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云南民族大学

综合性省属重点大学

中文名:云南民族大学 外文名:Yunnan Minzu University 简称:云南民大(YMU) 创办人: 办学性质: 学校类别: 学校特色: 主管部门:云南省人民政府 所属企业: 现任领导: 专职院士数: 高职专业: 本科专业: 硕士点:96 个 博士点:10 个 博士后: 国家重点学科: 院系设置: 校训:格致明德,弘道至善 校歌:《梦想开花的地方》 院训: 院歌: 地址: 院校代码: 主要奖项: 知名校友:马曜、白成亮、赵世林、尼成 知名教师: 主要院系:管理学院、经济学院、电气信息工程学院、人文学院、民族文化学院、外国语学院、化学与生物技术学院、艺术学院等22学院 所属地区:中国云南昆明 校址:云南省昆明市呈贡大学城一二一大街134号 博士后流动站:2 党委书记:陈鲁燕 现任校长:张桥贵 类别:公立大学 学校类型:民族类 属性:省属重点大学、省部共建院校 全国综合排名:437名(2019软科中国大学排名) 学校代码:10691
云南民族大学介绍
云南民族大学(Yunnan Minzu University)是一所由教育部、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与云南省人民政府共建的综合性省属重点大学,学校创建于1951年8月1日,坐落于中国云南省昆明市,前身是云南民族学院,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最早成立的民族高等院校之一,2003年4月更名为云南民族大学。[1]据2020年5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占地2550亩,校舍建筑面积97万平方米;有各类纸质图书200余万册,电子图书近130万册;下设26个学院;开办94个本科专业;拥有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6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03个二级学科硕士点,16个专业硕士点;有教职工1823人,其中专任教师1389人;有全日制在校生29024人,其中本科生25187人、硕士2783人、博士85人。

办学历史

历史沿革

云南民族大学的前身是云南民族学院,创建于1951年8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最早成立的民族高等院校之一。

1955年(乙未年)5月1日,出席万隆会议胜利归国途经昆明的周恩来总理、陈毅元帅等,在云南省省长郭影秋的陪同下来到学院与各族师生员工欢度“五一”,并参观了大礼堂、教室、学员宿舍。

1956年8月,成立云南省少数民族研究所。2月6日,国务院副总理、国防部长彭德怀视察云南民族学院。

1958年7月14日,中共云南省委批准,撤销原中共云南民族学院党组,成立中共云南民族学院委员会,由省委直属领导。

1972年3月,云南民族学院恢复后列为普通高等院校,设立了两年制的语文系和政治系,语文系下设汉语文专业,政治系下设政治专业。开始招收首届“大学普通班”学员。

1972年6月10日,举行复校后的第一次开学典礼。

1973年3月17日,国务院科教组发出通知,批准云南民族学院为普通高等院校。

1978年7月,经中共云南省委部批准,筹建云南省少数民族研究所。1979年1月正式成立。它是在云南民族学院和云南省社会科学院直接领导下进行民族研究的综合性学术机构。

1979年,开始招收培养研究生。

1984年,成为中国第二批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

1982年1月5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联合发出通知,公布国务院批准的中国首批有授予学士学位权的458所高校名单,其中民族院校9所,云南民族学院是其中之一。

2003年5月28日,大学预科部更名为预科教育学院。

2003年6月18日,云南民族学院更名为云南民族大学,校名揭牌仪式在本部大门口举行。并在同年与中国人民大学联合招收培养社会学博士研究生。7月31日,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更名为职业技术学院。

2013年2月,云南民族大学通过验收,成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同年11月,成立研究生院。

2015年10月,云南省人民政府、国家民委、教育部共建云南民族大学。

2017年3月,云南民族大学与印度辨喜瑜伽大学合作举办民族传统体育学专业(瑜伽)硕士研究生教育项目成功通过教育部审批,9月面向全国开始接收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民族传统体育学专业(瑜伽)硕士研究生报名;

2018年9月,全国第一批瑜伽方向的硕士研究生将报到入学。这也是全国第一个瑜伽方向的硕士学位授权点。2019年11月,云南民族大学“云南扎染传承基地”入选全国普通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2015年6月,根据云南民族大学的安排部署,原“云南民族大学文化学院”更名为“云南民族大学应用技术学院”。n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据学校网站2015年5月信息显示,云南民族大学共有云南省院士工作站2个,国家民委和教育部共建实验室1个,云南省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3个,国家级研究基地1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2个,省级哲学社会基地5个以及云南省民族研究所(省属研究机构)、云南省民族文化研究院等研究机构。

