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北海塘

由瓜沥至斗门老三江闸的海塘

  • 终点:绍兴斗门老三江闸
  • 起点:萧山瓜沥
  • 长度:全长共约41.44公里
  • 北海塘介绍
    北海塘全长共约41.44公里,分东、西两段,东段由萧山瓜沥至绍兴斗门老三江闸止,北海塘的塘头,指的就是瓜沥塘头,西段自瓜沥至西兴固陵关,总称北海塘。从西兴到闻堰旧称西海塘。

    由于北海塘潮水大,水势汹猛,屡建屡毁,几千年来水患未断,严重危害两岸百姓的安危。人们就不断地筑塘御潮,北海塘的最早形成约在二千多年以前的越国时代。到唐武后垂拱二年(公元六八六年)北海塘进行了全面修筑,是初具规模的防洪塘堤。

    历史文化

    据《越绝书》记载:古越先民以钱塘江南岸为生,而这个地方原是一片浅海滩涂,只有鸟在觅食。由于水系丰富且多为沼泽地,而水患无穷,民不聊生。经大禹治水后,形成了北海塘雏形。

    早在汉朝,绍兴太守汤、马二公为治理海患,保护生灵,多次奏报朝廷拨银修塘,经过几代人的努力,由原来的泥沙塘逐渐改造为一线型的泥石塘。[1]

    北海塘碑

    到东汉未年,绍兴太守马駸,重新治理北海塘,在他任中毕生精力大部分花在治理北海塘上,为防止水患侵袭坍江或决堤,淹没宁绍平原,为此由永兴(萧山县)至会稽又筑避塘一条,即从长山开始经螺山、杨汛桥、江桥、江塘、湖塘、新塘、型塘一线,作为防止北海塘决堤时第二条防线。由于奸臣作对,马太守被朝廷处于极刑,后世百姓为纪念他治理水患功德,在绍兴斗门三江口建汤、马二公庙。

    自此以后,又历经宋、元二朝,北海塘再次进行了修筑加固。

    现存北海塘遗迹系明代洪武年间建造,由于建筑合理,具有一定科学性,被海水冲毁较以前相比大大减少。

    明代,刘国师用砻糠为北海塘建防洪大堤夯实了基础。当时许多在场官员都不了解他的用意,后来经他随从工程人员解释,方知刘国师为修大堤用心良苦,设计了一个非常简单而又科学的方法,即原一线型易毁,改成弯弯曲曲型的防洪堤,则能缓解潮水冲击力,并且能使汹涌的大潮对江岸冲击由直接改为迂回,和我们现围垦大堤外造“丁”字坝一样,因此可以分流潮水撞击力度,使海塘受到直接冲击力减轻,这样既保障了海塘寿命,又减少了毁塘决堤的危险。所以自明代以后,海塘冲毁大大减少,使沿塘的老百姓能安居乐业。

    清乾隆十二年(公元1747年)钱塘江江流改道形成了大片“沙地”。也结束了过去坍涨不定的局面。

    随着沧海桑田的变化,沙地垦荒棉桑遍地,出产富饶。北海塘内住户纷纷迁入沙地里居住,人口衍生,出现了一番男耕女织的新景象。[1]

    解放后,人民政府在北海塘上改建公路,部分塘堤拆除。一条几千年的古塘经受了多少历史时期,又见证了多少可歌可泣的历史故事,被世世代代承续下来。

    横贯益农镇(今杭州市萧山区益农镇)境内的北海塘从西侧的众力村小塘埠头开始往东至益农闸,全长6250米,沿塘途经众力村、镇龙殿村、星联村、新发村、东村村和益农村,北侧均为益农镇辖区,南侧有部分属绍兴齐贤、马鞍镇辖区。沿塘的自然村落、埠头有小塘埠头、包殿埠头、大林埠、镇龙殿、夹灶、转塘头、夹浜、同茂埠头、直湖头、金松城埠头、小埠头、王家埠头。

    由于清乾隆十二年钱塘江的改道,促成了今天萧山沙地的形成。萧山人民的围海造田也使北海塘逐渐失去了昔日抗洪防御的作用,仅作为一个古迹存在。

    北海塘的修筑,是萧山围垦历史的开始,是人类与自然灾害斗争的典范。[1]

    参考资料

    展开

    [1]益农段北海塘.萧山网. [2014-08-22].

    该页面最新编辑时间为 2023年12月2日

    相关资讯
    内容声明

    1、本网站为开放性注册平台,以上所有展示信息均由会员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均由发布会员负责,本网站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2、网站信息如涉嫌违反相关法律规定或侵权,请发邮件至599385753@qq.com删除。

    Copyright © 趣爱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