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

大树懒

树懒科树懒属动物

中文名: 拉丁学名: 别名: 界:动物界 门:脊索动物门 亚门:脊椎动物亚门 纲:哺乳纲 亚纲: 目:贫齿目 亚目: 科: 亚科: 族: 属: 亚属: 种: 亚种: 分布区域: 命名者及年代: 保护级别: 中文学名:大树懒
大树懒介绍
一万三千年前,一共有15至35种大型哺乳动物突然灭绝,其中包括雕齿兽、猛犸、剑齿虎、美洲骆驼等,也包括巨大的树懒。大树懒,是南美洲独一无二的一种动物,体重大约有两百多公斤。

简介

大树懒又名巨型树懒,是美洲独一无二的一种动物,它大概和长颈鹿一样高,腰围和大象一样粗。它的体重大约有两百多公斤。

灭绝时间:大约11000年前

灭绝原因:被人类猎杀

曾经的生活地点:美洲

体型:大约6米长,重4080公斤

食物:食草、食肉类动物

事实特征:长着锋利的爪子,长50厘米

化石

在1834年,达尔文在巴塔哥尼亚的白巴尼亚(Bahía Blanca)附近发现了一幅骨骼,这个地方在皮瑞·雷斯图上标明的就是这种怪兽出没的地方。达尔文把这些骨头送给在伦敦的皇家外科学院的里查德·欧文(Richard Owen)博士,他把骨架做了复原。它像一个有着狗头的巨大的人,在它要摇倒一棵小树的时候,它用尾巴和双腿组成一个三脚架蹲着。放倒一棵树之后,它要把这棵树的没有果实的枝条都剥去,然后再去毁坏下一棵树。

据说这种动物有3米多高,有的甚至更高,大部分时间都在睡觉。巴塔哥尼亚的本地居民在冬天里把它们拴在洞穴里,夏天就带出来吃草,它们的肉尝起来很像味道清淡的羊肉。然而,近年里却有一些保存完好的这种动物的碎片在山洞里被发现,看样子很明显是被当地人屠宰的,以致有人推测在巴塔哥尼亚的野地这种动物依然存在。

灭绝原因猜想

考古证据说明猛犸等大型哺乳动物灭绝于12900年,但是那时究竟发生了什么?为了寻找答案,科学家发现了一些非常有趣的线索。n

在亚利桑那州博物馆的地下室里就保存着这样一份重要证据。它是巨型树懒拉的一堆屎。树懒屎是一座证据金矿,根据它可以推断动物的生活甚至死亡方式。“变成化石的屎妙不可言,”卡内基自然历史博物馆馆长詹姆斯·金说,“它说明了这些动物以什么为食物。看这些纤维,小树枝碎片,大部分是约书亚树纤维。”n

在一个山洞中发现的树懒屎高高地堆了5英尺,富含碳,很适合做碳定年。这个山洞中的最后一堆肥料可以追溯到12900年前,大约是黑垫子出现的时间,也是考古证据说明克罗维斯人抵达北美的时间。根据这个巧合,科学家推测,克罗维斯猎人灭绝了大型陆地哺乳动物。詹姆斯·金说,“那个时候人类来到北美大陆,凭借锋利的武器,密切的集体配合,消灭了之前没有天敌的大型哺乳动物。”n

最近的历史也支持这一理论。在毛里求斯,荷兰殖民者的到来,造成了渡渡鸟的灭绝。在新西兰,第一批白人移民杀光了当地的恐鸟。北美的巨型动物是否面临了同样的灭顶之灾。n

肯内特认为只有石器的原始人杀死如此众多强大的动物是不可想象的。在狭窄封闭的岛屿上也许可能,但无法想象他们能够在像北美洲一样广袤的大陆上造成如此大的破坏。“他们没有现代人的技术。他们没有直升飞机,没有机关枪、卫星导航系统。”肯内特说,“我一直觉得疑惑,没有这些设备他们是如何追踪并干掉最后一头猛犸,最后一只美洲骆驼的?我觉得这个推测不合理。”n

如果人类滥杀理论不能成为合理解释。那么真相到底是什么?n

早在上世纪90年代,保罗·马尤斯基就曾在格陵兰岛冰盖上采集证据。他在冰盖上挖了一个深邃的洞,取出的冰层样本可以追溯到20万年前。研究这些样本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地球的气候变化。当时,没有人想过要寻找天体撞击的证据———比如铱元素。但他们的发现依然令人震惊。n