院士工作站(2个)王国栋院士工作站、陈新滋院士工作站;国家民委和教育部共建实验室(1个)民族药资源化学重点实验室;云南省重点实验室(3个)云南省高校民族地区资源清洁转化重点实验室、云南省高校物联网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云南省高校民族文化资源信息技术运用重点实验室。

国家民委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民族团结进步、边疆繁荣稳定示范区建设研究基地;省级工程研究中心(2个)云南省聚乳酸基功能材料工程研究中心、云南省高校少数民族语言信息化处理研究中心;省级哲学社会基地(5个)云南人口较少民族经济社会发展研究基地、云南跨境民族文化研究基地、云南省跨境民族地区生物质资源清洁利用国际联合研究中心、云南省东南亚南亚西亚研究中心、云南藏学研究中心。

科研成果

据学校网站2015年5月信息显示,云南民族大学先后承担“云南藏区跨越式发展研究”、“云南边疆民族地区多元宗教和谐相处的经验和对策研究”、“世界文化多样性与构建和谐世界研究”、“轮状病毒四种蛋白的梯度控制释放及免疫研究”等多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外委托的国际投资研究课题、云南省科技厅攻关项目等项目和课题;完成了“中国少数民族革命史研究”、“语言学研究基地”、“滇西北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行动计划”、“湿法高纯魔芋精粉及葡甘聚糖复配胶生产中试应用研究”等多项研究。

2013年,云南民族大学共获准立项项目16项,其中青年科学基金项目4项,地区科学基金项目12项。n

2014年,云南民族大学共获得18项国家自然科学地区基金项目立项。

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截至2009年,云南民族大学图书馆由莲华校区图书馆、教场校区分馆、雨花校区图书馆组成,共有文献总量已达156万余册种片,其中纸质图书总量为81万余册,数字图书75万3千册;馆藏机读目录数据库约有19万余种近72万册书刊,存储服务平台容量35TB,购有多种镜像电子资源,主要有超星数字图书馆的图书、CNKI数字图书馆的期刊、博士学位论文、优秀硕士学位论文、重要会议论文和重要报纸的全文数据库、网上报告厅和配音配乐音乐图书馆等音像资料、万方法律法规等专题数据库。

学术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创刊于1983年,是云南民族大学主办的人文社会科学类学术理论期刊。

该刊主要栏目有社会学、民族社会学、经济学、民族学、历史学等,是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双核心”期刊,即“中文社科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还先后被评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核心期刊”、“全国三十佳学报”、“全国百强社科学报”、“全国民族地区学报名刊”和“云南省优秀社科期刊”等。

“民族社会学”栏目被评为“全国高校学报优秀栏目”。《云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创刊于1992年10月,是云南省民族事务委员会主管,云南民族大学主办的综合性自然科学学术期刊。该刊主要刊登基础学科和工程技术的研究性学术论文,栏目有:化学与生物、民族药资源、数学及应用数学(经济、金融、统计等方向)、信息与计算机、电子电气与自动化、网络与通信技术、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物理及相关学科、教育技术、体育研究、图书情报与文献学等。该刊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是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对外交流

据学校网站2015年5月信息显示,包括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博士、挪威国王哈拉尔五世、越南胡志明主席等在内的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元首、政要、专家、学者和友人共计2万多人次曾到校访问、参观。该校1981年开始招收外国留学生,1992年开始招收国外硕士研究生。先后与美国、挪威、日本、韩国等10多个国家的70多所大学或学术机构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并与韩国大真大学、泰国东方大学等高校互相承认学分、互相承认学历证书。n

办学条件

院系专业

据学校网站2020年信息显示,云南民族大学共设有26个二级学院,在93个本科专业招生。n

二级学院

专业

一流本科专业

马克思主义学院

思想政治教育

经济学院

经济学

省级建设点

经济统计学

国际经济与贸易

法学院

法学

省级建设点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人民武装学院)

政治学与行政学

省级建设点

公共事业管理

行政管理

国家级建设点

劳动与社会保障

社会学院

社会学

国家级建设点

社会工作

省级建设点

人类学

民族学与历史学学院

民族学

国家级建设点

历史学

省级建设点

教育学院

教育技术学

学前教育

小学教育

应用心理学

体育学院

体育教育

省级建设点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

省级建设点

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

文学与传媒学院

汉语言文学

国家级建设点

汉语国际教育

广播电视学

广告学

国家级建设点

网络与新媒体

民族文化学院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

国家级建设点

编辑出版学

外国语学院

英语

省级建设点

日语

翻译

省级建设点

南亚东南亚语言文化学院

(国别研究院)

