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生于1~2年生枝上,叶片革质,倒卵形,椭圆形或长圆状椭圆形,长1~3.5厘米,宽5~15毫米,先端圆形,钝或近急尖,基部钝或楔形,边缘具圆齿状锯齿,叶面亮绿色,干时有皱纹,除沿主脉被短柔毛外,余无毛,背面淡绿色,无毛,密生褐色腺点,主脉在叶面平坦或稍凹入,在背面隆起,侧脉3~5对,与网脉均不明显;叶柄长2~3毫米,上面具槽,下面隆起,被短柔毛;托叶钻形,微小。
雄花1~7朵排成聚伞花序,单生于当年生枝的鳞片腋肉或下部的叶腋内,或假簇生于二年生枝的叶腋内,总花梗长4~9毫米,二级轴长仅1毫米,花梗长2~3毫米,近基部具1~2枚小苞片,单花花梗长4~8毫米,近中部具小苞片1~2枚;花4基数,白色;花萼盘状,直径约2毫米,无毛,4裂,裂片阔三角形,边缘啮蚀状;
花瓣4,阔椭圆形,长约2毫米,基部稍合生;雄蕊短于花瓣,花药椭圆体状,长约0.8毫米;退化子房圆锥形,顶端尖。雌花单花,2或3花组成聚伞花序生于当年生枝的叶腋内;花梗长3.5~7毫米,向顶端稍增粗,具纵棱脊,近中部具1或2枚小苞片;花4基数,花萼直径约3毫米,4裂,裂片圆形;花冠直径约6毫米,花瓣不育花药箭头形;子房卵球形,长约2毫米,花柱偶尔明显,柱头盘状,4裂.
果球形,直径6~8毫米,成熟后黑色;果梗长4~6毫米;宿存花萼平展,直径约3毫米;宿存柱头厚盘状,小,直径约1毫米,明显4裂;分核4,长圆状椭圆形,长约5毫米;背部宽3~4毫米,平滑,具条纹,无沟,内果皮革质。花期5~6月,果期8~10月。一般0.3~0.5m,高可达1m。卵形,长约3毫米,基部合生;退化雄蕊长为花瓣的1/2,
龟甲冬青暖温带树种,喜温暖气候,适应性强,阳地、阴处均能生长
;但以湿润、肥沃的微酸性黄土最为适宜,中性土壤亦能正常生长。生态习性喜光,稍耐阴,喜温湿气候。较耐寒。
长江下游至华南、华东、华北部分地区。是常规的绿化苗木,产地主
要集中在湖南、浙江、福建、以及江苏。
武汉、沙市、黄石、宜昌、南昌、景德镇、九江、吉安、井冈山、赣州、上海、长沙、株洲、岳阳、怀化、吉首、常德、湘潭、衡阳、邵阳、桂林、温州、金华、宁波、重庆、成都、都江堰、绵阳、内江、乐山、自贡、攀枝花、贵阳、遵义、六盘水、安顺、昆明、大理
福州、厦门、泉州、漳州、广州、佛山、顺德、东莞、惠州、汕头、台北、柳州、桂平、个旧
海口、三亚、琼海、高雄、台南、深圳、湛江、中山、珠海、澳门、香港、南宁、钦州、北海、茂名、景洪
老干灰白或灰褐色,叶椭圆形,互生,全缘,新叶嫩绿色,老叶墨绿色;较厚,呈革质,有光泽。其枝干苍劲古朴,叶子密集浓绿。有较好的观赏价值。园林多成片栽植作为地被树,也常用于彩块及彩条作为基础种植。也可植于花坛、树坛及园路交叉口,观赏效果均佳。地被质地细腻,修剪后轮廓分明,保持时间长。因其有极强的生长能力和耐修剪的能力,常做地被和绿篱使用。也可作盆栽。景观用途有盆景、庭植观赏。
龟甲冬青在生长期保持盆土湿润而不积水,空气干燥时注意向植株喷水,以使叶色润泽;每15~20天施一次稀薄的矾肥水,以提供充足的养分,使叶片浓绿光亮,植株充满生机。因其萌发力强,应及时打头摘心,抹去多余的新芽,保持树形的优美。冬季要求冷凉,可移置冷室内越冬,维持0℃以上,盆土不结冰即可,黄河以南的地区也可在室外避风向阳处越冬,越冬前浇一次透水,并及时补充水分,避免盆土过于干燥,以防干冻,但也要防止土壤积水,否则会引起烂根。每2~4年的春季翻盆一次,盆土要求含腐殖质丰富,疏松透气。
宜在梅雨季节采取嫩枝扦插,多行扦插繁殖,可用硬枝扦插和软枝扦插。硬枝扦插多于2~3月,利用修剪下的一年生壮枝作插穗,插穗长6~8cm,剪去下部叶片,只留1~2叶片并短截,插深1/2,需用沙土为基质,插后搭棚遮荫,经常喷水,保持湿润,约1个月后即可生根。生根后一段时间,因为扦插时比较密实,为了有更在的生长空间及养分和培育出好的冠幅,苗长大后要立即移栽到田地,加大间距,这样才有利龟甲冬青的生长。
此病由真菌引起,一般由枝梢顶直接侵入或由修剪后的伤口侵入,后再侵害枝基,造成枝表皮变褐,营养成分传导受阻,叶片变黄变枯,直至整个植株的的树冠叶片变枯,进而植株成片枯死。受害症状与植株失水而死的症状极其相似,极易误认为是植株根系出问题造成的。此病的发生如不仔细检查不易被发现,而且一旦出现病症,往往都比较严重,防治也就比较难了,所以要以预防为主。
防治方法:
1、物理防治:松土、增施有机肥,改变土壤理化性状。利用硫酸亚铁水溶液中和土壤,或矾肥水与淘米水喷施。同时,减少浇水温差,早晚浇水。
2、化学防治:首先对枯枝进行修剪,将已发病的枝条剪掉并远离现场或烧掉处理。其次再采用化学药剂进行处理:
(1)每次修剪后马上喷大生可湿性粉剂600倍液、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脒鲜胺800倍液保护,防止病菌从伤口侵入;
(2)在5~6月份喷洒真菌药剂脒鲜胺600~10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6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雾,隔10天喷一次,连喷两次。
刚开始发病时,茎干基部近地面的地方出现不规则水肿块斑,淡褐色,病部皮层变软,水渍,易剖离,近闻有异味,病部逐渐扩大围绕整个茎基部,颜色变深。后期病部上生有白色颗状物,发病后影响水分及营养向上输送,造成枝条萎焉;随着病情严重,发病部位以上枝条逐渐干枯死亡。此病4月开始发病,5~7月为发病盛期;多因土壤湿度太大,通风不良造成的。
防治方法:
1.在日常养护时应注意不能土壤积水,及时开沟排水,适当稀植,增加株距,使株丛内部通风良好,增加其光照,适时施肥并进行病虫害预防,增强植株生长势,使其更具抗病能力,减少此病的发生;
2.当有病情发生时,应尽早进行药物防治,可用50%退菌特可湿粉剂1000倍液均匀喷洒茎干,连喷3~4次。
橘刺粉虱(AleurocanthusspiniferusQuaintance)的危害特点:以若虫群集叶背,将口针刺入植物组织吸取汁液;严重时,每叶有虫数百头;因粉虱的排泄物常导致枝、叶发生煤污病,使枝、叶发黑,枯死脱落,影响生长。
1、本网站为开放性注册平台,以上所有展示信息均由会员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均由发布会员负责,本网站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2、网站信息如涉嫌违反相关法律规定或侵权,请发邮件至599385753@qq.com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