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后留山东大学数学院工作,1991年破格晋升教授职称,1992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5年起任博士生导师,2001年受聘江苏师范大学特聘教授。现任徐州师范大学数学学院特聘教授,山东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华东石油大学兼职教授,全国非线性泛函分析学术会议联络组成员。自1985年起到1995年,协助指导和代理指导博士生20余人;指导访问学者10余人;1995年到2001年直接指导博士生7人。
非线性泛函分析、非线性积分方程、抽象空间常微分方程。
孙经先在非线性泛函分析及其应用领域中进行了长达30年的科学研究,获得一系列重要研究成果,其代表性工作获得了国际著名数学家Haim Brezis和中国科学院院士张恭庆教授的高度评价。
曾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在JDE、JMAA、NA、数学学报等国内外著名学术刊物发表论文150余篇,出版专著3部;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和二等奖各1项;国家优秀图书一等奖1项。
2010起,孙经先教授开始关注人口统计学研究,利用数学思维和方法对中国20世纪60年代人口变动问题进行了研究,相关成果发表在权威理论期刊《马克思主义研究》上。
1988年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
1992年获得国家优秀图书一等奖;
1993年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1993年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
1998年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
1998年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2008年获2007年度国家教育部自然科学奖学金二等奖(临界点理论中的流不变集与椭圆型方程的解)。
2013年8月23日,孙经先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的《中国社会科学报》发表了一篇名为《“饿死三千万”不是事实》的文章。
他认为,三年困难时期“饿死三千万”的说法是“重大谣言”,“片面地、无端地夸大非正常死亡人数,并不是严谨的学风”。他估算,在三年困难时期,全国仅有250万人“营养性死亡”,远低于此前3000万人的推算。
关于“三年自然灾害”非正常死亡问题,原新华社高级记者、现任《炎黄春秋》杂志社副社长的杨继绳2009年曾在香港出版《墓碑——中国六十年代大饥荒纪实》一书,估计中国在“三年自然灾害”时期,非正常死亡人口约为3600万人,曾引起重大影响。
但是,孙经先否定了上述观点,认为这三年仅有250万人非正常死亡,而且该观点源于他对中国三年困难时期户籍人口数量减少的研究。财新记者发现,孙经先的这一观点并非最新提出,而且因统计假设、推算方法有重大缺陷,已遭到该领域专家的严肃批评。
孙经先称,1959年底以前,因工业“大跃进”,大量农业人口迁移到市镇,但因农村户籍没同步注销,于是重报虚报户籍人口1162万,同时,广大农村因较严重的死亡漏报,750万死亡人口没有及时注销户籍。1960年至1964年,上述共1912万虚假户籍人口才被注销。
到了1960年到1963年,由于经济困难,中国大规模精简城镇人口,大量工人被迫从城市返回农村,全国约有1482万人自城镇返回农村后,没有及时在农村办理户籍迁入,成为没有户籍的人。
孙经先据此认为,1960年—1964年中国户籍统计人口(不考虑自然增长)总计减少的3394万仅仅是统计数据的减少,而非实际人口减少。这是因为,该时期内,1162万重报虚报户籍人口被注销、750万死亡漏报人口被注销、1482万漏报户籍人口。
因此,他认为,“把这一减少解释为三年困难时期‘饿死三千万’,是完全错误的”。孙经先进一步估算,三年困难时期“营养性死亡”人数在250万以下。
1、本网站为开放性注册平台,以上所有展示信息均由会员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均由发布会员负责,本网站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2、网站信息如涉嫌违反相关法律规定或侵权,请发邮件至599385753@qq.com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