菲律宾语

印度尼西亚语

印地语

省级建设点

柬埔寨语

老挝语

国家级建设点

缅甸语

国家级建设点

马来西亚语

僧伽罗语

泰语

国家级建设点

乌尔都语

越南语

泰米尔语

普什图语

孟加拉语

尼泊尔语

艺术学院

音乐表演

音乐学

舞蹈学

美术学

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

数学与应用数学

统计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省级建设点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电气信息工程学院

物理学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省级建设点

电子信息工程

省级建设点

通信工程

自动化

土木工程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

化学与环境学院

化学

国家级建设点

应用化学

化学工程与工艺

环境科学

环境工程

民族医药学院

生物技术

制药工程

药物分析

管理学院

工商管理

省级建设点

市场营销

会计学

省级建设点

财务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

澜湄国际职业学院

(职业技术学院)

经济与金融

秘书学

省级建设点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省级建设点

旅游管理

会展经济与管理

视觉传达设计

省级建设点

工艺美术

国家级建设点

应用技术学院

汉语言文学*

秘书学*

老挝语*

广告学*

工商管理*

市场营销*

人力资源管理*

财务会计教育*

公共事业管理*

预科教育学院

/

国际学院

/

继续教育学院

/

注:带*号专业为不同学院共同开设的专业。

学科建设

云南民族大学共设有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共10个学科门类。拥有4个省级重点学科;博士后流动站2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个,覆盖10个左右的二级学科博士点,另有一个联合培养博士点;一级学科硕士点16个,覆盖了103个二级学科硕士点,另有16个专业硕士点。

省级重点学科(4个)社会学、民族古籍、国民经济学、民族语言学。

博士学位及硕士学位授权点:一级学科博士点(2个)社会学、民族学;一级学科硕士点(16个)应用经济学、法学、政治学、社会学、民族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中国史、数学、化学、信息与通信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公共管理。

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6个)金融、资产评估、法律(法学)、社会工作、教育、体育、汉语国际教育、翻译、新闻与传播、出版、能源动力、药学、工商管理、公共管理、会计、艺术;博士后流动站(2个)社会学、民族学。

教学建设

截至2010年11月,云南民族大学共有4个国家特色专业,12个省级重点专业,5个省级特色专业,10个校级特色专业,省级培养基地2个,1门国家精品课程,19门省级精品课程,云南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校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6个。

国家特色专业(4门)非通用语种群、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民族学、社会学;省级特色专业(5门)电子信息工程、历史学、应用化学、化学、法学。

省级重点专业(12门)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计算机应用技术、民族学、泰语、社会学、电子信息工程、法学、文化事业管理、缅甸语、越南语、老挝语、柬埔寨语;云南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化学实验教学中心、职业技术实训教学中心、物理与电气信息实验教学中心、生物技术实验教学中心。

省级培养基地(2个)云南省中国—东盟语言文化人才培养基地、云南省高级会计人才培养基地;国家精品课程(1门)基础泰语。n

师资力量

据学校网站2016年8月信息显示,云南民族大学共有教职工1314人,其中教授184人,副教授333人;共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人,全国高校优秀思想政治理论教师1人,全国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1人,云南省教学名师14人,云南省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和创新人才9人,云南省教学科研带头人2人;省级教学团队5个,校级教学团队10个,省级科学创新团队2个,省级高校创新团队2个。

云南省教学名师(14人)张英杰、董学畅、赵丽珍、张建国、彭有祥、马永涛、杨光远、高云涛、甄朝党、刘劲荣、寸亚玲、郭俊明、陆生、赵静冬;云南省教学团队(5个)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教学团队(刘劲荣)、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团队(李骞)、泰语专业教学团队(杨光远)、化学类核心课程教学团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团队。

省级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2个)云南跨境民族文化研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和少英)、民族团结进步、边疆繁荣稳定理论与实践研究创新团队(王德强);云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2个)云南省高校生物可降解材料科技创新团队(袁明龙)、云南省高校特色植物资源化学成分综合利用科技创新团队(李干鹏)。

