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治址在今衢州高家镇盈川村,今仍有杨炯祠有址可寻。
唐如意元年(692年)析龙丘县置盈川县。元和七年(812年)废盈川入信安。置盈川县以来,古建筑较多,盈川城隍庙就是其中之一。元和年间有盈川亭。为纪念盈川县令杨炯,宋绍兴七年(1137年)建盈川书院,明万历七年(1579年)废书院为公廨。盈川自然风光优美,有盈川潭、丹崖峻峭,绿水青山,月夜泛舟,如游赤壁,因之,有小赤壁之称。盈川龙洞位于半潭山,洞深达数华里。盈川汪家大厅建于明未,精雕细刻,人物如生。厅门有篆刻“瑞雪祥云”四字,现保存完好。盈川古渡约有一千二百年历史,是盈川至龙游的重要渡口。盈川西有太平桥,系清光绪年间潘文瑜、余汝超募建。桥畔有金家38灶,相传为太平天国侍王李世贤部扎营之遗迹,今桥存灶毁。
杨炯,华阴人,为唐代诗人,与王勃、卢照邻、骆宾王合称初唐四杰。武则天当政时分直习艺馆,后迁盈川县令。传说杨炯在盈川因大旱祈雨不得,遂赴井而死,是日忽降大雨,民称其德,建祠奉祀。唐初武则天朝如意元年(692年)设盈川县(旧址在今衢州高家乡盈川村),距衢州城东北25公里。杨炯祠,又称杨盈川祠、盈川城隆庙。从唐代至今庙址三迁,现存建筑是1930年复建,总体布局按三条纵轴线组成一个平面正方形,以中轴线四合院式杨炯祠为主体建筑,其东西横排二楹配殿,祠西为观音堂。杨炯祠和观音堂各由前殿、中殿、通道、天井、后殿组成,整个建筑一承清代营造法则,皆用硬山大木小式,坐北朝南,面临衢江,距盈川古码头不远。码头前有深潭,碧波回澜,帆影参差,平芜远树,芳草萋萋,一派江景,堪可入画。
史上的三个真假盈川:
民国四年十月版《辞源》【盈川】“盈川,唐置,属盈州。在今四川筠连县境。唐·杨烱为盈川令,即此。”
一九八八年七月版《辞源》【盈川】“古县名。唐·先天元年,改盈隆县为盈川。天宝元年又改洋水。杨烱为盈川令,其所作题名《盈川集》,即此。”
二○○六年浙江省衢州市在其东北部,开发旅游景点——盈川村;谓唐·杨烱为盈川令,即此。
在今四川筠连一带,查得《中国历史地图集·唐·剑南南道·戎州》由今云南大关东南向至镇雄,唐时一度有:横陵、盈、南、德、敦悦、移等州。此外又别无盈州;更无盈川。且此盈州距筠连较远,恐未必是其属地。《新、旧唐书·地理志·戎州》均不载横陵州、盈州等地。唯不悉旧《辞源》何以知唐·盈川在今四川筠连县境内?亦不知何时唐置此盈川?祗好向原作者请教了。
《旧唐书·地理志三·江南道·江南西道》:“武德二年(619)分彭水于巴江西置盈隆县,先天元年(712)改为盈川,天宝元年(742)改为洋水。”这段记载与一九八八年版《辞源》完全一致。但《辞源》错了。因《旧唐书·杨烱传》明载“中宗即位以旧寮追赠著作郎。”先天是玄宗年号此时杨烱早已亡故,焉得为盈川令?
《旧唐书·地理志三·江南道·江南东道》:“盈川 如意元年(692)分龙丘置县,西有刑溪,陈时土人留异恶刑字,改名盈川因以为县名。”龙丘在垂拱二年(686)属衢州。在今衢州市附近。杨烱恰于其间得授盈川令。且《太平广记》卷二六五引唐·张鷟《朝野签载》:“唐·衢州盈川县令杨炯词学优长,恃才简倨,不容于时。”可证:衢州开发旅游景点盈川村确为唐时盈川县无误矣。
展开
[1]薛国屏编著. 中国古今地名对照表(第3版)[M]. 2020: 163.
该页面最新编辑时间为 2024年3月18日
1、本网站为开放性注册平台,以上所有展示信息均由会员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均由发布会员负责,本网站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2、网站信息如涉嫌违反相关法律规定或侵权,请发邮件至599385753@qq.com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