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长1000mm左右,最大全长雄性(1033+273mm(贵州荔波),雌性(1025+297)mm(贵州金沙)。
背面草绿色,下颔、咽部及腹部黄绿色,下颔边缘及颔沟有绿色斑点。吻端窄圆,吻鳞宽大于高,背面可见;鼻间鳞沟短于前额鳞沟;额鳞长大于宽,长大于其至吻端距离;顶鳞大,较额鳞长;鼻孔卵圆形,较大,位于鼻鳞前部;颊鳞1枚,长大于高;眼大,眼径大于眼到口缘距离,瞳孔圆形;眶前鳞1;眶后鳞2;前颞鳞1,颞鳞2,偶有3片;上唇鳞8,3-2-3式,偶有7,2-2-3式或9,4-2-3式(浙江龙泉36号标本中28号为3-2-3式,7号标本为2-2-3式,1号标本为4-2-3式);下唇鳞6,前4枚与前颔片相切,第六枚很长,约为前5枚的2/3;颔片2对,前颔片较后额片为大。背鳞多平滑无棱,仅雄性体后中央5行偶有弱棱,通体15行;腹鳞雄性155-177片,雌性158-186片;肛鳞二分;尾下鳞雄性61-93对,雌性63-93对。
张服基等(1984)报道翠青蛇半阴茎不分叉;精沟不分叉,精沟外翻态走向为稍外斜到顶;收缩态半阴茎长达第10-11对尾下鳞间,刺区占五分之一,20余枚刺,刺区基部3-4枚大;小乳突萼区五分之二强,萼片大,背有弱小刺;半阴茎外翻态近柱形。谭安鸣等(1987)报道了翠青蛇的染色体组型。2n=36,有8对大型染色体,10对小型染色体。在大型染色体中no.1、3、4、6、7为中部着丝粒染色体;no.2、8为亚中部着丝粒染色体,no.5为亚端部着丝粒染色体。小型染色体呈点状,除no.9可能为中部着丝粒染色体外,其余可能全为端部着丝粒染色体。次镒痕位于no.5的短臂靠近着丝粒处。
多活动在耕作区的地面或树上,或隐居于石下,也栖息于山地阔叶林和次生林。垂直分布海拔最低200米,最高1700米。
翠青蛇喜潮湿环境,活动适宜湿度为70%-80%,适温为22-27℃。主要于白天活动,出没于草丛与郊区道路,或是较阴湿的树林内,夜间则常蜷伏于竹林或是蕨类叶面上。
一般行动缓慢,但遇到惊吓时会迅速躲避逃跑,害怕一切不明物体。其性格温柔,平时不主动进行攻击,但会通过用力蠕动和排便进行自身防卫。蜕皮期通常为每年的6月左右。
平时主要捕食蚯蚓及昆虫的幼虫。在摄食后其活跃程度会大幅降低,并需要一个安静的环境。
该种分布于中国、越南及老挝。其在中国非常普遍,包括安徽、重庆、福建、甘肃、广东、广西、贵州、海南、河南、湖北、湖南、江苏、江西、陕西、上海、四川、台湾、香港、浙江等。越南境内分布于老街、高平、永福、河西、广平。在老挝北部也有分布。
翠青蛇繁殖季节为每年春季及初夏,雌蛇产卵2-13枚。其雄性生殖交接器前端膨大,每个棘上有若干棘突。雌蛇到性器官发育成熟时,会到外面的草丛中不断地将性腺分泌的激素释放出来,雄蛇接到求偶信号后,会立即循着雌性激素的气味爬来,伏在雌蛇身上。当雄蛇交接器接触到雌蛇生殖腔时,情绪会异常激动,不断摇头摆尾,主动缠绕,雌蛇伏地不动,有时雌蛇还会把身体直立起来。
该物种已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4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无危(LC)
1、本网站为开放性注册平台,以上所有展示信息均由会员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均由发布会员负责,本网站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2、网站信息如涉嫌违反相关法律规定或侵权,请发邮件至599385753@qq.com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