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移动通信原理

2005年吴伟陵、牛凯所著书籍

  • 作者:吴伟陵、牛凯编著
  • 语言:中文内容信息
  • 装帧:平装
  • 开本:16开
  • 版次:第1版
  • 出版时间:2005年
  • 出版机构:电子工业出版社定价
  • ISBN:712100867x
  • 其他:纸张:胶版纸
  • 印刷时间:2005-11第2次印刷
  • 移动通信原理介绍
    《移动通信原理》是2005年11月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的一本图书,作者是吴伟陵、牛凯。该书主要讲述了移动通信的基本物理层技术、高级物理层技术、网络层技术和网络规划层技术等内容。

    创作背景

    移动通信(Mobile communication)是移动体之间的通信,或移动体与固定体之间的通信。移动体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汽车、火车、轮船、收音机等在移动状态中的物体。移动通信系统由两部分组成:(1) 空间系统;(2)地面系统:①卫星移动无线电台和天线;②关口站、基站。

    移动通信系统从20世纪80年代诞生以来,到2020年将大体经过5代的发展历程,而且到2010年,将从第3代过渡到第4代(4G)。到4G,除蜂窝电话系统外,宽带无线接入系统、毫米波LAN、智能传输系统(ITS)和同温层平台(HAPS)系统将投入使用。未来几代移动通信系统最明显的趋势是要求高数据速率、高机动性和无缝隙漫游。实现这些要求在技术上将面临更大的挑战。此外,系统性能(如蜂窝规模和传输速率)在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频率的高低。考虑到这些技术问题,有的系统将侧重提供高数据速率,有的系统将侧重增强机动性或扩大覆盖范围。从用户角度看,可以使用的接入技术包括:蜂窝移动无线系统,如3G;无绳系统,如DECT;近距离通信系统,如蓝牙和DECT数据系统;无线局域网(WLAN)系统;固定无线接入或无线本地环系统;卫星系统;广播系统,如DAB和DVB-T;ADSL和Cable Modem。

    移动通信系统

    内容简介

    本书是以第二代(2G)和第三代(3G)移动通信系统为背景,总结移动通信中共同的客观规律、基本理论和核心技术。从移动通信技术的3项主要技术指标――有效性(数量)、可靠性(质量)和安全性出发,从物理层、网络层和网络规划层3个层次全面、系统地介绍移动通信原理。其内容包含4个方面:基本物理层技术(第2-8章),主要介绍较成熟的物理层技术,包括无线传播与移动信道、多址与扩频、信尖编码、鉴权与加密、调制与信道编码、分集接收与均衡;高级物理层技术(第9-13章),主要针对高速率、宽频带多媒体业务和未来移动通信中的物理层关键技术:OFDM、智能天线、多用户检测、空间编码与MIMO,以及链路处适应技术等;网络层技术(第14-15章),主要包括基础知识、网络结构与组成、网络运行中呼叫、移动性管理和无线资源管理;网络规划层技术(第14、15章),主要包括网络的规划、设计与优化。内容由浅入深、定性与定量分析并举,以供不同层次讲授需求。本书每章后面附有思考题,供读者作习题和自我检查用。

    本书可作为大学信息与通信及相关领域硕士生教材,也可作为大学本科生(主要讲授本书中定性分析都分内容)教材,还可以作为博士生参考教材(主要以本书中定量分析部分内容和新技术内容)。对于人事移动通信领域的研究、开发和维护的专业技术人员,也可以作为主要技术参考书。

    作者简介

    吴伟陵,北京邮电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信息与通信领域教学和科研工作,曾主持和参与国家级科研项目十余项,获国家级奖励两次、部级奖励三次,公开发表论文200余篇,专利5项,教材与专著3本:《信息处理与编码》、《移动通信中的关键技术》、《通信原理》。现任中国电子学会理事、信息论分会主任委员,中国通信学会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变参信道的信息传输、移动通信及信息理论与编码。牛凯,北京邮电大学信息工程学院讲师,2003年毕业于北京邮电大学,获得工学博士学位,已发表论文数十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6项,主要研究方向为:迭代信道编码、MIMO信号处理与空时编码等,曾参加国家自然基金重大项目“高速信息网无线接入理论与技术研究”、国家“863”项目“新一代蜂窝移动通信系统无线传输链路技术研究”等。

