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马秋仙

晋剧戏曲家

  • 国籍:中国
  • 民族:汉族
  • 出生信息:1928年,山西文水卜宜
  • 职业:戏曲
  • 代表作品:斩子、芦花、八件衣、天水关、空城计
  • 主要成就:曾被录和灌成唱片,家喻户晓,妇孺皆喜
  • 马秋仙介绍
    马秋仙概述图马秋仙,艺名“小果子”,1928年生于山西文水卜宜村。

    自幼喜爱戏曲,10岁即师从叔父、晋剧名宿马兆麟学艺,工须生,以做工戏《秦琼观阵》开蒙,勤学苦练,扎下坚实的底功;并学会《芦花》《斩子》《空城计》《八件衣》等戏。13岁随师傅从阳泉来到太原,进新华剧院,初演彩女之类配角,两年后显露才华,与郭兰英合演《杀府》《走山》《化金钗》《金水桥》等戏。二人同庚同龄,年貌般配,又都天赐一付清脆嘹亮、爽然悦耳的歌喉,很快赢得观众青睐。

    之后,马秋仙随团转入晋中、太原一带农村演出。一日在祁县城隍庙贴演《四郎探母》,观众在“海报”她的名字下面画了一个有红又大的“果子”,内写“小果子”三个字,从此“小果子”之艺名不胫而走,传遍晋中、太原。16岁时,马秋仙随师傅重返阳泉,演出《出棠邑》《斩黄袍》《九件衣》等戏,红遍“东四处”。一年后,她随师傅和师妹马福仙等应邀赴张家口,在丰镇、大同一带辗转演出数年。[1][2]

    人物关系

    马兆麟

    老师

    人物生平

    上世纪四十年代马秋仙随师傅全家赴北京,入“三晋戏园”,又与名伶王玉山、牛桂英、筱桂桃等同台演出。

    太原解放后随师傅等回到太原,加入名宿张宝魁所乘的人民剧团。

    1952年她又参加了“须生泰斗”丁果仙所乘的新新晋剧团,大、小“果子”同台献艺,相应成辉,令人大饱眼福,一时传为佳话。马秋仙边演边学习,虚心向丁果仙请教,获益匪浅。她自小受马兆麟严格传授,很得吗“马派”真传。此时与丁果仙同台,两人戏路相似,但风格迥然有别,她为丁大师“执蹬”,轮换上演《反徐州》、《四进士》、《法门寺》、《九件衣》等,均有“异曲同工”之妙,一时风靡省城。

    1952年,马秋仙与郭兰英、王银柱合演《明公断》“大堂”一折,参加全国首届戏曲观摩演出,受到首都观众热烈欢迎。

    1956年,马秋仙应邀入“霍金凤剧团”,该团后改为太原市人民晋剧三团。马秋仙时逢中年,艺术日臻成熟,待人谦虚诚恳,颇孚众望,被委任为三团团长,选为太原市人民代表,取得了政治、艺术的长足进步。在“抗美援朝”的日子里,她自愿报名参加太原市赴朝慰问团,以极大的热情为“最可爱的人”演出了她的代表作《空城计》等剧目。

    1958年,马秋仙加入太原市晋剧团,与名演员张美琴、花艳君、白桂英、白翠英、马福仙等同台演出,直至两年后荣调太原市实验晋剧团。十年动乱时,马秋仙被迁送回原籍,备受艰辛。

    1979年元旦,她重返阔别15年的舞台,虽年过半百,嗓音依然清脆嘹亮,不减当年,所演《空城计》、《三疑记》、《斩子》等戏依然葆有“小果子”当年风采,观众争相观看,极一时之盛。

    创作特点

    马秋仙毕生从艺,专承“马派”(马兆麟表演艺术),自成一家,独有建树。她幼功坚实,能戏甚多,靠架、箭衣戏兼可应工,袍带、唱工戏最为擅长。她嗓音清脆甜美,久唱不疲,越唱越亮,有“金嗓”之誉,其唱腔高亢峭拔,清丽婉转,喷口遒劲,口齿锋利,尺寸工整,运气从容,有“绕梁三日,不绝于耳”之感。她做戏朴实无华,分寸咸宜,念白错落有致,气满神足,极见功力。

    个人作品

    名称

    《八件衣》《空城计》《芦花》《天水关》

    《斩子》《明公断》《反徐州》《四进士》

    《法门寺》《九件衣》《杀府》《走山》

    《化金钗》《金水桥》《出棠邑》《斩黄袍》

    《九件衣》

    参考资料

    展开

    [1]著名须生马秋仙.https://www.xiquwenhua.com/. [2023-12-22].

    [2]马秋仙.https://www.liyuanqu.com. [2023-12-22].

    该页面最新编辑时间为 2024年1月24日

    相关资讯
    内容声明

    1、本网站为开放性注册平台,以上所有展示信息均由会员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均由发布会员负责,本网站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2、网站信息如涉嫌违反相关法律规定或侵权,请发邮件至599385753@qq.com删除。

    Copyright © 趣爱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