.97%,排在第二十位。福建为郑姓的第一大省,约占中国郑姓总人口的25%。在中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福建、河南、浙江三省,这三省郑姓占郑姓总人口的50%,其次分布于江苏、广东、江西、湖北等。中国郑姓的分布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豫鄂两块郑姓聚集区。
明朝时期,郑姓大约有120万人,约占中国人口的1.21%,排在第十五位。浙江为郑姓第一大省,约占郑姓总人口的25%。在中国的分布仍集中于浙江、江西、福建,这三省郑姓大约占郑姓总人口的50%。其次分布于广东、广西、江苏、安徽等。中国郑姓的分布总格局变化较大,其人口主要向东南迁移,以浙江为中心的郑姓聚集区开始形成。
如果说河南荥阳是郑氏的前祖地,莆田市就是郑氏的第二祖地。中国郑氏有1000万人左右,福建姓郑的人有近200万,主要居住在莆田、漳州等地,尤其是莆田,还是最近几年的统计,莆田自古人多地少,很多外出和移民,已经不包括莆田古代、近代、第六次人口普查前的外出和移民外地的莆田人,尤其是莆田仍然有35万多人姓郑,可以说是全世界郑氏聚集最密集的地方。
西晋年间五胡乱华,八姓入闽时,郑姓始祖郑桓公的第40代子孙郑昭进入福建,迁居福州侯官县,就是福州、永泰一带,成为郑氏的“入闽始祖”。郑昭路经莆田时,喜爱莆田的水光山色,便把从河南带来的十二个祖坟迁葬在莆田南湖山。
当代郑姓人口分布频率,单位面积内密度最高的地区在浙东和福建莆田,浙东每平方公里人口达到4.5人以上。其次在浙江大部、福建北部、江西东部、安徽中部、江苏中部、上海、吉林,每平方公里的人口达到2.7-4.5人。
密度最高的(2.7人以上/平方公里)地区占国土面积的5.9%,郑姓人口大约181万;0.9-2.7人/平方公里的地区占国土面积的41.6%,郑姓人口大约608万;不足0.9人/平方公里的地区占国土面积的52.5%,郑姓人口大约148万。
郑姓在浙江、福建、台湾,一般占当地人口的比例在1.5%以上,这部分高比例地区的复盖面积约占了中国总面积的2.8%;在广东东部、湖南北部、赣鄂豫皖苏五省、山东南部、四川大部、贵州北部、陕西南部、内蒙古中部、陕甘宁北部、东北三省,郑姓人口比例通常在0.5%-1.5%,其复盖面积约占了中国总面积的34.9%。
其他广大地区,郑姓人口比例不足0.5%,其复盖面积约占了中国总面积的62.3%,其中人口比例在0.1%以下的部分占国土面积的25%。
1、本网站为开放性注册平台,以上所有展示信息均由会员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均由发布会员负责,本网站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2、网站信息如涉嫌违反相关法律规定或侵权,请发邮件至599385753@qq.com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