冰层样本说明,地球气候可以在短时间内发生剧变。复杂的分子分析可以判断冰层形成时地球大气的温度。在猛犸等大型哺乳动物灭绝的时候,地球气温发生罕见变化:气温骤降。在短短两年时间内,北美地区的年平均气温下降超过10摄氏度。听上去也许算不上什么。但上一次当气温降到这个程度时,今天芝加哥所在的地方被埋在1英里厚的冰雪之下。n

整个地球的气候都发生了变化。一些地方变得更冷,一些地方变得更干燥,导致森林大火。会不会是气候突变导致了大型陆地动物的灭绝?n

“在地质学历史上确实有这样的时期,”阿兰·韦斯特说,“地球气候发生突变。一些动物无法适应这样的变化。”n

但加里·海因斯说,历史上曾经有过多次类似的气候变化,而那些时候多数动物都幸存下来。为什么单单这一次造成了众多物种的灭绝?他认为,气候也许在其中扮演了一定角色,最终的祸首还人类。n

“我们从不愿意去思考我们的破坏性。”海因斯说,“对于已经因为气候变化承受巨大生存压力的大型动物,此时人类再落井下石,最终把它们赶尽杀绝。人类对于环境的影响力从来就是不可估量的。”n

大型陆地哺乳动物的消失是地球历史上最近的一次大灭绝。它发生的时候,也是克罗维斯人的文明消失的时候。唯一的线索隐藏在土壤和冰层中。迄今为止,这些线索还不能完全解开谜底。现在,新的天体撞击理论又掀起新的波澜。n

在黑垫子层附近的铱元素是令人震惊的发现。但是铱的浓度远远不及恐龙灭绝时的地质层。由于宇宙尘埃自然在地球表面累积,低浓度的铱够不上强硬证据,但可以提供寻找铱的线索。除了亚利桑那州之外,支持撞击理论的科学家还在北美31个地方,欧洲6个地方收集了大型动物灭绝时期的土层样本,等待他们的是大量的分析工作。n

迄今为止最有趣的发现之一藏在碳小球中。在其中科学家们发现了纳米尺度的钻石。确切地说,每个碳小球里都装满了微小的钻石。这些纳米钻石如此之小,可以把100万粒挤进沙粒大小的空间。n

科学家还不知道这些纳米钻石是如何形成的。韦斯特的小组发现了几种不同的纳米钻石。地球上发现的多数钻石是立方体的,有着相当对称的结构。他们发现的纳米钻石中有一种六边形,在地球上非常罕见,只有一种已知的方法可以创造出这种钻石,就是通过高压爆炸。比如天体撞击地球形成的爆炸。n

“换句话说,六边形钻石不是这个地球上的产物。它们只出现在陨坑、陨石和星际尘埃里。”很难解释数量如此众多的纳米钻石分布在地球如此众多地区,“肯内特说,”唯一的解释是来自天体撞击。“果真如此吗?n

“我仍然表示怀疑”马克·博斯劳说,“他们所说的是大彗星,直径超过两英里,这样大的天体不会在大气层中燃烧殆尽,会撞击到地表,并留下巨大的陨坑。但是陨坑在哪里?”n

从地质年代来看,13000年并非很长的时间,那将是一个年轻的陨坑。如果这样一个坑存在于北美洲,将非常明显。在小行星撞击导致恐龙灭绝理论刚出现时,同样没有人找到撞击留下的陨坑。10年后,这个大部分被掩盖在水下的坑才被发现。n

导致大型哺乳动物灭绝的彗星留下的坑尚未被找到,或者这种理论根本是错的,还存在其他的解释

但是还有两种情况,彗星撞击地球却不会留下陨坑。第一,彗星在撞击地球表面的前一刻破碎成成千上万块碎片。1994年,舒梅克-李维彗星在撞击木星前就突然分解。这样的碎片在地表留下众多小陨坑,短时间内就会被自然力量抚平。n

还有一种情况是,彗星,或者它的主体部分撞上一座巨大冰川。当时北美大陆正处于冰川期,覆盖着众多巨型冰川。当冰川的融化,彗星留下的陨坑也随之消失。但即使这样,支持撞击理论的科学家也必须拿出相关证据。与此同时他们的纳米钻石证据正在受到攻击。n