    作品目录

    第1章绪论

    1.1 移动通信的主要特点

    1.2 移动通信的发展

    1.3 移动通信的发展趋势与展望

    1.4 关于本书的内容与安排

    1.5 本章小结

    第2章 无线传播与移动信道

    2.1 移动信道的特点

    2.2 3类主要快衰落

    2.3 传播类型与信道模型的定量分析

    2.4 多径信道的其他数学模型

    2.5 本章小结

    习题

    第3章多址技术与扩频通信

    3.1 多址技术的基本概念

    3.2 移动通信中的典型多址接入方式

    3.3 扩频通信的基本概念

    3.4 码分多址CDMA中的地址码

    3.5 伪随机序列和扩频码的理论基础与分析

    3.6 本章小结

    习题

    第4章信源编码与数据压缩

    4.1 语音压缩编码

    4.2 移动通信中的语音编码

    4.3图像压缩编码

    4.4 本章小结

    习题

    第5章移动通信中的鉴权与加密

    5.1 概述

    5.1.1 移动通信中的安全需求

    5.2 保密学的基本原理

    5.3GSM系统的鉴权与加密

    5.4 IS-95系统的鉴权与加密

    5.5 WCDMA系统的信息安全

    5.6 其他类型加密算法

    5.7 本章小结

    习题

    第6章调制理论

    6.1 移动通信系统的物理模型

    6.2 调制/解调的基本功能与要求

    6.3 MSK/GMSK调制

    ⒍4 π/4-DQPSK调制

    6.5 3π/8-8PSK调制

    6.6 用于CDMA的调制方式

    6.7IEEE 802.11采用的扩频调制方式

    6.8 本章小结

    习题

    第7章信道编码

    7.1 信道编码的基本概念

    7.2 线性分组码

    7.3 卷积码

    7.4 级联码

    7.5Turbo码

    7.6 交织编码

    7.7 ARQ与HARQ简介

    7.8 信道编码理论上的潜在能力与最大编码增益

    7.9 GSM系统的信道编码

    7.10 IS-95系统中的信道编码

    7.11 CDMA2000系统的信道编码

    7.12 WCDMA系统的信道编码

    7.13 本章注记

    7.14 本章小结

    习题

    第8章分集与均衡

    8.1 分集技术的基本原理

    8.2 Rake接收与多径分集

    8.3 多径衰落信道中的均衡技术

    8.4 本章注记

    8.5 本章小结

    习题

    第9章多用户检测技术

    9.1 多用户检测的基本原理

    9.2 最优多用户检测技术

    9.3 线性多用户检测技术

    9.4 干扰抵消多用户检测器

    9.5 本章小结

    习题

    第10章OFDM技术

    10.1 OFDM基本原理

    10.2 OFDM中的信道估计

    10.3 OFDM中的同步技术

    10.4 多载波码分多址技术

    10.5 本章小结

    习题

    第11章智能天线技术

    11.1 智能天线的基本原理

    11.2 智能天线技术在移动通信中的应用

    11.3 波束切换方式的智能天线

    11.4 自适应方式的智能天线

    11.5 智能天线技术的发展

    11.6 本章小结

    习题

    第12章MIMO空时处理技术

    12.1 多天线信息论简介

    12.2 空时块编码(STBC)

    12.3 分层空时码

    12.4 空时格码(STTC)

    12.5 发分集技术在3G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应用

    12.6 本章小结

    习题

    第13章链路自适应技术

    13.1 引言

    13.2 功率控制原理

    13.3 功率控制在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应用

    13.4 无线资源的最优分配

    13.5 速率自适应

    13.6 跨层自适应(Cross Layer)技术

    13.7 本章小结

    习题

    第14章移动网络的结构与组成

    14.1 移动网络的概念与特点

    14.2 从GSM网络到GSM/GPRS网络

    14.3 第三代(3G)移动通信与3GPP网络

    14.4 从IS-95到CDMA2000

    14.5TD-SCDMA简

    14.6 本章小结

    习题

    第15章移动网络运行

    15.1 移动通信中的业务类型

    15.2 呼叫建立与接续

    15.3 移动性管理

    15.4 无线资源管理

    15.5 本章小结

    习题

    第16章网络规划、设计与优化

    16.1 引言

    16.2 网络规划、设计与优化的基本原理

    16.3 从覆盖角度进行小区规划与设计

    16.4 从容量角度的规划与设计

    16.5 网络设计的系统仿真

    16.6 室内规划与设计简介

    16.7 GSM系统的网络优化

    16.8 3G移动通信的网络规划与设计

    16.9 本章小结

    该页面最新编辑时间为 2023年10月27日

    相关资讯
    内容声明

    1、本网站为开放性注册平台,以上所有展示信息均由会员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均由发布会员负责,本网站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2、网站信息如涉嫌违反相关法律规定或侵权,请发邮件至599385753@qq.com删除。

    Copyright © 趣爱秀