开设专业

重点专业

省部重点(3个)法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化学

校级优势(3个)历史学、数学与应用数学、旅游管理

国家品牌(5个)社会学、民族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泰语、越南语n

本科专业

艺术学(8个)服装与服饰设计、产品设计、环境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美术学、动画、舞蹈学、音乐学,理学 (2个)应用化学、数学与应用数学,工学 (2个)化学工程与工艺、自动化,法学(3个)民族学、社会学类、法学,教育学 (2个)小学教育、教育技术学,经济学(2个)经济统计学、经济学类,工学(11个)环境科学、环境工程、制药工程、物联网工程、网络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类、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电子信息类、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历史学类(1个)历史学,教育学(1个)体育学类,艺术学 (1个)音乐表演,管理学 (1个)行政管理,法学 (3个)思想政治教育国际政治政治学与行政学,文学 (11个)翻译、越南语、泰语、马来语、缅甸语、老挝语、柬埔寨语、印地语、印度尼西亚语、日语英语,管理学(12个)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旅游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公共事业管理、市场营销教育、财务会计教育、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会计学、市场营销、工商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文化教育大类(1个)应用心理学,理学(5个)统计学类生物技术化学物理学类、数学类,文学  (1个)编辑出版学,文学(5个)广告学、广播电视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汉语言文学、中国语言文学类n

专科专业

旅游大类(1个)导游,文化教育大类(1个)文秘

文化传统

校徽

云南民族大学校徽设计采用了圆形包围式结构,寓意着团结向上,有凝聚力;校徽外圈上方为学校中文名称,下方为学校英文名称。nn

校训

格致明德、弘道至善

“格致”是“格物”和“致知”的简称,最早见于《礼记·大学》:“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格致”是推究事物的原理法则,从而获得真知之意,侧重于探求外在世界。

“明德”源自《礼记·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明德”就是加强道德自我完善,彰显人性中美好的德行,强调内在的自我提升和超越。

“弘道”语出《论语·卫灵公十五》“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弘”是继承和发扬,传承和创新之意、“道”则含义丰厚,包含了思想道德和科学技术、原理、法则、规律等含义。“弘道”就是要探究和传授知识,掌握科学原理与法则,探究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并不断追求和实现创新、同时,它还要求将学术行为和治学精神结合起来,强调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高度合一。

“至善”是伦理学中的最高概念。至者,极、最也、善者,美好也。指通过不懈努力,达到尽善尽美的境界。“至善”是人类道德追求的终极价值目标,也含有在学术研究、科学探索等方面追求无止境之意。n

“格致明德、弘道至善”的内涵可概述为:推究事物原理而获得真知,加强道德修养以彰显美好品行、成就高尚品德,传承文明,创新理论与方法,努力达到尽善尽美的境界。n

校歌

校歌

梦想开花的地方

作词:卢云生作曲:刘显波

你来自大山,带来泥土芳香,我来自江畔,带来清波碧浪,n带着各民族的期盼,走进这知识的殿堂。n这里是培育栋梁的沃土,这里是梦想开花的地方。n我的母校,我们的青春福地,慈爱师长,情意像山高水长;n我的母校,为我们插上翅膀,多少凤凰,从这里高飞远翔。n n做时代新人,上下求索真知,传民族美德,弘扬崇高风尚,n为了同一个明天,珍惜这日月流光。n看青春之花在这里竞放,听和谐之歌在这里交响。n我的母校,我们的青春福地,慈爱师长,情意像山高水长;n我的母校,为我们插上翅膀,多少雄鹰,从这里高飞远翔。

学校领导

现任领导

职务

姓名

校党委书记

陈鲁雁

校党委副书记、校长

张桥贵

校党委副书记

刘荣

校党委副书记

李光明

校党委委员、副校长

苏丽春

校党委委员、副校长

段钢

校党委委员、副校长

赵纯

校纪委书记

李毅

副校长

高飞

副校长

李若青

副校级待遇

卢培义

历任校长

姓名

民族

任职时间

周保中

白族

1951年8月至1952年11月

王以中

白族

1956年9月至1969年2月

马曜

白族

1979年12月至1983年9月

李力

彝族

1985年12月至1992年12月

赵嘉文

白族

1993年12月至2002年1月

罗开云

壮族

2002年1月至2005年11月

甄朝党

回族

2005年11月至2009年8月

张英杰(女)

汉族

2009年8月至2013年4月

校园环境

相关资讯
内容声明

1、本网站为开放性注册平台,以上所有展示信息均由会员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均由发布会员负责,本网站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2、网站信息如涉嫌违反相关法律规定或侵权,请发邮件至599385753@qq.com删除。

Copyright © 趣爱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