马克·博斯劳认为,纳米钻石出现在“黑垫子”中可能有更简单的解释。比如,微型陨石经常穿过大气层落到地表。也许在地球气候变化的时候发生了什么,导致这些微型陨石的残留全部集中到“黑垫子”下面。“地球时刻遭受陨石的袭击。这些陨石中包含纳米钻石。”博斯劳说,“问题是,在气候突变的情况下,这些钻石是否会通过某种方式集中到一起?”n

于是出现了一个新问题:这些纳米钻石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它们是慢慢地来到地球上的,还是突然降临的?幸运的是,冰川中储藏的信息可以回答这个问题。n

冰川的表面究竟是如何记录地球的环境信息的呢?尘埃和化学微粒被风刮到冰川表面,雪落下来,把这些东西封存起来,保存几十年甚至几十万年。比如加州发生森林大火,浓烟带着尘埃和微粒进入大气层。最终这些烟被刮到格陵兰,在冰盖表面留下痕迹。从这个意义上说,冰川就像是储存环境信息的保险箱。关键问题在于,马尤斯基能否在属于12900年前的薄薄冰层中找到纳米钻石或铱元素。如果能找到,这说明,它们是伴随突发事故突然降临地球的。n

马尤斯基把从格陵兰岛采集的样本带回缅因大学气候变化学院。这些样本将经过各种不同实验。第一批样本将判断样本冰层形成的时间。通过分析冰中所含氧的原子结构可判断冰层形成时代的具体温度。马尤斯基和同事们已经为时间跨度超过10万年的冰层样本做过同样的实验。收集了大量数据。在对比之后,他们发现刚采集回答样本时间正好吻合,和大型哺乳动物的灭绝是同一时期。n

“我们找到时间吻合样本的可能性很低,好比海底捞针,”马尤斯基说,“所以看到结果后,我们简直欣喜若狂,觉得难以置信。”n

接下来,马尤斯基和同事开始测试冰层样本中是否存在铱元素。正是这种物质在地质层中的存在帮助科学家推测出恐龙灭绝的原因。结果显示,冰层样本中的铱含量果然较高,但是不足以达到大型天体撞击事故后的残留水平。n

这些铱是令人好奇的线索,但由于含量偏低,不足以成为有力证据。接下来轮到分析纳米钻石。这是最难的一个步骤。在众多样本中寻找比沙粒还小百万倍的微粒是一项艰巨工作。这个重任落到阿兰·韦斯特的肩上。n

实验证明,样本中确实含有不同形态的钻石,其中包括六边形砖石。它是天体撞击后大爆炸的最清晰证据。n

“这太令人兴奋了,”肯内特说,“六边形钻石就在我们眼前。”n

“确实非同寻常,”马尤斯基说,“格陵兰岛存储着超过45万年的冰层。我们要找其中薄薄的一层。这好像在稻草堆里找针,一下就给我们找到了。而且里面确实存在纳米钻石。”n

迄今为止,科学家们只在大型哺乳动物灭绝的同一时期的冰层中找到纳米钻石。这显然说明,它们并非经年累积形成。n

马尤斯基说,“每一次我们从冰层中发现新的证据,就会想,‘上帝,里面还有什么宝贝?’它们记录了大气层中所发生的一切。在这个例子中,证据非常戏剧化。”每次新的发现都为12900年前彗星撞击毁灭大型哺乳动物提供更有力的证据。n

调查还在初级阶段,毫无疑问,还会冒出其它不同的解释。物种灭绝的理论通常非常复杂,包含众多因素———气候变化、人类滥杀,等等。但显然,新的证据正在改变人们对冰川期大型哺乳动物消失的理解。可以想象,在那个可怕的日子,北美大陆是怎样的一片悲惨景象。事实上,如果没有13000年前的那次灾难,如果这些大型哺乳动物还活着,整个北美大陆乃至人类的历史都将被改写。

相关资讯
内容声明

1、本网站为开放性注册平台,以上所有展示信息均由会员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均由发布会员负责,本网站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2、网站信息如涉嫌违反相关法律规定或侵权,请发邮件至599385753@qq.com删除。

Copyright © 趣爱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